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高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_第1页
老师高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_第2页
老师高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_第3页
老师高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_第4页
老师高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汇编第一讲 文言词汇【知识梳理】一、积累文言词汇如何积累文言实词?方法是两步:第一步,阅读文言课文和课外文段时注意积累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第二步是有意识地一个词一个词地记忆。如:“卒”这个词卒(z)(1)名词 步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通“呵”,喝问。(过秦论); 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全就是使敌人完整屈服而自己不受损失;破就是击破敌人而自己则遭受到一定的损失。(谋攻); 差役,“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哭泣着跟看守商量,看守受感动了(左忠毅公逸事)。(2)动词 死,“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 完毕、结束、成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3)副词 终于,“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c)同“猝”,仓促,“五万兵难卒合” 五万兵难在仓猝之集合起来(赤壁之战)。在读各篇课文时注意积累它的各种意义和用法;然后将这些零散的义项聚集起来,有意识地加以记忆。有意识地一个词一个词地记忆,可以自己整理,也可以借助工具书。二、文言词汇知识(一)古今词义的变化 变 化 情 况 示 例词义扩大 范围扩大 色(脸色-颜色) 皮(兽皮-皮肤-表皮) 病(重病-病) 义项增多 劝(劝勉-劝勉,规劝)假(凭借、利用-凭借、利用,不真)词义缩小 范围缩小 臭(气味-坏气味) 金(金属-金子) 丈人(老人-岳父) 义项减少 让(责备,谦让-谦让) 怜(爱,怜悯-怜悯) 词 义 转 移 涕(眼泪-鼻涕) 偷(苟且-偷窃) 去(离开-到某地去) 感情色彩变化 讽(委婉地劝告-讽刺) 爪牙(武臣-坏人的党羽)了解古今词义变化的规律,是为了防止以“今义”释“古义”。(二)一词多义 词 义解 说例义 项例 句本 义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朝早晨朝令夕改引申义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朝见率天下诸侯而朝周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朝代改朝换代比喻义用比喻的方法形成的词义爪牙喻武臣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比喻卫国的重臣。假借义借用作另一个同音词的意义畔叛,背叛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引”,会意字,本义是拉开弓。“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即用其本义。由“拉开弓”引申为“拉”,“左右或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又由“拉”引申为“抽”,“拔出”,“马蹶,坠地,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太祖纪)“拿”,“(东郭先生)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带领”,“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史记田单列传)“承担”,“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周武帝纪)“举荐、提拔”,“奖引后进,如恐不及。”(欧阳修传) “延请”,“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退却”,“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三)古字通假 解 说举 例通假字有本字而不用,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借用的字叫通假字。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同“背”)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同“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异体字音同义同,形不同。俛首系颈(“俛”同“俯”)四、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2001年上海卷)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004年春考上海卷)答案:1他不摔破头、摔断身肢就很幸运了,还期望什么射中呢!2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执政者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上,众多星星都环绕着它。解析:1支:同“肢”。2共:同“拱”。第二讲 词类活用【知识梳理】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一)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 类 型 及 规 律 例 句 译 法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其一犬坐于前(狼)像一样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用对待的方式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用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序)其势必不敢留君(廉蔺列传)依据,按照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卒廷见相如 (廉蔺列传)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在,从,向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时公兵不满万(三国志武帝纪)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当,每名词作动词后面有宾语或补语朝服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沛公军霸上(鸿门宴)(1)动+名:军,驻军。(2)介+名+动:蹄,用蹄踢。(3)换成动词:德,感激;风,吹拂。 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二月草已芽 (采草药)三岁贯汝,莫我肯德(硕鼠)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蹄而杀之 (黔之驴)项王复引兵而东 (项羽本纪)男耕而食,女织而衣(商君书)两个名词连用,一个常活用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说苑)形作动后面有宾语亲贤臣,远小人 (出师表)山多石,少土(登泰山记)换成动词或动词短语:远,疏远;穷,到尽头;高,推崇;轩邈,争高争远前面有能愿动词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前面有助词“所”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其他表动态的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二)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活 用 的 类 型例 句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形容词使动用法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名词的使动用法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意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孟子尽心上)名词的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动词的意动用法且庸人尚羞之(廉蔺列传)四、阅读下文,回答题目。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竟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卫国有个姓束的,没有别的嗜好,专爱养猫。他家养了一百多只野猫。这些猫先把自己家的老鼠捉光了,后来又把周围邻居家的老鼠捉光了。猫没吃的,饿得喵喵直叫。束家就每天到菜场买肉喂猫。几年过去了,老猫生小猫,小猫又生小描。这些后生的猫,由于每天吃惯了现成的肉,饿了就叫,一叫就有肉吃,吃饱了就晒太阳,睡懒觉,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老鼠。城南有家人家老鼠成灾。他们听说束家猫多,就借了一只猫回家借老鼠。束家的猫看见地上那些乱窜的老鼠耸着两只小耳朵,瞪着两只小眼睛,翘着两撇小胡须,一个劲儿地吱吱乱叫,感到非常新鲜,又有点害伯,只是蹲在桌子上看,不敢跳下去捉。这家的主人看见猫这么不中用,气坏了,使劲把猫推了下去。猫害怕极了,吓得直叫。老鼠一见它那副傻样,估计没有多大能耐,就一拥而上,有的啃猫的脚爪,有的咬猫的尾巴。猫又怕又疼,使劲一跳,逃跑了。 1.主要原因:狸狌由于被卫人束氏娇惯而没有得到锻炼,渐渐失去了捕鼠本领。 2.启示:养尊处优的生活会让人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失去的。缺乏锻炼,长期不锻炼业务,必然丧失专业技能。注 狸狌:野猫。1与“束氏日市肉啖之”一句中“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则群聚而笑之 B. 吾得兄事之 C. 令两人蹲踞而背倚之 D.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1998年上海卷) 2与“鼠群行有堕瓮者”一句中“群”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呈卷即面署第一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C. 秋毫不敢有所近 D.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答案:1. D 2. A解析:1. 题干和A、B、C三项中加点的词是名词作状语。日,每天;群,成群地;兄,用对待兄长的礼节;背,用背部。D项是名词作动词,前,走上前去(前面有副词“直”,径直)。2. 题干和A项中加点的词是名词作状语;B、D两项中加点的词是名词作动词,C项中加点的词是形容词作动词。五、阅读下文,完成题目。曹南院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近,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军严整。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南院宣徽使(官职名)曹玮南院出任镇戎军的主管长官时,曾经出战大了小胜仗,敌人撤走。曹玮侦察到敌人已经走远,于是赶着掠夺的牛羊、辎重,缓慢的回师,许多队伍都走散了。他的部下很担心,对曹玮说:“牛羊没有什么用,空费军力,不如舍弃它们,整顿军队回去。”曹玮没有理睬,让人做好战斗的准备。敌军撤了几十里,听说曹玮贪图牛羊而军队不齐,就连忙回来偷袭他。曹玮行军更加迟缓,走了地势有利的地方,就停下来等着敌人。敌军快到附近了,曹玮派人对敌人说:“你们从远处来,非常疲惫了。我不想趁你们疲惫的时候攻打你们,请你们休息兵马,待会再决战。”敌人正因为疲惫叫苦不堪,都非常高兴,整顿了军队休息了很长时间。曹玮又派人告诉他们说:“我们休息足了,可以作战了。”于是各自出兵大战,曹玮取得了重大胜利,于是扔下了牛羊回去了。他从容的对部下说:“我知道敌人已经很疲惫,所以假装贪图小利来诱惑他们。等他们回来,差不多走了一百里了,如果让他们乘着锐气就开战,还不能料定谁胜谁负。远行的人如果休息一会,就会脚麻站不住,士气也没了,我因此战胜了他们。”1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虏方苦疲甚 B. 颇失部伍C. 耻学于师 D. 是故明主贵五谷而贱金玉 (1994年上海卷)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 B一战大破虏师C君将哀而生之乎 D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答案:1. B 2. A解析:1. B 项(失)是使动用法,其余(苦、耻、贵、贱)是意动用法。 2. A 项(利)是意动用法,其余(破、生、走)是使动用法。第三讲 文言虚词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题。(伍)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寻之津。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上有七星北斗,价直百金,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子胥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 子胥曰:“诺。”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注:执圭:春秋时楚国设置的爵位名,它是楚国的最高爵位。】:位子胥到船上,渔父知道他的意思,就渡他到了千寻之渡口。子胥渡过以后,渔父看他脸有饥饿的颜色,于是对他说:“你在树下等我,我为你取饭。”渔父离开后,开始怀疑他,就藏在深深的苇荡中,不久,渔父来,拿着麦饭、鲍鱼羹、盎浆,在树下寻找,没见到。因此用歌声来呼唤他,说“芦中人,芦中人,难道不是穷的士人吗?”如这样多次,于奇才从芦苇中应声。渔父说:“我看见你饥饿,给你取饭,你为何猜疑我?”子胥说:“性命属于上天,现在属于丈人,怎么敢猜疑你呢?”两人吃完了饭,想离去,子胥就解下百金之剑,给渔父并说:“这是我前君的剑,上有七星北斗,价值百金,用这剑来报答您。”渔父说:“我听楚王的命令,得到伍子胥的人,赐给粟五万石,进爵执圭。难道企图百金之剑吗?”于是推辞不接受。对子胥说:“你马上离去,不要停留,将要被楚国人抓获。”子胥说:“请问丈人姓名。”渔父说:“今天很凶险,两个贼相遇,我所谓是摆渡楚国罪犯的贼。两个贼相互理解,在于默契,为何问姓名呢?你是苇中人,我是渔父,富贵了不要忘了我。”子胥说:“好!”于是就离去,告诫渔父说:“掩盖你的盎浆,不要让它暴露了。”渔父说好。于今行走数步,回头看渔父,已经翻船自己沉到江水之中了。1下列句中的代词,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求之树下,不见 之(子胥) B如是至再 是(歌而呼之)C此吾前君之剑 此(前君之剑) D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 其(渔父)2下列句中“相”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价直百金,以此相答 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C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D富贵莫相忘也答案:1D 2B解析:1D其,代“盎浆”。 2A偏指“你”;B互相;C偏指“他”;D偏指“我”。第四讲 复音词语【知识梳理】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复音词语,分为复音词和复音结构(两个单音节词连用)两类;从构成复音词语的词的虚实着眼,复音词语分为复音实词(词语)和复音虚词(词语)两类。一、复音实词(一个复音词)、实词性复音结构(两个单音词) 类 别 举 例注意点 复音实词单纯词连绵词双声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惆怅(伤感,失意) 不要把一个复音词拆成两个单音词。 叠韵 须臾(片刻,一会儿) 徜徉(自由自在往来行走) 译 音 词 单于(匈奴君长的称号) 琵琶(一种弦乐器) 叠 音 词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孜孜(勤勉的样子) 合成词并 列 式 宾客(客人) 社稷(国家) 骐骥(良马)偏 正 式 足下(一种敬称) 黄泉(人死后埋葬的地方)支 配 式 更衣(上厕所) 从事(下属官员) 附 加 式 率尔(轻率的样子) 阙如(欠缺)实词性复音结构两个单音词构成词组 地方(地盘方圆) 其实(它的实情、它的果实) 衣裳(上衣下裙) 卑鄙(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不要误为一个复音词两个单音词偶然相遇中间(中间间杂着)力拉崩倒之声 鼎足之形成(形势形成)矣偏 义 复 词 昼夜勤作息(作) 备他盗之出入(入)与非常也学习复音实词(词语)知识,要正确解释文言文中的复音词语,既不要把两个单音词误认为一个复音词,也不要把一个复音词拆成两个单音词。二、复音虚词(包括虚词性复音结构)复音虚词,本来也有一个复音词和两个单音词(虚词性复音结构)的分别,这里从简易出发,不作分别。讲一些常见的复音虚词和结构。复音词语 译例 句而已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则已也就罢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庶几差不多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若夫像那,至于那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何其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之谓说的就是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庄子秋水)谓之称他为、把它叫做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所谓(就是)人们所说的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若何、奈何怎么样使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崤之战)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何如如何,怎么样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何所的是什么白雪纷纷何所似?(世说新语言语)有所有的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无所没有的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有以有用来的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无以没有用来的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何以拿什么,凭什么何以战?(曹刿论战)是以因此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虽然虽然(即使)这样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然而这样,可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向使如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所以的原因用来;的凭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于是表示承接关系从这,在这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以为以(之)为而为认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收天下之兵,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也与、也与哉也乎哉复音语气词,兼有几个词的语气,但重点在最后一个词上其可怪也与!(师说)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论语阳货)吾罪也乎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第五讲 文言句式【知识梳理】文言句式,一般指与现代汉语表示形式有较大不同的几种文言句式。所谓有较大不同,以判断句为例。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判断词“是”表示,而在古代汉语中则主要用“者,也”的形式来表示。常见的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几种。句式规 律 或 标 志例 句判断句用“者”(表停顿)“也”(表判断)表示者,也 亚父者,范增也者, 粟者,民之所种,也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刘备,天下枭雄者也(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用“为”(动词)表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用“乃”、“则”、“即”、“皆”、“非”(副词)等表示此乃天也 / 山下皆石穴罅人非生而知之者用“是”(判断词)表示翩翩两骑来是谁被动句用“于”表示于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用“为”表示为 为所 为所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巡船所物色 若属皆且为所虏用“见”(受)表示见 见于 受于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用“被”表示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无被动标志意念上的被动余羁縻不得还 / 戍卒叫,函谷举省略句省略主语承前省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蒙后省(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自称时省(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予)手自笔录,(予)计日以还对话中省(刿)问:“(公)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我)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省略谓语省略谓语动词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略宾语省略动词的宾语使(之)归赵 省略介词的宾语竖子不足与(之)谋省略介词省略介词“于”或“以”以钟磬置(于)水中 试之(以)鸡倒装句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倒装句又可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几种。句 式规 律 或 标 志例 句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古之人不余欺也 / 时人莫之许也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沛公安在? / 君何以知燕王?用“之”“是”(助词)将宾语前置何陋之有 / 惟命是从为强调宾语而无条件前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介词“以”的宾语有时前置余是以记之 / 一言以蔽之代词“自”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