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历史教学中的设疑与释疑.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历史教学中的设疑与释疑.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历史教学中的设疑与释疑.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历史教学中的设疑与释疑.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历史教学中的设疑与释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历史教学中的设疑与释疑历史思维能力是人们了解史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分析历史发展过程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抓住设疑与释疑这两个环节,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一)学源于思,思起于疑,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要在学生看似无疑处设疑,有疑处释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把问题引入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内驱力,诱发其探索与求知的欲望,调动其历史思维的积极性。教学实践证明:没有难度的教学只会削弱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力。如何根据教材内容挖掘隐藏在教材背后的“潜台词”扣住“教眼”,恰到好处地设疑,这是深化教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大有学问,历史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独具慧眼,精心设计带动全局的问题来推进教学。这种“疑”必须具有思维价值,而且有利于创造一个学生乐学善学的教学环境。历史教学的特点是史论结合,不应该就事论事,而应该就事论理;不应该仅仅问是什么,而应该问为什么。这种“疑的深浅程度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那么照搬书本内容就可以回答的问题缺乏难度,表面热闹,实则起不到提问的作用,反而降低了教学水平。反之,如果问题提得过难、过深,超过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接受不了,可望而不可及,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教学效果。最合适的问题应该是如同摘桃子,不是垂手可得,也不是架了梯子还难以摘到,而是跳一跳,伸一伸手可以摘到。也就是说,这类问题在教科书上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但通过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是可以回答的。它往往要求学生在大范围的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加以分析、归纳、比较才能解决。笔者在中国古代史(选修)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如下一些问题:奴隶社会中,奴隶主用极残忍的手段对待奴隶,任意残杀,为何说它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秦、隋两个王朝有哪些相似之处?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为什么既要肯定文天祥抗元斗争的正义性,又要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进步性,又要肯定其后裔归顺清朝的举动?为什么刘邦、朱元璋会由农民起义的领导人转变为最大的地主封建皇帝?为什么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最终必然被“汉化”?为什么农民起义往往通过宗教形式发动?宗教对农民起义有什么影响?等等。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笔者设计如下一些问题:如何科学地评价洋务运动?如何理解“欧风美雨”对中国产生的双重影响?“门户开放”与今天的开放有何区别?封建主义残余对当今现实生活有哪些影响?等等。在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中,笔者设计如下一些问题:为什么说哥伦布、麦哲伦既是殖民主义海盗,又是杰出的航海家?为什么经常会出现战争引起革命的事例?美国与拉丁美洲都经过独立战争获得独立,结果两者走上不同的道路,差距拉大,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同是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前德、日、美三国能摆脱法西斯化的命运?如何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等等。还可将中国史与世界史结合起来考虑。如,15世纪时的中国航海水平高于西欧,有过郑和远航的壮举,但为什么开辟新航路,沟通东西两半球的任务却由西班牙、葡萄牙两个小国完成?中国是四大发明的故乡,四大发明传至欧洲成为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强有力的催化剂,而中国却封建社会长期延续?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能成功,而中国戊戌变法却遭到失败?为什么苏俄十月革命走城市推广到农村的道路获得成功,而中国革命则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能胜利?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好的问题一提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扩散,思维的火花迸发,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与思维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每节课都有一两个有质量、有深度的问题提出和解决,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会逐渐提高。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探索真理需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材内容适当介绍一些史学界的不同意见,以开扩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兴趣,并可提出自己的意见,这对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大有帮助的。要设计出好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从宏观的高度把握教材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思考、提炼出开发学生智能的问题。疑设得好就是成功的一半,善教者必善问,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必然是善于设疑、提问的教师。(二)提出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如何在学生有疑处释疑,使学生由有疑到无疑,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里切忌一言堂,而应启发、诱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双边活动,关键是引导学生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思路,也可由学生当堂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回答,教师给以补充、指正。教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不同见解,只要言之成理,应予以肯定、鼓励。释疑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学才能充分展示的过程,更是教师通过循循善诱的启发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至历史殿堂的过程。如何释疑?教师可以把一个问题分散成几个浅一点的小“疑”,降低坡度和难度,通过谈话法把学生引上正确的思路。在释疑的过程中要把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渗透其中。如,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最终必然被“汉化”这一现象,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在起作用。这“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然适应经济基础。教师在释疑过程中必须以论导教,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指导释疑,又应寓论于教,在释疑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以上述世界史中的几个问题为例。“战争引起革命”指的是某国参加或发动侵略战争,尤其是在遭到失败的情况下,本国往往会发生革命斗争。具体言之,如普法战争引起巴黎公社革命(其中色当战役法军惨败又引起巴黎9月4日革命,“第二帝国像纸房子一样倒塌下来”)。1904年日俄战争引起1905年俄国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德国十一月革命等。这是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然后归纳为三点:一是侵略战争的失败更暴露了本国政府的反动性与腐朽性,战争教育了人民,提高了国内人民的阶级觉悟;二是对外侵略战争必然增加本国人民的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三是军队上前线或出国作战失败,削弱了国内反动统治力量,为革命斗争的爆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要求学生围绕“提高”、”激化”、“削弱”这六个字来概括此题答案。美国与拉丁美洲独立后走上不同道路,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独立战的规模、声势、影响而言,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并不比美国独立战争小。为何一个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另一个发展缓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结为由于两点不同,而产生这一不同结果:一是独立前,其殖民地的宗主国社会性质不同。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它以资本主义方式在北美进行殖民统治,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西班牙、葡萄牙是封建国家,在拉美实行的是封建殖民统治,拉丁美洲资本主义发展层次还很低。二是由于第一点不同而产生独立运动领导力量不同。北美是资产阶级(种植园主本质上是农业资本家)领导,而拉美资产阶级力量还十分薄弱,是土生白人中的地主阶级为主掌握领导权。独立后,独立运动领导权转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