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恶性非生殖细胞肿瘤3例报告.doc_第1页
睾丸恶性非生殖细胞肿瘤3例报告.doc_第2页
睾丸恶性非生殖细胞肿瘤3例报告.doc_第3页
睾丸恶性非生殖细胞肿瘤3例报告.doc_第4页
睾丸恶性非生殖细胞肿瘤3例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睾丸恶性非生殖细胞肿瘤3例报告 作者:林尔将,陈力,洪诗哲,张弦【关键词】 睾丸肿瘤;淋巴瘤;睾丸间质细胞瘤睾丸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约95%为生殖细胞肿瘤,睾丸非生殖细胞来源恶性肿瘤临床上极为少见1。我院2008年1月至2009月10月收治3例睾丸非生殖细胞来源恶性肿瘤,其中2例为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1例为睾丸恶性间质细胞瘤,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79岁,因“发现左睾丸肿块5个月余”入院。既往体健,无睾丸外伤、结核、炎症、隐睾病史。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左侧睾丸肿大,质地硬,大小4.5 cm4.5 cm6 cm,无压痛,表面无明显结节,境界清,左侧附睾略增大,左精索质硬增粗,右侧睾丸检查正常。辅助检查:胸片未见异常,B超检查肝、胆、胰、脾、双肾及后腹膜淋巴结均未见异常,查AFP、-hCG均正常。临床诊断:左睾丸肿瘤。遂行“根治性左睾丸切除术”。术中见睾丸表面光整但质地硬,整条精索质硬增粗,表面血管怒张。病理报告:左睾丸及精索弥漫性B细胞型恶性淋巴瘤。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标记结果:CK(-)、Vim(-)、LCA(+)、CD3(-)、CD45Ro(-)、CD20(+)、CD79a(+)、AFP(+/-)、PLAP(-)、hCG(-)、Oct3/4(-)、CD68(-),反应性T细胞CD3(+)、CD45Ro(+),组织细胞CD68(+)。术后予HOP(C:环磷酰胺、H:阿霉素、O:长春新碱、P:泼尼松)方案化疗,随访1个月后患者出现腹胀,查腹部B超示:大量腹水,腹部CT示:大量腹水,肿瘤腹腔内转移。例2:患者,男,51岁,因“左睾丸肿痛伴发热1 d”入院。其兄因恶性淋巴瘤病故,既往体健,无睾丸外伤、结核、炎症、隐睾病史。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左阴囊皮肤表面发红,左侧睾丸肿大,质地硬,大小5 cm5 cm6 cm,有明显压痛,表面无明显结节,境界欠清,左侧附睾增大、质偏硬,左精索无明显异常,右侧睾丸检查正常。B超:左睾丸及附睾炎症性改变,伴有渗出,肝、脾、双肾及后腹膜淋巴结均未见异常,查AFP、-hCG均正常,考虑睾丸恶性淋巴瘤可能。骨髓检查:粒系细胞左移,未见肿瘤细胞。行“根治性左睾丸切除术”。术中见睾丸周围有较多渗出,质地硬,与附睾黏连,伴有睾丸鞘膜积液,精索无明显异常。病理报告:左睾丸外周T细胞型恶性淋巴瘤伴广泛坏死。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标记结果:CK(-)、EMA(-)、LCA(+)、CD45Ro(+)、CD20(+)、CD79a(-)、AFP(+/-)、PLAP(-)、hCG(-)、Oct3/4(-),Ki-67阳性细胞数约占80%。术后予CHOP方案化疗,随访6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例3:患者,男,63岁,因“发现左睾丸肿块10年,明显增大1年”入院。既往体健,无睾丸外伤、结核、炎症、隐睾病史。入院查体:左侧睾丸肿大,质地硬,大小6 cm6 cm8 cm,无压痛,表面无明显结节,左侧附睾增大、质偏硬,左精索无明显异常,右侧睾丸检查正常。胸片未见异常,B超示肝、胆、胰、脾、双肾及后腹膜淋巴结均未见异常,查AFP、-hCG均正常。临床诊断:左睾丸肿瘤。遂行“根治性左睾丸切除术”。术中见睾丸质地硬,与附睾黏连,伴有睾丸鞘膜积液,精索无明显异常。术后病理报告:左睾丸恶性间质细胞瘤伴广泛坏死,与附睾黏连浸润,多数脉管内见癌栓。需行后腹膜淋巴结清扫,但术后患者拒绝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后出现左下腹近腹股沟处肿块,质硬,大小约5 cm5 cm6 cm,活动度差。查腹部CT示:后腹膜多发癌转移。2 讨论睾丸恶性淋巴瘤约占全部睾丸肿瘤的5%,发病率约为0.26/10万,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睾丸恶性肿瘤之一1。睾丸恶性淋巴瘤在左右睾丸的发病率大致相同,常伴有睾丸恶性淋巴瘤以外的表现,如皮肤、皮下组织、肺部、中枢神经系统等。睾丸恶性淋巴瘤90%为继发性,为全身恶性淋巴瘤的局部表现。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临床罕见,其病因不明,可能与创伤、慢性睾丸炎、隐睾和丝虫病等有关。本组例1、例2患者没有发现身体的其他部位有淋巴瘤征象,故诊断为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2例术后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睾丸恶性淋巴瘤的确诊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2,尤其是免疫组化结果对本病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原发睾丸淋巴瘤的淋巴标记LCA、CD20阳性,而PLAP阴性,精原细胞瘤PLAP阳性,淋巴标记LCA、CD20为阴性。本组例1、例2免疫组化结果符合睾丸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临床上非常罕见,其恶性度高、预后很差,大部分患者术后12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约为12%20%1-2,Balogun3报告1例生存超过10年。该病治疗以化疗和放疗为主,目前化疗方案首选CHOP方案,放疗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能预防放疗部位复发。对于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患者,即使局限性或相对低风险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和对侧睾丸的复发率也是很高的,所以针对中枢系统的预防性化疗和对侧睾丸放疗的联合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重要措施4。睾丸间质细胞瘤又称Leydig细胞瘤,是来源于睾丸间质细胞的一种罕见肿瘤,约占睾丸肿瘤的1%3%,病因尚不明,常伴有内分泌改变,如乳房增大、性欲下降、阳痿等。大部分为良性,约10%20%为恶性5。恶性患者以成人多见,多出现男性女性型乳房等特征5。恶性表现为肿瘤直径大于5 cm,瘤细胞不典型增生、核分裂象增多、每10个高倍视野大于3个、瘤缘有浸润、肿瘤有坏死灶、血管受侵犯等。但最终肿瘤的良恶性取决于肿瘤有无转移,只有肿瘤发生转移后才能确定为恶性。恶性睾丸间质细胞瘤临床上极为少见,发病率极低,预后极差,对放疗及化疗均不敏感,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患者行根治性睾丸切除加腹膜后淋巴清扫术6-7。【参考文献】 1 陈志勇,齐琳,王建松,等. 睾丸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9,30(5):351-353.2 Chelly I, Mekni A, Bellil K,et al. Testicular lymphoma: re-port of 4 casesJ. Tunis Med,2007,85(10):896-898.3 Balogun TM, Omodele FO, Olaiya MA. Primary lymphomaof the testis in remission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a casereportJ. West Afr Med,2009,28(6):388-390.4 Bhatia K, Vaid AK, Gupta S, et al. Primary testicular non-Hodgkin抯 lymphoma-a review articleJ. Sao Paulo Med J,2007,125(5):286-288.5 Jou P, Maclennan GT. Leydig cell tumor of the testisJ.J Urol,2009,181(5):2299-2300.6 Suardi N, Strada E, Colombo R, et al. Leydig cell tumour ofthe testis: presentation, therapy, long-term follow-up andthe role of organ-sparing surgery in a single-institutionexperienceJ. BJU Int,2009,103(2):197-200.7 Peschel R, Gettman MT, Ste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