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高职服装专业“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探析.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服装专业“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探析.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服装专业“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探析.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服装专业“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探析.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服装专业“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探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服装专业“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探析摘要:针对高职服装专业课程模式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对高职服装专业实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可行性的探析。关键词:高职服装专业;工学交替;培养模式;课程高职院校很多由中专升格或成人高校转轨过来,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缺少高职教育经验,学科研究、教学组织、教育理念、师资配备等先天不足。尤其是服装专业主要参照本科设计院校的课程体系及教育模式运作。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忽视服装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致使学生就业缺乏竞争力,其人才培养几乎无特色可言。市场对高职的旺盛人才需求一度掩盖的教学与实践脱节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这不得不促使我们对服装专业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反思。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是就业,它的最终目标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特色和质量为突破口,强调其鲜明的职业技能特色。服装专业包括服装设计、服装营销、服装工程、服装制作等多种方向的专业,其人才的培养方向主要是为服装企业和社会个体服装经营培养人才,既要培养扎实的个人发展的艺术设计基础,又要满足服装企业的各种需求。从就业为导向和职教的科学视角出发,基于高职服装专业的环境与设备进行探索和实践,尝试“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培养服装专业人才,建立一个以就业为导向、工学交替的高职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是高职院校服装专业进行改革的可行性较大的探索方案。1构建“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理论依据“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校企合作式职业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就是“工学交替”模式的先例。德国生产手艺精湛得益于其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卓有成效的“双元制”培训制度已成为欧洲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主流形式。典型的“双元制”培训有几个基本要素,实行工读交替式培训和学习,约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约23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每一职业岗位群的各项能力都有不同的时间要求。它注重学生的就业准备教育,偏重于应用技术、实践教学,高度密切与企业的配合。双元制在实训实习中大量、广泛地被众多国家采用,充分说明它注重职业教育与企业的结合,与产业结构性转变的结合,而这恰恰是中国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的软肋掌握知识与实践运用能力的脱钩。要构建一个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工读紧密结合,多制度全方位满足社会和行业需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导航的柔性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2工读交替的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2、1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工学交替”模式解析工学交替模式的“工”就是具体参与真实的项目,所谓的真实包括三个方面:即企业真正要做的项目、企业真正想做的项目和企业潜在的项目以及教师和学生真正开发的(帮企业创新设计的)项目。相对来说,教师和学生真正开发的项目更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得到很好的职业技能训练,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而且社会、学校和教师就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工学交替”模式对学生培养的基本思路为“学习”和“工作”相结合,避免了传统教学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弊端。结合本地优势确定专业方向,明确办学定位,以岗位群细分专业而每个行业和产业都有大量的技术岗位群,例如:服装行业既有从事流行信息分析的情报人员又有品牌策划的策划人员,还有服装开发人员、服装生产加工人员、服装营销人员等等,这样就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也为专业的目标定位提供了依据。经过对行业和产业的技术岗位群的分析,可以找准专业所针对的岗位,从而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就是培养具有实用技能和实验设计创新的高素质服装专业人才。2、2“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课程模式构建的具体方案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灵魂,课程体系的建立,强调的是科学性和统一性,是以现有社会岗位需求作为主要前提。(1)服装专业“工学交替”课程体系构建总体思路:从岗位能力出发,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以岗位能力为培养核心,构建课程体系在服装专业中,全部推行以就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依据,围绕岗位能力进行课程的设置。如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是服装行业的服装设计师、纸样师、跟单人员等,因此,通过对服装企业服装设计师、纸样师、跟单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能力进行调研分析,将其能力进行分解,以对应的课程来体现各能力模块,从而构成模块式的课程体系。仅仅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还是不够的,经过对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调研,差不多90以一的企业在招聘人员时都提出了要有“工作经验”的要求,连招聘推销员、业务员都要求有工作经验。这无疑对于学校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模块化的课程很难解决这样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要有体现企业最为强调的要求工作经验,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2)课程体系总规划:根据工学交替模式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总体思路,先设置课程,再分配学时。课程设置分为几个环节。在总体思路上实行“共同技能平台+小专门化方向进阶”,逐步实现统筹的“大专业平台,小专业方向进阶”分流教学,组建核心能力课程群。设置大平台的专门化课程体系。大专业平台下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课程结构,大专业平台课程就是国家行业准入的上岗技能证的获得的需要。比如服装制版师、服装缝纫工、服装设计师,都分初级、中级、高级。大平台方向课程和专业分方向进阶课程建设。这里的平台方向课程指为服装专业的专项核心技能,也就是职业技能岗位普遍需要了解并掌握的能力而设置的课程。当学生完成大平台基础课程教学后,进入第二平台教学平台方向课,进行服装专业专项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这一阶段实践课程中,主要有两大概念课题需要实施,一是实用课程综合实践,主要是项目实用技能的训练;二是行业实习,是为了课程内容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和分方向进阶的需要。其带有研究性质的项目实践,主要目标是挖掘“创新思维”。分方向进阶课程完全进入工作室,在真实的工作室环境中完成所有教学任务。这一阶段更加注重教学实践,运用实际项目,着重培养学生的“完成能力”。该模式的课程课时规划也要做相应调整。以服装设计与制作工艺专业课程为例,第一年(基础理论与技能课程):必修课(应用文写作、英语、马哲、绘画基础、服装史,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制作工艺,选修课(企业文化、字体设计、手工工艺、款式平面图绘制);第二年(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必修课(服装结构、服装设计、服装工艺、服装材料、服装机械、服装企业管理、服装营销与外贸、行业实习);选修课(立体裁剪、社交礼仪、外贸英语等);第三年(方向进阶课程设置),必修课(实训、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设计、毕业设计,行业实习),选修课(国画、绘画、高级制作工艺、高级服装制版等)。该模式学制为3年:将每一学年分为3个学期,其中前两学期在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第三学期在企业集中实践或顶岗工作。该模式具有3个特征:一是上学交替进行;二是两个长学期集中理论学习,其间可根据需要组织实践;三是每学年两个长学期一般分别授课约1928周,短学期一般实践48周,其实践学时或学分所占总学时或学分的比例大约为3550,该模式适用于应用性、操作性不很强的专业。具体课时分配见表1。2、3硬件设施和“双师型”师资的保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实践教学空间与设施的保障;二是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就是摒弃以“教”与“学”为主要框架的单纯课堂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有效的实践场地和环境这是硬件设施的保障。学生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在课堂教学模式以外的各种教学可能上,更多的适合艺术设计教学规律的“非课堂教学”的“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模式将会得到重视和实践。实践教学空间的保障是指真实的学习用的工作环境,包括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一是要做好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保障工作室的正常运行,这是培养高职艺术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二是教学实训设施设备的保障即能进行实践操作的与企业接轨的新型设备和设施。教学实训设备的投入必须要与企业接轨,满足平台教学和方向进阶的需要。保证教学所用的教学设备实用、超前,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缩短了教学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距离。“工学交替”实践教学另一特色就是强调行业实习,也就是校外实训,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市场中进行磨练,接受社会的检验,缩小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工学交替”实践教学行业实习设置可以概括为“两进两出”,时间安排在第二平台分方向课程结束时,也就是第四学期结束前四周;分专业方向进阶第六学期结束前十周。第一次进人企业实习是为了解艺术设计行业相关能力素质要求,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在实践中找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进阶目标。第二次外出进人企业实习,进行了方向进阶的综合培养,这一次主要是为就业服务,把能力培养进行社会实践的综合运用,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要做到行业实习不流于形式,校外行业实训基地建设和跟踪管理制度极为重要。由于服装专业“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对实践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材、师资和工业项目是关键要素,其中对教师的要求更是重中之重。当前师资来源主要是服装专业教育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约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另外20是由聘请企业或行业从业人员担任实训教师和兼职老师,由于学历、学位、职称等因素的制约,这些教师的综合软实力仍然停留在只懂理论不熟悉技能的瓶颈上。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保障实践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必须采取一系列师资队伍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