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ocx_第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ocx_第2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ocx_第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ocx_第4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1.如表为晚清两个不同年份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对此表信息解释较为合理的是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年代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184932817796923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A. 列强在华投资办厂增多B. “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C. 政府调整工商业政策D.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答案】D【解析】【详解】表格显示18491885年政府收入表,农业税收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工商业税收呈上升趋势,说明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D正确。ABC都是发生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题干的年份不相符,故ABC均错误。【点睛】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史实: (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在严重民族危机刺激下,“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思潮兴起。(2)代表:张賽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在江苏无锡创办保兴面粉厂。(3)影响: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时期主题词“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赶英超美“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十五”(2001-2005)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 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B. 中共治国方略总是比较合理C.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D. 对改革开放的坚持【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共治国方略总是比较合理”说法过于绝对,例如二五时期大跃进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故B错误,符合题意;从“一五”到“十一五”计划,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从“六五”到“十一五”计划,体现了对改革开放的坚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材料内容,注意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与各个时代的经济建设的特点,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的角度理解,即可从逆向思维入手,得出符合题意的选项。3.下表是明代前期徽商土地买卖时的契约数和使用的通货情况。此表反映了明代前期A.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B. 社会经济出现大幅衰退C. 商品交易秩序较为混乱D. 土地集中程度愈来愈高【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出土地买卖频次增多,白银这一交换媒介的使用次数大大增多,占据主导地位,说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土地买卖契约使用通货类别和次数,不能体现出社会经济大幅衰退、交易秩序混乱,排除BC项;材料信息与土地集中程度无关,排除D项。4.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元杂剧“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说明元代杂剧A. 缺少精练的艺术特色B. 为民间艺术家所创作C. 实现了诗书平民化D. 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答案】D【解析】据材料“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元代杂剧具有浓厚的世俗化、生活化特征,故D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精练的艺术特色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是否由民间艺术家所创作,故B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元代杂剧的生活化,不是诗书的平民化,故C选项错误。故选D。5.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A. 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B. 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C. 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D. 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答案】C【解析】材料中提及了移民政策的逐步调整,但无法得出其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故A项排除;“完全由政府主导”的表述过于绝对,故B项排除;由“清廷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可得出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到了外来侵略的影响,故C项正确;由清朝政府“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可得出政府是放松了对于东北地区的管辖,故D项排除。6.下列选项,对下表的正确解读是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情况1890年1908年1920年市场商品总值(单位:亿两)117422996610市场商品中洋货所占比重()120921641284A. 市场商品总值增长主要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B. 洋货所占比例的上升是因为上海等东南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C. 市场商品总值增长最快时期主要是由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D. 洋货所占比重下降是因为抵制洋货、使用国货运动的开展【答案】D【解析】据材料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1890年到1920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是持续发展,而是曲折发展,故A选项错误;洋货所占比例早1890年到1908年上升,但上海等东南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在鸦片战争时期,故B选项错误;市场商品总值增长最快时期在1908年到1920年,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在1895年后,故C选项错误;洋货所占比重下降在1908年到1920年,其原因是当时抵制洋货、使用国货运动的开展,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属于典型的表格数据分析类选择题,学生应该注意仔细分析1890年到1920年市场商品总值和市场商品中洋货所占比重的数据变化,同时熟练掌握各个历史阶段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和重大史实,据此即可正确判断。7.龙太江在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中说:“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密切的联系。”下列实践中能体现妥协精神的是A. 南北战争的爆发B. 重庆谈判举行C. 抗日战争的胜利D. “不可抵抗政策”的制定【答案】B【解析】【详解】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不存在妥协因素,故排除A; 1945年8月至10月,国共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经过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体现出妥协精神,故B正确; 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结束,不存在妥协因素,故排除C;“不可抵抗政策”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而且是单方面的意愿,不合题意,故排除D。8.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8个陆军师集体转业,改编为建筑师。这一决定的目的是A. 推进中国的城市化B. 强化国防力量的发展C. 加强重点工程建设D. 减轻军费支出的重负【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决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经济建设,而非推进中国的城市化,排除A;将陆军师编为建筑师,反映的是军队力量的削弱建设力量的增强,排除B;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将八个陆军师转为建筑师,反映出我国工业建设需要大量优质劳动力,反映出国家重视工程建设特点,故选C;将陆军师改为建筑师,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的经济建设能力,而不是为了缩减军费开支,排除D。9.“雅典国家与法律是在氏族内部斗争中形成的,因此,政治与法律构成了同一事物的两面,从而法律获得了等同于国家的概念和效力。如果说国家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还不如说法律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段话可以用来说明A. 雅典的法律一定意义上等同于国家B. 雅典是西方民主与法治的典范C. 雅典通过法制来确立民主政治D. 西方法律权威性的历史根源【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认为“政治与法律构成了同一事物的两面”,可见法律有别于国家,故A错误。材料认为“法律获得了等同于国家的概念和效力”,可见是强调法律的权威,并没有强调“民主”,故B错误。由材料“法律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可见雅典可以用法律来维护民主政治,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西方法律权威性始于雅典,故D错误。10.1960年3月,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林鲁晓夫访问法国,会谈时提出著名的“缓和、谅解、合作”三部曲政策和“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建设构想。1966年,戴高乐访问苏联,同苏联签订了贸易文化协定以及空间探索和技术合作协定。法国的举动表明A. 两大阵营的关系趋于缓和B. 欧洲统一的步伐进一步加快C. 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D. 多元化的世界格局基本形成【答案】C【解析】从材料反映的法国与苏联关系的改善以及合作的加强,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法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是法国和苏联关系的缓和,而不是两大阵营关系的缓和,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欧洲统一进程,排除B项;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排除D项。11.下表反映了美国A. 长期对外战争导致经济增长缓慢B. 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C. 国际市场扩大利于对外贸易增长D. 两极格局对峙促使产业结构变化【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美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故A项错误;由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下降,而第三产业是在提高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第三产业在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这表明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这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的,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外贸易的发展,故C项排除。点睛:注意表格中时间“20世纪50-70年代”12.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ISGA)成立于1960年,由来自巴西、美国等国的种植者以及行业代表组成,是世界大豆生产与销售的主要组织。1971年成立的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由国家、区域组织、私人基金会组成,致力于为全球创造公共福利并让所有人共享。这表明A. 经济外交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B. 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C. 单边贸易主义已退出历史舞台D. 发达国家主导农业生产消费【答案】B【解析】从材料“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由种植者以及行业代表组成,是世界大豆生产与销售的主要组织”到“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由国家、区域组织、私人基金会组成,致力于为全球创造公共福利并让所有人共享”中可以看出,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国家间的合作,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消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已退出”;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重商主叉,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至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基本观点包括:一是国家主叉观点。主张振兴国家经济求国家利用进口税、产品价格补贴、垄断外贸等手段来控制和干预经济,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外贸。二是价格观点。主张根据人口和市场价格情况,管制商品进出口贸易。三是货币财富观点。认为货币即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国家推行的经济政策,是为了取得更多的金银货币。四是积累金银观点。认为金银是天然的货币,国家要取得金银,盐须积累贵金属,禁止金属货币输出,加强外汇管制。五是贸易差额观点。主张实行保护关税、限制商母进口、鼓励商品出口政策等。摘编自史件文、胡晓林世界全史等材料二 萌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的晚清重商主义,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前期以早期改良派为主要代表,也包括部分洋务派代表。他们通过对“重本抑末”传统的否定与批判,提出了以“士商平等”“商战固本”“以商立国”为中心的一系列的重商主义思想。晚期重商主义到20世纪初的新政寸期达到了顶峰.以1901年清廷在西安宣布上谕、宣布新政为肇始,1903年清廷设立商部为契机,拉开了振兴工商实业的浪潮。清政府、地方大变和资产阶级、人民大众振兴工商业的呼声彼此交织,构成了20世纪初重商主义的主流。摘编自张步先、苏全有晚清重商主义与西欧重商主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中国的重商主义与西欧重商主义的异同并指出不同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19世纪60.70年代的晚期重商主义相比,概括20世纪初新政时期重商主义的特点,并筒析其意义【答案】(1)同:政府主导;主张发展工商业;鼓励与外国争夺市场;都对本国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异:前者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后者没有;前者是为资本原始积累,后者是为挽救民族危亡;前者措施全面,后者单一;前者促进欧洲社会转型作用大,后者对社会转型意义不大。 原因:前者有重视工商业的传统,后者重农抑商观念转变; 前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后者是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的产物。 (2)特点:参与阶层更广泛,具有一定社会性;工商业逐渐得到国家的保护;由思想主张到付诸实践。 意义: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有利于清政府的改革;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晚清中国的重商主义与西欧重商主义的相同点主要从主导者相同、具体的内容相同、对本国经济的作用相同等方面论述,不同点则要从是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是否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否推动了社会转型等方面综合分析,原因则要从传统观念的不同、经济发展类型的不同的角度分析。(2)20世纪初新政时期重商主义的特点要按照材料二分层次概括,例如,材料中的“早期改良派、洋务派、资产阶级、人民大众”等体现了20世纪初新政时期重商主义参与社会阶层多的特点。其意义则要按照材料的具体内容从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思想方面等多方面分别解释,例如,材料中的“拉开了振兴工商实业的浪潮”就属于经济方面的意义。点睛:此类材料解析题在解题时要注意紧扣试题设问去阅读理解材料,然后获取材料中利于解题的有效信息并联系相关史实说明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时特别需要注意表述的规范性。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全球化也许受到普遍的欢迎,更多的贸易创造了繁荣,然而,全球化的好处分布不均。相对来说为数不多的大企业,大部分集中在美国,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占有不成比例的分量。美国,能够在需要之时要求别的国家实行自由贸易,但却为本国的企业保留保护性关税或补贴。这种对待全球化的实用主义态度,使得世界经济延续了旧殖民地格局,贫困国家的农民和血汗劳工给富裕的国家提供廉价的商品,导致贫富差距变成了贫富沟壑。摘编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美国与经济全球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一:论题:美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阐述:二战后的美国是世界最富强的国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以遏制苏联为旗号.将西方国家纳入美国主导的冷战格局,服务于美国称霸全球的需要。通过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主导国际金融、贸易规则,成为世界最大的受益国。两极格局解体后,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随着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获得了更加丰厚的霸权利益。美国凭其雄厚的实力主导了全球化,是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示例二:论题:美国的实用主义态度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阐述: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尽管美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当其利益受到影响时.则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例如,当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商品进人美国市场使其自身利益受损时,便实行提高关税等措施,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极为不利。然而,美国在和别的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事,却尽力压低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提高本国销往他国工业品的价格,以谋取最大的利润,这时美国又要求别的国家实行自由贸易,这种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实用主义态度,势必阻碍经济全球化发展。(示例仅作参考,不是唯一答案。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亦可同等得分)【解析】【详解】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本题考查美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二战后的美国是世界最富强的国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美国以遏制苏联为旗号,将西方国家纳入美国主导的冷战格局,服务于美国称霸全球的需要。通过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美国主导国际金融、贸易规则,成为世界最大的受益国。两极格局解体后,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随着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获得了更加丰厚的霸权利益。可从多角度确立论点,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该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且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价格体制,农产品、矿产品、原材料等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农民收入低下,企业亏损严严重。1978年12月,中共中央果断决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拉开了价格改革的序幕。1979年到1984年,政府多次提高粮食、油料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1985年开始,除政府合同定购的少数品种外,其他农副产品价格随行就市,长达30余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宣告结束;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双轨制”,允许企业对完成计划后的超产部分自主定价。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后,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逐渐取消,实行政府指导价。1998年起全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随后与之相配套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规定等一些法规、制度也陆续出台。摘编自李林茂、李愈茂价格改革回顾与瞻望(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的意义【答案】(1)特点:以农产品价格改革为开端;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坚持市场化的取向:建立了较完整的价格法律体系。(2)意义:改变了不合理的计划价格体制,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和企业效益;推动了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1)从材料“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拉开了价格改革的序幕”“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逐渐取消,实行政府指导价”“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随后与之相配套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规定等一些法规、制度也陆续出台”中可以概括出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我国实行计划价格体制,农产品、矿产品、原材料等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农民收入低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改革计划价格体系,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增加收入等方面来分析得出。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43年10月,美英苏中四国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1944年5月,美英苏中四国在华盛顿敦巴顿橡树国会晤,具体商讨筹建事宜。中国代表团指出:维持和平与安全必须根据正义与国际公法之原则。这一原则后被写入了联合国宪章。1945年4月,旧金山会议开幕,美苏两国在会议主席的设置上产生了分歧,中国代表团坚持在两国间居中调停的立场。中国代表“善于幹旋调解”,得到各国代表的好评。针对联合国宪章草案,中国代表团提出出,国际间如有危害和平事件发生,安全理事会应有权采取临时办法。中国国代表团还建议非常任理事国的选举应考虑地城平等分配的原则给欧美以外的小国、弱国更多更公平的机会。这些提案最终荻得大会通过被列入联合国宪章。摘编自金光耀国民政府与联合国的创建(1)根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贡献。(2)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得以建立的历史条件【答案】(1)贡献:是最早提出建立联合国的国家之一(建立联合国的四大发起国之一);全面参加联合国的筹建工作;推动旧金山会议顺利召开;为制订联合国宪章提出积极建议;协调大国之间的矛盾,代表弱小国家和民族发声等。(2)条件: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吸取二战的惨痛教训,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包括中国在内的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的协商合作;联合国宪章的制订等。【解析】(1)从材料“1943年10月,美英苏中四国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944年5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