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经济论文-基于世界体系理论的我国加工制造业产业转移研究.doc_第1页
行业经济论文-基于世界体系理论的我国加工制造业产业转移研究.doc_第2页
行业经济论文-基于世界体系理论的我国加工制造业产业转移研究.doc_第3页
行业经济论文-基于世界体系理论的我国加工制造业产业转移研究.doc_第4页
行业经济论文-基于世界体系理论的我国加工制造业产业转移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经济论文-基于世界体系理论的我国加工制造业产业转移研究内容摘要: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如今已经形成完整的、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加工制造贸易产业链。然而,受产业自身发展因素的限制及外围经济环境的影响,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大量的外向加工制造行业走入了停工甚至倒闭的困境。本文试图结合世界体系理论与产业价值链找出危机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关键词:世界体系理论微笑曲线产业转移产业价值链产业结构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到环渤海的大量加工贸易中小企业出现了停工、半停工甚至倒闭的现象。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此次企业遭受危机,不仅受到人民币升值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萎缩,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出口受阻;另外,缺少融资渠道,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大,生产要素成本提高: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企业利润在成本提高的条件下不断减少;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环境保护的严格监控以及一系列针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产业转移作为国际和国内的经济趋势,其迫切性已经得到政府和企业普遍认同。随着长三角地区及珠三角地区产业的急剧升级,产业转移趋势愈发急剧。而准确的把握我国产业发展特点和演变规律,促进产业升级和转移,能提升我国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并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本文尝试从世界体系理论出发,并联系微笑曲线和产业价值链来分析此次危机。以世界体系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的产业转移关于产业转移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对产业转移进行了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有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赫克谢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和海特等创立的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以及在梯度转移理论基础上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等。(一)世界体系理论与产业转移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等人认为,世界作为一个联系与发展的整体,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共同构成了世界体系。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可以被划分为三个区域:中心区、半边缘区、边缘区。中心区提供技术、资本、管理经验、工业品;边缘地区则为核心区提供廉价劳动力、原材料等;处于两者之间的半边缘区则为中心区国家提供边缘区的服务,同时也是边缘区向中心区进军的中转站。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所以能够运转至今,是因为中心区与边缘区之间存在不等价交换。国际贸易的发展更是加快了边缘区剩余价值向中心区的输送,使得中心区域不断的扩张,并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国家提供了向中心区上升的中介。这种不平等交换使得三区之间有了产业分布的不同,使得处在经济体系不同区域的国家位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两个极端。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不断演变,处于中心区的发达国家将产业链中的某些中间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可以是一个产业的核心部件仍在原地生产,而将少部分零配件生产及最终装配环节转移出去,或者将已发展成熟或衰退的产业整体外移出去,因此中心区的发达国家往往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而处于边缘或半边缘区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则沦为低端的承接者,产业转移由此在国际间开始蔓延。(二)生命周期理论与产业转移产业区域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在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其类型按转移主体的性质和内在机理的不同,分为市场扩展型和成本节约型两种类型。市场扩张型产业转移通过采取建立产业基地来扩大市场销售份额;产品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是围绕成本节约目的而进行的战略性迁移,是区域间产业竞争优势消长转换的结果,是产业生命周期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三)引入生命周期理论与世界体系理论的产业转移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将营销学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引入国际贸易,本文将生命周期的概念与世界体系理论引入产业转移(见表1)。如表1所示,市场扩张型产业转移一般处于成长期的产业,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往往是处于衰退期的行业。产业最初的萌芽和成长阶段往往处于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区域,在产业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中心区域的发达国家展开新产业的创新,原有产业开始转向半边缘区,在该产业的衰退阶段则由半边缘区转向落后的边缘区。整个世界经济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开始,经历了70年代装备产业、技术产业和90年代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不同时期的产业转移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在全球产业转移的发展进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沿海地区开始承接来自国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制造”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但是我国所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仅仅停留在世界产业转移浪潮中最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度化产业转移。基础薄弱,在发展的初期很容易达到很高的增长速度,但缺乏良好的可持续性,不能代表经济发展的方向,如拉丁美洲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历了经济飞速增长和长期的经济停滞,由半边缘区被重新抛入边缘区。因此,认清经济发展的方向,防止“拉美化”现象的发生,摆脱产业低度化的陷阱,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微笑曲线与产业价值链迈克尔波特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分工的明确,每一个企业都处于产业链中的某一个环节,将这些从事不同经济活动企业按价值的角度来界定,就形成了产业价值链。产业价值链具有互动性、增值性和循环性的特点,每个环节都由大量的同类企业构成,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物质、资金方面的交换关系,是一个价值递增过程。另外,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技术关联性强且在技术上具有很强的层次性。产业链各个环节由于其生产特点的不同所需要的要素禀赋条件也有很大的不同。从产业附加价值角度来看,价值链各环节的增加值和盈利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1922年施振荣提出了微笑曲线理论,并将其拓展为“产业微笑曲线”以作为产业的中长期发展策略。微笑曲线以产业各环节的附加价值高低的不同将产业价值链分割成两个部分。呈U型的微笑曲线两端朝上,高附加值在U型曲线的两端获得,曲线两端利润空间大,这些高利润行业往往集中于主营产品开发、设计、销售和售后服务,处于微笑曲线最低端的则是主营加工、组装的企业,处于这一位置的企业所能获得的产品附加价值很低。产品的设计开发即附加价值高的行业体现在全球发达国家间的竞争,而不发达国家则处在利润最低点展开竞争,竞争的结果往往是U型曲线的最低点更加趋于零点。因此,一个国家的产业应该把目标放在高附加价值的发展上,既要加强行业自身的创新和研发,又要提高企业的营销和服务水平。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企业的危机主要集中在轻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价值低的产业,反映在微笑曲线上就是集中发生在U型最低端区域,而新兴的机电、IT类行业相对影响较小。首先整个国际社会的需求方向和需求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客观上要求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承接越来越多样化的产业转移,另外产业结构在新形势下的落后,需要整个产业升级和转移。在有限区域和资源限制尤其是土地资源的刚性制约下,加工制造贸易行业先入为主,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反而限制了资本密集产业进入的空间。既要引进附加值高的产业,也要维护已有相当规模的加工制造贸易产业的发展。本文认为加强政府调控职能,科学有效的引导加工制造贸易产业向周边区域或欠发达地区转移是保存我国加工制造贸易产业实力,加速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好途径。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二者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交互进行,交织存在的。地区间产业转移可以向移入地区注入无形要素如资本、技术、知识等,促进这些要素与欠发达地区的有形要素如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的结合。另外,产业转移还可以带来庞大的产业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即移入产业的发展会对各种要素产生新的投入要求,从而刺激相关投入品产业的发展;前向关联效应,即移入产业的活动能通过削减下游产业的投入成本而促进下游产业的发展,从而为新的工业活动的兴起创造基础,为更大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可能。产业转移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欠发达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一方面,新进产业的移入本身将使移入区产业结构中移入产业部门在数量上和比例上增加,在发达地区撤出的产业同欠发达地区相比往往具有相对技术比较优势,从而使移入区产业结构体现出高级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新的产业的移入,意味着新生产函数的导入,对原有的相对处于较低层次各等级的产业产生冲击作用,对其增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技术的转移会逐步提高整个产业整体的技术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结构向着高端演进。在“十一五”期间,无论是对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是周边相对欠发达省市间的协作,产业转移与协作都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结论与建议全球经济发展的浪潮下,伴随高科技的发展和制造业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步伐,当前先进制造业正朝着精密化、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整体来说,中国目前的加工制造业还是以传统产业为主,企业之间联系不足、创新能力弱、产业配套不完善、环保意识和手段差、知名品牌少、产业根植性不强等。结合产业结构合理的标志性特点:合理利用资源;产业部门协调;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等。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是势在必行的。对面临淘汰危机的企业来说,加强企业自身创造力,加大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的投入和产权保护能力,同时提高企业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链条,扩大企业规模,争取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高附加价值区域站稳脚跟,摆脱“加工厂”的陷阱。另外,政府应该加强产业移入与移出的宏观调控,既要保证落后产业的顺利移出,又要确保新产业的快速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