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分水岭区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_第1页
某分水岭区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_第2页
某分水岭区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_第3页
某分水岭区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_第4页
某分水岭区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淮分水岭区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江淮分水岭区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11月目 录前 言4第一章规划背景4第一节现实基础4第二节发展环境6第三节重要意义7第二章总体思路7第一节指导思想7第二节基本原则8第三节战略定位9第四节主要目标10第三章空间布局12第一节产业布局12第二节城镇体系15第四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9第一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9第二节全面提升传统产业22第三节积极培育新兴产业24第四节加快发展服务产业26第五章强化基础设施支撑28第一节构建区域供水体系28第二节提升区域通达能力30第三节优化区域能源结构32第四节加快信息网络建设33第六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34第一节岭脊生态廊道建设34第二节乡村生态体系建设35第三节美好乡村环境建设36第四节工业污染综合治理38第七章提高改革开放水平39第一节完善对外开放平台39第二节构建区域合作体系39第三节推进统一市场建设40第四节深化体制机制创新41第八章保障措施42第一节加强组织协调42第二节坚持规划引领43第三节加大支持力度43第四节强化监督检查44前 言江淮分水岭地区(以下简称岭区)位于我省中部,是连接皖江城市带与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纽带,在我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促进岭区经济和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形成南北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根据省政府工作部署,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32020年。规划范围包括合肥、六安、滁州、淮南4市的肥东、肥西、长丰、金安、裕安、寿县、定远、凤阳、明光、南谯、全椒、来安、田家庵、大通14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2.48万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约937.2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109.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7.9%、15.7%和12.3%。第一章规划背景江淮分水岭是我省长江、淮河的分界线,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经过多年的综合开发治理,岭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第一节现实基础岭区人口众多,自然、文化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较强。1997年,省委、省政府从战略高度决定对岭区进行综合治理开发。经过持续十多年的重点扶持,尤其是随着周边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岭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全面改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肥西、肥东和长丰成为全省经济强县,生产总值分别位列全省县域经济的第一、第二和第五位。19972007年,岭区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最关键、群众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大力实施把水留住、把树种上、把路修通、把结构调优四项工程,着力改善区域水利、生态、交通条件;20082012年,积极实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和生态文明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旱涝保收面积和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提高到71%和29.5%,分别比1997年增加9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平均森林覆盖率达到23%,与全省的差距缩小到4.4个百分点;岭区农民收入和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基本形成了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城市道路等相衔接的农村公路网。皖江示范区建设以来,岭区开发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推进。目前,岭区共有省级(含筹建)以上开发园区19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家、省级开发区10家、省级筹建开发区7家),初步形成了滁州经开区、肥西桃花工业园区、明光工业园、全椒经开区、南谯工业园区的家电产业集群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六安经开区、裕安经开区、寿县工业园区、金安经开区的生态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六安经开区、寿县工业园区的棉纺织和服装产业集群,定远盐化工业园的盐化工产业集群等,积极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夯实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基础。第二节发展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我省也相继推出了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施。岭区位于皖江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皖北“四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叠加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将是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合肥、淮南、六安和滁州等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逐渐增强,将带动岭区县域经济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岭区的大部分县(市、区)属皖江示范区范围,是我省未来大规模工业化的重点区域,随着自主创新和转型发展持续推进,岭区参与区域分工与合作的竞争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省委、省政府支持皖北发展“新10条”进一步实施和落实,也将有利于岭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同时,岭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也日益凸显。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岭区人均地区生产总最高与最低比值超过5倍,地区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业发展基础依然薄弱,现有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相对不高,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农业比重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效应不强;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水资源约束;农业人口多,市场意识薄弱,市场适应能力差。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第三节重要意义加快岭区发展,有利于我省按照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现建设空间和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之间的合理匹配,建成美好安徽;有利于促进合肥等中心城市产业优化升级,形成错位发展的梯度产业分工格局;有利于加强农业优势产区建设,加快构建全省区域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体系;有利于岭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集聚人口和经济,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构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带,实现南北联动发展,改变“南强北弱”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第二章总体思路根据岭区资源禀赋、经济区位和产业基础,按照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统筹谋划,扎实推进。第一节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深化合肥经济圈发展分工,创新合作方式,促进区域联动,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坚持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支撑能力,着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口集聚、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着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努力把江淮分水岭地区建设成为与中心城市有机融合、县域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产业集聚区。第二节基本原则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岭区发展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统筹产业、基础设施、资源和环境四大要素,坚持生态化建设,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工业主导,集群发展。依托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合芜蚌自主创新平台,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关联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构建区域合作竞争共赢机制。产城融合,集聚发展。按照宜业、宜居、宜游的要求谋划园区和城市发展,努力提高工业用地综合利用率,以“产业密集”、“和谐人居”和“生态休闲”为三大特色,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城乡统筹,和谐发展。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统筹协调城镇化发展与美好乡村建设,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第三节战略定位依托岭区连南贯北的区位条件,促进皖江示范区、合肥经济圈与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相互对接融合,努力构建区域分工合作、互动发展新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构建以合肥为中心,以淮南、六安和滁州为重要节点,以中心城镇为支撑的区域城镇体系,着力推动合六、合淮同城化发展;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推动岭区各地积极融入周边中心城市,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优化配置,形成岭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新高地。以新型城镇化发展为引领,坚持工业主导、以工促农、三产协调,打造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样板;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一批规模和水平居全省前列的县域经济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及家用电器产业配套基地、重化工业基地。特色农业和美好乡村建设示范区。努力提高现有水资源的利用水平和使用效率,促进以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立足岭区生态环境条件,坚持规划引领,发挥县级主体作用,统筹现代农业示范区与中心村建设,逐村逐片整体推进,形成岭区特色乡村风貌。江淮地区生态安全大屏障。以岭脊地带、岭脊两侧生态敏感区以及岭脊沿线村庄为重点,建设江淮分水岭岭脊森林长城,实施低山、丘岗地森林保育、水源涵养、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工程,打造我省长江与淮河之间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文明家园。第四节主要目标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三个强省”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建设框架内,力争到202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以下主要目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岭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20亿元,人均超过超过全省县域经济平均水平;实现财政收入5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0:50:40;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岭区主要城镇实现到合肥“1小时通勤圈”,各县(市、区)点对点通达条件全面改善,县乡公路和农村路网全面优化;三网融合覆盖范围达到80%乡镇;农村水利条件明显改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千公顷,抗旱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村交通更加便利。优势产业形成竞争优势。家电信息、装备制造、硅基新材料、盐化工、凹土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成为在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其中盐化工和硅基新材料成为千亿元级产业,并呈现高端化发展态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达40%,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60%以上,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80%以上。现代城镇体系基本建立。现代城镇体系基本形成,镇化率达到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066元,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8077元。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发展方式实现转变,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地区和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口、资源、环境更加和谐,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完成省市下达任务。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旅游、文化、卫生和信息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旅游综合接待功能配套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三章空间布局依托合肥、蚌埠、滁州等中心城市,优化产业分工,促进主导产业集聚,增强中心城镇城市功能,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现代城镇体系和错位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第一节产业布局依托重要交通节点和综合运输通道,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为开发重点,构建“两横两纵”经济带,培育四个集聚人口和产业、实现合作和联动发展的对接区。一、构建“两横两纵”经济带按照皖江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衔接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规划,构建岭区经济增长轴。加快滁合六经济带发展。依托宁西铁路 南亚欧大陆桥,自东向西贯穿滁州市区、全椒县、肥东县、肥西县、合肥市区、六安市区等,是一条横贯我国中部新的东西大干线,填补了陇海线与襄渝线、汉丹线之间四五百千米内无东西向铁路的空白。和合六工业走廊,发挥合肥 淮南线、合九线与宁西线的交汇点。和六安 阜阳景德镇铁路与宁西铁路、合武客运专线的交汇点。的交通枢纽优势,引导要素向沿线集聚,打造岭区南部横向经济带。以滁州为节点,促进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相互融合、一体化发展,构建“宁合城市群”,成为长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的“桥头堡”。向西加强与中原经济区联系,形成支撑中部地区崛起、促进东中部协调发展的重要区域。增强六淮滁经济带实力。依托淮河黄金水道和阜六铁路 北起阜阳市,途经颍上、霍邱,至六安市与宁西铁路接轨,是国家铁路干线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两淮”煤炭生产基地建设及霍邱铁矿资源开发,保障沿江乃至东南沿海地区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淮南为核心,充分发挥寿县、定远、凤阳、明光资源禀赋优势,打造岭区北部沿淮工业带;挖掘淮南“豆腐文化”、寿县古城、蚌埠双墩遗址、定远汉墓、凤阳明皇城等人文旅游资源,传承和发展花鼓灯、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构建岭区特色文化旅游带。提升合淮工业走廊水平。充分发挥合淮同城效应,以206国道合淮段、合九路(合肥水家湖九龙岗)、合淮大道(合肥蒙城北路-淮南中兴路)三条主要干道为主轴线,以淮南现代产业园和长丰水湖工业园为启动区,加快形成合肥北部组团、淮南南部组团以及下塘组团,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布局,构建“一轴一区三组团”的总体空间结构,打造岭区乃南北经济发展轴,成为全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培育和壮大合明经济带。南起肥东县,沿省道101和309交通干线,延长合肥经济圈“合定发展带”到凤阳和明光,形成“合明发展带”;通过合肥经济圈建设带动滁州市域西部板块加快发展,在西北方向实现与皖北中心城市蚌埠对接;发挥矿产和农产品资源优势,打造千亿元级盐化工、硅基和凹土新材料基地,成为合肥和南京的产业配套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二、打造“合淮滁六”对接区根据岭区各地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依托“两纵两横”经济发展轴,引导要素向开发园区集聚,促进各地融合发展。合六对接区。包括肥西、金安、裕安、寿县四县(区)。依托合六快速通道、合六城际铁路以及合六高速,着力推进合肥高新区与六安东部新城产业分工协作,打造合六产业走廊;积极推进合肥新桥机场临空产业园建设,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依托重点镇、交通干道,布局建设一批优势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增强区域产业发展竞争力。合淮对接区。包括淮南山南新区和长丰县。依托山南新区的高新技术园区和东南工业园区产业优势,通过启动区建设,加快培育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光纤光缆、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打造合淮工业走廊的北端产业高地,成为合淮蚌地区知识密集、信息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大滁城对接区。包括南谯、全椒、来安三县(区)。依托苏滁产业园、滁州经开区和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南谯工业开发区、琅琊经开区、来安经开区、来安汊河开发区和全椒经开区,重点发展家电信息业、机械(汽车)业、精细化工业,提升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纺织服装业,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合肥和南京联动发展的融合区。 凤定明对接区。包括肥东、定远、凤阳、明光四县(市)。依托定远工业园区、盐化工业园区、凤阳工业园区、凤阳硅工业园区、明光工业园区、明光涧溪凹凸棒粘土工业集中区、明光桥头镇农副产品加工园,在确保岭区生态安全前提下,重点发展盐化工、硅基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日用化工、凹凸棒粘土加工等产业,着力打造岭区北部县域工业经济集聚区。第二节城镇体系以合肥为核心,以淮南、滁州和六安三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撑,以主要交通通道沿线重点城镇为节点,构建五级城镇体系。在注重塑造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推动岭区县城积极融入中心城市,加强在空间布局、城市功能、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衔接,构建梯度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格局。一、提高合肥核心地位发挥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作用,按照“中心集聚、组团拓展、区域协同”的思路,全力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深入推进“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优化提升主城区,打造高端服务集聚、综合承载力强的长江中下游重要中心城市,成为滁合六经济带的增长极、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引领包括岭区在内的皖中地区加快发展。二、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提高淮南辐射能力。按照“东进、南扩、西调、北联”和“一主两副四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提升田家庵和大通区的城市功能,通过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山南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建设,带动南部城市协调区重点乡镇以及寿县、定远等周边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发挥滁州门户作用。发挥地处合宁之间的区位优势,实施“滁来全同城化板块、凤定明一体化板块、天长省际融合板块、一岭三带生态战略板块”市域空间发展战略,以及“中部江淮分水岭生态发展带、东部滁来全天城市服务及先进制造业发展带、西部定凤明资源深加工产业发展带”的区域联动战略,打造长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的“桥头堡”、促进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融合发展的门户枢纽。支持六安加快发展。实施“东向发展,呼应合肥西进”的城市发展战略,按照“中心突出,县域突破、择优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总体思路,大力推进六安中心城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引导城市发展重心向东拓展,积极发展东部新城,努力建设中部地区具有滨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大别山革命老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三、提升县城综合实力把县城作为现代城镇体系建设的重要节点,着力提高县城能级。岭区各地要抢抓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机遇,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主动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完善城市配套功能,积极推动产城一体,不断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肥东、肥西和长丰是合肥经济圈核心圈层,按照“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实施肥东县城西扩,肥东县城南扩,融入合肥主城区建设;按照合肥副中心城区定位,优质建设长丰城区。发挥长丰县城区位优势,与淮南山南新区加强联系,密切产业协作,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部分高新产业转移,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打造合淮一体化共建平台。发挥南谯、来安和全椒城区毗邻南京的区位优势,把握南京跨江发展的重要机遇,依托滁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南谯工业开发区、来安经济开发区、来安汊河开发区和全椒经济开发区,加强与南京都市圈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大南谯新城建设力度,全力打造“大滁城”副中心。来安县按照新型工业园、魅力后花园、宜居新家园的定位,建设绿色能源基地、商贸物流枢纽、山水休闲圣地。全椒县按照“东扩、南移、北进”的总体思路和“二城、三片区、开放式、多组团”的开放结构,全面启动以土桥水库为中心的城北新区建设,实现与滁州主城区对接。充分发挥定远、凤阳、明光沿淮水运优势,依托定远工业园区、盐化工业园区、凤阳工业园区、凤阳硅工业园区、明光工业园区、明光涧溪凹凸棒粘土工业集中区,加强与合肥、蚌埠和淮南产业分工与协作。定远按照“一带、二核、三星、三轴、多点,开放式网络结构”,构建城镇体系空间发展格局,强化县城和炉桥永康片区功能,形成县域经济的增长极核,推动炉桥片区与淮南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凤阳按照“一主一副一山多廊道”的空间布局结构,着力打造凤凰山南部府城片区,建设城市核心区,注重与蚌埠的一体化发展;以凤凰山北部的门台片区和临淮关镇区为重点,建设以工业、居住、商贸、仓储物流为主的城市副中心,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沿淮区域的次中心、以硅产业为主导的生态旅游城市。明光按照“一核四片两带”城镇空间分布格局,打造由管店、石坝、苏巷、桥头四个卫星镇组成的主城区,依托沿104国道及京沪铁路沿线的“张八岭三界管店明光城区桥头”城镇密集带,实现与五河联动发展。优化提升金安、裕安六安主城区城市功能,按照“一核、两轴、六区”的网络状城镇结构,打造“寿春正阳、炎刘安丰”城镇集聚区。加快推进寿县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动寿县与淮南一体化发展。加快老城区和城南新区建设,把寿县建设成为展示楚文化魅力、彰显山水特色的旅游基地,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安徽省重点旅游城市。四、扩大重点城镇规模加快发展一批综合型、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等各具特色的新型名镇。选择合肥市的三河、长临河、下塘,淮南的草庵、上窑,滁州的汊河、炉桥,六安的椿树、毛坦厂、苏埠、固镇、炎刘、正阳、安丰等经济重镇,按照小城市规模,试点规划建设镇级市,提高规划建设标准,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发展特色壮大经济,赋予更大自主发展权限,增强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五、培育中小城镇发展把中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支持一批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城镇化潜力大的中小城镇,发挥其自然、生态、产业和文化优势,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特色产业集聚,彰显发展特色。通过政府推动、体制创新、市场运作的模式,按照市政设施标准改造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和人口集聚,形成城镇化规模效应。第四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挥皖江示范区和皖北振兴政策叠加优势,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岭区经济和社会加快发展。第一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根据分水岭地区发展条件,按照现代农业发展导向,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和设施农业,积极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和粮食生产高产创建活动,落实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任务,以产粮大县为依托,扩大小麦、玉米、水稻核心区建设规模。加快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改善积肥设施、机耕道路及桥涵、农田林网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落实土坡改良、地力培肥等措施,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继续实施大型灌区节水灌溉和大型灌排泵站改造项目建设,加快小型水利工程改造升级步伐,完善田间灌排沟渠及机井、节水、小型集雨蓄水设施。支持滁州市“百亿粮仓”工程和六安市“粮食双百亿”工程。力争到2020年,粮食总产量200亿斤,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5%,新增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600万亩,高标准农田比重提高到30%。积极培育区域特色农业。以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为载体,以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为支撑,着力提升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水平,推进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以合六对接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和苗木花卉,推进肥西三岗花卉苗木基地、肥西老母鸡物流园区建设,建设一批肉类生产加工产业集群和精品城市生态园林绿化苗木基地。合淮对接区大力发展畜牧和果蔬产业,加快推进以畜禽、乳品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依托春然食品、益益乳业等,完善养殖、屠宰加工、饲料加工和物流配送产业链,建设肉猪、奶牛产业集群(带)。利用交通便利优势,加快发展优质草莓、树莓、马铃薯、冬南瓜和反季节蔬菜。以滁州奶业、达诺乳业等为龙头,积极发展荷斯坦奶牛品种,建设一批奶牛生产基地。加强定远猪种质资源保护,建立畜牧业生产基地,提高特色农产品经济效益。以雨润定远康源公司为龙头,培育养殖大户和营销大户,建立畜禽养殖生产基地。力争到2020年,岭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45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2.7:1。加快推进规模化经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加快农地确权进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土地流转为依托,以扶持服务为保障,培育发展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鼓励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成立家庭农场,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向家庭农场倾料,稳步提升种植业规模化水平。落实农民合作组织支持政策,促进经营主体联合发展。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推行与家庭农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家庭农场自建。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加强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农资连锁经营、农机教育培训、农业机械化公共信息服务等体系和平台建设,扶持建设一批国家级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力争到2020年,岭区土地规模化经营比重提高到40%以上,畜禽规模养殖比超过70%,岭区生态精品旅游线路全面形成。专栏一:建设一批现代农业重点项目粮食产业。以定远、凤阳、明光等国家产粮大县为依托,深入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和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别建设小麦、水稻高产攻关核心区400万亩、1000万亩。扶持粮食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畜牧产业。以畜牧业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集约化为重点,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支持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扶持长丰、肥东、肥西、寿县、裕安、大通等县(区)生猪、奶牛、肉牛、肉羊和家禽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 。果蔬产业。以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扶持特色产业,坚持设施与露地并举、水生与旱生并进,质量与数量并重,扶持肥东、肥西、潘集等(县)区建设一批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和名优果品生产集中区。苗木产业。围绕岭上“森林公园”建设市场需求,重点扶持肥西、南谯、全椒、来安等地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高档精品苗木花卉,提升整体水平,培育一批年产值达百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建成200个连片面积在100亩以上的苗木花卉园区。第二节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把握国内外市场发展新趋势,坚持自主创新和承接产业转移并举,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极具潜力的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轻工纺织业。发挥岭区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中高档出口服装加工项目、国内品牌服装代加工项目、中高档配套型家纺产品项目,推进设计创意、技术研发、品牌推广中心建设,注重新品牌的培育、认证和整合,发展一批服装产品加工企业群。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畜禽加工、饮料加工、乳制品加工、饲料加工、休闲食品加工、烟草加工等产业集群,推动加工精深化,引进和培育知名品牌,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优质专用原料基地,建设物流配送体系和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机械制造业。积极承接和发展国内知名品牌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大力开发生产先进的叉车、起重机械等系列工程机械制造业,支持研发生产轨道交通、发动机、减震器、变速箱、压铸铝传动系统、汽车电机、底盘、车用工程塑料件等。加大特种机械、船舶等装备制造业研发力度。鼓励发展输变电设备、大型液压机、大型潜水泵、煤矿机电等特色产品。家电产业。重点发展高压电气、输变电成套设备、家用电气设备等。进一步推动家电产业集群化发展,着力研发绿色环保型、信息智能型和个性化家电产品。全力发展家电配套件企业,形成家电产业发展良好配套环境,加快发展注塑、冰箱内胆、模具等具有较大市场优势的家电配套产品,不断提高家电产品本地配套比重。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推进钢铁、化工、建材等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重组步伐,提升技术水平,建设精品原材料基地。积极推进马钢合肥公司钢铁产品结构优化,加快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钢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支持热电工程、硅化工、盐化工煤化工一体化等工程建设,提高离子膜烧碱、氮铵、磷铵、硫基复合肥等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绿色发展。专栏二: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和集群建设田家庵、凤阳、明光、肥东等资源性产业基地;金安、大通、南谯、来安、长丰、肥西等机械、钢材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田家庵、大通等矿用电子电气及机械生产基地;肥西、肥东、长丰、南谯等家电生产基地和集群;大通区、田家庵、南谯区、金安区等服装产业生产基地和集群;明光、凤阳、大通、寿县、金安、肥东、肥西等地农产品加工集群;合肥、田家庵、南谯区、来安、定远、凤阳、明光等包装、材料和化工产业基地;凤阳、合肥、南谯区玻璃产业集群。第三节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支撑作用,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公共安全、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重点领域,完善产业链,推动跨越式发展、集群化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大力承接发展新型平板显示、数字音视频、汽车电子、特种用途电子设备等。积极发展与重大整机项目相配套的集成电路、电子材料及新型元器件产业,完善产业链。加速开发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智能语音等产品,承接软件外包。拓展LED冷光源、蓄电池、特种电缆、光纤光缆等特色电子信息产品项目。加强矿用电子安全等技术研发,支持光学传感器、光电探测仪、医用红外线检测仪、光谱仪、光通信设备元器件、光纤连接器等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开发中高档精密模具、精密光连接器、光转换器等新型电子元器件。加强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制造。生物产业。加大生物制药投入力度,重点发展生物制剂。发展特色良种繁育、饲料酶制剂、生物化肥、生物农药等生物农业。提升非粮原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基材料、工业酶制剂等生物质产业。壮大生物酶节能降耗、修复环境污染、治理藻类等生物环保产业。公共安全产业。重点发展应急指挥与救援技术装备、大空间火灾安全监控系统、生产安全监控系统、食品安全检测、量子保密通信、信息安全控制系统等产业,在相关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研发及转化平台。新材料产业。面向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农用化工等领域对新材料的需求,积极开发高强钢筋、功能性膜材料、特种玻璃、稀有金属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微晶玻璃、高纯石英玻璃及专用原料、复合材料等,拓展白炭黑、硅烷、硅油、硅橡胶等产品研制和生产。节能环保产业。围绕应用面广、节能潜力大的余热余压利用、高压变频控制、余热余能利用装备、高效换热器等重点领域,通过重大技术和装备产业化示范、规模化应用,构建产业链形成市场竞争优势。专栏三: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群)建设合肥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完善合肥、滁州等集成电路产业链以及合肥语音电子,滁州、合肥汽车电子产业集群。建设合肥、定远、凤阳、明光、田家庵、金安、来安、南谯等新能源及产品生产基地;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合肥、田家庵、南谯等生物产业集群;田家庵、大通、合肥、凤阳、来安等新材料产业基地;凤阳、明光、定远、合肥玻璃新材料、化工中间体产业集群;合肥公共安全产业集群;凤阳、定远、明光、寿县、合肥等节能环保产业生产基地;合肥、定远、金安区、南谯区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第四节加快发展服务产业把服务业作为推动岭区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发展的新引擎,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生活性服务业,促进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现代金融及商务服务业。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方中小银行,加快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积极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检验检测、劳务中介、经纪代理等专业服务机构,培育一批大型的综合性服务企业,形成与区域功能、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门类齐全、诚信规范、与国际接轨的商务服务体系。现代物流业。发挥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优势,积极发展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新兴业态。依托新桥国际机场,建设若干综合性、专业性物流园区,形成全国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引进和培育骨干物流企业,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建立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推动产地和市场有效对接。构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促进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和物流网络互联互通。商贸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交易市场,大力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积极发展大型商贸综合体,建设若干集购物、休闲、娱乐、景观为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建设一批现代化大型专业市场,加快小城镇商业街区建设。文化旅游业。以岭区生态廊道为载体,开发覆盖全岭区的生态精品旅游线路为重点,打造特色化文化旅游服务基地。充分发挥岭区山水田林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越等综合优势,提升旅游区、景区综合服务能力,大力发展特色各异的休闲度假旅游基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森林旅游、水利旅游等旅游业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加大旅游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和接待服务体系,深化旅游区域合作。到2020年,争创5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休闲旅游服务业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以上。专栏四:建设一批服务业重集聚区围绕“合淮同城化”,在合肥、田家庵、大通区、定远建设一批物流基础设施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定远县、凤阳、来安、明光、寿县等专业物流园。在合肥、田家庵、南谯区、金安区等形成生产型服务业、大型金融产业集群。在大通区、凤阳县、明光、南谯区、合肥等地发展旅游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集群。在节点城镇、城区发展商贸批发及大型城市综合体。第五章强化基础设施支撑按照岭区一体化发展要求,重点加强区域供水体系和民生水利建设,推进交通运输、能源、信息、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全面改善岭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条件。第一节构建区域供水体系根据水源地空间分布,优化岭区水资源调剂和配置格局,推进大中型水库、小型水库和农村塘坝统筹发展,全面改善岭区城乡用水状况。一、构建水资源调配体系全力推进区域防洪保安重点工程,完成现有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推进淮河行蓄洪区和淮河干流滩区居民迁建,全面实施滁河、浮河、池河、史河重要支流治理工程;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启动引江济淮先期部分工程,加快推进淠史杭、骊马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建山许、靠山、崔家湾等水库,争取建设江巷水库,启动驯马山引江补淮工程,为城镇提供后备水源。建设龙河口供水工程,利用大别山区上游优质水源,缓解合肥及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强岭区内重要湖泊调蓄水能力,实施女山湖、花园湖等重要湖泊抬高蓄水位工程,六安、淮南、滁州境内抬高淮河干流河道和沿淮湖泊洼地蓄水位工程。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分布原则,统筹安排库、塘、坝项目建设,重点加强中小型水库、当家塘等项目建设。对定远、长丰、来安等距离岭区外水源较远地区,加快推进定远江巷水库、靠山水库和储城寺水库、明光崔家湾水库、肥东谢家湾水库等项目建设。二、实施民生水利工程强化水源地管理、完善供水设施、改善城镇饮用水安全。强化对岭区中心城镇水源地保护,加快实施岭区合肥区域董铺和大房郢水库、滁州区域沙河集、黄栗树水库和女山湖、淮南区域淮河、瓦埠湖和高塘湖、六安区域安丰塘、淠河等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完善岭区内中心城镇供水厂和供水网络建设,继续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针对岭区内蓄水工程、大中型灌区较多的特点,强化中小水库和病险闸坝除险加固。加强中心城镇防洪排涝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大中型灌区配套设施与节水改造项目,完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加快完善淠史杭、驷马山、茨淮新河、女山湖、炉桥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有序推进黄栗树水库、马厂水库、永丰、庄墓等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促进岭区大中型灌区引水工程与配套节水工程有机结合,增强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积极实施坡改梯、封禁治理、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加快推进森林增长、森林抚育、退耕还林、长防林、水源生态林、塘坝绿化等工程。第二节提升区域通达能力加快建设公路、铁路运输通道建设,推进航道疏浚和等级提升,围绕各类运输通道合理布局物流场站和园区,提升岭区物流配送和点对点通达能力。一、公路交通构建“岭周环绕、岭内通达”的高速公路体系。岭区外环高速公路:蚌淮高速(淮南凤阳)、宁洛高速公路明光至来安段延伸段、北沿江高速公路滁州段(来安南谯)、淮扬与宁合高速连接线(南谯全椒)、合宁高速四改八(全椒合肥)、沪陕高速(合肥六安)、济祁高速(六安寿县)、沿淮高速(寿县淮南)建设;岭区内部的高速公路网:滁淮高速(南谯定远淮南)、明巢高速(明光定远全椒)。 以G312、G206、G104为中心,完善岭区国道体系,加快推进合六路(G312)改造、合淮路(G206)改造、滁明路改造(G104)。打造岭区内以定远、寿县为中心的省道网,改造S101、S102、S203、S311、S309、S334等省道,新建小甸临水公路(含瓦埠湖大桥)、吴山马店公路、李台木厂公路、炎刘新桥机场公路、济祁高速新桥国际产业园新桥国际机场连接线。加大岭区县乡公路建设密度。结合“村村通”工程实施,在实现行政村通达油(水泥)路的基础上,完善附属设施,加强管护,形成覆盖岭区城乡的公路通达网络。二、铁路运输规划建设合六、合淮、合滁、合明、滁淮城际轨道交通线、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滁来全轻轨、合肥滁州城际铁路(合宁城际铁路)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淮南铁路改扩建、淮蚌铁路连接线、水蚌铁路复线、商杭铁路建设。三、水运通道加快推进窑河复航、池河航道升级、七里湖疏浚和涧溪新河航道建设、淮河干流航道建设(淮南段、寿县段)、淠河航道整治、新建山许船闸、女山湖船闸改造。扩建和新建凤阳新港、明光光达码头、涧溪作业区码头、柳巷作业区码头、明光淮河深水岸线码头、女山湖散货和渔业码头、淮南田家庵新港、六安淮河航运港口。实施襄河、丰乐河、裕溪河、派河、店埠河航道整治工程,扩建和新建裕溪复线船闸、巢湖复线船闸、南淝河港区、派河港区、丰乐河港区、店埠河港区。四、商贸物流根据岭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积极推进中心城镇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凤阳硅工业园物流大厦及物流园、凤阳粮食物流中心及粮食仓储库、全椒绿色储粮工程、凤阳蔬菜保鲜库、来安、南谯、明光和金安区等地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园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皖西再生资源集散市场等特色市场。推进撮镇商贸物流开发区、肥西空港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和派河物流园区、明光涧溪新河码头物流园等水运中心城镇的大型物流设施建设。第三节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有序推进火电和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大唐滁州260万千瓦火电机组、华能滁州230万千瓦热电联产、华电六安电厂#3、#4机组、合肥电厂#6机组、华能巢湖电厂二期2660MW项目。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水平,改善能源结构。大力推进来安、南谯、全椒、定远、凤阳、明光等地风力发电场建设,加快岭区农村沼气建设、加快实施定远、来安、明光等地秸秆发电示范工程。构建以50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220千伏为枢纽、中心城镇全部以110千伏变电站为高压配网电源点的岭区输变电网络。岭区滁州境内以500千伏清流变为中心,加快扩建清流#3变75万千伏安容量,新建和扩建滁州南谯变、来安相官变、定远青洛变、来安宝桥#2变、全椒黄栗树#2变等220千伏输变电设施,以110千伏电网为补充,加快新建25座110千伏变电站。岭区淮南境内以500千伏孔店变为中心,加快新建220千伏泉大变、范圩变、曹庵变和12座110千伏变电站。岭区六安境内以500千伏皋城、石店、金安变电站为中心,加快建设石店、金安变,220千伏为辅,加快建设金安区三十铺变、施桥变,裕安区挥手变、裕安变,寿县寿州变、茶庵变,完善110千伏变电站网。岭区合肥境内加快建设以500千伏肥东、肥南、肥北输变电工程为中心,14座220千伏变电站为主干、46座110千伏变电站为配送基础的电网结构。充分利用国家“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川气东送”工程和安徽省天然气管道江北联络线,围绕岭区内合肥、滁州、六安境内中心城镇加快建设天然气门站、储配站、CNG加气站、天然气输配管网工程,提升天然气使用的覆盖范围。加快建设LNG应急气源厂和高压管道干线工程,形成“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双主气源和LNG、高压管网储气双备用气源的稳定供气格局。积极推进从淮南向合肥输送煤层气,实施“淮气南送”。第四节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以互联网、宽带、物联网、应急通信体系为重点,改造、升级、扩容宽带互联网络,积极开展基于无线宽带的城市信息化应用,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等系统建设,积极推进电信网、广电网和计算机互联网“三网融合”。综合利用广电传感、射频识别等技术,广泛运用物联网,强化岭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推进岭区内民政、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治安综合管理等社会事业信息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化、便民化。深化岭区在交通信息、空间地理信息、应急指挥联动等多个领域内的合作,积极建设区域性的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容灾备份中心,提升岭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的能力。第六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岭脊地区林带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都市森林精品旅游线路开发,着力提升乡村环境质量,控制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第一节岭脊生态廊道建设实施岭脊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岭脊都市森林生态景观林带。加强岭脊生态保护,合理划定禁农、禁耕、禁牧区,建设岭脊一体化生态廊道。完成退耕还林工程,新增造林100万亩以上。实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工程,通过林禽、林草、林苗、林菌、林药结合等多种途径,努力提高退耕还林林地经济效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健全岭区水生态骨干网络。以“三河一渠”(淠河、池河、东淝河、淠河干渠)为主线,以黄栗树、沙河集水库及一批中小型水库兴修整治为节点,串点连线,增强岭区输调水能力,保障岭脊地区的城乡供水。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中型及小(一)型水库为依托,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延伸集中供水管网,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规划建设岭区旅游道路网络。完善岭脊旅游干道,实现与现有县乡等道路的沟通衔接。统筹安排农村公路项目建设,构建完善的乡村道路网络体系,改善农村通行条件。力争岭区国、省道基本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公路标准,主要乡道达到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标准,尽快形成覆盖岭区城镇的快速公路网络。结合“村村通”工程实施,在实现行政村通达油(水泥)路的基础上,完善附属设施,加强管护,保障乡村公路安全畅通。加强村组道路建设,提高通达深度。落实岭区生态移民补偿措施。统筹协调景区与美好乡村建设,按照就近原则,逐步迁移安置岭脊地区自然村落。整合岭脊地区涉农投入措施,提高迁移人口投入补助标准。加快发展岭区旅游服务业,增强转移人口就业保障能力。第二节乡村生态体系建设加强重点地区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推进坡耕地、坡式经济林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实施崩岗治理、山洪沟治理、生态治理,完善小流域坡面径流调控体系,大力防治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提高防洪标准、控制岸线崩塌、改善河湖水质、修复河流功能和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全面加强河湖水系的修复与保护。加强水源地保护。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对饮用水源地实施物理隔离(如护栏、围网等)、生物隔离(如防护林)、种植结构调整、排污口关闭和库周湿地生态修复等工程,建立并完善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综合保护饮用水源地。加强农田生态林网建设。以自然村为基础,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开展村庄(含庭院绿化)、乡村道路、渠道、库塘、农田林网等“五小”工程绿化,创建一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村庄。加快生产方式转变。以湿地开发保护为重点,构筑特色鲜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