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激励理论视野中的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doc_第1页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激励理论视野中的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doc_第2页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激励理论视野中的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doc_第3页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激励理论视野中的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doc_第4页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激励理论视野中的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激励理论视野中的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摘要通过分析在目前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激励政策针对性不强、有效激励手段运用不多等问题,认为科学运用激励手段应从理念设计上基于管理对象的“经济人假设”和“事业人假设”,并要促进多种激励手段的交叉与融合,以充分发掘教职员工的内在潜力,提高办学效率与效益。关键词激励误区;激励手段;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大学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组织,由于其学术探究过程和人才培养过程的独特性,致使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很难照搬其它社会机构有效的管理模式。但人力资源是高校的核心资源,其管理水平高低在现代大学发展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如何通过一定的手段,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把人力资源由潜能状态转变为现实资本和竞争力,这决定着现代大学的未来发展空间。那么,究竟通过哪些手段才能提高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与效益呢?不少学者提出要科学运用激励。可惜的是没能真正把握高校的组织特性及人力资源特性,激励举措往往可操作性不强,不能真正发挥其“调节器”和“驱动力”的作用。本文试从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手段、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有效运用进行粗浅探讨。一、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手段激励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在某种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人们会引发和增强自身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始终维持一定的兴奋状态,使人的智力、体力和能力发挥出最大的活力。从其产生的心理机制看,激励的过程可以表述为需求引发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目标达到,原来的需要实现,又会产生新的需求,以此循环往复,使积极性逐步得到提高2。可见,需要、动机和目标是激励过程的核心要素,需要是人积极性的基础与源泉。只有在激励环境下,需要才可以转化为动机,激励的水平越高,完成目标的努力程度越高,满意感也越强,所取得的工作效能也越高。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激励,能使教职员工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并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与才能。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每个人的潜力只能发挥一小部分,即2030,如果受到充分激励,每个人的潜力可以发挥出80901。既然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运用哪些有效的激励手段呢?1薪酬体系设计薪酬激励是运用最多也是最基本的激励手段,科学设计薪酬体系既能稳定队伍,又能达到激励的效果。根据赫茨伯格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薪酬体系中的基本工资、基本福利可归属“保健因素”。这类因素虽没有激励作用,但它可以起到维护工作现状的作用,能预防教职工产生不满。而目前大学普遍实行的“岗位津贴”则可归属于“激励因素”。设计具有差别化的岗位津贴制度,有利于开发教职员工的潜能,有利于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2终身教授聘任从本质上讲,终身教授就是给教师一个目标,激励教师发挥学术潜力。但长期以来,大学教师、行政教辅人员甚至其他工作人员在事实上就是职务终身制,设置与不设置一个样,没有认识到“终身教授”既是身份和荣誉的象征,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3员工绩效考核按照市场经济的准则对员工实行合约管理,将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与利益直接挂钩,使员工收入、待遇随个人的工作业绩变化而变化,从而体现劳动成果的差异性,也是一种激励的“常规武器”。目前,很多大学对员工的考核仍停留在定性层面,少数大学开始尝试进行绩效考核,但考评指标设计上没有注重层次性、多样性。4人事代理制度指在人事法规、政策指导下,国家尊重单位用人自主权和人才择业自主权,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为综合代管部门,接受用人单位或个人的委托,为其提供人事管理方面综合服务的制度。其特点是用人单位与被聘用人员只是一种聘用合同关系,在合同中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一旦合同关系终止或解除,双方不再存在权利义务关系。或许有人提出,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已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235号),不少高水平大学早就提出要采取“全员聘用”的办法,人事代理制度还能称得上是激励手段吗?笔者认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目前一些大学实施的全员聘用制基本上流于形式,甚至可以说走入了“死胡同”,因此对新进的非高层次人才一律采用人事代理制,一方面使这些员工从进校开始就确立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另一方面,还可增强原有员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从而进一步调动大学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即便是引进高层次人才,也可尝试采用协商的办法试行这一制度,给予他们高于学校同类人员的薪酬标准,用市场机制确定人才待遇,既给压力又给“奔头”。5职称评聘分开“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是选用教师、管理教师的一种有效手段和形式。如果从激励这个视角来观察,其中的关键还是评聘分离。因为教师职称晋升只能代表教师以前的学术成就,而聘任是一种合约管理,能激发教师晋级后的工作积极性,强化教师的竞争意识。当然,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可采用的激励手段还有不少,例如人文激励、奖惩激励、团队激励等等,笔者在此不一一列举。二、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手段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激励手段的运用必须切合实际,必须科学合理。若有效激励的措施到位,则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就能发挥较大的作用。若生搬硬套,不仅不能有效地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反而会滋生许多不良的心理和行为。例如,过分强调物质激励,反而导致教职工讲报酬不讲奉献,讲实惠不讲道德,讲眼前利益不讲长远目标。概括来说,当前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手段的运用存在以下问题:1激励体系设计未能准确把握组织成员的整体心理特征现代大学内部管理的特点,在于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学术性,学术系统的运作模式是独特的,其任务目标具有复杂多样性,其机构之间的连接具有松散性,加上管理对象主要是高素质、高成熟度、高专业能力的知识分子,这就决定了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体系设计的高难度。例如,过分强调岗位责任制,将教师的职责规定得非常仔细,考核指标过于量化,反而使教师受到约束,感到组织的不信任,效果适得其反。笔者认为,现代大学要科学设计激励体系,首先要明晰的是设计理念及其理论依据,具体说是基于员工主体的属性假设。究竟是基于“追求温饱,没有自我实现需要”的“生存人”,还是“注重生活总体质量,有自我实现目标但又安于现状”的“职业人”?是“理性利己主义者”的“经济人”,还是“追求社会价值和自我实现,具有强烈服务意识或创新意识”的“事业人”?非常遗憾的是,很多大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并没认识其中的交叉性与层次性,简单地将其定位于“事业人”,凭想象认为高校教职员工全属于能自动实现工作过程与需求满足的统一,能承担风险或忍受寂寞、乐于开拓创新或无私奉献的群体,认为他们对物质需要或名利并不在乎。管理者也没有全面而真实地了解教职员工的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满足,致使激励无的放矢,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以青年教职工为例,由于他们职称整体偏低,总体收入难以应付住房、结婚等实际问题,但激励体系设计时很少从物质、津贴方面考虑,致使其它激励措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2激励举措针对性不强,激励效果发生偏差激励的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