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审稿).doc_第1页
5-3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审稿).doc_第2页
5-3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审稿).doc_第3页
5-3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审稿).doc_第4页
5-3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审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跨越贵开 卓越贵开 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作业指导书编 制:审 核:批 准:中铁五局贵开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二一年七月绪 论2008年以来,铁道部在全路建设单位推行标准化管理,有力地推动了铁路建设,2009年7月,铁道部对全路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进行了动员部署。我局在2009年7月23、24日召开的“全局项目标准化管理暨下半年施工生产推进会”上对强力推行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作了部署安排,并对全局上半年工作进行总结得出的基本经验是:推行标准化管理是我局和谐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工程项目标准化,简单的说,就是按标准进行作业、管理及配置现场设施,包含了工程项目标准的制定和标准的执行两个方面;其主要内容是: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贵开铁路全体参建员工认真学习、贯彻全局项目标准化管理推进工作会议精神,深刻理解到工程项目标准化具有先进性、系统性、统一性、文化性的主要特点;四个标准化既有各自独立的内涵,又是有机的统一体,管理制度标准化是基础,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是管理制度标准化的具体落实,人员配备标准化是组织保障,现场管理标准化是核心,过程控制标准化是关键;推行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必须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为支撑。全体参建员工充分认识到在全局推行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的重大意义是:满足铁路项目“高标准”建设目标的需要,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要求目标的有效手段,解决我局当前人才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提升我局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贵开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编制的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文件管理制度篇重点从规范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推进施工生产的角度要求现场必须建立的基本制度,结合自身管理实际进行细化、补充;人员配备标准化篇主要对机构设置、主要管理人员数量和任职条件、培训和考核等方面进行规定;机构设置按照扁平化管理要求规范为架子队和工班、组三层管理;现场管理标准化篇重点规定施工现场的管理职能,简化对具体专业技术标准的描述,突出要求对施工现场运用pdca的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组织,使得现场场容美观文明整洁、材料管理有序、现场作业有条不紊、内业资料规范齐全、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等方面得到有效保障;过程控制标准化篇重点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项目收尾阶段等三个方面,按照业主(建设方)的要求进行规定。贵开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编制的规章制度标准化、人员配置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作业要点卡片、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工种机具设备操作规定等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文件适用于我第一项目部承担施工的贵开铁路的建设施工全过程。贵开铁路全体参建员工认真实践“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统一,规范管理,服务生产”的方针,将“建好贵阳市域铁路 展现五局铁军风采”的精神贯穿贵开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在贵开铁路工程施工中全面实现局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和目标,确保又好又快地建设贵开铁路。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加之工程技术不断发展,现行规范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指正。目 录一、隧道开挖作业指导书5二、施工缝、变形缝防水施工作业指导书12三、纵、环向排水盲管施工作业指导书19四、隧道通风施工作业指导书23五、地质超前预测预报作业指导书29六、衬砌后回填注浆作业指导书38七、仰拱、仰拱填充作业指导书41八、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44九、洞口超前大管棚施工作业指导书49十、隧道二次衬砌作业指导书55十一、防水板施工作业指导书68十二、钢架施工作业指导书74十三、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80十四、锚杆、钢筋网施工作业指导书90十五、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98十六、隧道、桥梁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104 中铁五局贵开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一、隧道开挖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五局贵开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管段联络线lgdk1+200lgdk9+710、正线dk0+000dk12+892段中所有隧道正洞的开挖施工。 2、目的明确隧道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开挖施工,尽可能地减少超挖,保证隧道的开挖作业安全和质量。3、隧道开挖施工方法及工艺3.1 方案设计要求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开挖宽度的不同,可以采用全断面法、台阶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进行施工。并要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及周边环境选择相应工法,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洞口土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自上而下分层施工,大型自卸汽车运输,并及时做好坡面防护,开挖一段(台阶)防护一段(台阶)。洞口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开挖至明暗分界线后,先施做护拱混凝土,然后施做暗洞超前大管棚,随后立即做好明洞衬砌,随后进入暗洞施工,待明洞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及时进行明洞洞顶回填。暗洞开挖根据围岩情况,、级地段采用环形预留核心土法施工,、级采用正台阶法施工,每循环进尺控制在2.5m以内;、级围岩可以采用全断面法施工。3.2.施工工艺3.2.1全断面法开挖全断面开挖法是按照设计断面将隧道一次性开挖成型,再及时施作衬砌的方法。隧道一次性开挖完成,光面爆破。施作洞身初期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然后布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拱底宜一次性开挖至标高,避免第二次爆破扰动围岩稳定性;开挖完成后及时灌筑该段仰拱及填充砼。最后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二次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3.2.2两台阶法开挖 两台阶法开挖是将隧道设计断面分成两次开挖。施工时将隧道分为上下两个台阶进行开挖。先开挖上部台阶,上部开挖完成后施作上部洞身结构的初期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钢架,然后布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底部视开挖后围岩具体情况喷10cm混凝土作为临时仰拱封闭。上台阶施工至1020m后,开挖下部台阶,及时封闭初期支护。下台阶开挖完成后及时灌筑该段仰拱及仰拱回填砼。最后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二次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根据围岩条件,合理确定台阶长度,一般不超过倍洞径,以确保开挖、支护质量及施工安全。上台阶施工钢架时采用扩大拱脚或施作锁脚锚杆等措施控制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下台阶在上台阶喷射混凝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开挖。当围岩不稳定时,采用缩短进尺,上下台阶分左、右两侧错开开挖,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和仰拱。施工中解决好上下台阶的施工干扰问题,下部施工应减少对上部围岩、支护的扰动。在上台阶开挖超前一个循环后,上下台阶可同时开挖。3.2.3大拱脚台阶法 (一)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拱部超前支护开挖上台阶部施作部初期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铺设钢筋网,架立钢架,施作大拱脚,并设锁脚锚杆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二)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开挖边墙左侧部台阶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铺设钢筋网接长钢架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三)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开挖边墙右侧部施作隧底喷混凝土。(四)根据监控量测分析结果,待初期支护收敛后,灌注部仰拱及矮边墙。(五)灌注仰拱填充部至设计高度。(六)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4、质量控制标准隧道开挖断面允许超挖值(单位:cm) 围岩条件类别开挖部位、拱部平均线性超挖10平均线性超挖15平均线性超挖10最大值超挖20最大值超挖25最大值超挖15边墙平均10平均10平均104.1.质量检测4.1.1.中线及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检测,技术人员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4.1.2.隧道不应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方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整体式衬砌小于10cm。拱脚和墙脚以上1m内严禁断面欠挖。隧底开挖底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隧底范围岩石局部突出每平方米内不应大于0.1m2,侵入断面不大于5cm。4.1.3.洞身开挖中,地质工程师应在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要求地质工程师每开挖一环,应立即对对工程地质进行素描。4.1.4.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应不大于等于80%,中硬岩应大于等于60%,并在开挖轮廓线上均匀分布。要求技术人员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炮眼痕迹保存率。4.2.质量保证措施4.2.1. 隧道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根据预测结果采取合理的开挖方法和支护措施。 4.2.2成立超欠挖管理领导小组,编制超欠挖管理办法,制订详细的奖罚措施,并严格执行。 4.2.3.派专人负责超欠挖控制,每次爆破由专业工程师值班检查监督爆破全过程,以保证钻爆作业按设计进行4.2.4每循环用断面仪对开挖面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将分析的信息反馈到施工中,不断优化设计,以进一步改进光面爆破质量。4.2.5仰拱距掌子面距离:围岩不超过90m,围岩不超过50m,级及以上不超过40m。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级围岩不超过200m,级不超过120m,级及以上围岩不超过90m。5、主要机具设备机械: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自卸车3台、湿喷机2台、yt28风钻20台、压浆机1台、空压机按需配置。6、劳动力组织管理人员:作业队长1人,技术主管1人,副队长1人,施工员3人,技术员2人,试验员2,安质员1人。作业人员:开挖班25人、喷锚班14人、运输班10人、综合班8人四个班组共57人。7、安全、质量、环保措施7.1.安全措施7.1.1.施工前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7.1.2.施工时必须选用经检验合格的料具,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7.1.3.施工作业平台必须搭设牢固,平整;7.1.4.注浆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配带防护用品,不得直接接触浆液;7.1.5.施工的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并将施工、安全等情况记载于交接班的记录簿内。工地值班负责人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7.1.6.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等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现场有专人指挥;7.1.7.与施工无关人员严禁入场;7.1.8.在钻孔作业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孔口喷水突泥,如有发生应及时处理;7.1.9.爆破后及时撬帮、找顶,对有垮帮、掉块迹象的要及时清理;7.1.10.架立钢架时,防止倾覆伤人。7.2质量措施7.2.1大力推行光面爆破,严格控制隧道超挖,杜绝欠挖。7.2.2钻眼人员必须严格按工程部技术交底要求规范布眼,各层钻眼人员不能随意交换,必须定人、定眼、定钻。7.2.3钻眼必须坚持“平、直、齐、准”的原则,特别是周边眼要控制好方向和装药量,以提高光爆效果,减少超欠挖。7.2.4坚持“石变我变”的原则,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炸药的用量及合理的进尺。7.2.5周边眼采用小直径药卷间隔装药,导爆索传爆,其它炮眼采用32药卷连续装药结构。7.2.6掏槽眼要控制好方向和装药量,眼底加强装药,第一级掏槽眼的深度大于其它部位的眼深约30cm,眼口炮泥堵塞长度必须大于30cm。7.2.7装药时要控制好药卷之间的殉爆距离,一般为1015cm,最大不能大于20cm。7.2.8掏槽眼和底眼采用双雷管引爆,导爆管不能对折,以防瞎爆。7.2.9 钻爆作业必须按照爆破设计进行钻眼、装药、接线和引爆。7.2.10钻眼前应绘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和断面轮廓,并根据爆破设计标出炮眼位置,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钻眼。7.2.11钻眼应符合下列要求:(1)掏槽眼:深度、角度按设计施工,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5cm。(2)辅助眼:深度、角度按设计施工,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10cm。(3)周边眼:开眼位置在设计断面轮廓线上,允许轮廓线调整,其误差不得大于5cm;炮眼方向为35斜率外插,眼底不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0cm,最大不超过15cm。(4)内圈炮眼至周边眼的排距误差不大于5cm。钻眼完毕,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有不符合要求的炮眼应重钻,经检查合格后才可装药起爆。装药前应将炮眼内泥浆、石粉吹洗干净。所有装药的炮眼均应堵塞炮泥,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宜小于20cm。7.3.环保措施隧道内、搅拌站以及其他施工区产生的施工污水经治理净化处理后排放,不直接排入河道。生活污水采取二级生化或化粪池等措施进行净化处理,生活废水必须经沉淀处理,经检查符合标准后方可排放。注意保护自然水流形态,做到不淤、不堵、不留施工隐患,不阻塞河道二、施工缝、变形缝防水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条件、范围 适用于中铁五局贵开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管段联络线lgdk1+200lgdk9+710、正线dk0+000dk12+892段中所有隧道施工缝及变形缝防水施工。2、施工缝、变形缝的止水原理二缝(施工缝、变形缝)是混凝土与混凝土界面之间的缝隙,在混凝土界面嵌入止水材料时,止水材料和混凝土之间同时也形成了新的界面(缝隙),因此,二缝的止水都是界面缝隙的止水,在考虑了混凝土与混凝土界面缝隙的止水后,必须解决止水材料自身和混凝土界面的密封止水,同时必须满足土木工程止水材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施工缝缝隙一般都不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和投入使用后,存在少量混凝土伸缩变形,沉降变形,相应止水材料也要适应这些变形,才能达到止水目的。与施工缝相比,沉降缝缝隙较宽,要考虑采用吸水膨胀率较大的遇水膨胀止水材料。3、施工缝、变形缝防水3.1施工缝、变形缝构造形式本标段隧道纵、环向施工缝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宽度不小于300mm,硬度为605度,拉伸强度15mpa,断裂延伸率450%,压缩永久变形(7024h)30%,(23168h)20%;撕裂强度25kn/m;脆性温度-45),内缘采用聚硫密封胶(黑色,渗出性指数4,低温柔性-30,最大伸长率300%,恢复率80%,加热失重10%,最大拉伸强度不应小于0.2mpa,且拉、压循环性能为80时拉伸-压缩率不小于25%)嵌缝,施工缝环向810m一道,纵向按2道拉通计列数量。洞口加强衬砌与普通衬砌分界处均设置变形缝一道,宽度2cm,变形缝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宽度不小于240mm,硬度为605度,拉伸强度18mpa,断裂延伸率450%,压缩永久变形(7024h)30%;撕裂强度35n/mm),聚苯板填充、聚硫密封胶嵌缝及外贴式橡胶止水带等防水。3.2中埋式止水带施工3.2.1施工工艺流程: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包括钻钢筋孔、安装及固定钢筋卡、固定止水带等环节其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施工准备在台车挡头板上设置钢筋卡底座安装背托钢筋及钢筋卡固定止水带灌注防水混凝土加工背托钢筋及钢筋卡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工艺流程图结束3.2.2止水带施工控制要点(1)、衬砌沉降缝采用的止水带符合设计要求。因预埋式橡胶止水带构造简单,施工简便,质量可靠,故采用预埋式橡胶止水带。(2)、加强混凝土振捣,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混凝土紧密结合。(3)、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心应与沉降缝重合。 (4)、中埋式止水带应固定在挡头模板上,先安装一端,浇筑混凝土时另一端应用箱型模板保护固定时只能在止水带的允许部位上穿孔打洞,不得损坏止水带本体部分。 (5)、固定止水带时,应防止止水带偏移,以免单侧缩短,影响止水效果。 (6)、止水带定位时,应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不得使橡胶止水带翻滚、扭结,如发现有扭结不展现象应及时进行调正。 (7)、止水带的长度应根据施工要求事先向生产厂家定制(一环长),尽量避免接头。如确需接头,应满足以下要求(如图): 止水带常用接头形式 (8)、橡胶止水带接头必须粘接良好,不应采用不加处理的“搭接”。 (9)、止水带粘接前应做好接头表面的清刷与打毛,接头处选在衬砌结构应力较小的部位,粘接可采用热硫化连接的方法,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焊接缝宽不小于50cm。冷接法应采用专用粘结剂,冷接法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 (10)、设置止水带接头时,应尽量避开容易形成壁后积水的部位,宜留设在起拱线上下。 (11)、在浇捣靠近止水带附近的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浇捣的冲击力,避免力量过大而刺破橡胶止水带,同时还必须充分震捣,保证混凝土与橡胶止水带的紧密结合,施工中如发现有破裂现象应及时修补。 (12)、衬砌脱模后,若检查发现施工中有走模现象发生,致使止水带过分偏离中心,则应适当凿除或填补部分混凝土,对止水带进行纠偏。3.2.3止水带安装检查: (1)、止水带安装的横向位置,用钢卷尺量测内模到止水带的距离,与设计位置相比,偏差不应超过5cm。 (2)、止水带安装的纵向位置,通常止水带以沉降缝为中心两边对称,用钢卷尺检查,要求止水带偏离中心不能超过3cm。 (3)、用角尺检查止水带与衬砌端头模板是否正交,否则会降低止水带的有效长度。 3.2.4、止水带接头的检查: (1)检查接头处上下止水带的压茬方向,此方向应以排水畅通、将水外引为正确方向,即上部止水带靠近围岩,下部止水带靠近隧道衬砌。(2)接头强度检查:用手轻撕接头。(3)观察接头强度和表面打毛情况,接头外观应平整光洁。抗拉伸强度不低于母材的80%;不合格时重新焊接或粘接。4、变形缝施工4.1原则变形缝缝隙较宽,选择变形缝防水材料时,除了选用橡胶止水带止水外,还考虑到橡胶止水带有限的压缩变形能力和弹性变形能力以及与混凝土之间的密封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完全填充和密封其变形范围以外的孔隙,为此,又选用了一种具有“双重止水功能”的背贴式止水带作补充,背贴式止水带通过与防水板进行焊接以此进一步达到防水效果。4.2变形缝的设置与应符合下列规定:(1)、变形缝的位置、宽度、构造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2)、缝内两侧应平整、清洁、无渗水;(3)、缝底应先设置背贴式橡胶止水带;(4)、嵌缝应密实。5.施工缝设置与施工验收标准(1)、衬砌结构混凝土施工应连续一次浇筑完成,宜少留施工缝,拱圈、仰拱、底板不得留纵向施工缝。(2)、墙体纵向施工缝不宜留设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壁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顶面不小于30cm的墙体上;(3)、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cm;(4)、纵向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5) 、施工缝内采用中埋式式止水带,应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6、止水带常用的固定方法止水带常用的固定方法有以下三种:止水带常用的固定形式7、施工缝与变形缝防水质量检验标准(1)施工缝、变形缝所用的止水带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2)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缝豫留应符合下列规定:边墙水平施工缝不宜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边墙的交接处,拱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起拱线以下300 mm。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3)施工缝、变形缝等细部结构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不得有渗漏。变形缝位置、宽度、构造形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4)施工缝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所浇筑混凝土应在先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后方可进行。浇筑前应对原有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洗,清除浮浆保持湿润并铺厚度为30-50mm的1:1水泥砂浆。 (5)变形缝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止水带接头连接符合设计要求,接缝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脱胶现象。 中埋式止水带应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不得穿孔。 混凝土浇筑前应校正止水带位置,保持其位置准确、平直。(6)施工缝、变形缝填塞前,缝内应清扫干净,保持干燥,不得有杂物和积水。(7)施工缝、变形缝的表面质量应达到缝宽均匀、缝身竖直,环向贯通,填塞密实,外表光洁。三、纵、环向排水盲管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五局贵开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管段联络线lgdk1+200lgdk9+710、正线dk0+000dk12+892段中所有隧道纵、环向排水盲管施工。2、主要内容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一般包含基面检查处理、排水盲管(沟)安装、防水板铺设、施工缝、沉降缝处理、混凝土灌注等工序。排水盲管一般包括环向排水盲管、纵向集水盲管、横向排水管,三者采用变径三通连为一体,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其中纵向排水盲管在整个隧道排水系统中是一个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关键环节。 3、施工方法3.1前期处理(1)处理基面渗漏水,采用回填注浆堵水或埋设排水管直接引排水,保持基面无明显漏水。(2)对初期支护混凝土表面外露的锚杆头,钢筋尖头等硬物割除,处理方法如下: 1)对钢筋网等凸出部分,先切断、再用锤铆平、最后用砂浆抹平,如下图:2)对有凸出的管道时,切断后用砂浆抹平,如下图: 3)对锚杆有凸出部位时,端头顶预留5mm 切断后,用塑料帽处理,如下图:4)对初期支护表面凸凹不平处进行处理,使混凝土表面平顺,表面平整度满足d/l=1/61/10(d为两凸凹面间凹进深度,l 为两凸凹面间距离)。5)基面处理质量检查a 净空检查用激光断面仪等仪器进行,检查支护断面是否满足设计尺寸,每10 米检测一个断面,如不满足设计净空要求时,则加密检查,并对侵限部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处理。b 初期支护表面应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表面平整度用2m 尺进行检查,其平整度5cm。3.2.纵、环向排水盲沟设置 本标段隧道环向排水盲沟采用80单壁透水软管,沿纵向设置的间距为510m,并根据洞内渗、漏水的实际情况,在地下水较大的地段加密设置环向排水盲沟。在隧道两侧边墙墙角外侧泄水孔标高处沿隧道纵向方向通长设置150双壁透水软管,纵向连接采用二通接头对接,通过钢筋卡定位,确保标高与设计一致,环向盲沟与预埋在边墙底的纵向盲沟采用三通管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1)对集中出水点,铺设单根排水盲管,并用速凝砂浆将周围封堵,以使地下水从管中集中引出。 (2)当隧道一次支护围岩表面有大面积渗漏水,可设双根或多根排水盲管或塑料排水板,将水引入纵向排水盲管。 (3)在无渗漏水地段,应根据设计每隔一定间距,在喷层表面安装排水盲管,使隧道在使用期内因地下水的迁移变化而产生的渗漏水能顺利排出洞外。 (4)纵向盲管安设的坡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3.施作步骤 (1)按规定划线,以使盲管位置准确合理,划线时注意盲管进可能走基面的低凹处和易出现渗漏水的地方。 (2)钻定位孔,定位孔间距在3050cm。 (3)将膨胀锚栓打入定位孔。 (4)用无纺布包住盲管,用扎丝捆好,用卡子卡住盲管,然后固定在膨胀锚栓上。 (5)环、纵向排水盲管、横向排水管采用变径三通连为一体,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4.施工控制要点 1、排水盲管的管材、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透水孔的规格、间距符合设计要求。2、环向排水盲管沿纵向设置的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根据洞内渗、漏水的实际情况,在地下水较大的地段应加密设置排水盲管。3、纵向集水盲管应与环向排水盲管、横向排水管用变径三通连为一体,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4、排水盲管应紧贴渗水岩壁安设,减小地下水由围岩进入排水盲管的阻力;排水盲管布置应圆顺,不得起伏不平。5、排水盲管应固定牢固,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防止水泥浆窜入、堵塞排水盲管。6、排水管路系统的连接应牢固、畅通,纵向排水盲管安装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通向中心排水沟的横向排水管应有足够的泄水坡。7、横向排水管接头应牢固、水路通畅。8、划线时注意盲管尽可能走基面的低凹处和有出水点的地方。 5.排水盲管安装质量检查1、排水盲管的材料质量、直径、透水孔的大小、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2、纵向排水盲管的安装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通向水沟的横向排水管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2%。 3、盲管尽量与岩壁或喷砼壁密贴,与它们支护的间距不得大于5cm 、盲管与支护脱开的最大长度不得大于10cm。 4、施工中三通管留设位置准确,接头应牢固。 5、盲管无泥砂、喷混凝土料或杂物堵塞,泄水孔通畅。6.安全、环境保护措施6.1.工前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6.2.施工时必须选用经检验合格的料具,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6.3.施工的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并将施工、安全等情况记载于交接班的记录簿内。工地值班负责人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6.4.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等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现场有专人指挥;6.5.无关人员严禁入场;6.6.施工产生的废物运至弃碴场进行处理。6.7.尽量安排白天施工,避免夜间扰民。四、隧道通风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应范围适用于中铁五局贵开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管段联络线lgdk1+200lgdk9+710、正线dk0+000dk12+892中所有隧道。管段内150米以下的隧道一般情况采取自然通风,150米以上的隧道采取机械通风。2、通风施工工艺流程隧道施工通风设计隧道施工通风设计风机安装风管敷设监测评价否否是否修改设计日常维护延长通风长度是是否再监测贯通是3、施工通风控制标准3.1洞内空气成分中按体积计算,氧气含量不少于20%,二氧化碳含量不大于0.5%。3.2洞内有害气体允许浓度如下表:洞内有害气体允许浓度表有害气体名称最 大 含 量体积浓度(%)体积浓度(ppm)重量浓度(mg/m3)一氧化碳co0.00242430氮氧化合物no20.000252.55甲烷ch40.5二氧化碳co20.5注: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必须进入开挖面检查时,co浓度可为100mg/m3,但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min。(3)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允许值与空气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有关。每立方米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以上时,粉尘含量不大于2mg;每立方米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以下时,粉尘含量不大于4mg;4、通风设计:通风机的功率与通风管的直径应根据隧道独头掘进长度、运输方式、断面大小和通风方式等计算确定。1、选择通风方式独头巷道管道式通风选择压入式通风。2、选择风机1)通风量计算洞内施工所需通风量应根据洞内最多作业人数,或同一时间爆破最大用药量所产生的有害气体降低到允许浓度所需空气量,或洞内同时使用内燃机械产生有害气体稀释到允许浓度所需空气量,或满足洞内允许最小风速要求等条件进行确定。以其中最大者选择风机。a、按洞内同一时间内工作最多人数计算风量q=3km=31.25120=450(m3/min)式中:k为风量备用系数,取1.25;m为同一时间洞内工作最多人数,按120人计算。b、按爆破工作量确定风量a、按洞内同一时间内爆破使用最多炸药量计算风量:q=5ab/t=1902(m3/min)式中:a为同时爆破的炸药消耗量,按级围岩爆破计算炸药量;b为炸药爆破时所构成的一氧化碳体积,采用2#岩石硝铵炸药指标取35.35;t为通风时间,按30min计。b、按照爆破后稀释一氧化碳至许可最高浓度的计算需风量(采用混合式通风):q混、压=7.8/t(av2)1/3=797m3/minq混、吸=1.3 q混、压=1036m3/min式中:t为通风时间,取30min;a为同一时间爆破消耗药量,取473.8kg;为巷道容积,指风管口至工作面整段巷道的容积即通风换气区段的容积,风管口至工作面的距离按60m计,开挖断面按130m2计。c、按最小风速计算风量q=vs60=0.211060=1320(m3/min)式中为洞内最小风速,取0.2;s为隧道开挖最大断面面积,按级围岩面积约110m2计。根据以上3项指标计算,取最大值1902(m3/min)作为洞内需风量。2)风压计算:风机风压按下列采用公式计算hm=hky+hphky=l式中 hm风机工作风压,pa; hky沿程风压损失,pa; l风管长度,按最长800m计; 每米风管沿程损失,pa/m,考虑采用1.5米直径的风管,通风计算诺模图查得=0.78。hp局部风压损失,pa,包括进出口、转弯段、渐变段、突变段等局部风压损失,按沿程风压损失的20%估算。按上式计算出风机风压hm749pa。3)通风管道漏风计算根据长大隧道实测大直径柔性风管百米漏风系数为=1.43%,目前新型柔性风管百米漏风系数为=1%。考虑施工过程中由于其他未计入的影响因素,风损会略有增大,因此正洞工作面取1.5%来作风损计算。4)通风设备选择通风机选择:根据风量计算同时考虑漏风损失,选择山西侯马变频(237型)轴流风机作为压入风机。风管选择:为减小风损,宜选择大直径柔性风管。选用天津橡胶制品三厂混合胶皮布风管。这种风管具有安装、运输方便,价格低廉,且漏风系数小,阻力也较小等优点。采用1500mm柔性风管,风机与风管的连接用小大头过渡,以降低阻力。5、通风风机及风管布置5.1、通风风机布置如下图示。i射流风机150风管风机大于20米小于15米i5.2、通风管布置根据洞内三管两线的布置原则,风水管线与电力线路布置在隧道的两侧,同时,照明和动力线路安装在同一侧并分层架设,通风管布置在靠拱顶位置。如图所示:通风管150cm照明线作业台架高压水管高压风管动力线洞内管线布置示意图5.3、风机及通风管安装方法当隧道掘进长度达150以上时,需要安装风机及通风管,风机安装前需修建风机台架,并预埋连接件,机械吊装,并与平台连接牢固。通风管安装:沿洞内走向布置,并与风机连接牢固。通风管安装时可先沿隧道走向在通风管位置挂设粗铁丝,粗铁丝每隔10米左右与洞内围岩用钢钉固定,然后将风管上的吊环拴挂在铁丝上。通风管随着洞身的延伸而不断接长。进行风机系统调试,检查风压、通风量是否正常。6、通风机的安装与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6.1、主风机安装必须满足通风设计的要求,洞内辅助风机应安装在新鲜风流中。6.2、通风机前后5m范围内不得堆放杂物,通风机进气口应设置铁箅,并应装有保险装置,当发生故障时应能自动停机。6.3、通风机应有适当的备用数量,宜为计算能力的50%。6.4、通风管破损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当采用软风管时,靠近风机部分,应采用加强型风管。6.5、通风管路安装完成后应调整至整个风路稳、直、无扭曲、无皱褶。7、安全保证措施7.1、隧道施工应采用综合防尘措施(比如:带好防护口罩),并按规定时间测定作业区粉尘和有害气体浓度。7.2、有沙尘的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每月至少应测定一次,洞内空气每月至少应取样分析一次。洞内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保障健康。7.3、通风机及通风管应派专人进行定时检查、维修,如发现风机发生异常,或风管发生破裂,需及时进行修理,以确保洞内施工安全。7.4、洞内应及时通风,以保证空气新鲜。五、地质超前预测预报作业指导书1.目的指导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实施。2.适用条件及范围适用于中铁五局贵开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管段联络线lgdk1+200lgdk9+710、正线dk0+000dk12+892中所有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实施。 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3.1地质预报内容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应包括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和地下水等的预测预报。针对本标段隧道工程的地质情况(岩溶分部广泛),着重进行如下几方面的探测:断层及断层影响带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软弱夹层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岩溶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不同岩性、围岩级别变化界面的位置;工程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位置和规模;含水构造体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隧道底部溶洞、暗河等对地基稳定性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体探测;3.2地质预报选用方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应坚持常规地质法、物理勘探法、钻探法等多种预报手段综合运用,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和印证的原则。并结合本段工程特点,以及经理部安排,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的方法如表1:序号探测手段备注1地质素描地质素描或数码成像形成隧道地质基础资料2物探手段tsp(50200m)远距离探测断层破碎带、岩层分界面,用于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3地质雷达(40m)近距离探测隧底、掌子面岩溶4地质钻探水平钻探(2040m)断层、岩溶、瓦斯、重大物探异常段等5底钻探(510m)隧底岩溶、暗河、重大物探异常段等6加长炮孔钻探(36m)掌子面短距离岩溶、地下水等揭露根据各种方法的特点,并结合本标段隧道工程的地质情况确定以常规地质法为基础、tsp203地质超前预报系统作长距离宏观控制、地质雷达作近距离判断、加长炮孔钻探作连续岩溶、地下水等超前探测、地质钻探为辅助验证(重大物探异常段,全程水平地质钻探),形成综合的地质超前预报系统。隧道地质预报框架图如下表2:3.3隧道地质预报实施方法3.3.1常规地质法隧道开挖爆破后通过地质素描手段,及时查看掌子面地质情况,修正设计阶段的地质信息,经工程地质类比预测隧道前方小于10m的地质状况并为其它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提供基础资料。进行地质素描前,先搜集隧道前期的勘察设计地质资料,初步了解区域地质和附近大地构造单元及其特征,以及工程范围内的地层岩性、围岩类别、地下水发育特征等。地质素描,应在隧道作业每一开挖循环后立即进行,观察中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观察后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地质素描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岩性应说明围岩岩石的名称、颜色、矿物成分、坚硬程度等,各类岩脉也应对其岩性、出露位置、宽度、接触关系、破碎、风化程度进行描述。构造开挖围岩受地质构造影响程度、延伸性、表面粗糙度、张开性、风化、破碎程度等进行描述,特别是岩体范围内出现的断层、节理、裂隙、软弱夹层等重点进行地质描述。断层应对其位置、产状、性质、破碎特性、宽度等一一观测和描述;节理裂隙,特别是贯通性节理的产状密度、延伸情况、节理面现状等也要仔细量测和统计。地下水围岩的含水状态、涌水部位、水量、水压、水温、水质等描述并长期跟踪调查是否受季节性影响,特别是大、暴雨后观察涌水部位涌水量有无增减以及该段地表一定范围内是否有水源补给情况并作好记录。围岩变形破坏情况开挖段围岩发生坍方、掉块、岩爆等现象的位置、性质、形态、规模作详细记录,必要时附上工程处理措施。有条件时使用数码相机、摄影等工程地质数据采集和编录系统,做到图文并茂。不良地质体在被揭露之前往往表现一些明显或不明显前兆标志,预示着隧洞即将临近不良地质体,因此,仔细观察、描述开挖石渣、洞壁结构面及岩层形态、量测结构面及岩层特征参数,是正确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关键。一些不良地质体的前兆标志: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组数及密度剧增、岩石强度降低、出现压裂岩、破碎岩、岩石风化相对强烈、泥质含量增多等。突水、突泥:节理裂隙渗水量和组数增加、且常常含有泥质物或浑浊(常规钻爆法的炮孔中的涌水量剧增、且夹有泥砂或碎石)等。岩爆:“饼”状开挖石渣的数量增加、洞壁在短时间内出现“饼”状脱落体或出现“片邦”现象,以及轻微的岩石崩裂声等,严重时洞壁出现飞石。3.3.2 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tsp203系统在围岩较好的地段可测出前方100200m范围内的岩层分界面、岩层的物理性质、断层破碎带、洞穴、隐伏含水体等;围岩完整性较差时,预测范围在50100m之间,需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应重叠10m以上。根据经理部安排,此项物探方法委外,各作业队积极配合。原理:通过小药量爆破所产生的地震波信号沿隧道方向以球面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岩层中地震波以不同的速度传播,在其界面处被反射,并被高精度的接收器接受。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前方围岩性质、节理裂隙分布、软弱岩层及含水状况等,最终显示屏上显示各种围岩结构面与隧道轴线相交所呈现的角度及距掌子面的距离,并可初步测定岩石的弹性模量、密度、泊松比等参数以供参考。但仪器在作业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较高,若噪声过大则会影响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如下图1:探测方法:钻孔:在距离掌子面50m处钻深度为1.5m的孔,布置传感器;自掌子面起,每隔1.5m钻孔一个,钻孔深度为1.5m,最后一个孔与传感器的距离大于20m。所有钻孔的高度尽可能的在同一标高线上。钻孔完毕后,逐个测量孔的深度和倾斜度,并作好记录。埋设传感器杆:埋设传感器前,先清孔,清除孔底虚碴,放入环氧树脂药卷,插入传感器套杆,用钻带动其钻动,保证环氧树脂药卷充分搅拌。待传感器杆固定后,插入传感器,注意传感器方向朝向掌子面。连线检查:把传感器、检波器(电脑)、起爆器、同步器连接起来,并检查其是否正常工作,注意此时起爆器不得与雷管相连。测量时间:测量时间选在施工交接班时间,要求工作面800m范围内不得有机械作业和作业人员作业,作业前与现场施工员联系,以确定停工时间,此时准备好爆破药卷、电雷管等。装药爆破:由最里边炮孔开始,逐个依次装药联线,起爆器起爆,装药量根据围岩情况,一般控制在5080g左右,围岩较差时,可加大,但不能超过100g。恢复施工:爆破一结束,马上可以恢复施工,一般停工时间在45min左右。成果分析:采用tsp203自带的软件分析系统,剔除一些明显的干扰波,软件自动分析,自动生成图表,反映前方围岩的物理特性,岩层分界线、软弱带、断层的位置等信息。3.3.3地质雷达当tsp203系统预报前方有溶洞、暗河水体、岩层层面等不良地质时,其规模、形态需要具体了解,就需用地质雷达进行探测。加拿大ekko 100型地质雷达在前方岩石完整的情况下,可以预报30m的距离;当岩石不完整或存在构造的条件下,预报距离小于10m。雷达探测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不同介质的电性差异,即介电常数,若介质之间的介电常数差异大,则探测效果就好。根据经理部安排,此项物探方法委外,各作业队积极配合。探测原理:发射机通过发射天线向隧道掌子面前方地层定向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传播的路径上当遇到有电性(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差异的界面时即发生反射。从不同深度返回来的各个不同时间的反射波由设置在发射天线旁的接受天线接受,另外还最先接受到从发射天线经两天线所在介质的表面传播到接受天线的直达波,取其时间之半,乘以该介质的电磁波传播速度即代表反射目标的深度,再根据反射信息特征(反射强度、反射波组合特点以及横向、纵向变化等)判别反射目标的性质。探测方法:在开挖掌子面上,以上、中、下水平和左、中、右为骨架布置若干水平测线和竖线测线向前方探测,每条测线可构成一条剖面,各条剖面上的综合地质信息即构成了前方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地质构造形态。测线的密度可视所探测地段的围岩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所要求的探测控制精度选定,围岩越复杂,要求的控制精度越高,则测线密度就越大,反之越小。根据探测资料,首先对各方面剖面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判定前方地质情况并定量确定有关异常体、条、带等位置、深度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再结合具体的地质条件(如断层、节理、裂隙与隧道走向的夹角和倾角及其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地压因素(静压、动压和二次平衡压),详细划分和界定围岩类别,以便主动采取超前支护措施。地质雷达预测的有效长度在完整灰岩地段按25m,在岩溶发育地段根据雷达波形判定,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重叠长度不小于5m。3.3.4地质钻探由于物理探测判释成果的多解性,需对重点怀疑地段,采用多种方法探测,进行综合判释,就需用一定数量的地质钻孔验证。钻探法是最直观、可靠的超前预报手段,通过对钻孔取样的分析,判断地层变化、岩性差异、地层含水量、隧底岩溶等不良地质情况。根据需预报距离(深度)的远近可采用不同型号的钻机,一般可探测前方(深度)3075m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连续预报时前后两循环钻孔应重叠58m。另在施工中采用加深炮孔超前钻探,在每次开挖钻孔过程中,指定在拱顶、两侧拱腰、两侧边墙脚及仰拱底部的12个辅助眼加深36m,依靠对钻进速度的变化以及钻孔地下水涌水状况、水压、水量、颜色、水质等预测前方围岩、地下水的变化。它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占用隧道施工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将加深炮孔在岩溶地段的钻探作为日常的预测、预报手段;充分利用隧道超前支护、初期支护体系中长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径向锚杆的钻孔作为探测隧道前方、环向四周围岩状况的辅助手段,依靠对钻孔速度变化的直觉以及钻孔地下水涌水状况、水压、水量、颜色、水质等预测前方围岩、地下水的变化。在综合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各种方法中,tsp203作业快,测距长,干扰相对少,可以与多种预测法结合应用,但精度不高,解释难度大,适于作长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