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脊髓灰质炎_第1页
小儿脊髓灰质炎_第2页
小儿脊髓灰质炎_第3页
小儿脊髓灰质炎_第4页
小儿脊髓灰质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急性脊髓灰质炎的防治,2017/12/10,2,脊髓灰质炎,2017/12/10,3,脊髓灰质炎(概况),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 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以发热、上呼吸道症状、肢体疼痛,少数病例出现肢体弛缓性瘫痪为特征。 可通过脊灰病毒灭活疫苗(IPV)或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来预防。,2017/12/10,4,弛缓性瘫痪,又称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周围性瘫痪受损部位:脊髓前角细胞、脊髓前根、脊周围神经 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运动纤维瘫痪范围:某个肌群瘫痪或单个肢体瘫痪 也可双下肢瘫、四肢瘫 肌张力减退或消失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萎缩较早出现 病理反射阴性血管运动机能紊乱 失神经电位,2017/12/10,5,脊髓灰质炎(概况),全球消灭脊灰计划开始于1988 年1999年型脊灰野病毒(WPV)传播被阻断。2006年后,仅阿富汗、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四个国家发生过流行。全球发病率下降了99%以上。但2003年后消灭脊灰的情况出现反弹,个别地区和国家发生爆发,使病例传向已消灭的国家防治小儿急性脊髓灰质炎的行动刻不容缓!,2017/12/10,6,脊髓灰质炎(病原学),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直径为2030nm,内含单股的核糖核酸,在电子显微镜下呈园形颗粒状,无包膜。 病毒大量存在于患者的脊髓和脑部,在鼻咽部、肠道粘膜与淋巴结内亦可查到。 根据抗原不同可分为、型,型易引起瘫痪,各型间很少交叉免疫。 脊髓灰质炎病毒对外界因素抵抗力较强,但加热至56以上、甲醛、2碘酊、升汞和各种氧化剂如双氧水、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均能使其灭活。,2017/12/10,7,脊髓灰质炎(流行病学),传染源 人类是脊灰炎的唯一传染源,有患 者、隐性感染者、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易感者人群15岁小儿发病者最多。流行特征本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温带流行 高峰在510月,热带终年可见。,2017/12/10,8,脊髓灰质炎(发病机制),病毒通过咽部进人体内在局部组织中增殖 如机体免疫反应强隐性感染。病毒经淋巴进入血循环(第1次病毒血症) 如病毒未侵犯神经系统,机体免疫 系统又能清除病毒顿挫型。病毒大量增殖再次入血(第2次病毒血症) 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无瘫痪型) (瘫痪型),2017/12/10,9,脊髓灰质炎(病理变化),神经细胞损害炎症反应恢复期其他病变病变主要在脊髓前角 脑髓质、桥脑和中脑,2017/12/10,10,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1)卫生部诊断标准,潜伏期隐性感染顿挫型无麻痹型麻痹型前驱期 麻痹前期 麻痹期脊髓型、脑干型、脑炎型、混合型 恢复期 后遗症期,2017/12/10,11,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2)卫生部诊断标准,潜伏期一般514天(335天)隐性感染(无症状型)占全部感染者的9095%。不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咽部和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顿挫型(轻型)约占48%,病毒不侵袭中枢神经组织。有上呼吸道炎(第一次发热)、胃肠道、流感样症状,症状持续13日。无麻痹型病毒侵袭中枢神经系统(第二次发热),有神经系统症状但无麻痹:头痛加剧 ,全身肌肉酸痛 ,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压力、细胞数、蛋白轻度升高,糖、氯化物正常。,2017/12/10,12,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3)卫生部诊断标准,麻痹型约占感染者的12%,在无麻痹型临床表现基础上,出现累及脊髓前角灰质,脑及脑神经,导致肌肉瘫痪,分五期: 1、前驱期与顿挫型相似,有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经1-4日发热,再经1-6日无热期后进入麻痹前期。约有1/3出现双峰热。 2、麻痹前期与无麻痹型相似,体温再度上升或持续下降并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此期脑脊液有改变 3、麻痹期一般在第二次发热12日后体温开始下降或在高热和肌痛处于高峰时发生麻痹,但在热退后麻痹 不再进展,分型:脊髓型、脑干型、脑炎型、混合型,2017/12/10,13,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4)卫生部诊断标准,4、恢复期于瘫痪后1-2周麻痹肢体逐渐恢复,肌力逐步增强。轻者1-3个月恢复,重症6-18个月或更久才能恢复。 5、后遗症期本期指起病满2年以后,出现持久性瘫痪和肌肉挛缩,并可导致肢体或躯干畸形。,2017/12/10,14,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5)卫生部诊断标准,脊髓灰质炎发热特点:第一次发热顿挫型或麻痹型的前驱期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明显 发热持续14日经过16日无热期第二次发热无麻痹型或麻痹型的麻痹前期 发热持续35日 在第二次发热12日后体温开始下降或在高热和肌痛处于高峰时发生麻痹,但在热退后麻痹不再进展,2017/12/10,15,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检查1),1血常规白细胞大多正常,少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轻度增多。血沉增速。 2脑脊液检查瘫痪前期细胞蛋白分离,瘫痪出现后第2周,细胞数迅速降低蛋白量继续增高,形成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3病毒分离起病一周内可从咽部及粪便内分离出病毒,早期从血液或脑脊液中也可分离出病毒。,2017/12/10,16,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检查2),4血清学检查 1)、特异性IgM上升最快,感染后1015天出现,可早期诊断。阳性持续一个月。 2)、中和抗体在起病时出现,2-3周达高峰,可保持终身 3)、补体结合抗体持续时间较短,表明近期感染,如补体结合试验阴性而中和试验阳性常表明既往感染,两者均阳性表明近期感染,2017/12/10,17,脊髓灰质炎(诊断1),流行病学夏秋季节,本地区有流行,具有确切接触史,有助于早期诊断 前驱期的诊断:单靠临床症状无法诊断 麻痹前期的诊断:临床症状、脑脊液细胞蛋 白分离,血清学检查阳性 麻痹期的诊断:典型临床表现、脑脊液蛋白 细胞分离,血清学检查阳性,2017/12/10,18,脊髓灰质炎(早期诊断),疑似病例 病因不明的任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包括15岁以下临床初步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例 脊髓灰质炎临床符合病例 1、有与确诊的脊髓灰质炎病人接触史,经714d的潜伏 期;或接触史不明显,有如下临床症状者: 2、临床表现 早期可有发热、烦燥不安、多汗、恶心、项背强直及腓 肠肌触痛, 热退后出现不对称性弛缓性麻痹: 神经系统检查: 肢体(或/和腹肌)不对称性(单侧或双侧)弛缓性麻痹, 躯体或肢体肌张力减弱, 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无明显感觉障碍,2017/12/10,19,脊髓灰质炎(早期诊断),实验室检查 1、发病后从粪便、咽部、脑脊液、脑或脊髓组织中分离到病毒,并鉴定为脊髓灰质炎野毒株者。 2、发病前6周内未服过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发病后1个月内从脑脊液或血液中查到抗脊髓灰质炎病毒IgM抗体。 3、发病后未再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或未接触疫苗病毒,而恢复期病人血清中和抗体或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 4、脑脊液中特异性IgG抗体明显升高,血液与脑脊液IgG抗体滴度比例失常或倒置 正常在血脑屏障无损伤时,血脑脊液IgG比值为2004001,2017/12/10,20,脊髓灰质炎(鉴别诊断),麻痹型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急性脊髓炎 周期性麻痹 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迟缓性瘫痪 流行性乙型脑炎 假性瘫痪,2017/12/10,21,脊髓灰质炎(鉴别诊断2),脊髓灰质炎 格林巴利综合症瘫痪时发热 都有发热 绝大多数无 头 痛 可 有 常 无对称性瘫痪 - +肢体麻痹程度 近端重于远端 远端重于近端 感觉障碍 - + 感觉过敏 + -早期脑脊液检查 细胞蛋白分离 蛋白细胞分离脊灰病毒分离、抗体 + - 预 后 有后遗症 大多无后遗症,2017/12/10,22,疫苗相关性脊髓灰质炎,发生率极低,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之儿童服苗者疫苗相关病例 服用活疫苗(多见于首剂服苗)后435天内发热,640天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无明显感觉丧失 麻痹后未再服用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从粪便标本只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疫苗株病毒者。 如有血清学检测脊髓灰质炎IgM抗体阳性,或中和抗体或IgG抗体有4倍增高并与分离的疫苗株病毒型别一致者,则诊断依据更为充分。,2017/12/10,23,疫苗相关性脊髓灰质炎,服苗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 与服活疫苗者在服苗后35d内有密切接触史,接触660d后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符合脊髓灰质炎的临床诊断。 麻痹后未再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粪便中只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疫苗株病毒者。 如有血清学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IgG抗体(或中和抗体)4倍以上升高并与分离的疫苗株病毒型别相一致者,则诊断依据更为充分。,2017/12/10,24,脊髓灰质炎(治疗1),(一)无瘫痪型 1卧床休息,至热退后1周。 2对症治疗:退热镇痛剂、镇静剂以增进血液循环、缓解全身肌肉痉挛和疼痛;每2-4小时湿热敷一次,热水浴亦有良效。 3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以减轻神经水肿。 5重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减轻炎症和水肿等作用,疗程35日。,2017/12/10,25,脊髓灰质炎(治疗2),(二)瘫痪型 1患者应躺在有床垫的硬板床上,肢体功能位置,有便秘和尿潴留时,给予灌肠和导尿。 2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地巴唑、加兰他敏 促进神经细胞的代谢 B1、B6、B12,谷氨酸 3呼吸肌麻痹可采用人工呼吸器,上气道阻塞时可行气管切开术。 4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效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注意防治休克。,2017/12/10,26,脊髓灰质炎(治疗3),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治疗 体育疗法 针刺疗法 推拿及按摩疗法 理疗及拔罐疗法 穴位刺激结扎疗法 中药熏洗及外敷疗法 必要时行矫形外科处理。,2017/12/10,27,脊髓灰质炎(预防1),一、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患者 患者隔离自发病之日起至少隔离40日 最初1周呼吸道和消化道同时隔离 1周后单独消化道隔离。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0日。 健康带病毒者被检出后,按患者要求隔离二、切断传播途径 患者的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污染的物品必须彻底消毒。搞好卫生,消灭苍蝇,加强饮食、饮水的粪便管理。,2017/12/10,28,脊髓灰质炎(预防2),三、保护易感者(一)主动免疫 1口服减毒活疫苗 2灭活疫苗用甲醛处理脊髓灰质炎病毒,使其失去传染性而保持免疫原性。 (二)被动免疫 未接种过疫苗或先天性免疫缺陷儿童的密切接触者,应注射丙种球蛋白(0.30.5 ml/kg),2017/12/10,29,四、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 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 以及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AFP病例的诊断要点 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脊髓灰质炎(预防3),2017/12/10,30,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 (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