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摘要: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剖析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分析了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校企合作应采取的措施。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保障措施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校企合作的实践,“订单式培养”学生居多,对校企深层次合作的探索和研究不多,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障碍。笔者就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进行分析和梳理,阐述校企合作实践的体会,分析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走向,提出了校企合作应采取的措施,以期促进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建立更加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一、校企合作的实践学院多年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之路,与苏州工业园区、南京等许多企业在“订单式”培养人才、共建实训室和教学工厂、培养双师型教师、共同负责学生毕业设计以及联合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等方面进行了实践:1.采用“订单式”模式培养人才。学院从2001年起先后与旭电、三星、百德、日立、高通、联想集团等企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企业在学生毕业前一年到学院来面试录用学生,分别组成相应的“旭电班”、“三星班”、“联想班”等,企业按照岗位提出培养要求并提供教学内容和相关资料,由学院教师将这些内容融入到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或由企业派工程师到学院来开设讲座,将岗位要求、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企业文化、企业理念教授给学生,实现了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学院每年通过订单式就业的学生达300余人。旭电、百德和三星等企业还在学院设立了奖学金和奖教金,已连续颁发了五届。学院先后被百德公司授予“校企合作示范单位”,日立公司授予“优秀合作院校”。2.实行“就业式实习”,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学院将学生实习和就业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产和服务的现场经受熏陶和磨炼,将毕业设计安排到企业进行,真刀真枪做课题,学生提前半年带着毕业设计的课题到合作企业实习,企业根据学生的课题安排学生到相关岗位,并安排技术人员与学院指导教师一起指导学生制定毕业设计计划书,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学生实习结束时,对学生实习相对集中的上海、苏州、常州、南京等地区派老师“上门”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组成答辩小组进行毕业设计答辩,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采取就业式实习,把毕业实践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学生实习结束时已成为具有一定生产经验、熟悉企业生产环境的“准员工”,绝大多数毕业生就留在所在企业工作,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受到企业的广泛欢迎。在2004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优秀毕业设计评选中,机电系丁殿飞同学的0340101292049零件的数控加工、电气系王伟明同学的MCGS组态软件应用材料分拣系统动态模拟毕业设计论文分获二、三等奖。3.挂职顶岗培养“双师型”教师。学院每年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顶岗、合作开发项目以及联合申报省、市科研课题,强化教师的实践技能、提高双师素质。几年来,学院与旭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已连续四年每年安排2名教师到企业生产线顶岗锻炼,教师在公司实地接触到先进的专业生产设备、技术和工艺,及时了解专业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丰富了实践经验,增强了专业技能。教师回来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中重新设计了部分实训项目、充实了实训内容,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内容新、掌握的技能实用与市场接轨。4.协建实训室和教学工厂。电子系在建SMT生产线时,校内教师对波峰焊、印刷机、贴片机等设备虽然了解,但不是很熟悉,教师中使用过上述设备的有,但是要自已动手建生产线心中没底。为此,学院请旭电公司协助,由公司派专门的工程师与学院教师一起研究,确定设备清单,并帮助培训了4名教师熟练掌握整条生产线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只花了180万元就建成了一流的SMT生产线。5.联合制定专业教学计划。2004年,学院在制定移动通讯技术专业教学计划时,通过旭电公司邀请电子、通讯等同类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召开研讨会,研讨移动通讯专业学生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然后对相关技能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出应通过哪些课程来培养这些技能,最后由旭电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SeeEeHoon)带领生产工程师、人事经理以及讨论好的初步方案来学院与通讯系的教师一起结合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有关要求,共同研讨制定了移动通讯专业的教学计划,某些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如:CDMA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手机测试技术与实践、手机电路分析与维修实践等课程由旭电公司生产工程师、售后服务工程师以及学院教师一起编写教材,旭电公司提供相关技术资料,该计划已在2005级移动通讯技术专业中实施。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利益互补的一种需求,在合作的实践中由于双方在思想理念、目标利益、权属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滞后等因素导致目前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障碍:1.政策导向作用不强。目前校企合作处于教育主管部门倡导、高职院校自发的状态,学校主动寻求企业合作的多。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减少部分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分解办学成本,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一些;企业为校企合作要分担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政府又没有强制要求,参不参与关系不大,在当前人才相对过剩的情况下,缺乏主动性。2.企业需求与院校教学安排不同步。学校的教学有严格的计划性,而企业的生产则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往往企业有生产任务时,学生因理论课还未讲完而不能到企业去;而学生需要实习时,企业的生产任务可能不足而难以安排。3.校企双方的资源付出不对等。企业为学校师生提供学习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管理的机会,学校的受益较为明显;由于高职院校办学时间较短,在科研和技术开发研究方面积累不多,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能力有限,企业受益周期较长也影响企业的积极性。4.政府指导力度不够。高职院校一般为省属,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的人、财、物没有管理权限,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认为不是自己份内的事。到目前为止地方政府没有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制定实施细则,使得国家很好的政策得不到落实,税务、人事、教育等部门分属不同的系统,没有进行很好地沟通,部门之间的政策和法规不衔接,阻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5.社会舆论导向不力。社会仍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子女能出人头地,钱多事少离家近,认为高职学生是大学生,应该做技术员、坐办公室,到生产一线工作没出息,家长的观念和社会传统对大学生的期望,导致高职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不安心,有的学生实习结束不肯与企业签协议,企业也认为高职学生高不成低不就。三、校企合作的体会通过近几年与企业合作,我们深深体会到: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合格与否,企业最有发言权;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就是要看其“产品”-学生是否受社会的欢迎。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就必须将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岗位相结合,依托企业的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和管理优势,把学校的教育功能与企业的生产需求相结合,使学院办学出特色、学生有特长,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多种素质的综合品质,素质是内化了的心理品质,其中各素质之间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无论是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还是身心素质,都需要在相关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经历实践的磨炼才能形成。敬业精神、责任心、质量意识、团队精神在学校的教育中很难培养,只有经过实践的锤炼和熏陶才能逐渐养成和内化。2.校企合作有助于合理分担教育投入。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就必须有现代化的实验、实训设备,一方面实验、实训的投入很大,学校的经费有限;另一方面设备的更新速度很快,学校的设备很难做到与生产现场同步。通过校企合作,将学生一部分的实训项目放到企业去进行,或校企共建实验、实训项目,从而大大地节省实训设备投入,把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去,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3.校企合作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有的技能培养可以在校内实训室或教学工厂进行,如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突发境遇或故障设计等实训和实习项目,在生产现场不允许出现,只能在模拟状态下才可能重复再现供学生训练。校内实习场所与真实生产现场相比仍有许多局限性,其生产的真实性、先进性和复杂性有较大差距,有些不易言传的经验、习惯和职业素养,只有在现场环境中才能体会和领悟。因此,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办出特色,除了要有良好的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教学工厂外,还必须有数量足够、水平较高的校外专业实习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了校企双方的理解互信,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4校企合作有助于学生就业。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把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把企业作为实习和就业基地,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量身定制”,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岗位明确,要求清楚,学生的毕业实习直接进入合作企业,缩短了到岗位后的适应期,实现了实习与就业的有机衔接,学院通过多年的校企合作,扩大了学院在企业界的影响,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一直位居江苏省同类院校的前列,连续四届荣获江苏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尝到了校企合作实实在在的甜头。5.校企合作有利于教学改革。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依据和动力,学校只有通过企业,才能真正了解教学改革的内容和重点以及必须达到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讨论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共同参与制定教学计划等,才能使专业教学改革更有针对性。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来说,其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一个办学方向,也是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四、校企合作今后的发展方向校企合作的开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企业安排学生实习、接收毕业生就业、企业在学校设奖学金、实施订单式培养人才,校企双方开展多种形式的联谊和互动,加深感情,增进了解,是建立和发展合作必不可少的,但这些都属于较浅层次的合作,也是校企开展深层次合作的必经环节,没有这些合作做铺垫,深层次合作也无从谈起。笔者以为校企较深层次的合作应该是校企双方理念上的契合、文化上的渗透,在具体合作形式上应该是行业、企业直接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如专业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专业课程的开发、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派工程师到院校教授实践课程、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技能、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共建实验实训室,企业可以将部分生产车间设在高职院校建教学工厂;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为企业培训员工,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协助企业共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在本地区承担企业部分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等等。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合作,学校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办学出特色的重要因素,要把参与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看着是提高学院教科研水平的良好机遇。企业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审视校企合作的得与失,不要把自己仅仅看作是学校的客户,而是要把自己看成是“育人主体”的一部分。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互惠互利的事,单向援助或过分依赖一方的合作就很难持久,只有坚持双赢的合作才能稳定和持续。五、促进校企合作应采取的措施综观国外的先进经验,在校企合作发展的初级阶段,原始推动力主要来自政府,仅仅依靠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的内部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效,还有赖于各级政府的指导、行业和企业的支持和全社会的鼓励,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1.应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指导机构。在职业技术教育发达的国家一般都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校企合作,如美国设立了美国高校大学-企业关系委员会,负责协调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的关系;澳大利亚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是TAFE;韩国在文教部设产学合作科,全面负责校企合作工作。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后,原来行业、部门办的高职院校大多数归口教育部门主管,行业、企业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参与热情明显减小。校企合作要深入开展,应重视地方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规划和发展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应在各级政府成立有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构来指导、协调和管理校企合作事宜。2.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法规体系。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立法,美国1963年通过了职业教育法案,1968年又通过了职业教育法修正案,不断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规定企业有法律义务向职业教育投资;在德国,职业技术教育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教育总法以及各州的高等教育法中都对高等职业教育作出了专门的规定,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企业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是国家承担费用的4倍。2005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的第十、十六、十七、二十、二十一、二十二条都是具体针对校企合作的,对企业明确规定应提取职工收入的1.5-2.5用于职工培训,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等等,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但是这些规定比较宏观,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难,应制定相关法规给予具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