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因果关系引发的归责原则之逻辑困境刍议.doc_第1页
由因果关系引发的归责原则之逻辑困境刍议.doc_第2页
由因果关系引发的归责原则之逻辑困境刍议.doc_第3页
由因果关系引发的归责原则之逻辑困境刍议.doc_第4页
由因果关系引发的归责原则之逻辑困境刍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因果关系引发的归责原则之逻辑困境刍议【摘要】相当因果关系说导致的这一情境是一个彻彻底底令最初立法者哭笑不得的结论,原本希望通过在四大要件里剥除过错要件来降低受害人的举证责任,结果不仅追究不了加害者的责任,连加害行为对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亦成了海客谈瀛。 【关键词】侵权行为;归责原则;因果关系;改良的相当因果关系说 【正文】 归责原则,是一个与法律责任难以分离的特有名词。所谓归责,是指国家专门机关以及获得国家授权的其他社会组织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而将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归结特定担责主体的专门活动。既然要将责任这种不利负担归结于特定的法律主体,则必然会牵涉到行为所要遵循的原则。无矩可导,必然引起司法的肆意,进而对我国法制的统一适用带来阴霾。法的每一领域都有他自身的精神实质和基本特征,自成一体的部门法也应有它自身固有的一般原理,使之与适用于其他部门法的一般原理有泾渭分明的区别。当我们满怀崇敬地面对刑法传承多年的犯罪构成理论之后,却不得不对我国侵权行为法中相当因果关系说带来的逻辑缺陷感到遗憾。 一, 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概念与我国的现有规定 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是指在行为人的行为或物件致他人损害的情况下,根据何种标准和原则确定行为人的侵权民事责任。1事实上,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一直在侵权行为法中占有核心地位,由于侵权行为法主要处理的问题即在于什么是侵权行为,因此归责原则在侵权行为法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传统民法理论认为,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其中,过错责任的应用最为广阔。耶林曾宣称:“使人负损害赔偿的,不是因为有损害,而是因为有过失,其道理就如同化学上之原则,使蜡烛燃烧的,不是光,而是氧,一般的浅显明白。”2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的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此规定表明我国的民事立法已经将过错责任原则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确认了他作为一般归责原则的法律地位。公平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以及无过错责任原则,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规定,主要适用于特殊侵权行为以及一般侵权行为的特殊情境。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我国法律对公平责任的渊源主要出于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关于“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和第130条关于“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的规定。此外,对于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则更明显地适用于特殊侵权行为。了解我国的归责原则理论,对我们理解接下来因果关系引发的逻辑困境不无益处。 二, 侵权行为法中因果关系的概念以及我国现有法律的相关规定 民法中的因果关系包括了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以及合同责任中的因果关系,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的一种必然的、普遍的、客观的联系。实际上,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来源于哲学中的因果联系。系统总结后,我们可以发现,民法中的因果关系和哲学中的因果联系是存在着密切的共性联系的。其一,因果关系均具有纯粹的客观性;其二,二者都具有时间的顺序性;其三,因果联系都具有形式的多样性。然而,二者也是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区别的:第一,两者存在的范围有所不同。哲学中的因果关系具有普遍性,民法中的因果关系具有特殊性。在自然界,因果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客观现象的出现都要源于其之前的一个现象。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民法中,尤其是侵权行为法里,我们研究因果关系的时候,当然地要遵循哲学中的普遍规律。但是,法律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在对社会活动参加者的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着本身先天的不足。归结于一句话,即用简单的死文字去尽可能大地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身就永远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法律必然且当然地滞后于现实生活。正如我国著名学者谢晖在其象牙塔上放哨中引述的那样:“法律是断臂的维纳斯”。法律很美,但绝不是完美!妄图用法律去完美地解决一切问题,那必然陷入了西方近代“法律万能论”的虚妄中。因此,面对现实生活中多变的现象,法律仅能事先设置某些不周全但较易普遍被触及的要素。这也就是侵权行为责任构成理论诞生的哲学根源!基于此,我们可想而知,法律中所谓“因果关系”仅仅是对法律明文规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某些要素的关注,这是它不同于哲学中因果关系的重要方面。第二,二者发生的作用不同。在哲学中,前因对后果的影响不仅是无限的,而且是可以循环地相互发生作用。而在侵权行为责任中,法律对因果关系的评价是单向性的。正像因果关系具有时间顺序所表明的那样,任何在结果出现之后发生的现象,再也不能对先前发生的现象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侵权行为法仅仅研究行为对损害结果的单向影响作用。第三,二者的价值取向不同。哲学中的因果关系主要在于揭示自然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从而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某些普遍性的指导经验。而侵权责任中的因果联系主要在于判断行为对损害结果的影响力,提供证据材料,进而便于对行为人是否构成侵权责任进行认定。 三, 学术界对于因果关系的学说 作为侵权责任判定的重要一环,因果联系在学术界的争议一直相当激烈。先后出现过客观说、主观说以及相当因果关系说等学说。客观说,又名条件说。它的理论表述为凡是对损害结果的产生具有联系的现象都为侵权责任构成中“因果关系”的原因。这种观点认为在实行行为与结果之间,只要存在“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就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在行为与具体结果之间发生具有想象中不能舍弃的必然性的一切条件者,均可认定在逻辑上具有因果关系。实际上,此学说在刑法学界中的影响要明显高于民法界中。它不同于传统民法理论中以客观归责理论为中心的相当因果关系说,自该理论提出后,为德国司法实践所采用,刑法学界视之为通说。“在因果关系的概念下,可以理解某种现象的成立过程。如果要把握某种具体现象的因果关系,就必须以此确认对该现象的成立显示出起了某种作用的一切力量。果真如此,这些力量全部总和,就是该现象的原因。但是,与上述完全一样,这些力量的各个部分仍然能单独作为现象的原因来考虑。因为该现象的存在对各个部分的力量具有非常大的依存性。如果从因果关系中除去哪怕是一个个别力量,该现象本身就不存在了。”3鉴于此学说将所有导致结果的现象通通归为原因,很多学者担忧他会在司法实践中导致无限扩大责任范围而渐渐将其摒弃。主观说在对客观说进行彻底的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基点,即判断导致行为结果的诸多条件中哪些应定义为原因,应以行为人从事行为时的预见能力标准。单单在此观看,我们会认为这种学说是一种很人性化的理论。但问题在于,自然人的主观状态本身就是难以判定的,这种主观状态不仅别人难以察觉,而且从某种角度上讲,行为人自身也未必明晰知晓。按照弗洛伊德的行为心理学,人的内在生活的意识流的侧面隐隐流动着一股支流,连它的主体也没有觉察到,人是受某些冲动驱使的,但他们却竭力否认这些冲动的存在,人的某些思想迥异于他们所承认的思想,他们认为愿意从事的某些活动,其实并不真心想做,相反,他们在梦中做的事才是他们真心想做而被社会文明所不容忍的而不能做的事。4即便我们在这里否认弗洛伊德理论的科学性,退一步单单去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判定行为人当时的主观状态,也会感到手足无措。因此,此学说由于缺乏可操作性,也渐渐被人们摒弃。相当因果关系说,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由德国富莱堡大学生理学家冯克里斯首创。克里斯长期研究概率学,并一直试图把概率论的有关方法运用于社会问题的研究。1888年,他发表了一篇文章,首次将概率论的思想用于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研究领域。其理论的基本立意很快得到大陆法系诸多学者的赞同,他们在克里斯的理论的基础上,对相当性的判断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侵权法上因果关系判断领域的相当因果关系理论。相当因果关系说产生以后,逐渐被包括德国、奥地利、瑞士在内的大陆法系国家的法院所接受,并成为支配性的学说。该学说,综合了条件说的周延性与主观说的人性化,把因果联系的判断分为两部分,即条件关系和相当性。条件关系,遵循“若不,则无”(but-for)模式,即在原因的判定中,首先要考虑这种行为与损害结果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若通过了这一关,则再对其“相当性”进行判断。在相当性判断中,该学说将现实中的行为按表现形式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对于作为,适用“有此行为,通常即足生此危害”;对于不作为,适用“无此行为,通常足生此危害”。客观说、主观说以及相当因果关系说在历史上曾经势均力敌,彼此斗得不亦乐乎。然而在近几十年,我们却可以发现,相当因果关系说逐渐替代了客观说以及主观说而日渐占据了统治地位。诚然,相当因果关系说克服了客观说以及主观说的诸多不足,融合了客观说注重事实、条件周全的优点以及主观说人性化和能够理性避免因果关系链条拉得过长的长处。但是,它也未必尽善尽美。比如,这一学说认为,各种造成损害的行为在法律上具有同等的原因力,这就不利于确定行为人的损害赔偿数额。在许多情况下,损害的发生是由于多个行为造成的,而这些行为在时间上又是继起的,此情况下应区分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以正确地决定各个行为人的责任范围。5因此,我国的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改进意见,我们不妨先称之为“改良的相当因果关系说”。此学说认为,在判定因果关系的时候,应系统地划分三个步骤:第一,要首先将导致损害事实的所有客观条件全部查清;第二,由于把各种因素均作为原因对待会导致因果关系链条拉得过长,这就需要借助于过错因素从众多的因果联系中抽象出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从而确定因果关系。第三,如果某个损害结果是由诸种因素引起的,就应当区别各种原因对结果的发生所起的不同作用,对正确地确定责任范围,不无意义。6 四,因果关系学说面临的逻辑困境 (一) 第一大逻辑缺陷一般侵权责任中的重复判断 我们知道,通常我们对侵权责任的判断主要通过四大要件,即加害行为、损害结果、主观过错以及因果关系。这四部分在判定侵权责任是否构成的时候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作用。简单说来,行为、损害结果和因果关系属于客观要件,而过错则当然地属于主观要件。然而,当我们回顾一下刚刚介绍过的“改良的相当因果关系说”时,细心的人则会发现,“改良”过后的理论在试图避免因果关系链条拉得过长,而运用过错这一因素对诸多环节进行筛选的时候,却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把构成要件中属于主观要件的过错因素强行拉了过来,不管是全部地借用抑或部分的借用,过错这一因素显然地在因果关系判断这一环中慷慨地充当了一次工具。我们在这里直接援引很多学者举过的那个例子。“司机甲因司机乙请假未上班,晚上要加班2小时送货,甲的未婚妻丙约甲在晚上与其上公园看灯展,甲在送货以后,为赶赴约会,超速行车,不慎撞倒了行人丁。”为了避免客观说中因果关系链条拉得太长(如公园开办灯会、工厂司机太少等等),判定因果关系链条究竟应当停留在哪个环节上,“改良的相当因果关系说”认为,这时应当考虑当事人的主观过错因素,即以社会绝大多数人在当时的认识能力为标准。在每一个环节,处于该环节的主体假如拥有社会一般人对损害结果的认识能力则认为该主体的行为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由于甲的未婚妻丙不可能在当时的情况下认识到自己约未婚夫甲去逛灯会会导致甲撞伤人的结果,因而丙的邀请行为与撞伤人的结果不具有因果联系。同理可知,灯会的举办者、工厂也由于自己无法认识到举办灯会抑或司机太少会导致甲撞伤人而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也不具有因果联系。然而可见,判断因果关系的关键性标准在此是落到了当事人的认识能力上。我们亦知道,所谓没有达到社会一般主体的认识程度,则意味着主体欠缺必要的注意。道理很简单,社会绝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均可预见行为可能造成的结果,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行为人却以自己没有预见到结果为借口寻求抗辩,他本身就存在着注意义务的违反。而“注意义务的违反正是客观化的过错”。7 这便是“改良的相当因果关系说”的第一大逻辑缺陷,即当运用“改良的相当因果关系说”时,司法者在判定因果关系以及主观过错的时候重复地对主观过错进行了判断。那么,我们试问,既然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因素在“相当因果关系说”中可以全然在因果关系判断这一环节中进行分析,那么再单独罗列出“主观过错”这一独立的环节是不是多此一举呢?例如,一个东北人在向你介绍他们东北地区,他先向你介绍黑龙江,再向你介绍吉林,又向你介绍辽宁省,最后这位仁兄又向你侃起了黑龙江省的满洲里。听过他的介绍,你至少可以得出两大结论:一,此人对东北地区的介绍很全面;二,他绝对不是专业导游。原因很简单:这位仁兄逻辑混乱。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能遇见这种人,但当他将三省已经介绍完毕之后又掉回头来向我们介绍其中一个省的一部分时,我们必须要探知其中的原因,因为你不能为介绍而介绍。也许,他的目的是强调一下满洲里地区的风土人情,但是作为黑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一个专业的导游理应在介绍黑龙江省的时候顺便把满洲里引出来,而不是在介绍完黑、吉、辽之后再加以追述。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当然可以理出头绪,假如换个外国人,她很可能真的把满洲里作为一个省份来看待了。此外,这种论述方式既不逻辑,也不经济。当在简单口述问题的时候此缺陷尚不明显,但若应用在司法实务里,那就会关系到公正与效率这个老话题了。综合上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改进相当因果关系说”中,过错因素已经不自觉地被涵括于因果关系这一环节中进行分析和证明。逻辑重复,既不经济,也难言公正。作为相当因果关系说的第一大逻辑缺陷,如果单单停留在此层面上,我们还可以说,这只是一个简单逻辑问题。不幸的是,它在特殊侵权行为中的适用,则引发出了更严重的矛盾。 (二) 第二大逻辑缺陷特殊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之蜕变 特殊侵权责任,来源于古罗马的准私犯和法国法的准侵权行为。事实上,在古罗马之前的很多立法中也有关于特殊侵权责任的规定,只是在理论和立法上没有明确。特殊侵权责任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归责原则适用、责任构成要件以及举证责任承担的特殊性上。特殊侵权责任一般情况下适用过错推定责任以及公平责任,特殊情况下适用无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将原本应由受害者(一般是原告)对加害人主观过错的举证责任交由加害人(一般是被告)来承担,从而在立法上对一些特殊关系里天然的弱势一方给予了程序法上的倾斜,进而使二者原本存在的天然不平衡的地位产生了一种诉讼中的相对平衡。而具体到无过错责任中,立法者则在更为特殊的某些情况下(如高度危险作业致害、环境污染致害)免去了对加害人主观过错的考虑,进一步在立法上向弱势一方倾斜。而令立法者始料不及的是,假如我们按照相当因果关系说或是“改进的相当因果关系说”去追究加害人的责任时,我们会理屈词穷,逻辑上自相矛盾。而这一点则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无过错责任之中。 无过错责任与其他责任形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即在于此种特殊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只有三个,区别于一般侵权责任和其他特殊侵权责任中的传统四大要件。我们知道,无过错责任之所以产生,是因为: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导致工业灾害频生、交通事故骤增、公害严重损害人们的生命健康以及产品缺陷经常导致消费者的严重损害。而且,在现代工业事故中,基于工人过失或不可抗力的事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德国1887年、1897年、1907年发生的工厂事故中,因为不可抗力的原因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4.96、42.82、44.36;因为工人的过失所发生的事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6.56、29.74、28.89。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试图寻找一种较之传统过错责任原则更为严格的法律对策对受害人提供保护和救济。于是在实行过错推定和举证责任倒置之后,进一步产生了无过错责任。8 请注意,不管是无过错责任抑或其他的责任形式,他们的归责理论都共同基于加害行为、损害结果和因果关系这三大要件,而它们的区别只存在于判断责任时对主观过错这一要件的态度上。换言之,不管你用什么归责原则,要想最后构成侵权责任,必须要首先满足加害行为、损害结果和因果关系这三个要件,之后才可以选择性地考虑主观过错。特别是因果关系,是万万不能剔除的。试想一下,甲在南昌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把丙的花瓶打碎了,而恰巧同一时间,乙在南京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把丙在南京老家的一个花瓶也打碎了。在此案中的甲,存在加害行为,即甲打碎花瓶的行为;存在主观过错,即甲的疏忽大意;更存在损害结果,即丙的花瓶被打碎了。如果我们把因果关系这一环节刨除,那么别有用心者让甲去承担两个花瓶被打破的赔偿责任是完全符合法律的,毕竟他的其他要件完全符合。但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出,这种判决荒诞不羁。然而问题是,如果我们按照相当因果关系说或是“改良的相当因果关系说”去分析存在于某个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法律关系时,我们就会发现一个相同的荒谬结果。我们以高度危险作业致害为例,李某驾驶“和谐号”D字头快车在甲站撞死了一个无意间进入车道的行人尧某,当李某看见尧某的时候,火车减速是根本来不及的,因而客观的讲,李某不存在过错。但是,由于高度危险作业致害适用无过错责任,李某所在单位还是必须要对尧某进行一定的赔偿。立法如此规定,是鉴于车身和肉身在相撞的时候,车身内的司机出于绝对的优势,法律为衡平这种天然的不平衡,且进一步提高司机的注意义务,在举证时不去考虑车方的过错。但是笔者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虽然诉讼中不推定、不考虑加害方的主观过错,但诸如因果关系、加害行为和损害结果这些要件确实不可或缺,这个问题上文已经分析过,在此不加赘述。不幸的是,不管是相当因果关系说还是“改良的相当因果关系说”,均鬼使神差地进一步肢解了三大基本要件。首先,让我们看看克里斯传统的相当因果关系说。之所以说相当因果关系说犯了如此错误,主要见于此理论对相当性判定的这一阶段。前文已经介绍过,相当性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对于积极行为,适用“若有此行为,一般足生此结果”;其二是对于消极行为,即不作为,适用“若无此行为,一般亦足生此危害”。具体到案情,李某恰恰不符合这点。因为若是有“李某驾驶火车”这一行为则一般足生“撞死人”这种危害,那我估计火车这种交通工具也就不久于人世了。由此推之,李某的行为与撞死人的结果之间不存在相当的因果关系,因而李某以及李某的单位不负赔偿责任。这是一个彻彻底底令最初立法者哭笑不得的结论,原本希望通过在四大要件里剥除过错要件来降低受害人的举证责任,结果不仅追究不了加害者的责任,连加害行为对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亦成了海客谈瀛。其次,再看看我们的“改进的相当因果关系说”,则更加令人啼笑皆非。该说的表述更加直接,它以加害人做出行为的时候是否达到了社会一般主体对危害结果的注意程度为标准来确定原因,这不仅对这个逻辑矛盾没有丝毫的解救,反而更加正中下怀。如前文所述,在李某撞死尧某的案例中,李某从客观上来讲是没有主观过错的。这不是李某这个个案的特例,而是贯穿于无过错责任的必然现象。以高度危险作业致害为例,加害人从事的工作本身就是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在从事这种工作的时候,任何一个加害人本身都难以预见其可能造成的损害结果,用“改进的相当因果关系说”的话说,“社会一般主体均难以遇见将来可能造成的损害结果”。那么我们接下去就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李某的行为已经达到了社会一般人群的注意程度,由于社会一般人群亦无此种预见能力,李某的行为与尧某被撞这一结果没有相当的因果关系,李某及其单位不负赔偿责任。若强行分配责任,那么所谓的无过错责任就蜕化成了“无因果关系责任”了。 五,从司法实务中看待逻辑矛盾的突破口 理论界人士虽然在有关因果关系问题上可能各执一端而且自成体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判断上却可能高度一致。这种现象,与下述现象非常相似;一个非常熟悉某一地区路线的人,却画不出该地区的交通地图;反之 ,绘制地图的人,虽然有不同的画法,但真正走路时,还是走的同一线路。这种现象说明,司法者在司法实务中应该已经找到了一种因果关系的判定方式,只是有时太过熟知,却导致身在其中,不易言语。其实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而且就在我们身边。答案就是:采用客观说。大多数人听到这个答案会不以为然,因为从表面上看去,客观说的缺陷是浅显易见的,它将导致损害结果的所有现象均称之为原因,其导致因果关系链条过长、侵权范围过大的缺陷简直是显而易见、一览无余。适用客观说的风险难道可以就因为相当因果关系说和“改进的相当因果关系说”造成的逻辑缺陷而一笔抹去吗?答案是:可以,只要它和其余三大要素中的过错要素结合考虑。实际上,我们一直在犯着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一旦捅破,将浅显易懂,但它的确不易被发觉。那就是,我们在看待问题与矛盾的时候总是一叶障目,试图一劳永逸。例如,一辆汽车,是由几大部件组装而成的, 汽车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电路系统构成。当开始研究动力系统的时候,我们却开始为原属于电路系统的问题着急,有些人甚至希望通过动力系统的设计将电路系统的功能兼并,毕其功于一役。这个设计是很不明智的,每一个事物都有不同的部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只要让他们各自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一个整体就能正常的运作。回顾“改进的相当因果关系说”,理论的支持者却妄图在判定因果关系的同时顺手把行为人的主观过错考虑周全。用当事人行为时的主观状态来缩小责任范围、缩短因果关系链条,不可否认,其主观愿望是好的,但不知其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在对行为人的主观过错这一环节的分析中解决。这种步骤的错乱,不仅导致了逻辑上的重复分析,而且在运用到特殊侵权行为时反而令自己陷入了更加尴尬的境地,可谓得不偿失。客观说表面看起来是漏洞百出,缺陷显而易见,因为他过大的拉长了因果关系链条。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这种“缺陷”却也体现了它分析问题的周延。至于它的负面影响,则完全可以在随后的主观过错分析中得以解决。各司其职,而不是越俎代庖。实际在现实的司法实务中,司法者无时无刻地不在适用着通说所批判的客观说,具体体现在公平责任和无过错责任里,毕竟司法实务中,在一般侵权责任的判定过程中难以直观的推定司法者对因果关系的适用,然而与无过错责任一样,公平责任的一般适用亦是存在于当事人双方均无过错的情况。考虑到上文分析的理由,若适用“改进的相当因果关系说”,则也会同样导致行为与结果之间的无因果联系。直言之,我们支持客观说,即意味着将行为人的主观状态的判定完全归给过错判断这一环节。而在对其行为与损害之因果关系判断的环节里,仅对其原因力进行单纯的客观考查。然而,基于在因果关系里剥除了主观过错成分,适用无过错责任时则会出现一种认识能力的真空状态,即没有时间对特殊侵权人在共同侵权情形下的认识能力进行分析。例如,在刚刚的李某撞死尧某的案例中,假如尧某当天由于和女朋友秦某分手而心中不快,找到好友杨某与其喝酒喝得两人均大醉。之后尧某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跑到了铁轨上,直接导致了被撞死的悲剧。在此情况下,由于排除了在因果关系中对当事人认识能力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