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第25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第25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第25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第25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4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第25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2013高考全国卷)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知识定位】程朱理学地位的确立【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两方面,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导时空观念题中“自汉至唐”“宋代以后”,这两个时间段以宋代为节点 历史解释理学大家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而孟子一书成为四书之一,孟子地位日益提高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的时间变化。宋代,程朱理学成为主流思想,朱熹编著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成为理学的经典。A项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是在春秋时期,故排除;B项仁政理念深入人心在汉代大一统时期就已出现,故排除;D项陆王心学主张内心的自我反省,而且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生活在明代,故排除。【答案】C (2014高考全国卷)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知识定位】程朱理学的内容【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契合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热点,考查学生对人性与个人修养重要性的认识,主要考查“家国情怀”和“历史解释”,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导家国情怀从题干中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对人性的新认识来考查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儒家思想在个人的修身养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家国情怀”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仁爱之情等,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心怀天下、重视亲情,既与行孝尽忠、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历史解释三字经是理学思想的普及读物。性本善属于天理,应当加以保存;习相远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因此应当灭人欲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点“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继承并坚持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还将人性高扬为宇宙的本体天道(天理),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A项不是新认识;B、C两项表述不符合理学家的思想主张。【答案】D练真题1(2014高考全国卷)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题干材料阐述了唐高祖因姓李,与老子同姓,规定道教第一、儒学第二、佛教第三;武则天为打击李氏势力,明令佛教地位高于道教;后来唐武宗又“灭佛”。只有儒学的地位没有重大变动,最为稳固。故答案选C。2(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解析:选D。本题迁移考查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材料中“四民异业而同道”说明在王阳明看来士农工商四种不同的社会阶层,尽管所从事的行业不同,但均是为了“有益生人(民)之道”,即为人民的生存而服务,从“道”的层面而言四者完全没有差异,因此他在此强调的是如何用心对待人生所处的境遇或事业,故选D项。3(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解析:选C。本题主要迁移考查黄宗羲的思想。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是顾炎武的思想;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识;材料主要强调学校教育有判断是非的权力,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故选C项。4(2010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解析:选A。本题迁移考查陆王心学。王安石认为先天的心理能力是从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形体是“有生之本”。与之相对应的观点则是心学,“心外无物”,故答案为A项。练模拟1(2019济宁模拟)在唐代墓志汇编的志文中,常见墓主蒙童(初入学塾的儿童)时“幼挺岐嶷(幼年聪慧)”“宣慈惠和(博爱众人)”“弱不好弄(弄:玩耍)”“蔚然老成”的表现,同样的描述在唐代高僧传中也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唐代()A志文往往夸大墓主的品德言行B佛教思想深刻影响日常生活C儒家的礼教规约备受社会推崇D儒佛两种文化已完成了融合解析:选C。志文存在虚夸成分,但是并不全是夸大,故A项错误;材料中“博爱众人”并不仅仅是佛教的思想且这一时期佛教的传播主要集中于社会的上层,影响日常生活的说法不准确,故B项错误;材料中志文对墓主以及当时的高僧都如此称赞,说明当时社会上推崇儒家的礼教等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佛教和儒家思想的融合,故D项错误。2有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所强调的义理,表现出一种想要摈弃汉唐训诂之学而直接面向经典、回归圣人之道的气势,颇有一点“文艺复兴”的味道。该学者的依据是宋明理学()A强调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B突出儒学的社会伦理道德C注重强化封建神学思想D束缚并压制人和人性解析:选B。三纲五常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宋明理学直接面向经典不是强调三纲五常,故A项错误;宋代义理是讲儒家经义,探究名理学问,“直接面向经典、回归圣人之道”是指突出儒学的社会伦理道德,故B项正确,封建神学不是儒学经典,故C项错误;“束缚并压制人和人性”是儒学的消极方面,故D项错误。3(2019长沙一中高考模拟)明末清初反理学思潮高涨的社会原因是()A民间抗清斗争的迫切需要B士人集中总结明亡的教训C理学束缚人性和思想发展D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传播解析:选C。明朝以理学作为统治思想,因而反理学思潮也会对明朝统治构成威胁,因而反理学思潮高涨并不是民间抗清斗争的迫切需要,故A项错误;B项仅在知识分子中有体现,非题干要求的社会原因,故B项错误;明末清初僵化的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严重束缚人性和思想发展,因而出现反理学思潮,故C项正确;明末清初传入中国的“西学”主要是西方自然科学,非西方民主政治思想,故D项错误。4(2019淄博高三诊断)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这表明()A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B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C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D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解析:选B。王夫之的行为体现出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但是与材料中不同的立场观点不相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呈现的是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和清政府的不同的认知,革命者需要树立榜样继续抗清,清政府则需要缓和民族矛盾,维护统治,故B项正确;这不是历史人物的多面性,而是评价人物的观点的多样性,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不是客观公正的问题,故D项错误。学生用书P369(单独成册)(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淄博高三诊断考试)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C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D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解析:选B。道举考试客观上有利于道家思想的传播,会影响到儒家思想,但这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可知统治者宣扬唐朝统治的合理性而推崇道学,故B项正确;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是科举制度的作用,而与考察科目的变动无关,故C项错误;客观上有利于推动道学的传播,有益于文化的多元发展,但这不是目的,故D项错误。2(2019张家口高三统考)河南程氏遗书卷二载:“(二程)昔见周茂叔(周敦颐),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理学家重视“孔颜之乐”意在()A追求以仁为核心的主体自由B发扬“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C弘扬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D重新构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体系解析:选A。理学家重视“孔颜之乐”的目的在于追求一种精神上以仁为核心的自由与享受,故A项正确;“孔颜之乐”是一种精神追求而不是治学精神,故B项错误;“孔颜之乐”是对儒家思想精神的弘扬,而不是理学,故C项错误;D项过于宽泛,故D项错误。3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理学的“反动”指()A强化三纲五常教化作用B从神学政治转向伦理道德C注重强化谶纬神学思想D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解析:选B。“汉唐儒学”也有强调三纲五常的内容,故A项错误;宋代以前儒学服务“君权神授”,宋明理学则将伦理说成世界的本源,儒学成为人生哲学,把儒学的伦理道德根植于人的内心之中,从而达到维护封建专制的目的,故B项正确;“谶纬神学”主要体现在西汉以后,所维护的是“君权神授”,故C项错误;儒学从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后,就有“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的作用,故D项错误。4孔子主张“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朱熹主张“居敬察醒”,二者的共通之处是()A强调法治B强调德行修养C重视教育D人性本善解析:选B。强调法治属于法家思想而不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孔子主张“仁者不忧”,朱熹主张“居敬察醒”,两者同强调德行修养,锤炼品德,故B项正确;题目中两人均没有提到教育,故C项错误;孔子主张性相近,且题目中并没有提到人性,故D项错误。5某思想家认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材料中的思想家强调()A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B知行合一是获取天理的关键C“格物致知”才能求得天理D顺应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选A。材料中致良知以求仁体现心学的主张,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获得天理的关键,故B项错误;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主张,故C项错误;顺应商品经济发展不是主张而是结果,故D项错误。6(2019江西五市八校高三联考)黄仁宇认为宋代理学“与汉代从美术化的眼光看世界不同,认为宇宙之上构成包含无数之因果关系,而人之能为善,与自然法规(他们称为天理)相符。”与汉代儒学相比较,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主要在于()A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宣扬儒家伦理B从哲学角度开辟儒学发展新路径C借鉴因果报应宣扬封建等级观念D通过格物致知方法探索自然规律解析:选B。天人合一的思想汉代儒学已产生,故A项错误;宋代摆脱了一味关注现实和粗糙的天命观,将儒学上升到“理”的高度,故B项正确;宋代理学,以“天理”的观念来维护等级秩序,故C项错误;儒学主要目的不是探索自然规律,而是为现实社会服务,故D项错误。7(2019日照高三联考)李贽的藏书是评述历史人物的著作。其中的世纪部分,讲述的是朝代更替以及帝王个人活动。他将陈胜、公孙述(东汉末年军阀)等列入书中,且每篇都标有名目以示褒贬。如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英雄草创”,王莽篇题为“篡弑资贼”。该书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A反对思想束缚提倡独立思考B突破传统改革史书编撰体例C破除传统等级观念反抗权威D以史为据实事求是评价历史解析:选A。根据材料“且每篇都标有名目以示褒贬。如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英雄草创,王莽篇题为篡弑资贼”可知,李贽的史学著述已经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转而开始独立思考,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史书编篡体例,故B项错误;同样,材料中也并没有提及“等级观念”,故C项错误;仅仅根据材料,我们也不能推断出李贽的史学著述是站在实事求是的立场之上,故D项错误。8(2019岳阳高三质检)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材料()A否认“天理”的存在B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C认为“理”“欲”相统一D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解析:选C。根据材料“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说明清代学者认可天理的存在,故A项错误;材料中学者依然认可天理的存在,说明依然属于唯心主义,故B项错误;材料“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说明学者戴震认为天理是控制欲望而不是取消欲望,即“理”“欲”相统一,故C项正确;戴震反对遏制人正常欲望的理,是对传统理学思想的反叛,但未体现反专制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故D项错误。 9.(2019韶关高三调研)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些主张()A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B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解析:选C。材料中黄宗羲认为君臣职责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认为君主及其官吏应该尊重百姓,不应该对百姓横征暴敛以保证自己的享乐,这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传承,材料中并未提及经世致用,故A项错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有本质区别,西方启蒙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故B项错误;黄宗羲与顾炎武的主张都是对儒家思想精华(民本思想)的传承,故C项正确;动摇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故D项错误。10吴晗历史的镜子中提及“他晚年游历北方时,有和过去知道不符合的,就立刻检书查对,力求记载的真实他这种从实际出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材料中的“他”()A认为探究“理”,只需内心反省即可得到天理B主张限制君权,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C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富有时代责任感D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解析:选C。“他这种从实际出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指的是经世致用的主张,他是指顾炎武。“认为探究理,只需内心反省即可得到天理”是王阳明的主张,故A项错误;“主张限制君权,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的是黄宗羲,故B项错误;“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富有时代责任感”是顾炎武的主张,故C项正确;“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的是王夫之,故D项错误。11(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考冲刺训练)明代思想家王夫之在批评理学“损人欲以复天理”的同时,提出了弱化“理欲一体”“以性正情,以义制利”的主张。这说明王夫之()A彻底否定理学的“理欲”观B意在提倡“尊公轻私”思想C极力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认为私欲是理的物质基础解析:选B。王夫之批判的只是理学“理欲一体”“以性正情,以义制利”的主张而并未对其进行彻底的否定,故A项错误;因为王夫之批评理学“损人欲以复天理”,故其所提倡的正是“尊公轻私”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王夫之对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的批判,故C项错误;王夫之只是主张弱化“理欲一体”而并未“认为私欲是理的物质基础”,故D项错误。12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明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D李贽挑战理学权威解析:选A。以反传统、反教条和反权威自居的李贽遭受到同为进步思想家的顾炎武和黄宗羲的批判,而王夫之的政治主张亦与孔子“礼”的政治追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这些都侧面反映出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还尚未进入崩溃的阶段,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19湖南四市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伴随着汉字、汉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儒学在朝鲜三国时期即得到国家承认,得以广泛流布。儒学在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已经得到官方的正式承认推行,当时在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之中,高句丽因接壤中国,汉文化的传入相对较早。据朝鲜史书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载,小兽林王二年(372年),高句丽正式设立“太学”,作为国家的最高学府。“太学”中也设有博士,以贵族子弟为教育对象,为国家培养官吏。这显然是模仿了中国官方的教育制度。至于教育内容,根据北史旧唐书记载中国典籍在高句丽流传的情况,由“五经”“三史”三国志晋春秋等,可以探知其“太学”以儒家经典作基本教材,所授内容则是中国的经学、史学和文学,而中国的史学和文学亦皆贯彻着儒学的精神。由此可知,当时官方推行的是儒学的教育。太学之外,民间普遍设立“扃堂”(扃jiong本义:从外面关门的门闩)教授平民于弟,旧唐书高丽传载“俗爱读书,至于衙门厮养之家,各于街衢造大屋,谓之扃堂。子弟未婚之前,昼夜于此读书习射。其书有五经及史记汉书、范哗后汉书三国志、孙盛晋春秋玉篇字统字林,又有文选,尤爱重之”。朝鲜李朝后期(1719世纪),由于长达七年的反对日本入侵的壬辰卫国战争,加之北方女真族的两次入侵,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造成内外矛盾交困,封建社会急剧衰退。朱子学日益流于空谈性理,严重脱离社会现实,无补世用。于是,以柳馨远、李瀷、丁若镛、洪大容、朴趾源、朴齐家、崔汉琦等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立足于社会现实,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他们深受从中国传入的启蒙思想及实证的考据学的影响,并借助于欧洲科技典籍,积极寻求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特别强调儒学中“经世致用”及利用厚生的思想,力倡远虚文近实用,学以致用,以变革社会,救国救民。于是形成了朝鲜儒学中打破朱子学传统的重要学术思潮实学思想。(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儒学在朝鲜半岛传播的特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朝鲜对儒家文化的态度。解析 (1)根据材料“儒学在朝鲜三国时期即得到国家承认”和“高句丽因接壤中国,汉文化的传入相对较早”得知,从汉朝开始传入,高句丽传入最早;根据材料“高句丽正式设立太学,作为国家的最高学府”和“民间普遍设立扃堂”得知,国家建立儒学教育体系;根据材料“太学以儒家经典作基本教材”和“所授内容则是中国的经学、史学和文学”得知,教授中国儒家经典和历史;根据材料“朝鲜李朝后期他们深受考据学的影响”和“经世致用”可得知,中国传统儒学在朝鲜教授近两千年。(2)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态度分析,应结合时间段来看待朝鲜对待儒家文化态度,前期是全盘接受,后期结合国情反思、改造;同时历史学科要求评价历史事件应辩证分析,既要看到儒家文化的传入对推动朝鲜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时代的变迁,朝鲜社会在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要立足国情对儒家文化进行合理取舍,改造儒家文化,与时俱进。答案 (1)特点:从汉朝开始传入,高句丽传入最早;国家建立儒学教育体系(国家太学,民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