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 与CT 在井下煤块砸伤胸腰椎中的诊断探讨.pdf_第1页
CR 与CT 在井下煤块砸伤胸腰椎中的诊断探讨.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第15卷2月中旬刊CR与CT在井下煤块砸伤胸腰椎中的诊断探讨段飞1王建军2(1大同煤矿集团第二医院,山西大同037031)(2大同煤矿集团总医院,山西大同037003)【摘要】目的探讨CR与CT在井下煤块砸伤胸腰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8例井下煤块砸伤胸腰椎患者的胸腰椎CR正侧位片及CT扫描检查的资料,分析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和作用。结果脊柱三柱结构受损情况,尤其中柱和后柱结构的受累程度,在胸腰椎骨折病例的诊断与治疗中必须掌握。因为中柱和后柱结构包裹了脊髓和马尾神经,该区的损伤可以累及神经系统,骨折片和髓核组织可以突入椎管,损伤脊髓。结论只有通过CR便捷的初步定位检查与CT扫描准确的定位性诊断紧密结合,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关键词】胸腰椎砸伤CRCT诊断在井下作业的煤矿工人,创伤患者中煤块砸伤胸腰椎比较常见,因此胸腰椎骨折的准确诊断在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院自引进CR后,其数字影像虽能更清晰地显示胸腰椎骨折以及骨折合并脱位,但对损伤后胸腰椎整体骨结构和椎管形态显示有明显的欠缺,我们将CT扫描技术应用于胸腰椎损伤的临床诊断。本文回顾了28例胸腰椎骨折的CR与CT检查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8例胸腰椎砸伤患者,均经CR平片诊断有骨折影像后,做CT扫描。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27岁63岁。临床表现:下肢瘫痪10例,不全瘫痪1例,下肢麻木2例,有大小便改变的14例。1.2检查方法28例胸腰椎损伤患者均行胸腰段CR正侧位摄片,摄片条件根据患者体厚采用8090kV,100160mAs.CT扫描范围依据CR诊断病椎部位以及临床定位后给定,扫描平面与椎管要垂直,层厚5m.小野靶重建或者采用图像放大观察。2结果本组28例中,损伤累及T12L1节段26例,累及T11L2节段2例。单纯楔形压缩性骨折14例,CR片显示椎体前部不同程度楔形改变,部分椎体上下缘皮质断裂成角;CT表现为椎体前缘不规则弧形骨折,骨小梁和骨质密度的变化,椎体后缘尚完整。爆裂性骨折1例,CR示椎体前后部均有不同程度变扁,椎弓根间距增宽,椎弓骨折时可见椎弓环断裂影像;CT则表现为椎体粉碎并累及前后缘,骨折片突入椎管,部分病例伴有椎板骨折。骨折脱位3例,CR表现为椎体及附件骨折伴脱位,椎管矢状径变小,但对于关节突关节结构显示不清;CT可根据“双环”征象判定椎体移位,并能清楚地显示小关节脱位情况。回顾28例胸腰椎骨折影像诊断结果,根据Denis脊柱三柱概念分析,脊柱三柱结构受损程度影响着不同的临床分类1,见表1.尤其中柱和后柱结构的受累程度,在胸腰椎骨折病例的诊断治疗中必须掌握,因为中柱和后柱结构包裹了脊髓和马尾神经,该区的损伤可以累及神经系统。特别是包含了椎体的后1/3,纤维环的后半部分和后纵韧带的中柱结构受损后,游离骨片和髓核组织则可突入椎管,损伤脊髓。3讨论胸腰椎骨折我院近年来最常规的诊断方法采用CR技术,相对于传统X线摄影技术,其图像的后处理功能虽然能更清晰显示胸腰椎骨折部位和椎体及附件大体损伤程度,但对于骨折确切范围和实际损伤程度有时难以确诊,甚至对于环椎管的骨质损伤极易漏诊,对骨折片突入椎管的影像显示很困难。所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CT扫描检查:胸腰部损伤伴有神经症状的;CR示中后二柱结构受损的;胸腰段脊柱后凸角10者;严重畸形2。临床实践证明,CR在胸腰椎骨折的急症诊断中非常便捷且经济,但CT在胸腰椎骨折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中后柱结构骨折的显示是CR无法做到的。CT可清楚显示椎体骨折的细节,特别是中柱损伤可观察到骨折块向椎管内移位程度、关节突骨折移位、椎板骨折下陷突入椎管的程度,并可准确地测量椎管狭窄程度3。CT还可对邻近的软组织进行观察,如硬膜外血肿以及椎间盘的变化,通过扫描得出准确诊断。CT脊髓造影(CTM)对椎管内损伤,如脊髓、硬脊膜、神经根等结构的撕裂、水肿、出血都能很好地显示。在过去的一些报道中,认为CT在发现环椎管的脊椎结构骨折和小关节绞锁、脱位有一定优越性,使脊柱不稳的诊断更作者简介:段飞,男,38岁,本科学历,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主治医师。表128例胸腰椎骨折临床分类骨折分类一柱(前柱)受损二柱(前中)受损三柱(前中后)受损合计有无有无有无单纯压缩011120014爆裂骨折00614011骨折脱位0000303医技与临床143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第15卷2月中旬刊加准确可靠,对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有着重要作用。诊断脊柱不稳的客观标准:损伤累及前中柱或前中后三柱者;骨性椎管失去固有形态变窄;骨折脱位;严重的后凸畸形。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虽然CR具有图像后处理功能,对骨折影像的显示更清晰,但对比较复杂的胸腰椎骨折诊断不及CT扫描检查。因此只有通过CR便捷的急症检查与CT扫描准确的定位性诊断紧密结合,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更重要的帮助。参考文献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26.2朱亮,吴国宜.胸腰椎骨折的CT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195,29(3):269.3陆裕朴.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782.(收稿日期:2010-03-24)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白树祥(平定县人民医院,山西平定045200)【摘要】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70例糖尿病患者与30例正常人对HbAlc、空腹血糖(FBG)进行测定,并进行联合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的HbA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的HbAlc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0.05),提示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HbAlc有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对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极为重要。【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低下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其发病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在糖尿病导致肾病、视网膜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诸多因素中,血糖控制不良是其主要因素。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反映过去6周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它是血糖控制好坏的重要指标。为了解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有效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70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糖(FBG)进行了测定,以评估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其并发症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均为排除了糖尿病和糖耐量减退的正常人,共30例,男1例,女19例,年龄21岁84岁,平均年龄49.1岁。糖尿病组:符合WHO糖尿病诊断近年来在我院治疗的患者70例,男35例,女35例;1型4例,2型66例;年龄32岁87岁,平均年龄59.18岁;病程3个月10年;合并肾脏、神经、视网膜病变、心脑血管病、酮症酸中毒等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者38例。1.2方法糖尿病组70例及对照组30例,均晨间空腹采血,HbAlc: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法测定,按说明书操作,正常参考范围为4.0%6.2%.FB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试剂由北京首医临床医学科技中心提供,正常参考值46.4mol/L.仪器:均采用日本东芝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3统计学方法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比较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HbAlc、FBG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糖尿病伴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比较结果见表2.糖尿病伴并发症患者HbAlc、FBG均显著高于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分子和血红蛋白A组分某些特殊部位分子经缓慢而不可逆非酶促反应而形成的产物,随血糖浓度而增减1。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其浓度与红细胞寿命(平均120d)和该时期内血糖的平均浓度有关,不受每天葡萄糖波动的影响,也不受运动或食物的影响。所以,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过去6周8周的平均血糖浓度,为评估血糖的控制情况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室指标2。本组观察,糖尿病有并发症者的HbA1c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0.05),说明HbAlc能反映体内糖代谢情况,血糖控制越作者简介:白树祥,男,49岁,本科学历,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副主任技师。表1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检测结果比较(xs)组别例数FBG(mmol/L)HbA1c(%)正常对照组305.1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