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doc_第1页
教案: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doc_第2页
教案: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doc_第3页
教案: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doc_第4页
教案: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备课人:德阳市第一小学 马小琴单元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第727页。 单元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学情分析新 - 课 -标-第 -一- 网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安排:12课时新|课 | 标|第 | 一| 网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3课时左右除法3课时左右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6课时左右3、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教学设计: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79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二的第14小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教学准备:各种食物图片若干、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情境导入,教学例1。 (1)、二(一)班的同学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他们准备了很多丰富的食物。老师要把6个糖果分给3个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可以怎样分呢?请你动手帮他们分一分。(2)、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3)、汇报情况,教师板书。分法一:1 1 4 分法二:1 2 3 分法三:2 2 22、观察、对比分的结果,初步认识平均分。(1)、请学生观察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汇报。(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的同学把每一份分得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3、出示课题(1)、同学们取的名称都很好,在数学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就叫作平均分。(板书课题)像刚才的分法三我们可以说把6个糖果平均分成了3份,每2个是一份。(2)、同学们再说说上面的分法中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同学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吗?(4)、学生交流、汇报X k B 1 . c o m4、及时练习,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1)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的第1小题。学生独立判断,交流时说说为什么是平均分或为什么不是平均分?(2)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的第2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并采用多种形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的意思。【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会描述平均分的结果。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的方法。1、教学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1)、讨论平均分的方案。(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3)、学生汇报分法。分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即1次1个一次放到6个盘子里,直到分完。分法二:可以每盘先放2个,再每盘放1个,直到把橘子分完。分法三:可以3个3个地分,即每盘放3个,1次把橘子分完。操作结果: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 3 )个。(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5)教师小结。把一些物品案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几个几个地分比较快。2、找一找。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3、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4、完成教材第9页下的“做一做”。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盒。请学生先动手分一分,再连一连或圈一圈,最后说出自己的分法和分的结果。【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1、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1小题。(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新 课 标 第 一 网(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2、完成教材第9页完成练习二第2小题。把9个笑脸平均贴在3条线上,每条线上应贴( )个。(1)、理解题意。(2)、动手操作(3)、学生汇报交流、评价。3、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3小题。把12个风车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1)、理解题意。(2)、动手操作(3)、学生汇报交流、评价。4、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4小题。有24根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根。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根。(1)、理解题意。(2)、动手操作(3)、学生汇报交流、评价。(4)你发现了什么?5、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练习,理解了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而且知道了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还学会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均分的结果,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孩子。【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五、板书设计。平均分例1: 二(一)班的同学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老师要把6个糖果分给3个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可以怎样分呢? 分法一:1 1 4 分法二:1 2 3 分法三:2 2 2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就叫作平均分。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分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即1次1个一次放到6个盘子里,直到分完。分法二:可以每盘先放2个,再每盘放1个,直到把橘子分完。分法三:可以3个3个地分,即每盘放3个,1次把橘子分完。操作结果: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 3 )个。ttp :/w ww.x kb1. com六、教学反思。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10页,例3及“做一做”的第1、2小题和练习二的第5、6小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教学重点: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熟练地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判断下面分圆的方法是平均分吗? 这样是平均分吗?为什么?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呢?2、分一分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同位相互说说是把几个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二、探究新知,学习例3.1、情境引入昨天,我们帮二(一)班的同学分了糖果,今天我们再帮他们分分果冻。【出示例3】例3: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请学生认真读题,同桌相互说说意思,再请学生说给大家听。(学生明确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每一份分2个果冻,有8个果冻,能分成几份?)2、合作探索请学生自己思考,想想该怎样解决问题,借助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摆一摆,也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后,再由学生汇报结果。(1)2个2个地分,分了4组,正好分完;(2) 想乘法口诀,二几得八;新课 标 第 一 网操作结果: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3、教师小结。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实际圈一圈、分一分、数一数分成了几份或几组。三、巩固新知,运用新知。1、完成第10页下面 “做一做”的第1小题。摆一摆,填一填。(1)把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 )份。(2)把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 )份。请学生先跟同桌说说怎样分,再说给大家听听。2、完成第10页下面 “做一做”的第2小题。圈一圈、填一填。每2个装一盒,可以装( )盒。1 6个杯子,每4个装一盒,可以装( )盒。每8个装一盒,可以装( )盒。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数一数后,再汇报自己是怎样分的,分得的最后结果是什么。3、完成第12页练习二的第5、6小题。第5小题。16罐蜂蜜,每4罐分给一只小熊,可以分给( )只小熊。第6小题。14个玉米,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 )袋。18个玉米,可以装( )袋。请学生自己思考,想想该怎样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独立完成后再由学生汇报结果并进行评价。四、全课总结。X k B 1 . c o m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平均分的方法,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是的,平均分就是要把每一份都分得同样多,我们可以按指定的份数来平均分,也可以按每几个一份来平均分。五、板书设计。平均分按每几个一份例3: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1)2个2个地分,分了4组,正好分完;(2) 想乘法口诀,二几得八;操作结果: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 4 )份。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实际圈一圈、分一分、数一数分成了几份或几组。六、课后反思。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平均分”综合练习课。教材第12页练习二的第79小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较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学具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请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平均分,先给同位说说,再说给大家听听。要求说说把几个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二、分层练习:1、完成第12页练习二的第7小题。新|课 | 标|第 | 一| 网(1)有15个木块,每3个木块摆一个长方体,可以摆( )个长方体。(2)用这些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个木块。请学生用学具表示木块,先想一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平均分的哪一种分法,再动手分一分, 汇报时说说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作出评价,最后填空。(1)有15个木块,每3个木块摆一个长方体,可以摆( 5 )个长方体。(2)用这些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3 )个木块。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2、完成第12页练习二的第8小题。上面一共有( )张风筝画片。如果每6张画片做一个风筝,可以做( )个。(1)先请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让学生明确题中告诉我们:有6组风筝画片,每组有4张。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要求“一共有( )张风筝画片?”第二个问题其实是把 24张风筝画片每6张分成一份,做成一个风筝,问一共可以做多少个风筝?(2)请学生自己圈一圈,填一填,集体订正、评价3、完成第12页练习二的第9小题。把18个 平均分,和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分法。此题是一道开放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再动手分一分,最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出孩子们的不同分法,并引导学生对比各种分法,说说自己的发现。三、全课总结。通过今天对平均分的进一步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平均分就是要把每一份都分得同样多,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仔细分析,判断是按指定的份数来平均分还是按每几个一份来平均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四、课后反思。新课 标第 一 网 w W w .x K b 1.c o M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备课人:德阳市第一小学 马小琴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第四课时教学内容: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教材P23页例3及P24页练习五的第1小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2、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3、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教学准备:主题图、格子图或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一个姑娘真可爱, 专把树叶当饭菜。 辛勤吐丝献终身, 织成丝绸做穿戴。”请大家猜一猜。【蚕】我们这节数学课就研究跟蚕宝宝相关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在猜谜语中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情绪饱满、积极投入学习。二、探索学习。1、出示例3的第一个问题。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1)、读题,理解题意。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讲给你的同桌听听。(2)、学生交流、汇报。知道了:要把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每个纸盒放几只?(3)、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请同学们想办法,可以动手画一画,算一算,看看谁解答的理由最充分。?只?只?只从图中可知:将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将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计算:15 3 5(只)(4)、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上面的解答正确吗?请同学们自己验证一下。每盒放5只,3盒一共15只,上面的计算结果正确。口答:每个纸盒放5只。2、出示例3的第二个问题。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1)、读题,理解题意。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讲给你的同桌听听。(2)、学生交流、汇报。知道了:有15只蚕宝宝,每5只放一个纸盒里。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15只蚕宝宝要用几个纸盒?(3)、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请同学们想办法,可以动手画一画,算一算,看看谁解答的理由最充分。? 个 纸 盒从图中可知: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列式计算:15 5 3 (个)(4)、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15 只 蚕 宝 宝 15 只 蚕 宝 宝上面的解答正确吗?请同学们自己验证一下。3个纸盒,每个纸盒里放5只,一共15只,同问题中蚕宝宝的总只数相等,上面的计算结果正确。口答:要用3个纸盒。3、比较两题的异同。(1)、不同点。第(1)小题已知总只数与盒数,求每盒的只数。第(2)小题已知总只数与每盒的只数,求盒数。(2)相同点。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解决问题,计算时都用“三五十五”这句乘法口诀来求商。3、教师小结后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板书【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知道了: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其实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都需要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设计意图】: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进一步学习乘除法应用题做铺垫。创设开放情境,为学生提供信息。三、拓展应用。1、引导学生完成P24页练习五的第1小题。12筒茶叶,每个盒子放6筒,要用几个盒子?把12筒茶叶平均放在2个盒子里,每个盒子放几筒?(1)、请学生认真读题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题里的意思,真正理解题意。(2)、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评价。【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知道了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都需要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来解决。五、板书设计。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例3 (1)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15 只 蚕 宝 宝?只 ?只?只15 3 5 (只)口答:每个纸盒放5只。(2)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个 纸 盒15 5 3 (个) 口答:要用3个纸盒。六、课后反思。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第五课时 15 只 蚕 宝 宝教学内容: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的综合练习课(一)。 教材P24页练习五的第25小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我们已经学了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在组里交流一下。2、教师巡视,指名汇报。3、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二、分层练习。1、引导学生完成P24页练习五的第2小题。学校买来14个拖布。(1)每个班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班?(2)平均分给7个班,每个班分几个?请学生认真读题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题里的意思,真正理解题意。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评价。【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明确平均分的问题的解决方法。2、引导学生完成P24页练习五的第3小题。(1)8个“福”字,一个大门贴2个,一共可以贴几个大门?(2)8个“福”字,用去2个,还剩几个?请学生认真读题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题的意思,真正理解题意。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评价,注意对比区别用减法和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方法。3、引导学生完成P24页练习五的第4小题。(1)36里面有( )个6。(2)2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个。 请学生认真读题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题的意思。弄清每一小题属于哪种平均分后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评价,注意对比区别求份数和求每份数的问题。4、引导学生完成P24页练习五的第5小题;(1)一个中国结上需要6个鞭炮,已经编好了5个中;编好的18个鞭炮能做几个左边的中国结?;请学生认真读题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题的意思;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学生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评价,注意对比区别;的方法;【设计意图】:练习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扩大用除;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同时,提高学生解4、引导学生完成P24页练习五的第5小题。(1)一个中国结上需要6个鞭炮,已经编好了5个中国结,需要多少个鞭炮?(2)编好的18个鞭炮能做几个左边的中国结?请学生认真读题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题的意思。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评价,注意对比区别用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意图】:练习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扩大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拓展应用补充拓展性练习。1、28人要乘船过河,每条船只能坐5人,至少需要几条船才能一次全部过河?(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2)、教师小结。解决坐车、乘船问题时,最后不管剩几人,都需要一辆车或一条船再运送一次。2、盒子里有一些饼干,它们的块数比20多比30少,如果把它们平均分,那么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的块数同样多。你知道盒子里有多少块饼干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设计意图】:拓展性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在交流中分享成功的喜悦。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反思。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第六课时教学内容: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的综合练习课(二)。教材P25页练习五的第69小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我们已经利用乘法、除法、减法的意义进行对比,解决了很多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再在组里交流一下。2、今天我们继续来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二、探索学习1、引导学生完成P25页练习五的第6小题。(1)、出示第6小题的表格,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学生看清表格,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3)、独立计算,交流汇报。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已知两个乘数,求积时要用乘法计算。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时要用除法计算。2、引导学生完成P25页练习五的第7小题。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12 4 3 18 6 3 16 4 424 6 18 25 5 30 6 4 2420 5 4 3 3 9 15 3 5(1)、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2)、交流汇报,集体订正。3、引导学生完成P25页练习五的第8小题。每个热气球上有3人,6个热气球共有( )人。18人坐6个热气球,平均每个热气球上有( )人。18人,每3人坐一个热气球,需要( )个热气球。(1)、请学生认真读题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题的意思,真正理解题意。(2)、学生根据理解,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评价,注意对比区别,会运用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来求商,明确解决问题时选择方法的理由。4、引导学生完成P25页练习五的第9小题。盖住的数是几?12 3 6 164 520 6 36 210(1)、出示第9小题,你从此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学生看清算式,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3)、独立计算,交流汇报。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在除法算式中,如果知道被除数和商(除数)时,求除数(商)要用除法计算;如果知道除数和商时,求被除数要用乘法计算。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时要用除法计算,进一步明确乘法和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练习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扩大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完题后让学生交流解题思路,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成功。三、拓展应用补充拓展性练习。一条绳子长15米,把它剪成3米一段的小绳子,最多能剪多少段?需要剪多少次?如果剪一次要用2分钟,一共要用几分钟才能剪完?(1)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2)讨论、交流,教师指导,集体订正并评价。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反思。整理与复习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26页的“整理和复习”及P27页练习五的第14小题。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3、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巩固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主题图或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请小朋友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什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2、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二、探索学习。1、单元知识整理。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生:平均分,除法,用乘法口诀求商,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2、单元复习。(1)、复习平均分。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平均分的方法。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分完为止。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解决平均分问题的关键。一是要明确分几份,二是要让每份分得同样多。完成教材P26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小题。什么是平均分?用自己的方式举例说一说。(2)、复习除法。除法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的结果叫商。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读法不变。除法的运用范围。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把一些物品按照每几个分一份,求能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完成教材P26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小题。根据自己的例子,写出除法算式,并指出被除数、除数和商。(3)、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计算方法。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用乘法算式求商;用乘法口诀求商。具体运用。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乘、除法的关系。乘、除法互为逆运算,乘法算式的积是除法算式的被除数,因此在整数范围内,商不能比被除数大。完成教材P26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小题。学生先独立完成16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