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贵州黔南山区石漠化的现状及其防治调查分析_第1页
毕业论文-贵州黔南山区石漠化的现状及其防治调查分析_第2页
毕业论文-贵州黔南山区石漠化的现状及其防治调查分析_第3页
毕业论文-贵州黔南山区石漠化的现状及其防治调查分析_第4页
毕业论文-贵州黔南山区石漠化的现状及其防治调查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代码070701学号2007412041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贵州黔南山区石漠化的现状及其防治调查分析以独山县为例学院旅游与经济发展学院专业地理科学班级07地本学生姓名陆桂宝指导教师贺祥(讲师)2011年3月29日目录摘要II关键词IIABSTRACTIIKEYWORDSIII0引言12喀斯特石漠化研究现状综述13独山县的基本概况231自然环境概况232社会、经济概况24独山县石漠化现状况及其影响441石漠化的现状442独山县石漠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5421自然因素5422人为因素543独山县严重石漠化的影响75独山县石漠化的防治措施851独山县石漠化的治理措施852防治石漠化发生的方法9521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9522在布局上实施分区防治战略。9523加强法制,严格保护10524加强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质10525要探索、推广新机制10526完善监测体系,实施动态监测10527大力推广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10528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生态意识10529多部门联动116结论11参考文献12致谢13贵州黔南山区石漠化的现状及其防治调查分析以独山县为例摘要贵州省独山县是位于贵州省最南端,属于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性气候,是喀斯特东亚片区的中心之一,全县总面积为242220公顷,其中有169142公顷处于石漠化或濒临石漠化的状态。目前,石漠化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该县的生态环境,是制约当地社会生活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通过调查与分析独山县各地区石漠化的空间分异规律、现状、危害,提出相关的防治手段和一些治理措施,对于促进该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意义。关键词石漠化;现状;防治;独山县THESTATUSOFDESERTIFICATIONINGUIZHOUQIANNANMOUNTAINANALYSISANDPREVENTIONTHEEXAMPLEOFDUSHANCOUNTYABSTRACTDUSHANCOUNTRYISLOCATEDINTHESOUTHERNMOSTOFGUIZHOUPROVINCEITBELONGSTOTHESUBTROPICALMOISTMONSOONCLIMATEITSONEOFTHECENTERSOFKARSTAREAINEASTASIATHETOTALAREAOFTHISCOUNTRYIS242200HECTARES,INWHICHTHEREARE169142HECTARESAREDESERTEDORWILLBECOMEDESERTIFICATIONCURRENTLY,DESERTIFICATION,WHICHISONEOFTHEMOSTIMPORTANTFACTORSTHATCONFINETHEDEVELOPMENTOFTHELIVINGSTANDARDINLOCALCOMMUNITYANDECONOMY,HASAFFECTEDTHEECOLOGICALENVIRONMENTSERIOUSLYCONSEQUENTLY,ITISMEANINGFULTODEVELOPTHECOMMUNITYECONOMICTHATMAKINGSOMERELATEDPREVENTIONMEANSANDCONTROLMEASURES,WHICHACCORDINGTOINVESTIGATIONANDANALYZETHEDISTRIBUTION,THEPRESENTSITUATIONANDTHEDAMAGEOFDESERTIFICATIONINALLREGIONSOFDUSHANCOUNTRYKEYWORDSDESERTIFICATION,STATUS,PREVENTIONANDCONTROL,DUSHANCOUNTRY0引言石漠化(STONYDESERTIFICATION)是石质土地的荒漠化,是土地劣化演变的极端形式之一。它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环境下,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现象的土地退化,是岩溶地区生态恶化的顶极形态1、2。石漠化是中国西南湿润岩溶地区特有的、在脆弱的岩溶地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3。喀斯特岩溶地区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功能脆弱、缺水少土、保水性差,导致了旱灾、洪涝等灾害的频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加之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薄弱,从而使这一地区的群众无法摆脱贫困,经济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喀斯特石漠化代表了世界上一个比较独特的荒漠类型,即湿润地区石质荒漠化。目前石漠化面积快速扩展的总体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止。因为对石漠化发生机制与喀斯特生态系统稳定性机制尚不清楚,同时缺乏比较完善的石漠化防治理论和技术体系。当前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过程和适应性生态修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演化机制与驱动力研究、喀斯特山地的土壤侵蚀过程及其危害研究、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过程和石漠化过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的综合防治的研究、石漠化喀斯特山区受损生态系统的适应性修复研究、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优化和综合调控等方面的研究。2喀斯特石漠化研究现状综述贺祥,熊康宁,陈洪云喀斯特生态治理区石漠化过程土壤抗蚀性研究以采集喀斯特山区不同治理措施下石漠化演化过程土壤样品,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研究其抗蚀性。石漠化土壤抗蚀性大小顺序为原生样地、强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潜在石漠化。研究中选择的各项土壤特征性指标可较好地表征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土壤抗蚀性4;陈起伟贵州岩溶地区石漠化时空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以2000年TM与2005年ASTER卫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3S集成技术,根据增强型植被指数、土壤指数、坡度信息等指标,运用基于决策树的分层信息法提取出贵州省2000年和2005年两期石漠化图5。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的防治研究趋势将主要从研究岩溶山区石漠化成因的空间分异规律和时间上的发展演化过程,探索研究喀斯特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的高效模式,岩溶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生态效应评价,研究岩溶山区石漠化的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问题等几方面发展。因此,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是一项迫在眉睫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3独山县的基本概况31自然环境概况气候独山县位于贵州省南部,系典型喀斯特山区。有着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性气候类型,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当地年平均温度172,极端最高气温也只是355,极端最低气温40,平均年降雨量1346MM,无霜期长。地形独山县呈“平形四边形”状位于贵州省黔南州的南部。地势北高南低,属于高原地形,有连绵起伏的山岭,主要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分布较广。地质与地貌独山县受新生代以来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形复杂多样,地区差异较大,全县从北向南倾斜,土壤类型主要为黄棕壤和黄壤,成土母质为砂页岩和石灰岩类,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基本上呈条带状互层分布,碳酸盐岩分布最为广泛。全县境内山峦起伏,河流不多,地形复杂多变,平均海拔在一千米左右,喀斯特地貌越往南表现得越明显,尤其是在毗邻广西的麻尾镇和黄后乡。是喀斯特保存得最完好的地区之一。交通独山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是贵州省与南部沿海开放地带最为邻近的县,也是华南通往西南内陆的要塞,东临三都水族自治县,东南与荔波县相连,南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接壤,西毗邻平塘县,北界都匀市。南北长90公里,东西宽415公里,全县总面积242220公顷。素有“贵州南大门”之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占有较为重要的战略地位,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32社会、经济概况人口独山县辖8个镇、7个乡、3个民族乡133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46800人,其中乡村人口310357人,城镇人口36443人,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关镇和基长镇。有汉、布依、水、苗、彝、回、侗等民族,其中布依族最多,少数民族人口261847人,占总人口的76。耕地耕地面积15057公顷,其中水田12518公顷,旱地2539公顷。森林面积526669公顷,草山草坡6533366公顷,宜林地800004公顷。水域县域河流属珠江流域,分别流入柳江水系的都柳江、打狗河及红河水系的牛河,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或河长10公里以上的地表河24条。河流总长3976公里,流域面积174478平方公里。最长的河流三桥河41900米,江寨河天然落差880米。地下暗河较多,现已探明的共有22条。有水面19581平方公里,理论水能资源蕴藏量为31867千瓦,水质有利于灌溉和水生物养殖。森林资源独山县有林地覆盖率为3023,但大部分林地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中、北部大部分地区。如翁台乡的有林地覆盖率6747,本寨乡4913,兔场镇4934,在中北部分布的一般是原始森林,较厚的土层有利于高大的乔、灌木的生长,植被种类多,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强。全县针叶林占有林地面积798。,但是西南部喀斯地区有林地覆盖率却很低,如甲里乡425,麻尾镇927,尧棒乡807,黄后乡791,只有少部分的森林,其中有大部分的山坡有极少、极薄且种类单一的植被覆盖,大多是荒山、陡坡,土壤稀薄,土层结构性差,极少有植被的山坡上只是飞机播种和一些人工造林,多是马尾松,且树种单一,生长过慢,抗病虫害能力弱,生态系统结构本就不稳定。矿产资源独山县的境内主要的矿藏有锑、铁、煤、汞、铝、锌、重晶石、石灰石和大理石等,其中锑的储量最多,仅半坡锑矿的金属储量就有135万吨,锑品位一般在20左右,最高达50以上,居全省之首,全国第三。且为单一硫化矿,有害杂质少、矿藏集中,易采、易选、易冶;铁矿有赤铁矿和褐铁矿,赤铁矿储量4500万吨,褐铁矿100多万吨;汞的金属储量有367万吨,属中型矿床,铅锌矿、镁矿、煤矿等也都有一定储量,具有开采价值。石灰岩分布极广,南部乡镇随处可见。麻尾地区的石灰岩碳酸钙含量高达96779990,是生产石灰、水泥的理想资源,仅麻尾镇余家湾石灰岩储量就达3543万吨,方解石、大理石等已有开采,销路较好。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工业企业涉及电力、冶炼、采煤、五金机械、化工建材、印刷、轻纺、竹木制品和食品等行业。独山盐酸菜厂生产的盐酸菜,具有酸甜辣脆的独特风味,产品远销港澳和东南亚地区。贵州东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精锑、贵州独山东峰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细刀豆罐头是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64独山县石漠化现状况及其影响41石漠化的现状由于独山县坡度陡急,植被的稀疏,加上雨水冲刷严重,导致了全县大部分山区出现了大面积基岩裸露地表,而且还有不断向其它地区更大范围扩大的趋势。经过调查,全县总面积为242220公顷,其中非石漠化面积为124488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55;濒临石漠化状态的土地面积为69410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09;石漠化土地面积为99732公顷7,居黔南首位,占国土面积的445。石漠化的比重4117,仅次于黔南州长顺县的4929(注数据来源于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省地矿局)。而且逐渐在从独山县南部植被覆盖极少的山区向中部,比如从麻尾镇,表1独山县各乡镇石漠化面积及比例乡镇国土面积(公顷)石漠化(潜在石漠化)面积(公顷)石漠化所占国土面积比例城关镇2447015800065兔场镇130006120047麻万镇140927900056基长镇172007690045上司镇2790014800053下司镇138407800056甲里镇129007000054麻尾镇110007910072尧梭乡1570010300066羊凤乡107007100066甲定乡55812530045翁台乡45001400031本寨乡145008650059水岩乡139007200052打羊乡1906011000058尧棒乡99006440065黄后乡126007400059董岭乡144008230057(注表1中数据来源于独山县国土资源局)黄后乡,董岭乡,尧棒乡,下司镇,甲里乡,打羊乡,尧梭乡,基长镇到上司镇(见表1),并不断向森林覆盖率较大的北部蔓延。独山县除了有明显石漠化的现象之外,还存在着大面积处于临界状态的石漠化土地和潜在石漠化土地。42独山县石漠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421自然因素基岩因素喀斯特岩溶山区丰富的碳酸盐岩具有易淋溶、成土慢、易流失的特点,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强烈的岩溶化过程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8】。气候因素由于该县处于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往南部的几个乡镇的喀斯特地貌特别显著,具有的河流少、气温高、雨水丰沛而集中,植被覆盖少,成土母质结构不稳定,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地形因素由于独山县处于高原地形区,主要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分布较广,坡度起伏大,雨水冲刷能力强,北部地势比南部高,森林植被分布的差异,是该县石漠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由自然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大约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0。422人为因素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出石漠化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因此水土资源不断流失后便会呈现石漠化现象。人为作用是石漠化土地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独山县农村人口居多,且大多居住在偏僻山区,交通比较落后,生活水平滞后,世代承袭下来靠山吃山的思想驱使下只顾解决眼前的温保问题而在浅薄的土地上耕种,各种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活动频繁,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在地表上,形成了土地石漠化。加上山区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差,文认为这个是自然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过度樵采。独山县喀斯特岩溶山区经济水平落后,发展不快,农民可以利用的能源种类很少,各人民群众在生活中的能源主要靠山上的木柴,尤其是在那些缺煤少电、能源种类单一的地区,砍伐树木是造成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据调查了解,在独山县众多山区的能源结构中,生活中作为主要的常规能源是木柴,随后才是煤、电和天然气(见表2)。表2独山县农村1995年常规能源利用薪柴桔杆煤电天然气743781423403(注表2数据来源于独山县农村常规能源建设办公室)(2)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独山县山多平地少,在以前农业生产大多沿用传统的刀耕火种,陡坡耕种,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由于非常缺乏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和科学的耕种方式,因此充沛而集中的降水使得土壤容易被冲涮,从而使岩石裸露出地表,导致土地产生石漠化现象。根据各项资料显示,独山县各山区现有耕地中15度以上的坡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25。(3)过度开垦。独山县各乡镇耕地少,为保证足够的耕地,解决温饱问题,当地群众往往通过毁林毁草开垦来扩大耕地面积,种植各种农作物,增加粮食产量。这些新开垦地,由于缺乏水土保持措施,土壤流失严重,最后导致植被不断的减少甚至最终消失,地面的土壤被冲走,石头就露出来。(4)乱砍滥伐。独山县原本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北部几个乡镇出现大规模砍伐森林资源的现象,导致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如一些贩卖木材的老板偷偷的或者是强迫当地人民大面积砍伐森林牟取利益,从而使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由于山高坡陡,水土失去保护,这就加速了石漠化发展的趋势。(5)过度放牧。独山县各地区农民一般是以散养牲畜为主,尤其是在山区的农民平时大多都是在山上放养,这个过程中不仅毁坏森林草地植被,而且造成土壤易被冲蚀。据专家推算,一头山羊在一年内可以将10亩3年5年生的石山植就被吃光。43独山县严重石漠化的影响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给独山县带来的影响是严重的、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喀斯特石漠化将会导致土壤的退化,土壤质量下降,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可耕地面积也会减少。这在独山县的喀斯特山区表现由为突出。其后果就是土地的石漠化,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土壤贫瘠化和土壤结构性恶化;从而导致这些地区农民的贫困问题加剧,这又将反过来进一步的促使喀斯特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2)喀斯特石漠化将会导致喀斯特地区植被的逆向演替,高大的乔木逐渐被典型的小灌木、草丛所替代,使得岩溶地区生态系统内各种植物的种群数量减少,群落内的物种数量急剧下降,植被结构单一化,破坏了物种多样性。接踵而致的是生物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多样性也在逐步消失,物种灭绝速度也在不断加快。(3)喀斯特石漠化导致地表裸露的岩石数量在增加、森林植被不断减少,这就造成调节缓冲地表径流的能力在降低、水源涵养的能力下降,地下径流变化幅度增大,表层带岩溶中的水资源枯竭,使区域性的旱涝灾害发生和地区小气候环境恶化的几率大大的增加。(4)喀斯特石漠化现象的恶化导致独山县山区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极为不均,地表缺水而地下的径流水资源又很丰富,严重缺水使的南部原本就处在多雨带的山区人民很难在干旱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5)喀斯特石漠化使独山县各山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这将会导致各山区农民生活水平停滞不前,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越来越矛盾;反过来人们想改变这个生活条件而使生态环境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使石漠化的治理的难度加大。(6)喀斯特石漠化还会破坏各地区的生态自然景观,或造成其区域内景观的旅游价值降低甚至丧失,这就使本来具有一定优势的各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阻碍。该县的喀斯特石漠化所带来的影响在各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将导致人口、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之间恶性循环。因此,就必须对喀斯特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机理与机制作出详细调查分析和综合研究,并进一步找出控制和治理喀斯特石漠化的可行方法。5独山县石漠化的防治措施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现象给该县带来的严重危害,我们不能束手无策,需要全县的人民团结协作,共同防止石漠化的进一步恶化。对于石漠化,主要是以防为主,治理为辅,防治结合,综合整治,最终达到一个治理石漠化的良好效果。然而,石漠化地区想要在防治上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得了解这个石漠化地区有什么特点,地质条件、基岩、土壤、植被构成有何特点,只有充分掌握了它的特点才能够对症下药。对于独山县石漠化的山区特点也不例外,只有完全了解了石漠化的特殊性才能够更好的治理。独山县山区石漠化的特点是各山区的土地条件非常恶劣,土壤的质地和肥力比较低,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也很差,山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土壤中的石头含量大,该县发生石漠化的地区主要在较热的南部,因此温度高等。这给各山区石漠化的治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加大了各种治理的投入。因此,应结合独山县山区的地域条件和石漠化程度因地制宜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治。51独山县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对于该县山区石漠化治理的措施主要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社会经济治理措施和综合治理措施。生物措施指封山管制、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人工造林(乔、灌木)、人工种草及其它生物措施。必须按照“以封为主,封造结合”,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封山植树造林,使山区的森林植被能够得到一定的恢复。在独山县西南部碳酸岩石山区大力倡导封山育林,严禁砍伐树木、陡坡上挖蔸,加强对石山植被的管护。在已转变为石漠化的地区种植一些耐旱,容易成活,根系比较发达,萌芽更新能力较快,喜欢钙元素而且生成速度比较快的植物,一般树种如马尾松、柏木、藏柏、任豆树、刺槐、青桐、响叶杨、光皮桦、白栎、朴树、榆树、香椿、苦冬青等;经济林树种可以种植花椒、黄柏、金银花、岩桂、棕榈、油桐和漆树等;除此之外还可以种植一些竹类,如金竹、斑竹、苦竹、方竹、棉竹、刺竹和实心竹等;如种植草类可以考虑具有抗旱性强、覆盖能力强、耐粗放管理等特点的草种有虎尾草、细叶小米草、高羊茅、黑麦草、白三叶、假俭草、冰草、沙棘,白刺等;而在一些土层薄肥力较差的土壤可以种植具有绿肥的作物作物,主要包括苕子、紫云英、黄花苜蓿、草木樨、柽麻、田箐、紫穗槐、绿萍、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等。工程措施指坡改梯工程、小型水利工程、节水、保水、蓄水工程、土质改良及其它工程治理措施。在喀斯特石漠化山区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实施坡改梯,尤其是在一些陡坡和建有水库的流域,坡改梯项目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效果,而且还能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该土地的附加值;在气温较高和严重缺水石漠化地区修建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不仅能够起到缓减旱情的作用,而还能解决节水、保水和农民的生活用水等方面的问题;土质改良工程指用水泥浆,水泥砂浆,化学药液或其综合混合液喷注入地面,以减低地面土质的透水性增加强度的一种措施。管理措施指停耕、禁牧、禁伐及其它管理措施。已经砍伐或经过刀耕火种过的土地应勒令其停止耕种,植被稀疏的山坡、森林等地禁止放养牲畜,对滥砍乱伐的进行必要的严惩,还有对于已经砍伐的地方进行补种各种合适的树种。除了以上的措施之外还有社会经济治理措施指能源工程、扶贫工程、生态工程,综合治理等措施(指综合运用两种以上的措施共同进行治理。在石漠化的山区应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调节农、林、木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以达到治理石漠化的目的。52防治石漠化发生的方法防止石漠化主要是针对那些濒临石漠化的土地或是潜在石漠化的土地。防止石漠化指的是在一个地区在将要发展为石漠化之前就把它控制住,不要任其恶化下去,主要是预防潜在石漠化的威胁。主要的方法有521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认真把握好“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准备工作。还要大力开展以小地区为试点单元的综合治理,以基本农田建设为基础,搞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经济林草,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加快退耕还林还草的步伐,恢复和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等计划。522在布局上实施分区防治战略。在独山县的大部分山区是水资源短缺,干旱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因此要对这些地区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同时还要搞好雨水集流,节水灌溉,建一些水土保持防护林带,发展灌木草本植被,谨防岩石裸露。在问题特别严重的山高坡陡,雨水多土地贫瘠,人口相对稠密,陡坡开垦又非常普遍,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来说,主要是要以预防保护为重点,严禁陡坡开荒、毁林开荒,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搞好坡耕地改造和基本农田建设;以封禁治理为主,开展经济林和林灌草林植被建设等方法来预防石漠化的发生。523加强法制,严格保护石漠化的防治要从源头上抓起,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扩大林草植被,一手抓保护,另一手严格监管,依法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防止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524加强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运用科学教育的手段,积极推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应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宣传石漠化危害、治理措施的观念。全民总动员,特别是加强基层科技人员及农民的培训,使广大群众掌握防治石漠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治理者的整体素质,将危害降低到最低。525要探索、推广新机制在石漠化的防治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政府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治理石漠化的创造性,大力探索、实践和推广适应关于石漠化防治的有效方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9】;有利于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新机制,在石漠化防治建设中形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526完善监测体系,实施动态监测加强独山县山区石漠化监测体系建设,实行周期制监测制度,定点监测、定期监测、不仅要掌握石漠化状况和动态发展趋势,同时也要了解潜在石漠化地区的变化,及时对防治工作进展及其成效作出客观评估,做好防治石漠化前期的准备工作。527大力推广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推广农村沼气池是一个有效的、经济的和可行的办法。由于各农村地区植物生长速度快,农作物产生的秸杆、人畜废物及杂草发酵所产生的沼气可为农村的群众提供新的能源,沼气既能烧火煮饭,又能点灯照明,同时可以极大地减少农民砍柴的数量和节省开支。只要植被得到了保护,便可减少水土流失,就可防止石漠化的发展。528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生态意识大力宣传生态恶化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使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认识到位,树立起浓厚的生态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对石漠化土地治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鼓励和动员各行各业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治理工作。做到电视上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报刊上有文章、工程区有碑牌10。529多部门联动县人民政府应以职能部门为主,联合相关部门,实行统一规划,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把具体石漠化治理责任一层层的落实到各乡镇。同时将石漠化治理成效作为考核领导干部业绩的一项内容。6结论独山县山区石漠化的产生不仅有自然因素,最重要的是人为因素在起主导作用。根据独山县的气候、地形、地质以及植被分布等特点因地制宜地针对现已石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