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多元智能理论在音乐课改中应用背后的缺失.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多元智能理论在音乐课改中应用背后的缺失.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多元智能理论在音乐课改中应用背后的缺失.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多元智能理论在音乐课改中应用背后的缺失.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多元智能理论在音乐课改中应用背后的缺失摘要: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音乐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但是,借鉴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我们音乐课程改革并非易事。关注其在音乐课改中的应用背后值得注意的问题,对倡导从我国教育实际出发,避免走入误区是大有裨益的。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音乐课改;缺失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霍华徳加徳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被引进到国内后,在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它对传统智能观的挑战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的反思,也推动了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由于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们至少具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强调教育应促进八种智能的全面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为音乐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并已成为音乐课程改革的基础理论之一。于是,关于借鉴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音乐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极大地推动了音乐新课程的实施和发展。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音乐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施过程中,我们报喜不报忧的毛病和理论与实际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鉴于此,本文就多元智能理论在音乐课改中应用背后值得注意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多元智能理论在音乐课改中的应用与教育实际的错位多元智能理论不是对传统教育的简单否定,而是一种扬弃。不同教育观念的渗透和整合,将为音乐课程的改革开辟广阔的道路是勿庸置疑的。可是,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却大都忽视了与我国教育实际的结合问题,因此给人以“闭门造车”的“作秀”之嫌。我们的教育实际是:多年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并没有使我们从传统教育的怪圈中完全跳出来,过分强调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标准化考试仍占上风,音乐智能作为同样为社会需要的智能仍未得到普遍重视和认可。在中小学里,对音乐的“学科歧视”仍普遍存在,“精英”教育观念未真正转变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未得到有效改善,等等。诸如此类的教育实际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严格地说,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面貌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多元智能理论虽然对我们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有着极为有益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但如何操作,仍然是一个尚待探索的问题。实际上,多元智能理论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还有很多目前尚不可穿越的“瓶颈”这就使得许多相关的研究成果、教学实验虽然也很优秀,却只能停留在研究(或仅仅是论文)层面上得不到支持而无法推广。比如,加德纳强调,多元智能观的核心在于认真对待个别差异,支持“教育的个性化”。因此,“学校教育如果考虑学生的差异,考虑学生个人的优势,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来进行教学,就会产生最大的功效”。音乐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中所表述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也是与之相一致的。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教育制度的差异和教育实际的差异,要真正实施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贯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课程理念,谈何容易。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现阶段走不同的道路,走符合教育实际的道路。当我们满怀激情地热衷于介绍、借鉴、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时,我们不但要在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方面探讨其指导价值;不但要在智能观、学生观、教学观与评价观等方面找出与传统的差别并探讨其有效的运用途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从我国的教育实际出发探索实践和发展的可行性,不照搬也不扭曲,最大限度的弥补我们音乐教育背后现有的缺失。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音乐课改中应用时易步入的两种误区如果说,多元智能理论在音乐课改中的借鉴和运用还存在上述不尽人意的客观因素,那么作为可行性探索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很容易主观上走入误区。归纳起来不外两种:(一)表面化的“多元智能教学”这种误区的特征是“以不变应万变”,大摆“花架子”。把加德纳提出的八种智能不加分析的照搬上音乐课堂,牵强附会。笔者不反对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音乐智能的培养与其他七种智能相结合,恰恰相反。比如,加德纳也倡导多元情境化教学,我们可以在一节课中设置或与语言(朗诵)、或视觉空间(影视动画)、或身体运动(舞蹈律动)等相结合的情境,有两三种即可,决不能一哄而上。试想,一节课的时间怎么可能面面俱到?不是“花架子”又是什么?(二)断章取义的“多元智能教学”这种误区的特征是缺乏“拿来主义”的态度,也是不加研究。比如,将“研究性学习”的优越性绝对化,与“接受性学习”对立起来。以为“教学活动只要动用了图画就是空间智能,用腿跳一下就是有运动智能,有背景音乐就是音乐智能”,就算得上“研究性学习”。而加德纳在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价值后还告诫我们:没有任何医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也没有通往知识天堂的阳关大道。有的知识需要背诵就应背诵,有的知识需要计算就应计算。教学方法应该是多元的,不能用一种方法覆盖全部的教学过程。“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互补的关系,“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并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总之,这两种应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课堂教学容易走入的误区,常见于一些“公开课”、“观摩课”和“示范课”中,“作秀”嫌疑很大,值得我们警惕。那么,怎样避免走入这样的误区呢?就是既需要认真研究、理解多元智能理论的真谛,又需要从音乐教育改革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符合我们国情、校情的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我们的音乐教育教学实践,这样才能减少或杜绝走弯路而步入误区。【参考文献】1(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J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