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32讲百家争鸣课后达标检测人民版.docx_第1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32讲百家争鸣课后达标检测人民版.docx_第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32讲百家争鸣课后达标检测人民版.docx_第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32讲百家争鸣课后达标检测人民版.docx_第4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32讲百家争鸣课后达标检测人民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2讲 百家争鸣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重庆高考模拟)中国文化经夏商周不断的“损巫益礼”,最终由周公确立了“敬德保民”的周礼文化体系,孔子则进一步扬弃了周礼文化中“神道设教”等内容,奠定了儒学之本。这说明()A儒家学派创始于周公B先秦文化具有人文色彩C儒学与周礼完全对立D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解析:选B。根据材料,先是周公确立了“敬德保民”的周礼文化体系,而后又有孔子进一步扬弃了周礼文化中“神道设教”等内容,这些都充分显示出先秦文化“重人轻神”的特点,故B项正确。2(2019宿迁青华中学质检)历史学家张荫麟先生认为:“孔子给春秋时代以光彩的结束,墨翟给战国时代以光彩的开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孔、墨都在乱世为平民百姓说话B墨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传承者C孔、墨积极构建各自的社会理想D学者夸大了墨翟的社会影响力解析:选C。孔子代表奴隶主阶层,维护贵族利益,故A项错误;墨翟是墨家代表,故B项错误;春秋时期奴隶制贵族统治逐渐崩溃,战国时期封建制逐渐确立,故C项正确;张荫麟先生思想倾向是双方对等的,故D项错误。3(2019石家庄二中模拟)春秋后期,自由讲学蓬勃兴起。在齐国,国君还筑有宏大的稷下学宫,容纳数百千人,专供各派学者到此“不治而议论”。当时的自由讲学()A均主张社会变型B得到了各诸侯国的支持C否定了传统观念D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解析:选D。春秋后期诸子百家自由讲学,各派思想论争,并不全主张社会变型,故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齐国设置稷下学宫容纳学者自由讲学,说明齐国对自由讲学的支持,但不能体现各诸侯国均支持自由讲学,故B项错误;春秋后期诸子百家自由讲学,各派思想论争,并不全否定传统观念,故C项错误;春秋后期诸子百家自由讲学,各派思想论争,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故D项正确。4(2019肇庆模拟)钱穆在中国文化导论中提出:大体在孔子以前,那时的书籍,后世称之为“经书”;在孔子以后的书籍,后世称之为“子书”。这一变化反映了()A传统礼乐制度逐渐没落B新儒学对经学的冲击C学术向平民阶层转移D城市商品经济的兴起 解析:选C。材料提及的是书籍称谓的变化,与礼乐制度无关,故A项错误;新儒学是指经西汉董仲舒改造的儒学,故B项错误;“经书”属于上层贵族书籍,“子书”属于平民阶层书籍,故C项正确;材料中书籍的称呼的变化与商品经济兴起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5(2019广安诊断)论语中,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这反映出当时儒学的特征是()A思想内涵的丰富性B核心理念的多样性C治国措施的深刻性D传播阶层的广泛性解析:选A。材料“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说明孔子弟子对其思想做出不同解释,反映出孔子思想内涵丰富,故A项正确。6(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实验班选拔考试)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主张“致虚”“守静”,韩非子主张“孔窍虚”,曾子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提倡“浩然之气”“反身而诚”。这说明诸子学派()A具有各具特色的道德偶像B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C认同各不相同的修养方式D强调突破传统礼制的束缚解析:选B。材料中诸子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道德修养方式,但没有涉及具体的道德偶像,故A项错误;材料中诸子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道德修养方式,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中诸子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道德修养方式,但没有反映出对各不相同修养方式的认同,故C项错误;强调突破传统礼制只符合儒家的道德要求,材料中老子代表的道家、韩非子代表的法家没有突破传统礼制束缚的要求,故D项错误。7(2019福州高三质测)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称霸,而晋文公在践土之盟时要周襄王承认自己的霸业,孔子因此认为“晋文公谲(欺诈、玩弄手段)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这反映了孔子()A维护西周礼制秩序B反对诸侯争霸战争C宣扬三纲五常伦理D推崇齐桓公式霸业解析:选A。由材料中孔子对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的不同评价可知,孔子反对诸侯对周王权威的冲击,这体现了其维护西周礼制秩序的思想,故A项正确。B项缺乏材料依据,排除;C项是董仲舒提出的,故排除;材料中孔子对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做法虽然并未像对晋文公那样批判,但是这也不能说明孔子推崇齐桓公式的霸业,排除D项。8(2019孝义高三摸底)老子的名言有“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治国如同烹小鱼,不能急,不能用大火,不能总翻个,要用慢火适当烹饪。这反映了老子()A以德治民的思想B向往小国寡民的生活C休养生息的思想D反对社会变革和战争解析:选C。以德治民是孔子(儒家)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材料中呈现的是老子的治国理念,不是老子的社会理想,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急,不能用大火,不能总翻个,要用慢火适当烹饪”即无为而治,故C项正确;材料“要用慢火适当烹饪”,并不等同于反对社会变革和战争,故D项错误。9(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三摸底)韩非子指斥儒家“礼、乐、诗、书”的教条和“仁、义、孝、悌”的道德准则都是“愚诬之学”“贫国之教”“亡国之言”。这反映了韩非子()A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制度B推崇以法治国的原则C对儒家思想存在抵触心理D认为儒家影响力较小解析:选C。据材料“韩非子指斥儒家礼、乐、诗、书的教条和仁、义、孝、悌的道德准则都是愚诬之学贫国之教亡国之言”可以得出韩非子对儒家思想存在抵触心理,故C项正确。10(2019衡水一中高三分科综合考试)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先王之道”,根本无力解决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的现实问题,其“三代”说教被普遍认为“迂阔而不懂世事”。该学者在此强调的是,先秦儒学()A意图复辟西周贵族政治B努力提高社会道德水平C未能顺应当时政治需要D推崇上古贤君治世之道解析:选C。题干中学者指出“先王之道”无力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三代”说教是“迂阔而不懂世事”,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倡导的“先王之道”和“三代”说教不适合当时的社会局势,没有能够顺应当时政治需要,故C项正确。11(2019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某学派以“自然”为本位,侧重于从“自然”出发来观照人生、社会和宇宙,强调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张顺应自然,回归自然。该思想()A提倡广泛地理解体贴他人以调整人际关系B对于中国哲学和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C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社会责任的文化性格D把超自然的信仰置于现实人事的从属地位解析:选B。从材料“主张顺应自然,回归自然”等关键信息推断,该思想属于道家思想。A项主张仁爱,属于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道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同时“无为”思想也对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故B项正确;C项属于儒家积极有为思想的影响,故C项错误;D项属于儒家“敬鬼神而远之”思想的影响,故D项错误。12(2019中原名校质评)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张“法者所以爱民”“以刑去刑”“至德复立”。这表明商鞅在思想上()A坚持“礼法”并重 B强调“轻罪重罚”C认为圣君行仁义于天下 D与儒家思想相通相容解析:选D。材料中商鞅主张“至德复立”,重视“德”而非“礼”,故A项错误;材料中商鞅主张法德并用,与刑罚的程度“轻罪重罚”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商鞅主张法德并用,而不仅仅是实行仁义、以德治国,故C项错误;材料中商鞅主张法德并用,与儒家思想主张德治具有相通之处,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礼”是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中国的社会秩序和民族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礼的力量。宋石男孔子的历史和历史的孔子 材料二复生(注:谭嗣同的字)所谓以心力解劫运者,仁,即心力也,心力之表见曰通,其所以害夫通者则曰礼、曰名。盖通必基于平等,而礼与名皆所以害其平等之物也。礼与名之尤大者则曰三纲五常,曰君臣、父子、夫妇。而君臣一纲尤握其机枢。久而成劫运,其祸皆起于不仁,求反于仁而强其心力,其首务在于冲决纲罗,而君统之伪学尤所先。谭嗣同仁学材料三在“礼”的演进发展中,它始终未失其神圣的意味,显示出了中国社会和文明的重要特点。不仅宫廷,而且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通过“礼”来规范他们的生活,以达到与有序的自然相一致。安乐哲、郝大维 孔子哲学思微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坚持此种理念的理由。(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礼”的认识,并归纳“礼”与“仁”的关系。(3)据材料三,说明作者肯定“礼”的依据。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析“礼”对中华民族社会秩序与文化养成的影响。解析:(1)第一小问理念,据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得出为政以德,据材料一“为国以礼”得出为国以礼;第二小问理由,据材料一“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得出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2)第一小问认识,据材料二“其所以害夫通者则曰礼、曰名。盖通必基于平等,而礼与名皆所以害其平等之物也”得出礼妨碍平等,阻止社会进步;第二小问关系,据材料二“复生(注:谭嗣同的字)所谓以心力解劫运者,仁,即心力也,心力之表见曰通,其所以害夫通者则曰礼、曰名”得出礼和仁的关系是相互矛盾的。(3)第一小问依据,据材料三“不仅宫廷,而且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通过礼来规范他们的生活,以达到与有序的自然相一致”得出礼能够规范人们的生活秩序;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礼”对中华民族社会秩序的影响是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尊卑的等级观念,礼在文化养成方面的影响是有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遵守社会规范,但是也压抑了人的个性。答案:(1)理念:为政以德;为国以礼。理由: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2)认识:“礼”有害平等,阻碍社会进步。关系:互相矛盾。(3)依据:“礼”使人们的生活自然有序。社会秩序:社会规范;专制统治(等级观念)。文化养成:讲德守礼;压抑个性(制约创新,导致中庸)。14(2019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主持人),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郭沫若在论及荀子时说:“我觉得他很像一位杂家。这种杂家的面貌正是秦以后儒家的面貌,汉武帝以后学术统于一尊,儒家成了百家的总汇,而荀子实开其先河。”朱义禄绷著诸子百家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解析:材料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之间走向融合的现象,以儒家为例,儒家吸收了道家、法家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