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和投资价值分析_第1页
中国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和投资价值分析_第2页
中国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和投资价值分析_第3页
中国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和投资价值分析_第4页
中国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和投资价值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和投资价值分析摘要在全球金融证券化的大趋势下,我国逐步加快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也给投资者带来投资机遇和风险。本文将分析在国际视野下,我国行业所具备的国际竞争优势及其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如何运用有效的投资策略,寻找20082010期间我国兼具国际竞争优势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行业。本文主要通过实证方法,从产业梯度转移角度论述我国的国际竞争优势和优势行业及其特性,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分析和拟定寻找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和股票的投资策略和方法。本文引入贸易竞争力指数TSC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程度与国际竞争优势地位,论证我国已具备国际竞争优势和已成为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中心区域;并阐明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于“价廉质优”的劳动力资源和全面提升的技术水平,未来我国竞争优势将向着劳动力素质提高、大规模定制、高性价比方向发展。根据我国的国际竞争优势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单纯以低劳动力成本为竞争优势,第二类以技术成本(即性价比高)为竞争优势,同时论文提出两条能够更充分凸显1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国际竞争优势的优势行业特性技术平台期和规模不经济。本文在选定优势行业的基础上,展开投资策略的分析研究,提出将行业技术升级水平、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利润率等因素作为判断优势行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指标,通过对此类指标的比较研究,筛选分析得到具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并给出国际视野下我国具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及各行业评级,最终提出装备制造业是国际视野下20082010期间我国最具竞争力及长期投资价值的行业,并对其行业优势和下属子行业投资亮点进行分析论证。本文还做了投资风险的分析研究,提出该投资策略下存在的五类投资风险(一)中国在技术升级平台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被他国替代的风险;(二)中国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三)中国顺利完成技术升级的风险;(四)经济衰退的风险;(五)金融市场波动的风险。关键词国际竞争优势,投资价值,产业梯度转移2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HESTUDYONINTERN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SANDINVESTMENTVALUEOFCHINASINDUSTRYABSTRACTWITHTHEGLOBALTRENDOFSECURITIZATION,CHINAHASFASTENEDITSPACEOFCAPITALMARKETDEVELOPMENT,WHICHPROVIDESTHEINVESTORSOPPORTUNITIESANDRISKSTHISTHESISANALYZESFROMTHEGLOBALVIEWABOUTCHINASINTERN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SANDTHECHARACTERISTICSANDDEVELOPMENTTRENDOFTHESEADVANTAGES,ANDAIMSTOFINDOUTTHEINDUSTRIESWITHBOTHINTERN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ANDLONGTERMINVESTMENTVALUEDURING20082010BYAMOSTEFFICIENTINVESTMENTSTRATEGYBYTHEWAYOFDEMONSTRATION,THISTHESISDISCUSSESCHINASINTERN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SANDCOMPETITIVEINDUSTRIESFROMTHEVIEWOFGRADSTRANSFEROFINDUSTRY,ANDANALYZESFURTHERONTHISBASISTOREACHTHEINVESTMENTSTRATEGYOFSELECTINGINDUSTRIESOFINVESTMENTVALUE3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HISTHESISINTRODUCESTRADECOMPETITIONINDEXTSCTOWEIGHTTHEDEGREEOFGRADSTRANSFEROFINDUSTRIESANDINTERNATIONALCOMPETITIONOFACOUNTRYORAREGION,THUSDEMONSTRATINGTHATCHINAHASALREADYBEENTHECENTERAREAOFINTERNATIONALGRADSTRANSFEROFINDUSTRIESANDPOSSESSESINTERN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SCURRENTLY,WHICHMAINLYCONSISTSOFBOTHTHELABORRESOURCEWITHLOWERPRICEANDHIGHERQUALITYANDCHINASOVERALLPROMOTIONOFTECHNOLOGYCHINASINTERN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SWILLDEVELOPONTHETRENDOFPROMOTINGLABORQUALITY,LARGESCALEDCUSTOMIZATION,ANDCOSTEFFECTIVENESSACCORDINGTOCHINASINTERN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ANALYSIS,THISTHESISPOINTSOUTTHATTHEREARETWOKINDSOFCOMPETITIVEINDUSTRIESINCHINAONEISCOMPETITIVEINLOWERLABORCOSTONLY,ANDANOTHERISCOMPETITIVEINBOTHTECHNOLOGYANDLOWERCOST,THATISCOSTEFFECTIVENESSINADDITION,THISTHESISRAISESTWOCHARACTERISTICSOFCHINASCOMPETITIVEINDUSTRIESPLATFORMDURATIONOFTECHNOLOGYANDSCALEDISECONOMY,WHICHMAKESITMOREDISTINCTFORCHINASCOMPETITIVEADVANTAGESINTHEWORLDBASEDONTHESELECTEDCOMPETITIVEINDUSTRIES,THISTHESISDOESFURTHERANALYSISOFINVESTMENTSTRATEGYBYSETTINGFACTORSSUCHASTECHNOLOGYUPGRADELEVEL,MARKETSHARE,CONCENTRATIONRATIO,ANDPROFITMARGINASTHEINDEXESOFJUDGINGWHETHERTHECOMPETITIVEINDUSTRIESAREWORTHINVESTING4BY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OMPARISONOFTHESEINDEXES,THEINDUSTRIESWITHINVESTMENTVALUECANBESELECTEDANDGRADEDANDTHISTHESISPOINTSOUTTHATEQUIPMENTMANUFACTURINGINDUSTRYISTHEMOSTCOMPETITIVEANDVALUABLEINDUSTRYTOINVESTANDGIVESSOLIDPROOFOFITSADVANTAGESANDHIGHLIGHTSOFSUBINDUSTRIESFURTHERMORE,THISTHESISPOINTSOUTFIVERISKSOFTHEINVESTMENTSTRATEGY1RISKOFTHESUBSTITUTIONOFCHINASADVANTAGEOFLABORCOSTWITHOTHERNATIONSDURINGCHINASPLATFORMDURATIONOFTECHNOLOGY2RISKOFHIGHERPRICEOFRAWMATERIAL3RISKOFCHINASSUCCESSINTECHNOLOGYUPGRADE4RISKOFECONOMICDEPRESSION5RISKOFFLUCTUATEOFFINANCIALMARKETKEYWORDSCOMPETITIVEADVANTAGE,INVESTMENTVALUE,THEGRADSTRANSFEROFINDUSTRY5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表目录图11论文逻辑结构2图21贸易竞争力指数机械及运输设备(美国)10图22贸易竞争力指数机械及运输设备(中国)10图31中国的低成本优势12图32中国竞争优势按行业18图33中国制造业出口交货值(亿元/年)19图34贸易竞争力指数制造品(中国)19图3520002006年中国服装出口20图3620002006各国服装出口20图3719952006年我国彩电产销及出口量变化图(单位万台)22图38船舶行业规模不经济特性(产量成本图)24图41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机电产品(单位百万美元)28图42全球主要通信设备厂商2006年市场份额32图43中兴、华为海外业务收入占比33图44中兴、华为海外业务收入33图45国内设备厂商有明显成本优势2005年研发人员人均研发费用(千美元)34图462007年各行业毛利率对比()35图51产业梯度转移是装备制造业的一般规律41图52制造业小时工资()42图53装备制造产业转移态势分析44图54中国机械行业增加值不断增长,占GDP比重提升48图552008年一季度中国工程机械各子行业销量(台)及同比增长488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56过去5年大多数机械子行业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速48图57我国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依存情况49图58我国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不断增长49图59造船行业生命周期56图510中国船舶产量及出口量情况58图511船舶制造业股价走势58图5122002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床需求市场60图513国产机床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将逐步上升60图514国产化率提升导致国内企业销售增速大于行业需求增速60图515中国数控机床产量增长迅速,2004年产量世界第一(单位台)61图516中国重卡出口销量已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单位辆)64图517中国重卡未来年产量世界第一65图61技术/知识在未来5年内对公司盈利产生的影响70图62IT强度(IT支出占GDP的百分比)72图6319841990日经225指数走势74图6419871990TWSE指数759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格目录表312004年不同国家的工资14表322004年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竞争优势数据14表332005年我国电视机出口构成表23表34劳动成本竞争率比较25表41行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31表42各行业利润率(2007)36表43投资策略分析行业筛选37表51装备制造产业转移的规律分析42表52装备制造业常见壁垒分析43表53装备制造主要领域产业转移态势分析44表54中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开始在世界领域拥有一席之地49表55十一五多项举措持续出台,推动装备制造业振兴51表55机械行业各子行业进口替代与出口拓展情况分析52表56中国装备制造业多个细分子行业产量/值将在2020年占据世界首位53表57当前中日韩大型造船厂正式员工月报酬对比(2008年2月)57表58中日韩造船竞争因素分析57表59近年来中国机床企业收购国际机床企业的情况表62表510引进斯太尔项目主要定点生产厂商63表511中国重卡出口的主要潜力市场64表61牛市中调整幅度及后续涨幅影响分析7610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胡菁华日期年月日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胡菁华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指导教师签名杨朝军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1本文意义在全球金融证券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也逐步加快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而股票投资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投资领域中,一旦寻找到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股票就能够得到丰厚的收益回报,但寻找到一个这样的股票并非易事。2006年2007年,中国股民在历经数年的熊市煎熬后终于迎来了万民欣喜的超级大牛市,但这个令人期待的神话故事却在2007年10月峰回路转,沪深两市总市值缩水近50,未来该如何应对股市沉浮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话题。20082010,中国经济将继续腾飞,成为国际市场更为亮丽耀眼的明星,本文将目光投向全球视野下的20082010,希望对投资者未来三年的股票长期投资有所启示。通常投资者筛选股票的方法就是立足于国内行业发展情况和企业本身,而本文主要通过着眼于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帮助投资者认清并挖掘兼具竞争优势和投资价值的行业及其特性,并分析提出在国际竞争优势行业下的投资策略和筛选方法,用更为长远的眼光来选择投资对象。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所体现的优势,从微观上讲,有企业自身治理、产品创新及其它企业层面上的优势;从宏观上讲,国际产业梯度的转移对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优势行业的带动作用是不可小视的。从全球发展的历史来看,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也就是某国家或地区比较竞争优势逐步形成的过程。在中国开放国界,走向世界的大时代背景下,本文选择产业梯度转移角度作为分析国际竞争优势的切入点,投资者认清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大趋势,就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住中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行业,它们不仅能够占领国内市场,也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从而在较长时期内都能在国际舞台上得以彰显其投资价值,振华港机、中集集团等1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就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高投资价值股票的典型代表。就如同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一样,放眼于国际市场,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丰厚回报,投资者可以通过阅读本文对其投资有所感悟和启示,做出最有价值的投资决策。12本文概要本文着眼于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主要通过实证方法,从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角度出发,首先研究归纳我国的竞争优势和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行业及其特性,再通过研究提出投资策略和筛选方法,在国际竞争优势行业中挖掘分析具有投资价值的行业,最终分析得出装备制造业是20082010期间我国最具竞争优势及长期投资价值的行业,并提出投资过程中的相关风险因素。国际竞争优势分析我国的国际竞争优势和优势行业特性从产业梯度转移角度出发投资策略寻找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行业寻找我国优势行业中具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寻找我国优势行业中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图11论文逻辑结构FIGURE11LOGICALSTRUCTUREOFARTICLE第一章论述本文意义、逻辑结构和概要;第二章阐述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理论及其与国际竞争优势的关系;第三章论述我国的主要竞争优势及优势行业,并分析优势行业特性,为投资者展示为何一些有特殊特性的行业能够更为明显地体现并发挥出我国的竞争优势;但是,2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行业并非是值得投资的对象;第四章着重向投资者介绍在国际竞争优势行业中,如何通过进出口、利润率、行业集中度、技术升级等因素的考量来选择具有投资价值行业的有效投资策略,投资者可以依照此投资策略,根据自己对于经济形势和优势行业的理解判断,推断出自己看好的行业;第五章根据第四章所介绍的投资策略,向投资者推荐笔者所认为的20082010中国最看好的行业装备制造业,从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国际竞争优势和投资价值等角度阐明了该行业的特性及投资亮点;第六章提出中国在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和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为虽然我国竞争优势促使了国际产业梯度向中国的转移,但中国要真正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中国行业要成为有投资价值的对象,还有一段艰难的历程。虽然本文认为中国必将能够穿越荆棘,度过难关,在国际上拥有更为强大的竞争优势,但其中仍存在着风险,应当作为投资者谨慎投资的参考;第七章给出本文结论。3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国际竞争优势与产业梯度转移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所体现的优势,从微观上讲,有企业自身治理、产品创新及其它企业层面上的优势;从宏观上讲,国际产业梯度的转移对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优势行业的带动作用是不可小视的。从全球发展的历史来看,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也就是某国家或地区比较竞争优势逐步形成的过程,可以说,认清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大趋势,就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住中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行业。21产业梯度转移及其原因211产业梯度转移的含义产业梯度转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供给以及市场需求等发生变化之后,发达地区的边际产业在内外部力量的驱动下,借助企业的跨区投资活动,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从而使产业发生空间转移的过程和现象,它是国家和区域间形成各自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认为,经济技术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存在技术梯度,生产力的空间转移也按技术梯度的实际情况,从高梯度地区逐步向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实现产业分布的相对均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梯度转移通常表现为一种企业自发的行为,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这是一个包含国际间与地区间投资与贸易活动的综合性的要素与商品流动过程,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转移国或地区与转移对象国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了雁行发展模式,这一理论后来经过小岛清的发展成为20世纪70年代日本向ANIES(亚洲新兴工业国和4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地区)和ASEAN(东盟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对产业转移理论作出贡献的还有RVERNON(弗农,1966),他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产品周期论,对地域间或国际间产业与产品的周期性发展进程,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和产品的转移作了系统的描述和理论上的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有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产业转移理论与国际经济学及国际经营学理论的联系日趋紧密。一些日本学者强调,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化的载体(大西胜明,1999),因为产业结构调整总是伴随着产业跨国转移和企业跨国经营。产业发展的雁行状态和产业的生命周期描述了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进化过程,但其实质是反映了比较优势的转移以及与此相关的产业转移。赤松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学说”及其他的一些相关的理论说明了一个共同的理论问题,即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发达地区某些曾经是优势的产业或产品,由于比较效益的变化,将逐渐丧失优势,向不发达地区转移,而这些产业或产品在不发达地区可以逐渐形成为优势,并将产品反出口到原来的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即区际间产业的转移,生产布局在区际间的调整,可以使不发达地区避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走过的一些路径,通过相关产业的引进、转移,推动经济快速增长。212产业梯度转移的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国际产业竞争的加剧,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以产业国际转移为手段进行产业调整。产业转移对不发达国家和区域来说能够弥补资金的不足,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对发达国家和区域来说可以通过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转移有利于缓解产业趋同现象,可以形成对资源的替代作用,减少资源产业布局中的指向性。推动产业梯度转移的内在动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科技推动。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交通和通讯日益便捷,国际商业规则被普遍接受,以及全球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特别是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转移,为制造业生产服务的转移提供了客观基础与条件。二是市场推动。由于市场竞争及成本价格与利润的5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互动,导致降低成本价格,获取利润的竞争不断扩大市场范围,使市场机制作用在更大的地域对服务要素进行配置,带来服务体系的全球化分工。三是政策推动。科技与市场的发展导致全球化趋势加快,要求各国通过开放政策不断消除市场障碍,为科技生产力与市场发展提供更加广泛的空间。从历史经验来看,以产业梯度转移为特征的国际化,其驱动因素都是围绕一个目标降低成本。国际化的领域主要是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国际化的方向主要是劳动力成本高的地区或者是正在逐步提高的地区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转移,以实现大幅降低制造成本的目标。当然,除了劳动力成本外,降低的成本还包括资源成本、环境成本等等。当前,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开采成本都较低,且能承受较高的环境成本,这都使中国在产业梯度转移中处于优势。但是这种以降低成本为目标的国际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只转移产业链中的制造环节和低附加值的环节。高附加值的环节和核心环节并不转移。比如纺织服装业,高附加值的环节是品牌营销,核心环节是设计,都保留在母国,远没有国际化。英特尔(INTEL)公司到成都高新区投资设厂,生产电脑芯片。英特尔可不是真的要把芯片制造整个产业转移到中国(即使英特尔想这么做,美国政府也不会同意),而只是把测试封装等劳动力需求大,但附加值不高的生产环节转移过来。由于IT技术的进步,很多白领岗位的办公室工作,软件编程工作等也开始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相对的,这些低成本国家和地区在劳动力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其低成本优势吸引着发达国家将产业中一些环节转移过来,印度等国家承接了大量的这种方式的转移。但万变不离其宗,国际化的目标都是降低成本,产业梯度转移的原因都是国家的竞争优势发生了转变。22各国产业梯度转移发展历史产业转移一般经历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进而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转移。产业转移一般从食品工业、采矿、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转移,随后转移到钢铁、冶金、石化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然后进一步转移到通讯、电子等较低层6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次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从国际产业转移的历程来看,二战后,大规模的国际化出现在制造业领域,以产业的梯度转移为表现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四次比较显著的产业梯度转移,在四次浪潮中可以看到,各国在不同时期都有其不同的比较竞争优势。第一次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发生在2O世纪5O年代。美国在确立了全球经济和产业技术领先地位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率先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在国内集中力量致力于发展汽车、化工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把纺织业等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直接投资向正处于经济恢复期的日本等国家转移。日本由于整体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在承接了美国移出的轻纺工业后,很快成为全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供应者,“日本制造”开始畅销全球。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2O世纪6O7O年代。科技革命推动发达国家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美、德、日等国集中力量发展钢铁、化工和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电子、航空航天和生物医疗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轻纺工业大量向外转移。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积极把握这一轮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发展出口导向的轻纺工业,其工业化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启动了真正意义上“外围”国家的现代经济增长。第三次国际产业梯度转移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两次世界能源危机的冲击,导致能源与矿产资源价格上涨,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迫使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努力发展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把本国经济中失去优势的一部分大量消耗能源和矿产资源产业以及“重、厚、长、大”型的钢铁、造船和化工等重化工业以及汽车、家电等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此时,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抓住机遇,积极承接从发达国家转移出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大力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重化工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本国本地区情况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依据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7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争。20世纪70年代,它们的经济就以年增长率超过10的速度高速发展,不仅超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成为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竞争对手,令世界瞩目,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后,东盟国家沿着亚洲“四小龙”的发展路径,接过亚洲“四小龙”转移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进口替代的轻纺工业纳入出口导向式的发展轨道,创造了良好的出口业绩和经济发展局面。借助三次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世界经济体系中发展水平呈梯次结构的三类经济体相继完成了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这在东亚表现得尤其突出。在东亚,“四小龙”不仅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起飞和繁荣,而且通过转移失去竞争优势的产业,积极主动地完成了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持续升级换代树立了典范。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全球掀起了第四次产业梯度转移的高潮,由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向中国大陆、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转移。这次产业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本国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第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由一定的被动性逐步转变为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性,他们选择某些领域加大投资,以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有选择地吸收发达国家对外转移的产业,并建立自己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有选择地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了产业结构的优化。第四次产业梯度转移的兴起之时正赶上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期。中国在这一轮产业梯度转移中,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低廉的优势,大量承接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保持了经济长期的高速增长,成为这一轮产业梯度转移中的最大的承接国。20世纪80年代,我国抓住了国际上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完成了轻重工业结构的合理调整;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承接了大量制造业的国际转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机电产业发展和出口扩大。2005年全球重化工业主要是汽车、化工8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已有50以上的投资集中在中国。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是近10年来外商投资的主要行业,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增幅尤其突出,从1996年的632上升到2002年的2457。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构成中,投资份额比较高的制造业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器件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可见,近年来国际产业在我国转移的趋势明显向电子通信制造业、化工产业以及部分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倾斜。而国际向我国产业转移增长较快的主要行业包括电子器件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水泥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植物油加工业、砖瓦、石灰和轻质建筑材料制造业、轻质建筑材料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玻璃及玻璃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业、陶瓷制品业。这充分说明国际产业向我国的转移已经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工业方向发展。23产业梯度转移与竞争优势从整个国际产业梯度转移趋势来看,各国在各个时期都有其相对竞争优势,一般可以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来衡量。贸易竞争力指数TSC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某类商品的净出口与该类商品贸易总额的比率。其主要计算公式为TSCEIJIIJ/EIJIIJ公式21其中EIJ为I国第J种商品的出口总额,IIJ为I国第J种商品的进口总额。TSC指数范围为1,1,当TSC的数值大于0时,说明I国是第J种商品的净出口国。通常,08TSC1说明第J种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05TSC08,具有较强竞争力;0TSC05,具有强竞争力;TSC0,具有一般竞争力;05TSC0,具有低竞争力;08TSC05,具有较低竞争力;1TSC08,具有很低竞争力。从贸易竞争力指数看,我国工业制成品总体处于竞争力强的状况,尤其是服9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装处于竞争力很强的状况,并与机械及运输设备、纺织品一样,处于贸易竞争力不断增强之趋势。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处于由低到强的变化过程中,2003年贸易竞争力指数为0039,2004年变化为0012,2005年上升到0049,低于机电产品0098。000005010015020025030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图21贸易竞争力指数机械及运输设备(美国)FIGURE21TRADECOMPETITIONINDEXMECHANISMANDTRANSPORTATIONEQUIPMENTUSA数据来源CEIC02000204060810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图22贸易竞争力指数机械及运输设备(中国)FIGURE21TRADECOMPETITIONINDEXMECHANISMANDTRANSPORTATIONEQUIPMENTCHINA数据来源CEIC10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以机械和运输设备行业为例,自20世纪8090年代开始,普通机械及运输设备制造逐渐由美国向中国等亚洲地区转移。美国在该领域的领头地位慢慢被以低成本取胜的中国制造所取代,中国等亚洲国家在90年代后对该产业领域逐步占据了一定国际竞争优势。而这种竞争优势的相对转移不仅是在机械制造业,也在家电等其它产业中出现;不仅在美国和中国发生,也在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发生。应该说,国际产业梯度的转移和某个国家竞争优势的逐步转变和加强是相伴而生的,也是世界经济均衡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日趋自由化,由先行国家向后进国家的产业转移步伐在加快,全球产业格局的变换也呈加速状态。研究表明,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主导产业在世界各国间的转移与传递速度在不断加快。纺织业成为世界性产业用了200年,钢铁工业地理格局的改变至少也用了7080年,而二战结束以来发达国家的一些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如汽车、家电等,在全球的转移速度已缩短至2030年,IT产品的全球生产扩散更是彻底改变了产业的地理布局和产业转移的路径。全球主导产业的加速转移导致了全球产业格局的迅速变化,产业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次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向今天的高科技产业的过渡。11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我国的竞争优势和优势行业在国际大舞台上,我国已在劳动力成本和技术全面升级两方面越来越多地显现出强有力的国际竞争优势,并会把已有的优势朝着更具中国特色的方向发展下去。而这些优势所带动的优势行业也已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崭露头角,使中国成为国际产业梯度转移中心和国际投资者津津乐道的投资宝地。31我国国际竞争优势的现状311低成本劳动力创造价格优势麦肯锡2008年4月的一项对全球高管的调查显示,受访者一致认为中国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是低生产成本,有77的受访者(其中包括83的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首席级高管)提到这一点。展望未来三年,认为中国企业的低生产成本优势仍然存在的受访者也占大多数。目前对未来三年的预期低生产成本中国政府的支持59596977专利和版权法未得到严格实行4349享有进入海外市场的特权2026卓越的产品或服务有吸引力的品牌其它87141524220102030405060708090图31中国的低成本优势FIGURE31CHINASADVANTAGEOFLOWERCOST数据来源麦肯锡2008年4月全球高管调查12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低廉的生产成本使得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具备了相当的价格优势。中国的服装制造业已将世界市场价格降低了80,中国的家电制造业已将世界市场价格降低了70,中国的摩托车制造业已将世界市场价格降低了60,比亚迪电池“按欧、美、日的30价格卖”已做到亚洲第一,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将会把世界汽车市场价格降低30,而在通信设备方面,大到路由器,小到网卡等产品的中美价格差距都在40以上。这些具有价格优势的中国企业都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写上亮丽的一笔,而正是价格优势带来的重大经济力量,正使制造业以空前的规模向中国转移。在分析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时,通常认为中国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低成本的优势,而这一优势又主要体现在劳动力低成本。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廉价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国的劳动力占世界总量的30,工资水平在过去10年大约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1/30,是新加坡和韩国等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1/10。平均来讲,从每月薪金一千元的服装厂工人,到每月一万元的软件工程师,从产品加工、办公人员、港口调度人员到销售人员,中国在整个供应链上的劳动力价格都非常低廉。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公布的2001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中国综合竞争力排名第31位。从评价的八大要素指标中的“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这二项具体指标来看,我国劳动力成本从2000年的第12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10位,比其它指标高出20多位,凸显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而且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一些东南亚国家。巨大的成本差异使得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国际上具有的“得天独厚”竞争优势,从而带动制造业等诸多行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13国家工业劳动生产率(美元/平均每个雇员)1制造业工人每小时全部报酬(美元)2劳动成本(生产率510)32/1中国48910751533印度22110602714巴西127332812207韩国3977810712692新加坡733617631040俄罗国10655421972062法国8498023192729德国7412032844431日本8621521542498数据来源根据IMDWORLDCOMPETITIVENESSYEARBOOK2005整理和计算中国韩国法国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劳动力工资(美元/小时)067891231529165417441774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312004年不同国家的工资表322004年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竞争优势数据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逐步深入以来,充分利用了经济全球化及国际产业梯度14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转移的宏观背景带来的巨大机遇,中国大量廉价劳动力进入国际市场,这一重要生产要素与国际大规模定制的结合,使得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中国的“人口红利”效应决定了2020年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不会减少,总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加上目前每年新增就业人口达8000多万,这些都表明中国蕴藏着巨大的潜在劳动力要素供给能力,也意味着中国的劳动力供应将长期保持充足的状态,即低劳动成本的状况具有可持续性。可以看到,我国劳动力成本远低于国际水平,且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体现为“廉价”;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则体现为“质优”。可以说,不仅中国制造的产品性价比高,而且中国的劳动力也具有相当高的性价比。举例来说,同样一块面料,中国工人能做出10件衣服,而越南和马来西亚的工人能做出8件,蒙古的工人只能做出6件,大量原料被残次品消耗掉了。中国工人不仅节省原料,工作节奏也更快。综合算下来,还是中国工人创造的利润更大、成本更低。“价廉质优”的双重优势使得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在国际竞争中显得十分突出。312产业技术突破较为全面早于中国起步的日本、韩国等国,虽然也在受益于低成本劳动力及产业梯度转移,但其高速发展阶段并未被称为“世界工厂”,而中国却得到了这个称呼。这是由于中国不仅在众所周知的服装、箱包、制鞋和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了大部分全球市场,拥有国际竞争力,而且在造船、机械、信息科技和电子等绝大部分需要技术支持的制造业领域内也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可以为全球提供产品。这意味着,日本、韩国的产业发展是集中突破少数几个行业,而中国却是在各个产业的制造环节大规模突破,形成竞争优势,这种扁平型的发展路径使中国能够有望成为有别于日本、韩国的“世界制造中心”。15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我国国际竞争优势的发展趋势321劳动力素质提高未来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将从现在的低成本初级劳动力逐步提高到低成本高级劳动力。国际上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人员的薪酬普遍较高,但我国技术人员等该类高素质劳动者的薪酬却与国际水平相去甚远。例如,同为美国硅谷的研发专家,中国专家的年薪是人民币15万元,但美国专家的年薪却是约15万美元。平均来看,即使考虑人民币升值及劳动力薪酬提升,我国高级劳动力的成本仍然只有硅谷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可以说,我国高素质劳动力成本在国际上仍占据绝对优势。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知识和教育培养,凭借中国不断完善的教育体制,中国今后依赖的不仅仅是庞大的人口,更是庞大的受过高等教育或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也不仅仅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在一些高端行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劳动力价格将同样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所以,未来随着教育和产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也将从简单劳动力上升为工程师、设计师、管理人才等高级人力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不仅低廉,同时结构也从低层次向高素质转变,即各个层次的劳动力素质都会迈上一个新台阶,这也将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能够在未来几年内得以延续的基础和新的亮点。322更适应于大规模定制从世界工业化发展历史来看,前工业化时代采用的是“手工作坊”式的手工定制,工业化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标准化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而在工业化时代发展后期,最大的特点将会是大规模定制。中国企业靠大规模制造进入世界经济,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及全球经济模块化的发展,许多新的发展空间产生,凭借低成本优势取胜于低端产品市场的中国企业,虽然仍无法触及高端市场,但可以通过大规模定制的方式去占领众多中端产品市场,从而延续并扩大中国的低成本优势。世界正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对于曾经以“手工作坊”红极一时的中国来说,占有很好的时机,大16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规模定制符合后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巨大的契机,让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323更适应于高性价比制造世界消费理念已经越来越向中国式的高性价比产品消费模式靠近,而我国的不断提高的技术水平和得天独厚的成本优势为我国企业在这波消费模式转化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优势。人们可能会说中国生产的产品不是最廉价的,可能印度、越南生产的比我国要便宜;人们也可能会说中国生产的产品不是最高精尖端的,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远高于我国;人们还可能会说中国生产的产品不是最时尚创新设计的,法国的服装、美日的电子创新产品都让人感受到潮流的风向标;但是,人们肯定会说中国的产品是性价比最高的。而欧美等国际消费理念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为了一味追求高新技术的产品或最新时尚产品而承受其昂贵的价格是非理性的,而购买高性价比的“中国制造”才是明智之举。美国知名消费品调查公司GFKROPER不久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制造”在美国消费者眼中有很好的口碑,美国消费者不仅接受,而且喜欢、看好“中国制造”。值得注意的是,这项调查是在2007年8月份到9月份之间进行的,此时正值中国产品质量风波甚嚣尘上之时。但在产品质量方面,“中国制造”毫不逊色。这项调查显示,10的美国消费者认为,中国产品质量最好,尽管该比例低于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和英国产品而排第六,但却高于法国、加拿大、北欧国家和韩国等国产品。从性价比来看,在接受调查的2000名美国消费者中,2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产品的性价比最高,仅次于美国产品的45,高于日本的24和德国的9。在1996年进行的类似调查中,认同中国产品性价比的美国消费者还只有9,大大低于美国的56,日本的34。可以说,10多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竞争优势的不断发挥,“中国制造”价廉物美的口碑已深入人心。国际消费理念对于性价比的认可让我国的竞争优势能得到更大的发挥空间。17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3我国的国际竞争优势行业331优势行业概述中国现在最大的相对优势,就是庞大、低成本的劳动力,也正因为这个优势,中国企业在多年国际化进程和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引进了大量的外资,而其中70都流向了制造业。可以说,中国现在最具有竞争能力的行业是制造业。在第一章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亚洲各经济体在经济腾飞时,第二产业都有了较大程度的飞跃,而制造业作为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腾飞时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的强劲动力。以此为借鉴,可以推断制造业在中国经济腾飞时必将扮演不一般的角色。在麦肯锡2008年4月对全球高管的一项调查中显示,41的受访者称,他们所面临的来自中国的竞争比来自其他任何新兴市场的竞争都大。亚洲其他地区的企业尤为明显地感受到这种压力,因为中国企业已经集中力量进入当地市场。从行业层面来看,制造业以及能源和采矿业的受访者多认为最大的挑战来自中国。在高科技行业和电信行业,中国挑战紧随印度之后,排在第二,这也许是因为印度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强势地位。7060505847403633323020100制造业能源和采矿业金融服务业高科技和电信业专业服务业图32中国竞争优势按行业FIGURE32CHINASCOMPETITIVEADVANTAGEBYINDUSTRY数据来源麦肯锡2008年4月全球高管调查18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图33中国制造业出口交货值(亿元/年)FIGURE33EXPORTDELIVERINGVALUEOFCHINASMANUFACTURINGINDUSTRYMILLIONRMB/YEAR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030201000102030405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图34贸易竞争力指数制造品(中国)FIGURE34TRADECOMPETITIONINDEXOFMANUFACTURINGPRODUCTCHINA数据来源CEIC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我国的制造业在1985年开始就进入了上升通道,出口交货值逐年攀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不断提升地位。但应当看到,我国制造业的优势体现多数是依靠成本优势,而一些技术、资本密集的行业则相对竞争力较弱些。比如,纺织、服装、鞋帽等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我国在国际上有相当的竞争优势,全球大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