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流与有源逆变7(临时增加(1).ppt_第1页
整流与有源逆变7(临时增加(1).ppt_第2页
整流与有源逆变7(临时增加(1).ppt_第3页
整流与有源逆变7(临时增加(1).ppt_第4页
整流与有源逆变7(临时增加(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 力 电 子 技 术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整流与有源逆变,重要概念 触发延迟角 :从晶闸管开始承受正向阳极电压起到施加触发脉冲止的电角度。 导通角 :晶闸管在一个电源周期中处于通态的电角度。 的移相范围:指触发角可以变化的角度范围。 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Ud 直流输出电流平均值Id IdT(流过晶闸管电流的平均值) IT (流过晶闸管电流的有效值),的移相范围 电阻性负载: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移相范围为180; 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移相范围为150;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移相范围为120; 大电感负载各电路移相范围均为90;,整流电路平均电压 电阻性负载: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三相半波整流电路 30时,负载电流连续 30时,负载电流断续,晶闸管导通角减小,,整流电路平均电压 电阻性负载: 三相桥整流电路 60时,负载电流连续 60时,负载电流断续,晶闸管导通角减小,,整流电路平均电压 大电感负载: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三相半波整流电路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整流电路中晶闸管平均电流和大电感负载下的有效值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三相半波整流电路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反电势大电感负载整流电路,半控整流电路,在u2电压正半周、触发角为时,触发VT1,VT1和VD4导通。当u2过零变负时,因电感作用使电流连续,VT1继续导通。但因a点电位低于b点电位,使得VD2正偏导通,而VD4反偏截止,电流从VD4转移至VD2,VD4关断,电流不再流经变压器二次绕组,而是由VT1和VD2续流。此时整流桥输出电压为VT1和VD2的正向压降,接近于零,所以整流输出电压ud没有负半波。这种现象被称为自然续流,在这点上,半控桥与全控桥是不同的。 在u2电压负半周,具有与正半周相似的特性,触发角时触发VT3,VT3和VD2导通,u2过零变正时经VT3和VD4自然续流。,半控整流电路,有续流二极管VDR时,当u2电压降到零时,负载电流经VDR完成续流,晶闸管关断,避免了某一个晶闸管持续导通从而导致失控的现象。同时,续流期间导电回路中只有一个管压降,也有利于降低损耗。,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带大电感负载时虽然本身具有自然续流能力,但在实际运行时,当角突然增大至180或触发脉冲丢失时,会发生一个晶闸管持续导通而两个二极管轮流导通的情况,即半周期ud为正弦,另外半周期ud为零,其平均值保持恒定,角失去控制作用,称为失控。为避免失控,带电感性负载的半控桥式整流电路还需另加续流二极管。,当晶闸管控制角为45时,画出输出电压ud,晶闸管两端uT,二极管两端uD的波形,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三相半波共阳极可控整流电路,相对于三相半波共阴极可控电路,还有一种共阳极电路,即将三个晶闸管的阳极连在一起,其阴极分别接变压器的三个绕组,变压器的零线作为输出电压的正端,晶闸管共阳极端作为输出电压的负端,与共阴极电路不同的,由于电路采用共阳极接法,各晶闸管只能在相电压为负时触发导通,换流总是从电位较高的相换到电位较低的相。自然换相点为三相电压负半波交点,负载电压ud为负值。,触发脉冲,三相半波整流电路对触发脉冲的要求: 按VT1-VT2-VT3的顺序,相位依次差120;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对触发脉冲的要求: 按VT1-VT2-VT3-VT4-VT5-VT6的顺序,相位依次差60; 共阴极组VT1、VT3、VT5的脉冲依次差120,共阳极组VT4、VT6、VT2也依次差120; 同一相的上下两个桥臂,即VT1与VT4,VT3与VT6,VT5与VT2,脉冲相差180。,三相桥式要采用宽触发或双窄脉冲,变压器漏感对整流电路的影响,以三相半波为例 VT1换相至VT2的过程: 因a、b两相均有漏感,故ia、ib均不能突变,于是VT1和VT2同时导通,相当于将a、b两相短路,在两相组成的回路中产生环流ik。ik=ib是逐渐增大的,而ia=Id-ik是逐渐减小的。当ik增大到等于Id时,ia=0,VT1关断,换流过程结束。,图2-25 考虑变压器漏感时的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及波形,变压器漏感对整流电路的影响,3. 换相重叠角,可见, 随其它参数变化的规律: 1) Id越大则 越大; 2) XB越大 越大; 3)当 90时, 越大 越小。,重叠角的产生是由于变压器漏感储存了电磁能量而引起的,Id和XB越大,变压器储存的能量越大。当90时,越大,越小,这是因为越大,相邻相的相电压差值越大,要使得两相重叠导电,势必dik/dt要增大,即能量要释放得快。,逆变失败与换相重叠角,换相重叠角的影响:,图2-47 交流侧电抗对逆变换相过程的影响,当b g 时,换相结束时,晶闸管能承受反压而关断。,如果b g 时(从图2-47右下角的波形中可清楚地看到),该通的晶闸管(VT1)会关断,而应关断的晶闸管(VT3)不能关断,最终导致逆变失败。,为何采用多重化整流电路: 提高整流装置功率 降低谐波,提高功率因数,大功率可控整流电路,采用带平衡电抗器的双反星形可控整流电路的原因,和平衡电抗器的作用; 低压大电流,又要克服变压器直流磁化现象。 平衡电抗器可保证两组三相半波整流电路能同时导电,各承担一半负载。 将双反星形电路与三相桥式电路进行比较可得出以下结论: (1)三相桥为两组三相半波串联,而双反星形为两组三相半波并联,且后者需用平衡电抗器; (2)当变压器二次有效值U2相等时,双反星形整流电路的整流电压平均值Ud是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1/2;若采用相同的晶闸管,双反星形整流电路允许的整流电流平均值Id是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2倍; (3)两种电路中,晶闸管的导通及触发脉冲的分配关系一样,整流电路的有源逆变工作状态,产生有源逆变的条件有二: (1)有直流电动势,其极性和晶闸管导通方向一致,其绝对值大于变流器直流侧平均电压; (2)晶闸管的控制角 /2,使Ud为负值。,半控桥或有续流二极管的电路,因其整流电压ud不能出现负值(最小为零),也不允许直流侧出现负极性的电动势,故不能实现有源逆变。欲实现有源逆变,只能采用全控电路。,整流电路的有源逆变工作状态,逆变和整流的区别:控制角 不同,0 p /2 时,电路工作在整流状态。 p /2 p时,电路工作在逆变状态。,可沿用整流的办法来处理逆变时有关波形与参数计算等各项问题。 把a p /2时的控制角用p- = b表示,b 称为逆变角。 逆变角b和控制角a的计量方向相反,其大小自b =0的起始点向左方计量。,整流电路的有源逆变工作状态,三相半波有源逆变电路和负载电压波形 a)电路 b)波形,直流可逆电力拖动系统,图2-53 两组变流器的反并联可逆线路,图2-53a与b是两组反并联的可逆电路,a)三相半波有环流接线 b)三相全控桥无环流接线 c)对应电动机四象限运行时两组变流器工作情况,直流可逆电力拖动系统,1、电动机反转过程: 电动机在第1象限正转,电动机从正组桥取得电能,欲使电动机反转,必须首先正转迅速制动。此时EM的方向保持为上正下负,而对于正向桥来说,电流方向是不能改变的,为此需切换到反组桥工作,同时要求反组桥工作在逆变状态,此时电动机进入第2象限作正转发电运行,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送给电网。 随着电动机转速的下降,不断地调节,使之由小变大直至2/2,如继续增大,即/2 ,反组桥将转入整流状态下工作,电动机开始反转进入第3象限的电动运行。,注意:电动机的反电势的方向和转向保持一致。,直流可逆电力拖动系统,2、1 = 2配合控制的有环流可逆系统 对正、反两组变流器同时输入触发脉冲,并严格保证1 = 2的配合控制关系; 假设正组为整流,反组为逆变,即有1= 2,Ud1=Ud2,且极性相抵,两组变流器之间没有直流环流; 两组变流器的输出电压瞬时值不等,会产生脉动的交流环流。为防止环流只经晶闸管流过而使电源短路,必须串入环流电抗器LC限制环流。,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脉冲形成环节,脉冲前沿由V4导通时刻确定,脉冲宽度与反向充电回路时间常数R11C3有关。,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M点是V4由截止到导通的转折点,也就是脉冲的前沿; 加up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控制电压uco=0时脉冲的初始相位;可令uco=0时,产生脉冲的M点位于锯齿波的中点,对应=90。,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触发电路的定相,以三相全控桥为例,采用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情况: 对于负半周有效的电路(uTS为负时才能产生触发脉冲),对于连接于ua相正向的VT1,应选用滞后ua1800的(即反相)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