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复习课件(一).ppt_第1页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一).ppt_第2页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一).ppt_第3页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一).ppt_第4页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考点突破,热点聚焦,基础整合,基础整合 基础梳理 网络构建,基础梳理,一、实践 1.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 的物质活动。 2.特点 、 和 。,客观世界,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辨别区分,实践的社会性强调横向上的合作,实践的历史性强调纵向上的变化。单个人的活动,最终也离不开社会关系,其劳动也是社会合作的结果。,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唯一,辨别区分,认识的来源认识的途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个来源是唯一的,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则有两条,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就知识的整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离不开实践。,三、真理 1.含义 是标志 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 的 反映。 2.特点 客观性、条件性、 。 3.真理和谬误 (1)真理和谬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 (2)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主观同客观,规律,正确,具体性,四、认识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 ,再从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 是不断发展的。 3.方法论要求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 中 真理。,认识到实践,实践到认识,社会实践,检验和发展,网络构建,考点突破 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实践,考点一,考点透析,1.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 (1)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全面理解实践的三个特点,易错辨析,1.(2014年江苏政治,27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辨析:实践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意识本身是主观因素,不能成为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2.(2014年海南政治,22)观念的存在不通过实践也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辨析:意识不能直接反作用于物质,要作用于客观事物,必须通过实践。认为观念的存在不通过实践也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3.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 辨析: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4.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地实践是不存在的。 辨析:盲目的实践一般指的是没有正确认识指导的实践活动。没有正确意识指导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命题探究,命题角度1 实践及其特点,高考扫描: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0,选;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3,选;2014年四川,9,选。,典例导引 (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0,4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B. C. D.,解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文化意蕴,从哲学角度看,就是从物质到意识,从客观到主观,而实现这种转化的条件就是实践。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美食并形成对美食的认识,可选。错误,物质可以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否定了物质与意识的区别,排除。答案为C。,技法指导 首先,主观性事物与客观性事物是有本质区别的。其次,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主观性事物离不开客观性事物。再次,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最后,主观与客观统一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考点二,考点透析,命题探究,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所以能够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易错辨析,1.(2014年天津文综,6B)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辨析:认识的真理性需要实践的检验,指的是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知道一个认识是否正确。但即使不经过实践的检验,也不排除一个认识是真理性认识的可能性。 2.(2014年四川文综,10)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辨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追求真理、形成正确认识,是认识的一项重要任务。,3.(2014年四川文综,10)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辨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社会心理源自实践。认为社会心理源自反思的观点犯了唯心主义错误。 4.(2014年海南政治,17)认识决定于实践并始终落后于实践、实践的需要始终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 辨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但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先于、有时落后于实践;将认识付诸实践,如果实践的结果与认识相符,这个认识就是正确的,所以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实践,侧重实践的结果而非实践的需要。,命题探究,命题角度2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高考扫描: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39(2),非选;2014年江苏,31,选;2014年安徽,39(2),非选;2014年海南,17,选;2014年浙江,30,选;2014年福建,34,选;2014年北京,39,非选。,典例导引 (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39(2),10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 353幅,书中收录3 505种中草药,附方40 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应明确设问的知识限定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要注意问题的转换,实质要求回答实践的重要性。,答案: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究课题,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兽医药研制及其在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和价值。,考点三,真理,考点透析,1.全面理解真理的属性,2.真理和谬误 (1)真理和谬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二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相互包含。 (2)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超出了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相对性是指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特别提示,易错辨析,1.(2014年上海政治,23ABC)真理是人们对客观实际的反映、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辨析: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强调其客观性。 2.不同人对同一事物一定有不同的认识。 辨析:由于立场、观点等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有所差异,但未必就一定不同。 3.科学理论是真理,真理也是科学理论。 辨析:只有将真理系统化、理论化后,才形成科学理论。 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辨析: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 观的。,命题探究,命题角度3 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高考扫描:2014年浙江,30,选;2014年重庆,9,选;2014年江苏,26,选;2014年安徽,9,选;2013年广东,34,选;2013年天津,8,选;2013年四川,7,选。,典例导引 (2013年广东文综,34,4分) 右边漫画(作者:周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 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认识过程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漫画寓意。漫画中对门槛的解释与人们通常对门槛的理解是不同的,这是因为认识主体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认识,故应选;漫画对门槛的理解包含两种情况:过去便是门,过不去就成了槛,而我们通常所说的门槛指的是后者,这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应选;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故不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扬弃”,而不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故不选。答案为B。,考点三,认识过程,考点透析,1.认识的反复性 (1)含义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原因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2.认识的无限性 (1)含义: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 过程。 (2)原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3.方法论要求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易错辨析,1.(2014年山东文综,35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辨析:真理都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并非发现真理的错误。 2.(2014年北京文综,27)认识过程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辨析:认识在每个阶段特点都是不同的;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非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3.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辨析:个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人类的认识能力无限,一定时期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4.认识的反复性就是形成认识的过程中不断经受挫折。 辨析:认识的反复性是人们对每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命题探究,命题角度4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高考扫描: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2,选;2014年天津,6,选; 2014年北京,27,选;2014年江苏,37(1),非选;2013年浙江,29,选; 2013年新课标全国文综,39(2),非选。,典例导引 (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2,4分)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 ) 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特点等。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是一种科学的态度,符合题意。中“永无定论”的说法是错误的,故不选;真理不可以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故说法也是错误的。答案为A。,命题角度5 追求真理的过程,高考扫描:2014年山东,35,选;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2,选; 2013年新课标全国文综,39(2)(3),非选;2012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2,选;2012年安徽,11,选。,典例导引 (2014年山东文综,35,4分)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解析:19世纪以来,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化,体现了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即真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C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意;B项否认了人类的认识能力;D项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答案为C。,热点聚焦 关注时政 拓展视野,热点材料,坚持科学发展 推动城镇发展 材料一 2014年9月29日,中国城镇化创新发展峰会在中华世纪坛圆满落幕。与会专家指出,有人说城镇化就是让农民进城,这种理解太简单了,也有偏差。城镇化应该是一个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进程,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是实现资源、文化、产业、居住的平衡与融合的过程。我们处在一个经济、技术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变革的速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快、这么颠覆、这么无情。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也是在变革中逐渐形成模式,在调整中不断前进的,本届峰会的第一个主题,就是“变革”,在变革中成长、在变革中发展、在变革中积累!,材料二 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要以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为切入点。2014年9月1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并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试点先行,“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多给支持,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信息解读,关键信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理的客观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关键信息:物质与运动,认识的无限性上升性,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创新和发展的观点,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关键信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