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doc_第1页
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doc_第2页
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doc_第3页
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doc_第4页
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1.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 氯酸钾. 冰水 . 稀盐酸. 纯碱2. 下列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白磷自燃. 二氧化碳气变为“干冰” . 钢铁生锈. 生铁炼成钢3. 下列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 . 铁锈 . 水 . 硅. 水银4. 下列物质名称与化学式相符的是( ) . 酒精 (CH3OH) . 氢氧化铁 (Fe(OH)2) . 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 生石灰 (CaCO3)5. 某同学加热 2-3 毫升蒸馏水,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点燃酒精灯 加热 用试管夹夹好试管 往试管中加入 2-3 毫升蒸馏水 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 . . . 6. 下列表示 2 个氯气分子的是( ) . 2Cl. 2Cl2 . 2Cl . Cl2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 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原子量是一个原子的质量 .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8. 关于二氧化碳组成的正确说法是( ) . 由碳原子和氧分子组成 . 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 . 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9. 将下列物质长期放在敞口器里,质量一般不变的是( ) . 固体氢氧化钠 . 浓盐酸 . 生石灰 . 食盐固体10. 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 . 高锰酸钾. 液氧 . 氯酸钾 . 水11. 下列物质反应时,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黄色的火焰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 铁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黑色的铁锈 . BaCl2 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会生成蓝色的沉淀12.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都含有相同的( ) . 电子数. 质子数 . 最外层电子数 . 核外电子层数13. 下列物质放到水中,可以形成溶液的是( ) . 碳酸钙 . 氯化银 . 硝酸钾 . 硫酸钡14. 下列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4 价的是( ) . H2S . SO3 . H2SO3 . Na2SO415. 下列各组金属的活动性符合由弱到强顺序排列的是( ) . 银、铜、铝、钠 . 钠、铝、铜、银 . 铝、钠、银、铜 . 铜、银、钠、铝16.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把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 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水缓慢地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即将结束时,应先停止通氢气,后停止加热17.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前后,氧元素没有改变的是( ) . 原子量.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化合价. 氧分子18. 下列物质不能使灼热的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是( ) . 氧气. 一氧化碳 . 碳. 氢气19. 不能由金属跟稀盐酸反应制的一种盐是( ) . FeCl2 . MgCl2 . AgCl . NaCl20. 下列物质燃烧时,一般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 . 煤. 氢气 . 石油. 一氧化碳21. 下列物质能发生分解反应,但没有氧气生成的是( ) . 高锰酸钾. 碳酸钙 . 氧化汞. 水22. 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 50 克 20 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应有: 溶解 称量 计算 量取 等步骤,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 . . 23. 下列物质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的是( ) . 食盐 . 硫酸 . 浓盐酸 . 氢氧化钠24. 将锌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原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 硫酸铜溶液 . 硝酸银溶液 . 稀盐酸. 稀硝酸25. 在 20 时,把 24 克 A 物质放入 75 克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 A 物质的溶解度是( ) . 24 克. 75 克 . 99 克. 32 克26. 在化学反应 X+Y=Z 中, 5 克 X 和足量的 Y 充分反应生成 8 克 Z .则参加反应的 Y 是( ) . 8 克. 5 克 . 3 克. 2 克27. 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 .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 . 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化合物 . 能与盐反应的物质 .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28. 只用一种试剂区别 Ba(NO3)2、NaCl、KOH 三种无色溶液时,可选用的试剂是( ) . 碳酸钠溶液 . 氯化铁溶液 . 硫酸. 硫酸铜溶液29. 将 M 克食盐溶液加热蒸干后,得到食盐 m 克,则 #EM# 克食盐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是( ) . . . . 30. 将 A 克某 3 价金属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 B 克,则该金属原子量是( ) . . . . 二、多项选择:1. 下列固体的颜色是黑色的是( ) . 氧化铜. 碳酸钙 . 二氧化锰. 氯酸钾2. 下列物质中,跟稀硫酸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 氢氧化钠溶液 . 铜 . 铝. 氯化钠溶液3. 下列气体中,既有可燃性,又有毒性的是( ) . H2. N2 . CO. O24. 下列各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名称和俗称,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 氯化钠、食盐 . 碳酸钠、烧碱 . 氢氧化钙、消石灰 . 碳酸钙、石灰石5. 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选用的是( ) . 石蕊试液. 碳酸钠溶液 . 二氧化碳. 盐酸三、填空和判断:1.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Fe(OH)3+ HCl FeCl3+ H2O (2) C2H5+ O2 CO2+ H2O2. 下图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 10 时 B 的溶解度大于 A 的溶解度。 ( )(2). 15 时各取 15 克 A、B 固体分别溶于 100 克水中所得的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 ) (3). 20 时将 10 克 A 固体投入 25克水中,会得到 35 克溶液。 ( ) (4). 将 30 时 A、B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10时,都会有晶体析出。 ( )四、简答:1.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 一个是必须:_ _ _; 二是 要:_ _. 2. 某气体 X 是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气体或几种气体的混合气. 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出 现,(此无色液滴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再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振荡,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气体 X 的成分可能是什么? 3. 请指出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1) 用嘴吹灭酒精灯; (2)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 五. 实验题: 现有 、 两组物质,如下表所示: A组水盐酸纯碱氯化钡溶液胆矾溶液B组铁生石灰硫酸烧碱溶液硝酸银溶液 只准利用组一种物质与组一种物质起化学反应,每种物质只准利用一次, 且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 化合反应: (2) 置换反应: (3) 中和反应: (4) 复分解反应: (5) 生成物之一有二氧化碳的反应:(需要用到的原子量:K39,Cl35.5,O16)六、计算题:1. 加热分解 5.8 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 2. 某工厂化验室需要配制 5000 克质量分数为 20 的盐酸,问需质量百分数为 38 的盐酸(密度是 1.19克厘米)多少毫升? 解:参 考 答 案一、1. C 2. B 3. D 4. C 5. C 6. B 7. D 8. C 9. D 10. B 11. B 12. B 13. C 14. C 15. A 16. C 17. A 18. A 19. C 20. B 21. B 22. C 23. D 24. B25. D 26. C 27. D 28. D 29. A 30. C二、1. AC 2. BD 3. C 4. B 5. BC三、1. (1) 1 3 1 3 (2) 4 13 8 10 2. (1).对 (2).对 (3).错 (4).对四、1.答:一个是必须: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二 是要: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2.答:可能的情况分别是: (1) CH4 (2) H2、CO (3) CH4、H2 (4) CO、CH4 (5) CH4、H2、CO 3.答: (1) 造成酒精失火;(2) 试管受热不均匀,试管炸裂.五.(1) 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2) 置换反应: Fe+CuSO4=Cu+FeSO4 (3) 中和反应: HCl+NaOH=NaCl+H2O (4) 复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