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登山》教学设计之四_第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登山》教学设计之四_第2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登山》教学设计之四_第3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登山》教学设计之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登山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目标1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坚强品格。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闪烁”、“锻炼”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在简介故事发生的背景中。1初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写了一个“登山”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登山?为什么要登山?2登山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为什么一去一返都要走这条路?课文最后一段话,你怎样理解?(二)朗读课文,正音正字:(三)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概括性的词语,再归纳自然段段意(对话形式的自然段适当归并):(四)解答初读课文时,“一边读,一边想”的问题(答案要点画在课文中)。然后,课堂议论,归并自然段段意,再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提醒学生注意:作者为了把一件事情叙述清楚,总要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写。某一个阶段的意思连接得比较紧密,就形成了一个段落。当一个段落过渡到下一个段落时,一般情况下,又可能时间推移了,或地点转换了,或情节发展了,等等。第一段(第1自然段):列宁为了躲避搜捕,隐居在普罗宁。第二段(第218自然段):列宁和巴果茨基为看日出抄近走了一条危险的小路,登上山顶,饱览了日出的壮观景象。第三段(第1928自然段);列宁和巴果茨基看完日出,列宁仍坚持走危险的小路,并且说这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根据以上三段段意,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重复的词语可以略去)。自己归纳后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归纳,教师评议。通读课文注意语言的速度和感情。对话部分,注意人物说的话和作者的叙述语要分明。第二课时(一)检查第一课时归纳的课文主要内容。再要求:试用一句表示谁、做了什么的话,把课文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列宁为了看日出,往返走过一条危险的小路,锻炼自己的意志。)(二)登山一课,讲了列宁为了登山看日出,往返走过一条危险的小路,锻炼自己的意志的故事。1课文第一段交待了故事发生的什么?(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俄国十月革命前;地点普罗宁;人物列宁,以及列宁隐居普罗宁的原因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隐居”?换成“居住”行不行?为什么?“隐居”是隐蔽在偏僻的地方居住,目的是躲避敌人的搜捕。换成“居住”就没有躲避的意思了。2齐读第一段,提问:如果不要这一段,直接从第二段说起,可以不可以?为什么?试着读一读,看看。(没有这一段不可以:不知道普罗宁是个什么地方,列宁为什么到这里来,故事发生在什么时期,这些都不知道,显得故事很不完整,给读者留下不少疑问。)(三)阅读第二段:1指名读(或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列宁和巴果茨基登上山看日出,为什么要走近路?(出发晚了点儿,走远路怕赶不上看日出。)近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危险的小路)把写小路危险的句子画下来。(“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2小路怎样危险?看看105页上的插图,具体说,小路危险在哪里?看后再回答。句子里有个“容”,“容”这个词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查查字典,看看。(容纳,在这里就是“搁”“放”的意思。“路只能容一只脚”说明路太窄了,窄到只能搁一只脚的宽度。这样窄的小路,“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稍不小心或心慌意乱,就有掉下深渊的危险。“深渊”,可是很深很深的水啊!)3这条危险的小路,巴果茨基是曾经走过的。这次他先通过时,是轻松的吗?(不轻松。)从哪些地方看不轻松?这进一步说明什么?(巴果茨基“背贴着峭壁”的“贴”;“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免得看了紧张;用“碎小”的步子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动”。“碎小”“慢慢”“移动”说明因为紧张、害怕而倍加小心。走过最危险的地方,“轻轻地舒了口气”看到列宁跟在他后面,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大声喊:“往回走!”这又看出巴果茨基非常担心列宁掉下深渊。从巴果茨基的这些动作、表情看,他走过时,也是提心吊胆的,可见,小路的确是危险的。)4那么,列宁是第一次走这条危险的小路的,他表现怎样?(列宁跟在巴果茨基后边,在“最危险的地方停住了。巴果茨基知道列宁“头昏目眩”了。说明列宁也害怕了。)但是,列宁面对眼前的危险,尽管“头昏目眩”了,害怕了,但他又怎样看待和处理的呢?(列宁“站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动。”他“不慌不忙,一步一步走过这段危险的小路。”)“定了定神”、“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地走过了危险的小路”这又反映了什么?大家议论后共同解答。(反映了列宁虽然害怕,但他没有在害怕面前退下来,而是战胜了害怕,勇敢地走过去,表现了他不畏艰险,面对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5列宁和巴果茨基终于登上山顶了。他们观看的日出景象怎样?读一读这一自然段。(日出景象很美,很壮观。难怪他们冒险前来观赏。)6日出景象究竟怎样美丽,怎样壮观呢?出示小黑板或投影,要求根据课文在这段话的括号里,填上短缺的词语。再比较填写的这些词语是不是可有可无,它们在句子里的作用怎样?他们登上山顶,一股()阳光正好射穿()的薄雾。远处()湖水开始反射出()亮光。山顶上的雪()变成粉红色,()露珠儿也开始闪烁着光芒。(),鸟儿们放开歌喉,()唱了起来。(所填写的词语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的。它们在句子里起了形容、修饰的作用。使日出的景象生动、形象,显出壮观。不只是看见了阳光、湖水、雪、露珠儿,听到了鸟儿叫,就觉得优美、很壮观,关键是看到了什么样的阳光、什么样的湖水和什么样的雪,鸟儿叫得怎样动听,等等。)(三)阅读第三段。一边读一边思考:1列宁和巴果茨基看完日出,返回时,第二次走了危险的小路。第二次走跟第一次走有哪些不同?(跟第一次相比不同的情况有:巴果茨基说不必走原路,而列宁坚持仍走原来的小路;走的时候,不是巴果茨基先走,而是列宁先走;列宁在最危险的地方没有停下来,毅然决然走过去。)2列宁毅然决然地走过去,“毅然决然”是什么意思?查查工具书。(“毅然决然”是坚决地,毫不犹豫地。)列宁为什么还要走那条危险的小路呢?当巴果茨基问起列宁时,列宁是怎样“解释”的?从课文第三段找出答案来。(“就是因为我害怕它。”“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3课堂讨论列宁说的三句话。提示:列宁说的三句话,用了三个句号。每一句话有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意思。三句话之间,又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一句比一句意义深。列宁为什么还要走这条危险的小路呢?回答的第一句:“就是我害怕它。”列宁这样回答表明什么?(表明小路的确危险,列宁坦率地承认自己“害怕它”。)一般情况,对自己害怕的事情,总要躲避,不去做。为什么列宁对害怕的危险小路不远离,还要走呢?列宁回答的第二句话,解答了这个问题:“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这句话有什么含义?面对危险的小路,列宁是怎样没让害怕把自己压倒的?(列宁面对危险的小路,是“害怕它”了。但他没有躲避这种害怕,而是迎着危险带来的“害怕”而上,勇往直前地向“害怕”挑战了。这是一个革命者对待“害怕”的正确态度。)列宁为什么要一次次面对危险和“害怕”,不让它们压倒,而是迎着它们而上呢?看看第三句话,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这句话的基本意思是什么?(咱们得锻炼自己的意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怎样理解?(强调不放过每一个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四)小结:“登山”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俄国的霍德扎写它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讲述列宁登山的故事,赞扬他自觉地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危险、害怕是怎样做的?今后有什么打算?简单地说一说,议一议。(五)再读列宁说的三句话,然后再读一遍课文。布置课下用“闪烁”、“锻炼”造句。读一读课文原句,进一步理解两个词的意思和用法:1“闪烁”,是指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课文原句是描写山顶上树丛和草地上的露珠儿,在初升的阳光照映下,光芒一闪一闪,忽明忽暗。例句:闪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