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其它相关论文-关于孟子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doc_第1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关于孟子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doc_第2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关于孟子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doc_第3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关于孟子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关于孟子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论文关键词:孟子和谐现实意义研究论文摘要: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以“人和”为中心价值观,提出了一个系统的“仁政型”社会和谐理论。孟子的仁政学说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理论的代表,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作用。孟子是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反对用战争的办法建立统一的封建帝国,主张推行仁政包括提倡民本思想、重视发展农业和商业、兴办学校、实施人伦道德教育、反对兼并战争、主张仁战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孟子仁政学说产生的时代背景,探讨其主要内容,并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分析其值得借鉴和吸收的价值,总结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孟子仁政学说产生的时代背景l、战国时期的经济变革和政治风云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大规模革故鼎新的转变时期。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适应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特别是进行战争的需要,统治阶级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战国中期以后,各国的改革基本告一段落,生产力的发展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激烈,严重阻碍了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管是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还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农民和小生产者,都希望结束诸侯国的割据局面,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于是,孟子向当时诸侯国君们宣扬“定于一”、“王天下”。2、战国时期学术文化的繁荣随着经济政治的变革与科学文化的发展,到了战国中期,学术上也相应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针对当时天下动荡不安的形势,纷纷向诸侯国君突出自己安定天下的方案,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政治学术思想的大解放。孟子作为战国中期的儒家代表,虽然政治主张未被国君采纳,但受到了国君的尊重和资助,得以利用当时各国诸侯割据的局面,“各著书言之乱之事,以干世主”。二、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1、以民为本,保民而王民本思想是孟子仁政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还提出了“民为贵”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2、实施仁政,发展生产孟子认为,一个国君要想得到人民的拥护,必须使人民有固定不变的产业,有安定富足的生活。“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方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在与梁惠王和齐宣王的谈话中谈到了制民之产的方法:五亩之宅,树之以丧,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认为,恒产只是从制度上保证人民必要的生产生活资料,避免了被剥夺、被兼并的危险,但如果统治者横征暴敛,继续征调民力扩大战争,人民仍然无法维持生活,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孟子在仁政中还规定了减轻赋税等内容。3、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和商业生产,促进经济繁荣孟子把发展商业作为仁政的重要措施之一。他认为商业的发展是经济繁荣的_标志,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减免关卡和市场的税收,才能使“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4、设教兴学,重视德育教育孟子认为好的政治措施不如好的教育更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善政只能使人民敬畏,善教才能使人民喜爱。要想得到民心必须实施好的教育。孟子在仁政中也阐述了德育教育的内容: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设也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5、反对兼并战;主张仁战一孟子认为兼并战争是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的根本原因对于兼并战争他坚决反对。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汐助之至,天下顺之。”三、孟子仁政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既扎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又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从孟子仁政思想的本质来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社会公正和培养有道德的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点,因此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探讨一下孟子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1、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孟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关系,认为人之本源于自然,人要依赖自然、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同时人也不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而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认识自然、利用自然。2、维护社会公正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在孟子看来。社会的不和谐起因于财富、权势、力量对比的悬殊,尤其是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成员以势挟贵,对他人的生存境遇漠然视之的时候,更容易引起社会冲突。“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3、培养有道德的公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手段孟子认为,国家之安危、社会之和谐不完全取决于其贫富强弱,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它的风俗和道德的好坏,“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主张只有激发人们的道德感、羞耻心,才能使人们明辨是非,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孟子仁政理论中的和谐思想的精神实质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