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源镇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1页
葛源镇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2页
葛源镇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3页
葛源镇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4页
葛源镇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 月 日在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葛源镇人民政府镇长 各位代表:现在,我谨代表葛源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并就葛源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作出说明,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一、2010年工作回顾2010年是我镇承接“十一五”规划、启动“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镇紧紧围绕“擦亮国字名片,建设生态家园,打造旅游名镇”的目标,创新思路求突破,狠抓重点破难题,全镇呈现出经济大发展、城镇大变样、文明大提升的喜人局面,为“十二五”高起点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410万元,同比增长约32%;固定资产投资达8340万元,增长45%。 2010年我镇先后获得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入选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目录、江西省魅力乡镇、五星级敬老院、五里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上饶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镇、“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先进单位、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青年文明号、十大品牌景区、十大旅游村镇;横峰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第一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贡献奖、安全生产第一名、综治工作全县第一名、信访工作全县第二名、廉政建设第二名、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第三名、全市应急管理流动现场会、县清洁家园暨和谐稳定、农村卫生保洁、一大四小现场会先后在我镇召开;清湖村获得全省基层民兵工作标兵称号。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全力做大经济总量。引进投资2500万元的宏泰铝业有限公司,完成百川电导体二期进资2000万元、润泽服装进资1000余万元,协调做好建材五金批发市场立项、测绘等前期工作,另有单晶硅电池片、水晶灯饰、汽车附件、铝型灯罩、环保产品、物流等行业共7个项目正在洽谈中。二、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整合供电、电信、移动、广电等部门资源,投入600余万元对红城大道电缆、供排水管线进行敷设地埋工程;完成了老年活动中心门球场和健身场所建设、电影院管道硬化工程、葛源村西园道路硬化工程,实施了关田村和葛源村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投资38万元建成国土资源所办公楼;关田村环境整治项目50万,改厕60万,公路建设资金170万。投资2700余万元的葛溪河治理工程、各投资400万元的关田水库、400万元的枫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近80万元的关田水库至龙头全长约4.1公里的公路硬化工程,现已全面启动。三、全力以赴跑项争资。以发展“红色革命”特色旅游产业为切入点,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了葛源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4500万元、红色旅游第二期项目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资金6500万元、集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200万;申报到中宣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展示提升项目800万元;争取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镇土地利用指标40亩(其中葛源镇集镇供水工程建设项目安排10亩,枫林村旧址保护安置区基础设施项目10亩,葛源村旧址保护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亩),征用预留地20亩。三、全力提升城镇品位。注重规划先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委托江西省第一测绘院绘制了集镇2.5平方公里的1:500环境地形图,投入32万聘请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葛源镇2010年2030年总体规划,现已呈报县政府审批实施。突出建管并举,整治违章搭建店面43 家,率先在全县完成280余家店面的“洗脸”工程。 四、全力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我镇提前谋划,在全县率先实现以农户家庭为点、街道、里弄小巷、河道为线、全镇辖区为面的“点、线、面”结合的清洁家园行动全覆盖;先后筹集60余万资金购买洒水车、垃圾车等垃圾处理设备,强化城管、环卫等专业队伍建设,完善垃圾箱、垃圾桶、垃圾窖等基础设施,将人员工资、设备维护、日常管理等开支预算纳入财政预算;形成了“农户分类投放村组收集整理乡镇转运焚烧”的三级联动模式;同时,突出长效性,将“清洁家园行动”成效纳入村“两委”班子目标考核机制,严格执行一票否决,按照“三定”(定人、定责、定路段)原则,制定保洁员目标考核办法。五、全力实施“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按照“重规划、拓思路、塑精品”的方针,投入近180万元实施“一大四小”工程,按照“农户养护受益”原则,在闽浙赣大道栽种樟树4700棵、红枫1500棵,极力打造“千亩红苑”、;按照“党员认养受益”原则,在考坑、水岭畈推行党员红枫认养活动,在考坑公路两边种植金桂桂花4000余株、红枫400余棵,形成“枫香大道”。六、全力促进和谐稳定。投入10万余元,新建专职治安巡防队值班室,完善平安联创中心办公场所,并配备专业装备;投入10.8万元,充实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全天备战值勤;成立“三老”(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为主的“见事管事”办公室,拓宽群众诉求反映渠道;组建17人的老干部义务巡查员走村入户,了解民情,调处矛盾纠纷;扎实开展“四有四无”和“三大创评”活动,动员全民参与“和谐平安乡镇”建设;率先成立乡镇行政执法综合管理办公室,打击偷采、违规建房等违法行为。目前,我镇无一人一事进市赴省进京访,正常赴县访人次较去年大幅度减少了60%,在全市公众安全感测试中我镇并列第一名。七、全力抓好计划生育工作。2010年征收社会抚养费180万元,征收总量全县第一,创我镇历史最高,在全市率先实现计划外对象社会抚养费全额征收。完成二女户结扎29例,双全户结扎256例,计生率达到56.27%,同比下降42.3%。查处1起“两非”案件。八、全力稳固三农工作。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24元,比上年净增104元,同比增长3.1%;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亿元,比上年净增2000万元;人均储蓄存款余额5484元,比上年净增1004元,同比增长22%。国防、双拥工作得到加强,民防、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201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标志着我镇“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情况回顾过去的五年,是葛源镇抢抓机遇、夯实基础、谋求发展的重要时期,全镇上下紧紧围绕“弘扬根据地精神,打造开明、开放、文明富裕新葛源”这一总体目标,成功应对了冰冻雪灾、国际金融危机、洪涝灾害等一个个困难与挑战,全面推进我镇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全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五年来,我们成功申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先后获得“全国亿万全市森林防火先进乡镇、全县乡镇廉政建设工作第二名、招商引资工作第三名、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森林防火先进单位、重大动物疾病防控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五年来,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总量连年翻番,财政税收由2005年仅127万元,到2008年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2010年实现财税收入1410万元,年均增长202%。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共引进百川电导体有限公司、亚迈实业有限公司、五金建材批发市场、宏泰铝业有限公司、瑞泽服装等规模企业5家,累计招商引资总额达5亿多元。2010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达8430万元,较2005年增加6030万元。五年来,“三农”工作成效明显。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新增葛根种植面积3000亩,完成油茶林低改近2万亩,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形成了葛根、油茶为主导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力推进农村建设,投入近630万元,完成了黄山村许家、岭下、葛源村王家塘,考坑港背、郑家、新村,溪畈村五里铺、水岭畈、溪畈,清湖村港背,石桥村阴坞,黄溪村上黄溪、沙畈,枫林村叶家、枣字树脑、田湾里、篱笆弄等21个新农村点建设;农民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2030元增长到2010年的3424元,同比增长69%。五年来,镇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五年间,实施了总面积达401亩的葛源村、黄溪村土地整理项目;争取近700万元完成了葛源村上苏源、长板地、邱家、排楼、西园路、沿河路,考坑主干道,清湖村蔡村、庙根,枫林村樟坞公路,黄溪村新坞公路,黄山村岭下至葛源公路、廖家至委会,关田村水口至河背、关田公路,溪畈村苏源、五里铺至岑葛线、溪畈公路,石桥村崇山头至黄溪、石桥至山黄公路建设;各村主干道全面硬化,改善了镇域长期存在的主要交通道路不通不畅的状况。投入231万元的上坑源至周家坊、岑葛线至祝家垅,目前正在建设当中;投入230余万元实施了枫林村黄家岭水库、枫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清湖村水坝维修,葛源村大湾、苗湾水库维修、中坝修理,关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考坑水库维修,黄山村西坑水库一级除险、河道整治,新建亭子根水坝,农业水利设施的防洪抗旱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争取资金113万元建成了枫林村、黄山村、清湖村、石桥村、考坑、社区办公楼,葛源村、关田村办公楼建设已近完工,实施便民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五年来,民生工程投入不断加大。争取项目和资金近90余万元实施了石桥村阴坞、石桥、前山,黄溪村,黄山村黄山、岭下,枫林村,溪畈等村饮用水工程,解决了近3000人的饮水问题;先后投资近250万元建设了镇敬老院、计生服务中心、国土所;累计投入600万元进行了农村供电网升级改造,有效保障了居民生活用和企业生产用电秩序;广播电视实现了户户通;社会保障救助工作力度逐步加大,对低收入群众全力做到应保尽保,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农村低保、残疾人帮扶等各项民生工程投入逐年增加。五年来,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在积极做好经济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镇高度重视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协调发展。教育投入不断加大,通过跑项争资,先后投入近200万元,新建了葛源小学、关田小学、水口小学、密坑小学、中心小学教学楼、葛源中学综合楼;文化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投入10余万元,新建了石桥、清湖、黄溪、考坑、葛源村、枫林村农家书屋;腰鼓队、军乐队、秧歌队、老年门球队等群众团体不断兴起,举办了首届农民运动会、红歌会,新建了老干部标准化门球场,先后获得了“江西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江西省健身气功先进站点等荣誉称号;卫生事业覆盖面进一步拓展,投入65万元实施了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实现了村级卫生所全覆盖。劳动保障工作再上台阶。进一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体系。五年来,组织职业技能培训 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70人。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展,农村居民医疗保险逐步实现了全覆盖,参保人员达 万余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 万余人,覆盖面达95%以上。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五年来,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放在重要位置,作为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大事来抓,并纳入了全镇目标管理体系。积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党政领导实行定点联系,与重点单位、企业签订责任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基础教育,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对重点企业、行业实施重点监控,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综治维稳工作渐成长效。着力构建综治维稳工作长效机制,对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行为做到露头就打。以“归口调处、分级负责”为原则,成立了综治信访维稳调处中心,逐步建立健全了“一站式”工作格局和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有效化解了各类不安定因素,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妇儿老龄工作特色彰显。妇女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由业余表演爱好者组建的“红色文化艺术宣传团”,为我镇居民生活增添了色彩。镇关工委、老教师、老干部创办了“葛源诗社”,撰写诗文,抒发感想,讴歌美好生活提供了优良载体。“十一五”期间的“葛源答卷”再次证明,有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富有“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方志敏精神的葛源人民,有能力有信心战胜任何困难和挑战,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在此,我谨代表葛源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老领导、老同志,向各位人大代表及列席会议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葛源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可用财力有限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农民增收的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拓宽;红色资源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进度较慢,造福于民的步伐仍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科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干部作风建设和凝聚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用发展的办法努力解决。三、“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十二五”期间,是我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进位赶超,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于推动我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开明、开放、文明富裕新葛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大葛源、打造次中心”的目标,更新规划理念,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努力把我镇建设成为横峰县经济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率先发展的示范镇,实现我镇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总体目标:到 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5亿元,年均增长10%,其中三产结构55:22: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00元,年均增长8%。实现财政总收入2800万元,年均增长15%。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年增长2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以内。四、2011年工作重点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葛源在新征程上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之年。推动葛源加快崛起,既要着眼长远高定位,更要立足当前打基础。2011年是我镇由“十一五”蓄势快发转向“十二五”提速跨越的第一年,保持发展势头开好局,打下发展基础起好步,对实现葛源振兴大业至关重要。2011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基本要求,以“转方式、调结构、谋发展、惠民生、促和谐”为工作主线,以加强农村社会事务管理为重点,全力推动葛源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健康平稳发展,确保“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201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1.49亿元,增长20%;财政总收入2000万元,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增长40%;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增长2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为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借力发展,激活经济发展潜力扩大“外源力”。做好“三个对接”,即产业对接、政策对接、服务对接,强力招商引资,确保引进投资5000万元的入园企业2家、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红枫种植项目1个,力争引进物流企业及精深加工制造业;重点跟进投资1亿元的百川电导体二期项目,督促企业尽快达产达标;促成建材五金批发市场、铜材加工2个项目早日开工;跟踪机械加工、环保科技和汽车服务市场等再谈项目。2011年力争完成财政收入3000万元,进入全县第一方阵。培育“内动力”。搭建资金支持平台,巩固壮大特色产业葛业生产,延伸葛、油茶等资源产业链引导农民规模化经营、精细化加工;深挖红色文化品牌价值,引导腰鼓队、秧歌队、剪纸等民间艺术向文化产业方向纵深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葛源“红色省会”、“千年古镇”及三张国字号名片、五里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办好“红色革命”特色旅游业,将中华苏维埃闽浙皖赣根据地打造成AA级景区,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鼓励、引导农民创办农家乐、生态游、农业观光等旅游项目。2、强基固本,夯实“三农”基础夯实农林发展基础。全面完成关田水库、枫林水库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葛溪河治理工程,在蔡村北部新建占地0.48公顷的水厂;采用市场化手段,持续推进“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抓好城镇绿化、校区绿化、乡村绿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做好2011年新农村建设选点、申报工作,对拟建新农村点做到早规划、早安排、早落实,打造在全县乃至全市都拿得出、叫得响新村。促进农民增收。提倡全民创业。鼓励就地创业和返乡创业,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化、民间艺术市场化、来料加工规模化,培育农民收入新增长点。扩宽就业渠道。加强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工作;加大跑项争资力度,以项目建设带动就业;鼓励劳有所得。将低保户、贫困户等困难群体吸纳进清洁家园保洁队伍等公益性岗位中,实现“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的全方位转变。3、彰显特色,着力提升集镇发展魅力加快集镇建设步伐。依托总体规划修编,形成“一带两轴、两片三区”的空间布局,构筑“两纵三横”的主干路体系,建设志敏大道,拓宽闽浙赣大道;完成镇政府、卫生院整体搬迁工作,配合县相关部门将敬老院搬迁至县中心敬老院。,巩固清洁家园行动成果。按每50户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充实保洁员队伍至150人;新建1个环卫所;投资90万元分期建设2个无公害化垃圾处理中心,配置目前最先进、最环保、日焚烧量可达15吨的第六代垃圾焚烧炉,无公害垃圾处理中心正式投入营运。4、统筹发展,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抓实计生工作。继续强化村办结合的考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努力破解三大难题(四术两检落实难、社会抚养费征收难、流动人口管理难),坚决完成县里下达的各项任务,重拳整治名人富人违法生育现象,形成严打“两非”的高压态势,2011年实现“争三保中脱后进”的目标。发展文教卫生事业。改善办学条件,完成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工作;以村级综合文化站为载体,积极开展文化下乡、送戏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维护和谐稳定。巩固“四有四无”、“三大创评”活动成果,继续倡导“宽容友爱”新风;深化行政综合执法链式管理建设,实行“阳光执法”;完善综合应急救援队体制建设,强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事件的应急管理。201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1、做好镇区红城大道、红十军大道污水排放设施建设及电力线、电线电缆地埋工程;2、全面完成上坑源至周家坊、岑葛线至祝家垅公路硬化12公里;3、完成葛源村、黄溪村、溪畈村、考坑土地开发项目;4、配合好县相关部门做好葛溪河防洪工程。5、抓好五里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6、根据修编总规划,新建镇区“二横三纵”(二横为沿河路、红城大道;三纵为闽浙赣大道、清湖大道、志敏大道)公路13公里。拓宽西园路,打通镇区至考坑公路。7、做好枫林村、葛源村景区控制区内农民建设安置点征地工作。各位代表,艰辛成就伟业,奋斗铸就光荣。走过成绩斐然的2010年,我们再一次站在葛源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家园,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奋力拼搏,为实现葛源镇科学发展、逆势超越而努力奋斗! 共同创造奋发有为的2011年,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严格依法行政,建设廉政高效服务型政府一要以政务公开为重点,打造阳光政府。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机制,认真受理来自群众正确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群众的监督,切实改进政府工作。二要以为民办事为平台,打造诚信政府。认真履行对人民群众的各项承诺,以讲信重诺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赖支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克服行政行为的随意性。坚持以政风促民风,增强公民诚信意识,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社会风尚。三要以转变职能为动力,打造服务政府。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体察民情,注重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切实为广大群众解忧难、谋利益,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同志们,新的一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挑战,让我们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倍加努力工作,千方百计抓住机遇,满怀信心迎接挑战,聚精会神促进发展,为建设和谐富裕的新*而努力奋斗!二、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谋求发展的关键一年。从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来看,中央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三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2007年1号文件,也为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从我们自己的发展基础来看,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符合乡情的发展路子,制约瓶颈不断突破,投资环境得到优化和改善。全乡群众人心思干,人心思富,热情高涨,全乡上下干事创业的氛围已经形成,为我们实施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面对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全乡上下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紧紧抓住机遇,不断转变发展理念,提升发展境界,创新发展模式,强力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起点上迈出更大更快的步伐。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中、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按照“推行一村一品调结构,实施全民创业增收入,打造精品名牌强带动,改善基础设施求突破,坚持和谐发展建强乡”的总体思路,紧抓加快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施项目带动,强化基地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乡生产总值完成1.82亿元,较上年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20 元,较上年增长10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为完成上述目标,我们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好字为先、好中求快、统筹协调、全面推进”,着力实施“一个计划,三项工程”,即: 大力实施全民创业计划。通过宣传动员、典型引路等办法,促进全民树立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激情,形成创业冲动,以创业推动发展,以创业致富群众,引导形成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群众创家业的新格局。 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围绕“畜、菜、果、劳”四大支柱产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以东部和南部八村为重点,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15000亩。依托蔬菜市场组建蔬菜专业协会,确立一支长期稳定的蔬菜销售队伍,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切实提高蔬菜产业效益,初步建成4个蔬菜产业示范村。以沿塬雒仵、四罗沟、沙沟、冯家、龙源等5村为重点,依托炜龙公司,注重发挥果业协会的作用,重点发展优质杂果,发展酿酒葡萄5000亩,建成全县最大的酿酒葡萄基地,努力使这一产业成为北部塬区脱贫的朝阳产业。以中山、竹园张、岳家、四罗沟等村为重点发展奶畜养殖,建成4个奶山羊专业村和1个奶牛专业村,努力实现奶牛、奶山羊、生猪、养鸡等产业的突破性发展。通过积极组建各类协会,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组织,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人队伍,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培训,着重培育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为一村一品发展夯实基础。同时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确保全年输出劳动力5000人次以上;并通过加强岗前培训和技能人员输出,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创业效益,确保劳务输出人均增收1000元。 大力实施精品名牌带动工程。围绕龙泉无公害蔬菜这个品牌,加强质量保护,积极在引进新品种,打造新名牌上下功夫。着力发展冬暖式大棚菜300亩,中棚6000亩,精细大路菜8000亩。围绕龙泉建筑这个传统品牌,引导企业晋升资质,扩大规模,走出全市,渗透全省,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效益。同时要立足资源优势,保护好龙泉建材这个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建材制造业。投资100万新建冯家机砖厂一座。围绕龙泉山庄这个响亮品牌,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产业。着力打造集旅游、休闲、娱乐、农家乐等为一体的精品工程,新发展足浴健身项目一个,新增高标准农家乐15户,带动形成龙泉绿色原装食品等新品牌。 大力实施扶贫解困示范工程。围绕新农村建设和旱腰带地区扶贫开发,通过开展“两联一包、资金捆绑”,年内完成岳家、观音堂、中山等扶贫重点村建设。通过统筹安排各种支农项目,捆绑使用各种支农资金,着力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发展循环经济和现代农业奠定基础。坚持领导帮扶、产业帮扶、信息帮扶相结合,积极开展“领导干部定向帮扶”活动,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年内确保600人脱贫。 结合乡情实际,我们要重点在六个方面求得突破。 第一,重点要在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上求突破。水是始终制约龙泉发展的命脉。要改变龙泉的落后面貌,水是根本。为此,政府将把兴修水利作为政务之首、惠民之本,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大兴水利。重点是争取泾惠渠投资400万元,建设东李抽水站项目。同时,加大向上跑项目,争资金力度,动员各方力量,新打机井和深水井,全力扭转落后面貌。在设法保证灌溉的同时,全面稳步解决好剩余村的人饮安全问题。根据龙泉实际,在全乡大力倡导推进节水灌溉,建设节水示范乡。 路也是全乡发展的又一个重点和难题。今年既要全力保证“口鲁路”龙泉段的全面贯通,又要动员各方力量保证“通村村”工程又快又好实施,完成20公里道路硬化任务。 同时,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按照规划先行,强化基础,稳步推进的思路,在完善集镇区域规划的基础上,扩张建设西李农贸市场,新开发商业门店20间,坚决清理占道经营,引导形成布局合理,规划科学,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的农贸交易中心。完成西李街道改造工程,不断提升集镇品位和档次。 通过实施农村信息化工程,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保证手机网络覆盖无肓区,推行电子农务等重点项目,促进区域信息灵通,环境优化。 第二,重点要在招商引资上求突破。招商引资对于我乡而言,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应当看到,随着基础条件改善,不少企业愿意向我们伸出友谊之手。我们也必须坚定信心和决心,牢牢把握招商引资是促进发展的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主动出击,叩门招商,以诚信感人,以热情留人。年内重点完成陕西红鑫投资2600万的粮油绿色环保深加工项目;龙泉蔬菜深加工项目;岳家千头养猪场等重大招商项目,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跨越。继续支持和帮扶现有企业加强技改,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全方位为企业服务,全面提升工业经济运行水平。 第三,重点要在新农村建设上求突破。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大力实施示范村、重点村建设。完成中山、岳家示范村建设和雒仵、西李、东李重点村建设任务。抓点带面,整体推进,促进乡村面貌日趋改善。同时结合培育新形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扎实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推行村务公开,建立完善民主议事规则,规范农村民主管理;通过鼓励支持民间文化组织发展壮大,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先进文化占领农村市场,改陋习、树新风,树立龙泉对外文明新形象。 第四,重点要在平安建设上求突破。结合和谐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要重点抓好村级警务室硬件建设,完成西李、龙源、岳家、中山4个标准警务室建设任务。坚持和谐社会平安为先的思想,积极开展群防群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民事纠份的排查调处力度,严格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治安防控网络,加强村级巡逻队建设,实现治安巡逻经常化。大力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制意识。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不断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认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巩固扩大“一控制两下降”成果,确保全乡大局稳定。 第五,重点在培育税源,促进财政增收入上求突破。今年,财政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遗留问题较多,收支矛盾突出。今年,财政工作要以培育财源,增收节支为目标,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和节约型机关。加大耕地占用税、工商税和契税的征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在增收节支的同时,不断加大农村基础投入力度,保证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如期到户到人。 第六,重点要在促进和谐发展上求突破。社会要和谐,必须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抓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乡战略,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年内要力争完成刘德、雒仵、中山3所寄宿制学校布点调整,完成中学宿办楼工程,确保实现创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乡风文明。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扎实开展“三查两清一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等活动,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加快实施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民政救济工作,更加关注民生,提升救济标准,扩大农村低保范围,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生活,保证全乡不漏一人。加快乡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训医疗人才,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加强土地管理,严格用地核查和审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挖掘闲置土地资源,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完成200亩土地复垦任务,切实做到占补平衡。加快推进农村医疗、养老、生育保险建设,培养强化农民保险意识,建成3个保险示范村,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和谐发展。 通过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政府还要为民办好十件实事。一是全力做好口鲁路拓宽升级改造工程,力争在6月底投入使用;二是积极协调县公路交通部门,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年内完成村级道路“通村村”工程,年内实施道路建设20公里;三是争取王永庆项目,投资180万元,完成刘德小学撤点并校工作,赶11月底新建一所全日制寄宿制小学,解决东部各村学生上学难问题;四是年内完成5000亩酿酒葡萄规划、栽植工作,配套完成水、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加快人畜饮水改造工程,年内完成中山、仁合苦咸水改造工作,解决2200人饮水安全问题;六是投资35万元完成乡卫生院建设,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七是加快实施信息化建设,年内完成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新入网用户2000户,宽带用户达到150户;八是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全面实施项目脱贫计划,年内确保600人脱贫;九是推行一村一品产业富民工程,年内新建6个一村一品示范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