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贯彻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企业负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施工单位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四)条“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的有关规定,结合建筑工地是一个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场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火灾隐患。 特别是在工程装饰施工的高峰期间,明火作业增多,易燃材料增多,极易发生建筑工地火灾。为了提高消防应急能力,全力、及时、迅速、高效地控制火灾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事故损失和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国家、企业财产和人员的安全,针对施工现场实际,项目部特制定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一工程简介本项目东接规划中的科技公园、南靠滨海大道,北至学府路,科园路南北穿越项目园区本工程是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施工第二标段,总建筑面积为178135.75m,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4474.7m,地下建筑面积53661.05m。由两层地下室、编号为-1#-6#共6个塔楼、连接塔楼之间的四五层空中连接体(大板)和会议中心(编号为-7#)组成。二指导思想和法律依据 指导思想:施工期间的火灾应急防范工作是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地一旦发生灾事故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而且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为预防施工工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第四十九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三、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四、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立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施工第二标段项目部火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义务消防队1、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名单:组 长:徐虹剑 任总指挥 电话24小时开通):副组长:邓先财 任副总指挥 电(24小时开通):李娘键 现场总指挥 电话24小时开通):组 员:郑俊杰 许振汉 劳基彬 郑俊杰 李贻田报警电话:救护:120 火警:119 匪警:110 交通:122 安监站:2、项目部应急救援责任人名单:姓名主要任务电话李娘键现场总负责,协调现场各单位的救援工群国协助项目经理工作,负责外部协调及联振汉负责现场保护及善后工悦渠负责救援物资的组楚龙现场秩序维护及疏散人 忠负责现场急救及排除险贻田负责保护伤员并送就近医院抢新志负责现场水电的断、送及后勤工作136998524843应急准备与响应流程图4.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至地面或者临时避难区,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教育和组织职工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必要时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职工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2).发生火灾事故时,负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向各职能组下达抢救指令任务,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第一时间向 110、119、120、公司及当地消防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和求援。平时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须在工地,手机 24 小时开通,发生火灾紧急事故时,在应急小组长未到达工地前,值班者即为临时代理组长,全权负责落实抢险。五培训和演练计划 1.根据工程项目生产的特点,施工场区人员的构成情况,以及施工场区周围环境状态,按照已确定的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应急内容,制订培训和演练计划;2.按照应急预案和公司总部的年度计划规定和各项目经理部的计划安排,按时按计划组织各应急队伍进行各种应急技能的学习和培训,适时组织各应急队伍进行应急技能的演练;3.协助组织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内的各类应急队伍,建立各项应急机制; 4.通过培训和演练,及时修正应急的不足和缺陷,独步完善各项目经理部的项目应急实施机制,培训演练内容和措施; 5.收集和整理在应急技能演练和实施中所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反应操作副总指挥,作好应急的人力资源资料和应急能力资料档案的归档。六. 火灾特性及灭火的基本方法1.火灾特性 1) 一般说,起火要有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固体、液体、气体凡能与空中的氧或 其他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如木材、纸张、棉花、布匹、草类、汽油、酒精及有些塑料制品等)、助燃物(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如空气、氧气、氯酸钾、高锰酸 钾、过氧化钠等)和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的能源,如明火焰、烟头、赤热体、 火星、电焊火花、电火花、化学反应热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并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扑灭初起火灾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 2) 火势发展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和熄灭阶段。 3) 在起火后的十分钟里,火烧面积不大,烟气流动速度缓慢,火焰射出的能量不多,周围物品和结构开始受热,温度上升不快,但呈上升趋势,这是火势发展的初起阶段。在这个阶段,用较少的人力和简单的灭火器材就能将火控制住或扑灭。 4 ) 随温度的上升,可燃物和结构受到加热,开始分解,气体对流增加,燃烧面积扩大,速度加快,整个房间内将呈现发生轰燃的一触即发的局势。这是火势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投入较多的力量和灭火器材才能将火扑灭。 5) 由于燃烧面积扩大,大量的热释放出来,空间温度急剧上升,发生轰燃或周围可燃物品、结构几乎全面卷入燃烧,火势达到猛烈的程度。这时,燃烧强度最大,热辐射最强,温度和烟气对流达到最大限度,可燃材料被烧尽,不燃材料和结构的机械强度受到破坏,以致发生变形或倒塌,火突破建筑物外壳,向周围扩大蔓延。这个阶段不仅需要很多的力量和器材扑救火灾,而且要用相当多的力量和器材保护周围建筑物,以防火势蔓延。 6) 火场火势被控制住以后,由于可燃材料已烧至殆尽,加上灭火剂的作用,火势逐渐减弱直到熄灭。 7)初起阶段易于控制和消灭,所以要千方百计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扑灭初起火灾。否则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才能消灭火灾。 2. 灭火的基本方法 1) 冷却灭火法 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其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而使燃烧停止。用水扑救火灾时的主要作用就是冷却灭火。一般物质起火都可以用水来冷却灭火。火场上除用冷件来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进入。此外,在无法采用其它扑救方法而条件又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水淹没(灌注)的方法进行扑救。2) 隔离灭火法 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隔离灭火法的措施很多,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设备或管道上的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排除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液体;阻拦、疏散易燃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结构,造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 3) 窒息灭火法 采用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火场上运用窒息法扑救火灾时,可采用石棉被、湿麻袋、湿棉被、砂土、泡沫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用水蒸汽、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充入燃烧区域;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门窗以及生产储运设备上的部件来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进入。此外,在无法采用其它扑救方法而条件又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水淹没(灌注)的方法进行扑救。 采取窒息法灭火应注意的是: a)在燃烧部位较小,容易堵塞封闭而燃烧区城内又没有氧化剂时,才适用本方法; b )采用水淹没或灌注方法时,必须考虑到火场物质被水浸没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c)采用窒息法灭火后,必须确认火已熄灭,方可打开孔洞进行检查。严防过早地打开封闭的房间或生产装置而使空气进入,造成复燃或爆炸; d)采用惰性气体灭火时,一要将大量的惰性气体充入燃烧区,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氧含量,以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 4 ) 抑制灭火法 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链反应而使燃烧中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和 1211、1301 等卤代烷灭火剂。灭火时,一定要将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地喷射在燃烧区内,使灭火剂参与和阻断燃烧反应,否则起不到抑制燃烧的作用。同时还要采取必要的冷却降温措施,以防复燃。 3. 灭火的步骤 1) 在消防队未到达火场之前,在场人员应抓住时机,组织义务消防队员,集中力量,迅速、果断地把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 2) 及时报警,组织扑救。义务消防队员在任何时间和场所,一旦发现起火都要立段。在这个阶段,用较少的人力和简单的灭火器材就能将火控制住或扑灭。 3 ) 随温度的上升,可燃物和结构受到加热,开始分解,气体对流增加,燃烧面积扩大,速度加快,整个房间内将呈现发生轰燃的一触即发的局势。这是火势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投入较多的力量和灭火器材才能将火扑灭。 4) 由于燃烧面积扩大,大量的热释放出来,空间温度急剧上升,发生轰燃或周围可燃物品、结构几乎全面卷入燃烧,火势达到猛烈的程度。这时,燃烧强度最大,热辐射最强,温度和烟气对流达到最大限度,可燃材料被烧尽,不燃材料和结构的机械强度受到破坏,以致发生变形或倒塌,火突破建筑物外壳,向周围扩大蔓延。这个阶段不仅需要很多的力量和器材扑救火灾,而且要用相当多的力量和器材保护周围建筑物,以防火势蔓延。 5) 火场火势被控制住以后,由于可燃材料已烧至殆尽,加上灭火剂的作用,火势逐渐减弱直到熄灭。 6)初起阶段易于控制和消灭,所以要千方百计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扑灭初起火灾。否则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才能消灭火灾。 4. 灭火的基本方法 1) 冷却灭火法 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其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而使燃烧停止。用水扑救火灾时的主要作用就是冷却灭火。一般物质起火都可以用水来冷却灭火。火场上除用冷件来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进入。此外,在无法采用其它扑救方法而条件又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水淹没(灌注)的方法进行扑救。2) 隔离灭火法 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隔离灭火法的措施很多,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设备或管道上的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排除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液体;阻拦、疏散易燃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结构,造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3)窒息灭火法 采用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火场上运用窒息法扑救火灾时,可采用石棉被、湿麻袋、湿棉被、砂土、泡沫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用水蒸汽、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充入燃烧区域;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门窗以及生产储运设备上的部件来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进入。此外,在无法采用其它扑救方法而条件又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水淹没(灌注)的方法进行扑救。 采取窒息法灭火应注意的是: a)在燃烧部位较小,容易堵塞封闭而燃烧区城内又没有氧化剂时,才适用本方法; b )采用水淹没或灌注方法时,必须考虑到火场物质被水浸没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c)采用窒息法灭火后,必须确认火已熄灭,方可打开孔洞进行检查。严防过早地打开封闭的房间或生产装置而使空气进入,造成复燃或爆炸; d)采用惰性气体灭火时,一要将大量的惰性气体充入燃烧区,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氧含量,以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 4 ) 抑制灭火法 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链反应而使燃烧中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和 1211、1301 等卤代烷灭火剂。灭火时,一定要将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地喷射在燃烧区内,使灭火剂参与和阻断燃烧反应,否则起不到抑制燃烧的作用。同时还要采取必要的冷却降温措施,以防复燃。 5. 灭火的步骤 1) 在消防队未到达火场之前,在场人员应抓住时机,组织义务消防队员,集中力量,迅速、果断地把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 2) 及时报警,组织扑救。义务消防队员在任何时间和场所,一旦发现起火都要立7) 积极抢救被困人员。人员集中的场所发生火灾,要组织强壮人员,并由熟悉情况的人员做向导,积极寻找和抢救被火势围困的人员。 七、火灾的应急处理 火灾应急响应按照先保人身安全,再保护财产的优先顺序进行,使损失和影响减到最小。具体细则如下: 1.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 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先控制火势,具备了扑灭条件时再展开全面进攻,一举消灭。火场上常见的做法有: a)当建筑物一端起火向另一端蔓延时,可以从中间适当部位控制;中间起火时,应从两侧控制,以下风方向为主;楼层火灾时,应从上下控制,以上层为主。 b )油罐起火时,要冷却燃烧油罐,以降低其燃烧强度,保护罐壁。同时要注意冷却邻近油罐,防止因温度升高而爆炸起火。 c)管道起火时,要迅速关闭阀门,以断绝气源;堵塞漏洞,防止气体扩散。同时要保护受火灾威胁的生产装置、设备等。 d)易燃易爆单位(或部位)起火时,若不能迅速扑灭,应疏散和保护好有爆炸危险的物品。不易疏散和保护时,要采取冷却措施,防止受热膨胀爆裂或起火爆炸。 e)货场堆垛起火时,应防止向邻垛蔓延。 2.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 a)如果火场上有人受到威胁,救灾人员首要任务是救人。 b )当灭火力量较强时,灭火和救人可以同时进行,但决不能因灭火而贻误救人时机。 c)人未救出时,灭火是为了打开救人通道或减弱火势对人员威胁程度,从而更好地为救人脱险、及时扑灭火灾创造条件。 3.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a)人和物相比,救人是重点; b )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资是重点; c)火势蔓延猛烈的方面和其它方面相比,控制火势猛烈蔓延的方面是重点; d)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相比,处置这些危险的方面是重点; e)易燃、可燃物集中区域和较少区域相比,这类物品集中区域是保护重点; f)要害部位和其它部位相比,要害部位是火场上的重点。4.火情处理 任何员工一旦发现火情,视火情的严重情况进行以下操作: a)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立即进行扑灭。 b)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有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一方面立即通知周围人员参与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一方面向现场管理者汇报。 火势开始蔓延扩大,不可能马上扑灭的,按照以下情况处理现场最高领导者立即进行人员的紧急疏散,指定安全疏散地点,由安全员负责清点疏散人数,发现有缺少人员的情况时,立即通知项目经理或消防队员. 现场最高领导者马上向公司领导汇报。 现场最高领导者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通报以下信息:a)名称: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施工第二标段项目b)地址: c)火灾情况:着火物资及火势大小 d)联系电话: 在回答了119的询问后方可放下话筒,并派人在路口接应消防车。 若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医院或并拨打救护电话120与医院联系。八、应急计划的建立 1、危险源的风险评估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应依据施工场区周边的具体实际情况,施工场区内建筑物的总平面分布及施工特点,施工方案及组织设计的要求,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要求,施工项目的内容和规模等,科学地评估出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影响度。综合评估后,提出合理的评估意见,确立最佳的应急方案。结合周边项目应急救援能力,制定出该项目的应急计划。上报公司总部备案并与公司总部的预案形成独立的项目总应急预案。 2、应急行动的资源配置 应急计划确立后,根据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所在位置的具体条件以及周边应急可用资源情况,按半小时自救的应急能力,配置合理的应急行动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报公司总部备案。一般现场应配备的应急物资主要有: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 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 交通工具:工地常备一辆值班面包车,该车轮值班时不应跑长途; 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 3、建立危险辩识体系根据施工场区内的特点和设备材料等特性确定危险源的清单,并根据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建立落实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危险辩识体系,定时、定向、定人、交叉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危险源的突显特征。 4、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报警机制由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和汇报程序四部分组成。形式为由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1)应急上报机制 通过危险源辩识体系获取危险源突显特征后,第一时间报告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负责人,施工现场负责人应立刻向公司总部汇报,由公司总部主要负责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2)内部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预案启动后,一、二级应急组织启动,并拉响应急警报,通过广播通知公司总部的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状态,一、二级应急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3)外部应急报警机制 内部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已经确定的施工场区外部公司内部的邻近项目经理部应急体系,周边已建立外部应急协作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4)汇报程序 按地方政府的事故上报规定和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上汇报。 5、建立应急救援安全通道体系 应急计划中,必须依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建筑物的施工内容以及施工特点,确立应急状态时的救援安全通道体系,体系包括垂直通道、水平通道、与场外连接通道,并应准备好多通道体系设计方案,以解决事故现场发生变化带来的问题,确保应急救援安全通道能有效地投入使用。 6、通讯体系 应急预案中必须确定有效的可能使用的通讯系统,以保证应急救援系统的各个机构之间有效地联系。建立有效的通讯体系,确保以下有关人员的通讯联络畅通: 1)应急人员之间; 2)事故指挥者与应急人员之间; 3)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 4)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 5)应急指挥机构与伤员家庭之间; 6)应急指挥机构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 7)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 8)应急指挥机构与认为必要的有关人员和部门之间。 7、受影响区域的疏散机制 在对施工场区周边情况的摸查基础上,应确立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疏散路线和方向,形成行之有效的疏散通道网络。应急状态时,由应急总指挥决定下达应急疏散令。保卫疏导组引领受影响区域的居民从疏散通道网络疏散、撤退。 8、交通管制机制 交通管制机制由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两部分构成。 (1)警戒 事故发生后,对场区周边必须警戒隔离。其任务和作用是: 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尽力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安全等。 (2)交通管制 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交警部门,对事故发生地的周边道路实施有效的管制,其主要目的是为救援工作提供畅通的道路。九、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1、应急培训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公司总部和施工场区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