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矿山地下开采中炮烟中毒窒息事故分析及预防_第1页
简述矿山地下开采中炮烟中毒窒息事故分析及预防_第2页
简述矿山地下开采中炮烟中毒窒息事故分析及预防_第3页
简述矿山地下开采中炮烟中毒窒息事故分析及预防_第4页
简述矿山地下开采中炮烟中毒窒息事故分析及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述矿山地下开采中炮烟中毒窒息事故分析及预防刘人民(铁山垅钨业,江西 于都 342300)摘要: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数据:2009年全国金属非金属矿山45起较大事故中,中毒窒息事故12起,占26.7%,居第二位,而工亡46人,所占比例位居第一。这说明在矿山地下开采中中毒窒息事故是最常发生的事故之一。本文就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炮烟中毒窒息事故的原因作简要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关键词:矿山;中毒窒息;原因分析;预防措施1、前言中毒和窒息事故,指在生产条件下,有毒物进入人体引起危及生命的急性中毒以及在缺氧条件下发生的窒息事故。在井下生产中,有毒有害气体的主要来源是爆破产生的炮烟,炮烟中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

2、质,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若通风系统不完善,作业人员在炮烟没有排出的情况下进入工作面作业,一旦人体吸入一定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后,就会发生中毒窒息事故。 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数据:2001-2009年全国发生较大事故累计死亡人数按事故类型比例中毒和窒息事故占19.2%;而2009年全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230起,工亡1542人,其中45起较大事故中,中毒窒息事故12起,占26.7%,居第二位,而工亡46人,所占比例位居第一。这说明在矿山地下开采中炮烟中毒窒息事故是最常发生的事故之一。本文就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开采中炮烟中毒窒息事故的原因作简要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2、工作面炮烟中毒

3、窒息事故2.1事故案例: 2008年5月22日,位于全南某钨矿矿三坑口23号西一天井发生炮烟中毒和窒息事故,死亡3人,3名救助人员中毒。 事故简要经过:事故地点为417米中段23号西一天井,天井掘进约48米高。22日上午8时许,据值班安全员何某说,他已到事发天井现场检查,当上到第三驳梯子后感觉天井内空气不好便返回,并在现场交待台班作业人员马某(死者):“今天不要搞了,空气不好”。然后,何某就去了其它地点。到11时多,何某发现马某等三人未出来吃饭,便立刻上天井检查,到达工作面后发现三人躺在作业面上,便立即向井下调度报告。坑口组织的救援人员约12时30分到达现场,13时45分将三名中毒者送往医院,

4、经抢救无效死亡。由于现场炮烟浓度高,参与救援的三名人员也出现了中毒症状。事故教训:天井风筒被卡住,风流就被阻断,能到达作业面的新鲜风流就很少甚至没有。如爆破后进入无风流的场所或炮烟未排净,极易发生炮烟中毒窒息事故。 1)上一班爆破后冲脱二根支柱,风筒打破两处,其中一根支柱还在第三驳梯子处卡住了风筒,导致新风不能送到工作面。作业人员明知风筒损坏、新风无法到达工作面而冒险作业,属违章蛮干。 2)天井顶部12米左右未钉隔板(“赤膊”天井),安全平台设在距天井顶部约12米处,风筒只接至安全平台下,新风不能有效送到天井顶部。作业人员偷工减料不钉隔板,属违章作业;现场监管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赤膊”

5、天井施工,有关管理人员工作失职。 3)值班安全员何某明知空气不好,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及时修复风筒,制止违章作业的措施不力,属工作严重失职。 4)天井作业一般情况为2人,但造成3人中毒窒息,分析有1人属救援中毒窒息死亡。2.2事故案例:1997年9月26日,位于于都某金属矿发生一起因风筒脱落而导致的炮烟中毒窒息事故,死亡1人。事故简要经过:061南东、西两个平巷于26日凌晨3时实施爆破作业,大约早晨6时,防尘工黄某(死者)进窿进行洒水防尘作业。上午11时多,据黄某家人反映黄某还未出窿回家,通风工段2人立即进窿搜寻,发现黄某倒在061南平巷东距工作面约25米处。经现场察看,西头工作面已完成了

6、洒水防尘作业,东头工作面的洒水防尘工作还未完成,分析黄某在东头作业时已有中毒反应,当他离开工作面25米时倒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 事故教训:风箱被挂倒和风筒脱落,致通风失效、通风措施失去作用酿成中毒窒息事故。 1)管理失职。25日下午约3时30分,工区值班长陈某已得到报告:“061南抽出式风箱被掉轨矿车挂倒,风筒脱落了”。但没有交班和处理,造成黄某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进入工作面作业,陈某存在工作失职行为。2)违章作业。死者黄某进入工作面之前,已了解061南的风箱被挂倒和风筒脱落的问题,不作处理、预先消除隐患,但他思想麻痹,明知炮烟未排出仍进入炮烟浓度较高的作业面进行洒水防尘作业,属违章蛮干。2.3

7、事故案例2010年3月10日,外省某金属矿发生一起炮烟中毒窒息事故,造成8人死亡。事故简要经过:事故发生在某金属矿20米中段508采场,该采场位于230主巷往北的左边,采场上采高度约15米,人行道已安装四驳梯子,该采场采用局部机械通风。作业流程是早班打钻、放炮,晚班平场、放矿。经现场勘察和初步分析,10日6时左右早班放炮时将该采场9#10#漏斗间的采场面堵塞,造成回风风路受阻,通风不畅通。 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分析:10日6时左右,508采场早班打眼、放炮完毕,中班无人作业。10日18时40分,该采场准备工周某、陈某、廖某、喻某、屈某和雷某(安全工)到工区开班前会,由工区长李某派班后进入该采场平场

8、、放矿。经分析推测,约19时15分左右到达508采场。平场工周某、陈某和廖某、雷某四人从北头人行道上到采场察看整个采场矿堆情况和处理松石。喻某和屈某二人先把一趟矿拉到天井倒空后再返回。约21时许,喻、屈二人回到508采场后,未看到廖某、周某、陈某、雷某四人,觉得可能出事了,刚好附近398采场放矿工黄某、杨某拉矿到508附近,喻、屈、杨、黄四人一起上采场看情况并进行救援。10日23时,二工区值班长罗某等七人到20米中段508采场进班,23时30分左右到达采场。发现了事故现场,马上报告工区,并把中毒的8人背下采场,搬运到507主道上进行人工抢救。工区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公司,并组织人员到现场救援。

9、公司接报后,公司全部领导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实施救援。救援工作一直持续到11日1时38分左右,经医务人员确定8名中毒人员已经死亡。事故教训:1.思想麻痹。四人上采场前,应分别先到两端人行道检查判断风流是否正常畅通,如无风流流动或风量不足,就应警觉采场面是否堵塞?风流是否过小?炮烟是否排除?应根据交班情况先进行放矿,在放炮斗位适量放矿,以便疏通采场风路,待两端人行道的风流能够正常流动后,再从上风端人行道上至采场观察安全情况。上至高压风管出口处,应打开高压风进行辅助通风,以保障观察人员的安全。但四人警觉性不强,未确定采场风流是否正常畅通的情况下盲目上至采场,导致炮烟中毒窒息。2.盲目救援。后上采场的四

10、人对炮烟中毒窒息的警觉性不强,缺乏中毒窒息应急救援基本的安全知识,救人心切,盲目上至采场,导致救援人员自身中毒窒息、扩大事故。3.爆破后矿堆堵塞采场面风路,是否炮孔太深?是否矿岩松软存在冒顶片帮现象?4.采场局部通风风量、风压是否能满足规范要求?局扇是否正常开启?风筒、风门是否正常?3、井下炮烟中毒窒息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是人的方面: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这是造成事故总量相对较大和较大以上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安全意识不强,违章作业;管理不善,工作失职,违章指挥;无通风设施、炮烟未排除干净、冒险作业;不开局扇作业;局扇开动的通风时间不足就进入工作面作业;无安全措施或缺乏应急救援常识而

11、盲目施救;冒险进入炮烟危险区、回风巷;擅自进入通风不良的场所;其它不安全行为。二是作业场所的方面:矿区没有系统的机械通风,通风系统不完善;风源污染,串联风,风流反向,风流短路,风量风压不足,局扇功率太小,风筒小,筒破损严重,风筒线路太长,风筒吊挂不规范,风路、风桥风阻大,漏风严重,通风设施破坏,新鲜风流无法到达作业面;打“无支柱”天井,风筒无法接上天井作业面;采场无中央天井通风,通风条件较差;采场矿堆、安全棚、矿柱施工等堵塞风路;采场长度超标(标准50米),风阻过大;大爆破通风设计有缺陷,或提前进入危险区域;长时间未进行通风;矿石氧化或自燃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其它导致炮烟无法排除或通风不畅的因素

12、。 未按有关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就直接安排工人到井下施工作业,导致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通风管理秩序混乱。在下井检查前未对井下空气质量进行检查及安全确认。应急不当事故扩大。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制定应急预案或者虽然制定了应急预案但没有组织进行演练,也没有对职工进行应急培训,使得职工缺乏应急救援常识,不熟悉救护的基本方法,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造成次生事故扩大。导致事故扩大的原因,一是未严格执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救援措施不当;二是缺乏应急救援常识,不熟悉应急救援预案的相关要求,不熟悉个人防护和救护的基本方法,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未参加过中毒窒息事故应急救援演练。4、预防井下炮烟中

13、毒窒息事故的措施炮烟中毒窒息事故虽然可怕,但可防可治。绝大多数事故都是有预兆的,只要作业人员保持高度警惕,掌握炮烟中毒和窒息的安全知识,遵守操作规程,就能避免事故发生,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进入工作面作业前:一要检查局扇是否正常运转;二要检查风筒、风路是否堵塞,重点检查风筒有无破损、堵塞、漏风,检查风流是否流动,新风能否送到作业场所;三要检查空气中是否有烟雾、混浊,光线是否昏暗;四要闻一闻空气中有无炮烟味、辛辣味等其它杂味;五要问一问、看一看别人有无发现异常情况;六要感受一下空气温度是否偏高;七要感受一下身体是否不舒服(如头痛、头昏、喘气、心烦、大汗、乏力等);八要看有无其它不安全的异常情况

14、。如果存在上述中的任何一个问题或有其它异常情况,切记不要急于作业,要先撤出危险区域,待查清隐患并消除威胁后,才能进入工作面作业。 如果发现他人晕倒或明知为炮烟中毒窒息,自己一定要冷静,首先确认自身的处境和安危,必须在预先采取了加强通风措施或佩戴有个体呼吸系统(如佩戴正压氧呼吸器或自救器)等情况下才能进行救援,切记不可盲目施救,要立即报告 建立完善矿井机械通风系统。各矿山所有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机械通风系统,改善矿井风流风质,提高金属非金属矿山的整体水平,开展矿井通风检测工作。确定井下通风检测点,购置配备检测仪器仪表,安排人员定期检测矿井及作业面的风速、风量和风质,保证作业场所气体符合安全要求。加

15、强局部通风管理,防止中毒窒息事故。一是在编制单体设计的施工图和作业规程时,必须要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进一步完善通风设计和爆破设计,明确施工顺序;二是在组织矿块采切施工时,要按作业规程组织施工,采场在通风人行井未贯通之前,不得安排其他采切工程施工作业;三是对掘进工作面和局部通风不良的采场要采取局扇通风措施,保证工作场所风量、风质符合规定;四是进入采掘工作面之前,用局扇对作业地点进行通风,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五是加强爆破作业的通风管理,必须在有毒有害气体稀释到允许浓度以下后,方可进入工作面;六是构筑通风设施,理顺矿井风路,及时封堵采空区(废弃井巷、硐室),停止作业并已撤除通风设备而又无贯穿风流通风的采场、天井或较长的独头巷道,应设栅栏和标志,防止人员进入。开展全员事故应急救援培训。矿山企业应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救援工作制度,执行应急演练计划,加强对职工基本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培训(如防一氧化碳、防止窒息等),使矿工熟悉基本救生逃生方法、常见事故处理措施和所在作业场所的逃生线路,提高职工现场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