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品临床合理应用.ppt_第1页
麻醉药品临床合理应用.ppt_第2页
麻醉药品临床合理应用.ppt_第3页
麻醉药品临床合理应用.ppt_第4页
麻醉药品临床合理应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醉性镇痛药 在癌痛中的合理应用,癌痛的现状,全世界每年新发癌症患者1000余万,死亡600万以上 据WHO统计,全球每年至少有500万癌症患者在遭受疼痛的折磨 新诊断的癌症患者约25%出现疼痛 接受治疗的50%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70%的晚期癌症患者认为癌痛是主要症状,30%具有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癌痛对癌症患者的影响,癌痛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是一种折磨 癌痛得不到有效控制:加速肿瘤的发展 影响睡眠 食欲下降 免疫力下降 慢性剧烈疼痛得不到缓解,会发展成为顽固性癌痛,成为一种疾病 导致患者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癌痛控制目标,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2002,WHO在肿瘤工作的综合规划中确定了预防、早期诊断、根治治疗和姑息治疗四项重点工作 在姑息治疗中,WHO首先把癌痛提到重要和优先解决的地位,“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人权”,2001年2月第二届亚太地区疼痛控制会议上学者提出,疼痛列入第五大生命指征,2002年第十届国际疼痛大会上达成如下共识: 疼痛被列入五大生命指征: 呼吸、血压、脉搏、体温、无痛状态,影响癌痛控制的主要障碍,医务工作者观念不正确,疼痛重视不够 患者及家属教育不普及 医药管理部门政策落实不到位,管理不合理,影响癌痛治疗的因素医务人员,不重视癌痛治疗 癌痛评估不足,未常规使用癌痛评估方法 镇痛药物和辅助药物知识匮乏,我国癌症疼痛治疗现状,中国肿瘤2001,影响癌痛治疗的因素患者及家属,缺乏癌痛治疗知识 担心阿片类药物成瘾、不良反应等 担心报告疼痛分散医生抗癌治疗注意力 不报告疼痛及不愿接受镇痛治疗 误认为阿片类药物是吸毒,并放弃治疗 不愿告诉医生止痛治疗无效 认为疼痛需要忍受,我国癌症疼痛治疗现状,中国肿瘤2001,影响癌痛治疗的因素药品供应及管理,品种不全,不能充分满足临床需要 患者获取阿片类药物难 费用高,难以承受长期治疗 部分镇痛药未列入基本保险用药 过度担心“成瘾”、滥用,忽视保障镇痛药物合理医疗用药,我国癌症疼痛治疗现状,中国肿瘤2001,二、癌痛的规范化治疗,1、癌痛评估的原则和步骤 倾听并相信病人的主诉 收集全面、详细的疼痛病史 评估疼痛程度 仔细的体格检查 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及有关心理社会因素,疼痛评估的不同时机,镇痛治疗前 镇痛治疗开始后不同时间段 在进行其他药物或非药物治疗前 在进行其他药物或非药物治疗后适当的时机中(如口服药物后1小时、静脉用药15至30分钟后) 间断性疼痛或出现新的疼痛 (固定化、一劳永逸、动态),无痛,疼痛影响睡眠,无法入睡,剧痛,中度,NRS,2、评估方法(VRS,VAS, NRS,Wong-Baker),利用VAS评分正确评估癌痛,无痛,中度,轻度,重度,疼痛影响睡眠,无法入睡,剧痛,轻度,中度,重度,依据疼痛强度给药,疼痛影响睡眠:7 VAS 4 中度 疼痛无法睡眠: VAS 7 重度,3、疼痛的规范化处理的原则,有效的消除疼痛 最大程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把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低 把姑息治疗治疗贯穿于整个抗肿瘤治疗中 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治疗对策的改变,缓解疼痛 姑息治疗,诊断 死亡,抗肿瘤治疗,缓解疼痛 姑息治疗,抗肿瘤治疗,缓解疼痛 姑息治疗,抗肿瘤治疗,控制疼痛的标准,数字评估3或到0 24hr突发性疼痛3次 24hr需要解救3次,睡眠时无痛 静止时无痛 活动时无痛,4、疼痛的治疗方法,抗肿瘤治疗:放疗、化疗、手术、介入等。 抗感染治疗:与感染或潜在的感染有关时应用 药物治疗:WHO三阶梯及多模式互补镇痛。 其他:心理治疗、理疗、射频热凝、神经阻滞、患者自控镇痛(PCA)、电刺激、中医中药及针灸等。,放疗:骨转移引起的疼痛、脊髓受压、 脑转移、周围神经肿瘤浸润等情况具有良好效果。 化疗:对化疗敏感的肿瘤如淋巴瘤、小细胞肺癌、卵巢癌、骨髓瘤或白血病造成的压迫或浸润神经组织引起的疼痛能够迅速显效。 手术:姑息性手术可以将大块肿瘤切除,手术固定病理性骨折,解除脊髓压迫和肠梗阻,引流大量腹水等对病人的疼痛都有益处。,三阶梯镇痛方案及原则,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弱阿片类药物 非阿片类镇痛药 辅助药物,强阿片类药物 非阿片类镇痛药 辅助药物,疼痛消失,轻度,疼痛,中度,重度,基本原则: 按阶梯给药切忌“一方到底 口服(或无创)给药 按时给药 个体化“察颜观色” 注意具体细节 目的:最佳疗效 副作用最小,按阶梯给药,选择镇痛药应从低级向高级顺序提高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不同程度的疼痛选择相对应阶梯的药物 第一阶梯代表药为阿斯匹林、扑热息痛 第二阶梯代表药为可待因 第一、二阶梯用药有天花板效应 以吗啡为代表的第三阶梯药物,“无天花板效应”,口服给药,是主要的、首选给药途径 简单、经济、易于接受 稳定的血药浓度 与静脉注射同样有效 更易于调整剂量、更有自主性 不易成瘾、不易耐药,Portenoy RK: Compr Ther 1990; 16:60; Principles of Analgesic Use, ed 3. Skokie. III, APS, 1992, p 10: Rane A et al: Acta Anesthesiol Scand 1982: 74(suppl):102.,口服给药治疗癌痛的优势,简单,经济,方便 药物吸收规律,医生易于控制剂量 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易于剂量调整 患者依从性高,利于长期服药,WHO、EAPC推荐,口服是癌痛治疗的最佳选择 能口服的患者尽量选择口服,按时给药,即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如每隔12小时一次,无论给药当时病人是否发作疼痛 而不是按需给药 保证疼痛连续缓解,镇痛药的给药原则,过量 镇痛 疼痛,持续预防疼痛疗法,疼痛病人需要新的药量,Tonessen TI: Control of Pain and Other Symptoms in Cancer Patients. New York, Hemisphere Publishing, 1990, p 51, adapted from Twycross, 1982.,时间,时间,疼痛发作,需要服止痛药,PRN给药方案,个体化给药,对麻醉药品的敏感度个体间差异很大,所以阿片类药物并没有标准用量 凡能使疼痛得到缓解并且副反应最低的剂量就是最佳剂量,注意具体细节,对用止痛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护,密切观察其反应 目的:患者获得最佳疗效而发生的副作 用最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三阶梯止痛方案的疗效,80%以上的癌症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的 缓解 75%以上的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得以解除,三、止痛药物的选择与用药步骤,第一步:止痛药物(非阿片类、阿片类) 第二步:加用辅助药物,麻醉药品临床使用和规范化管理培训,止痛药物分类,非阿片类即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作用机制:减少感觉伤害性刺激,达到止痛效果 花生四烯酸 前列腺素+白三烯 疼痛刺激向神经传递 阿片类药物 作用机制:与感觉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P物质释放,阻断疼痛感觉传入大脑,达到止痛效果,环氧化酶(),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2002,NSAIDs,(),非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 NSAIDs癌痛治疗基础用药 解热、止痛及抗炎作用 无耐药性和依赖性 有剂量极限性(天花板效应) 如到限制量疗效不佳,改用或合用阿片类药物,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2002,阿片类药物分类,临床分类:强阿片药物,弱阿片药物 按对受体的作用分类: 激动剂:吗啡、羟考酮、芬太尼、哌替啶、可待因 部分激动剂:丁丙诺菲 拮抗剂:纳络酮,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 癌痛治疗基础用药 供选择种类多、剂型也多 无剂量极限性(无天花板效应) 剂量滴定个体差异明显 首选口服途径给药,阿片类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按时给药的基础用药与处理爆发痛用药结合使用 剂量滴定要注意个体化,包括初始剂量的确定和滴定过程 剂量滴定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最好3天内完成,口服吗啡在癌痛治疗中的地位,重度癌痛治疗的金标准及首选用药,WHO推荐吗啡为治疗重度癌痛的金标准用药,吗啡是最经典的阿片药 研究较深入,已能从多方面了解其特点。如:药代动力学方面、副作用、已有吗啡解毒药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 起作用时间与半衰期相同 可随时增加剂量,无天花板效应 可经多种途径给药(有多种剂型) 吗啡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可以得到,且价格不昂贵,吗啡日益受到重视的强阿片药,1982年及以前,世界医用吗啡消耗量维持在低水平 (2.5-3吨) 1982年WHO三阶梯止痛原则的正式推出,推荐吗啡为治疗重度癌痛的代表用药 自1983年后的近二十年,世界医用吗啡得到了迅速增长 2004年全球医用吗啡消耗量已达28.8吨,全球医用吗啡的消耗趋势,中国医用吗啡用量趋势(千克),数据来源:SFDA,中国医用吗啡消耗量的变化,我国吗啡的临床应用潜力巨大,摘自近二十年麻醉药品用药趋势,蔡志基,我国按不同人均标准应达到的吗啡年医疗消耗量,(其它国家人均数字为2002年),中国医用吗啡人均消耗量不足,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中国 A:B=35.6;A:C=124.1;B:C=3.5,近二十年全球麻醉药品用药趋势,蔡志基,2002年两类国家的吗啡医疗消耗量比较,四、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处理,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常见于用药初期或过量用药时 不良反应发生及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大 积极预防性治疗可减轻或避免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 防治不良反应是止痛药物治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2002,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首先应排除可能引起类似临床症状的其他原因 注重预防 从小剂量用起,规范剂量滴定方法 合用对症药物:如缓泻剂等 恰当处理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要及时发现处理,便秘,最常见,一般不能形成耐受 预防 多饮水、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适当活动 预防性给予缓泻剂 治疗 评估便秘原因及程度 根据便秘程度选择缓泻药 必要时灌肠,恶心、呕吐,原因 服阿片类药物初期,兴奋呕吐中枢所致 一般在用药后3-7天可以逐渐减轻和耐受 预防及治疗 可以同时予胃复安等口服3-5天以预防其发生 轻度治疗 :胃复安、氯丙嗪等 重度治疗:恩丹西酮 等,过度镇静,表现:思睡、嗜睡 原因: 长期的疼痛导致失眠,疼痛理想控制后的表现 若症状持续加重,警惕药物过量 预防:初次用药剂量不宜过高,规范进行剂量调整 治疗:减少阿片类药用药剂量,或减低分次剂量, 增加给药次数,或换用其他止痛药,或改变 用药途径 必要时给予兴奋剂:咖啡因100-200mg口服 Q6h,尿潴留,发生率低于5% 预防: 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定时排尿(如4小时排尿一次) 处理方法: 诱导自行排尿:流水诱导、会阴部冲灌热水、膀胱区轻按摩 一次性导尿:后嘱定时排尿,呼吸抑制,一般口服阿片药很少发生 口服給药,必要时可洗胃 解救治疗 建立通畅呼吸道,辅助或控制通气 呼吸复苏 使用阿片拮抗剂 纳络酮0.4mgNS10ml IV慢(呼吸次数:8次/分),关于阿片类药的“成瘾性”,耐药性,定义:反复使用药物后,药效下降,作用时间缩短,此时,需逐渐增加剂量或缩短给药时间,才能维持其治疗效果 耐受性是阿片类药物的正常药理学现象,不影响药物的继续使用,R.Melzack and PD.Wall,The Challenge of Pain,躯体依赖,躯体依赖是一种生理状态的改变,表现为用药一段时间后,突然停用阿片药后出现的一系列戒断症状 很容易通过逐渐减少剂量来避免戒断症状 身体依赖和耐药性并不妨碍医生有效地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成 瘾(心理依赖),其特征是持续地、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物,目的不是为了镇痛,而是为了达到“欣快感”,这种对药物的渴求行为导致药物的滥用 对心理依赖(成瘾)的过于担心,是导致医护人员未合理使用阿片药物的重要原因 大量国内外临床实践表明:癌症病人镇痛使用阿片药,成瘾者极其罕见,WHO 1996,luturrist 1989,循证医学的证据,19922例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只有4例产生精神依赖,占0.033% -Porter J, Jick H,1980 24000例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疼痛的患者,只有7例产生精神依赖,占0.029%. -Friedman DP, 1990,为什么癌症患者按三阶梯 原则治疗不易成瘾,1.循证医学的实证; 2.患者的追求: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灶是对止痛的强烈要求而非享受性的“飘”; 3.口服控缓释片剂或其他无创性给药可避免瞬间血液浓度高峰的形成; 4.适时的剂量调整和严格的医学监护。,五、癌痛治疗的常见误区,误区一:使用非阿片类药更安全,对于慢性癌痛需要长期用止痛药的病人,使用阿片药更安全 长期用药无肝、肾等器官毒性作用 对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病人,随用药时间延长,出现胃肠、肝、肾、血小板毒性反应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对于非甾体抗炎药剂量达到限量时,如果疼痛仍不能满意控制,应当选用阿片类药物镇痛,误区二:疼痛剧烈时才用止痛药,及时、按时用止痛药更安全有效,而且需要的止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 长期得不到有效止痛治疗的癌痛病人,容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发展为难治性疼痛,误区三:止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止痛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是无痛睡眠 止痛治疗更高要求是:让病人达到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以真正实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误区四:用阿片药出现呕吐、镇静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阿片药,除便秘副作用外,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多是暂时性或可耐受的 阿片药的呕吐、镇静不良反应,一般出现在用药最初几天,数日后症状多自行消失 对阿片药不良反应,进行积极预防性治疗,多可减轻或避免发生,误区五:使用度冷丁是最安全有效的止痛药,WHO已将盐酸哌替啶列为癌痛治疗不推荐的药物 盐酸哌替啶止痛作用只有吗啡的1/10 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的清除半衰期长,且有潜在神经毒性及肾毒性 盐酸哌替啶口服吸收利用率低,多注射给药,不宜用于癌痛等慢性治疗,盐酸哌替啶,药理作用: 阿片受体激动剂, 作用机制与吗啡相似 镇痛作用相当于吗啡的1/10-1/8 作用持续时间:2-4小时 体内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易蓄积产生神经毒性,且半衰期长 极量:150mg/次,600mg/日,用于慢性癌痛会产生较严重不良反应,度冷丁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止痛作用很弱,但毒性增强了1倍,去甲哌替啶在体内半衰期长,约13-18小时,其毒性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激惹毒性,可致精神异常,震颤,神志不清,惊厥等,于世英:哌替啶不是最好的癌症止痛药,中国医学论坛报,1997,2月20日,杜冷丁情结:60-80%-24%-5% 毒麻卡,误区:终末期癌症病人才能用最大耐受剂量阿片类止痛药,阿片类止痛药的用药剂量个体差异较大 阿片类药无封顶效应,如果病情恶化及疼痛加剧,可通过增加剂量提高止痛效果 对任何重度疼痛病人,无论肿瘤临床分期及预计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