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负弯矩张拉技术交底记录大全_第1页
T梁负弯矩张拉技术交底记录大全_第2页
T梁负弯矩张拉技术交底记录大全_第3页
T梁负弯矩张拉技术交底记录大全_第4页
T梁负弯矩张拉技术交底记录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厦成高速公路路基桥涵工程A3合同段T梁负弯矩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 复核 批准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厦成高速A3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一年十二月负弯矩张拉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方案(一)桥面铺装施工技术方案 一)总体方案 在进行负弯矩张拉施工前,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按要求合理配置进行该项工程的施工人员、设备及材料。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合理地安排施工,并报监理工程师抽检,经检验合格后方进行下一道工序。 二)工艺流程 1、负弯矩钢束张拉、压浆考虑本项工程连续施工性,负弯矩钢绞线张拉及孔道压浆施工在现浇段浇注完,砼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5%方能张拉。 、张拉前准备工作: 孔道检查检查时,一般用

2、大小不一的两种直径通孔器(相差10左右),先用大直径通孔器的试通,若通不过,再用小直径的,并用芯棒检查堵孔位置并作以标记。对仅能通过小直径的孔道可采用螺旋纹钢筋在空内通捣(或来回拉孔),若发现孔道堵塞,应清除孔道内杂物,为钢束穿孔创造条件。 穿束穿束前应全面检查锚垫和孔道,锚垫板应位置正确,若锚垫板移位,造成垫板平面和孔道中轴线不垂直时,应用楔形垫板加以纠正;制好的钢丝束应检查其绑扎是否牢固、端头有无弯折现象;钢丝束长度和孔位编号,穿束时核对长度,对号穿入孔道;穿束工作采用人工直接穿束,或者借助一根细钢丝作为引线,用卷扬机进行穿束。穿束工作在墩顶混凝土浇筑前进行,将钢绞线端头位置合拢,并用胶带

3、纸缠紧,以利于穿束通过,通过后检查钢绞线是否有交叉现象,并理顺,防止张拉时因钢绞线交叉造成应力集中。 钢筋束保护对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在管道中但在下列规定时限内没有压浆的预应力筋,应采取防止锈蚀或其他防腐蚀的措施,直至压浆。不同暴露条件下,未采取防腐措施的力筋在安装后至压浆时的容许间隔时间如下:空气湿度大于70%或盐分过大时7d空气湿度40%70%时15d空气湿度小于4%时20d在钢筋束安装在管道中后,管道端部开口应密封以防止湿气进入;任何情况下,当在安装有预应力筋的构件附近进行电焊时,对全部预应力筋和金属件均应进行保护,防止溅上焊渣或造成其他损坏。 其它配件安装安装锚垫板及夹片,将工作锚垫板自钢

4、绞线端部套在钢绞线上并推至喇叭管处,对中至口固定;安装完锚垫板后应保证钢绞线两端各外露30cm工作长度;夹片安装,先用胶圈把每付夹片箍在一起,然后沿钢绞线将其推入锚板的锥孔中,用手推不动为止,再用钢管捣实;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垫板、夹片此过程中应注意同轴对中。、张拉钢束 对钢筋束施加预应力之前,应对构件进行检验,外观和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采用千斤顶及电动油泵按图纸要求分次张拉墩顶负弯矩区连续预应力束,且在横桥向对称于桥轴线均匀张拉,并双控引伸量。 待墩顶现浇连续段与桥面现浇接缝所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时,两端张拉墩顶负弯矩钢束,单股对称张拉,张拉顺序为N2N1。两跨之间采

5、用“先中间后两端”的张拉顺序。每一联张拉顺序按线两端的现浇段,再张拉中间的现浇段负弯矩。 负弯矩钢束采用S15.2mm型号,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张拉控制力con=0.75fpk0 张拉千斤顶选用YDC250Q型。负弯矩张拉顺序以先长后短的原则,先张拉N2钢束至100%,后张拉N1钢束至100%,两端对称、均匀张拉。1) 负弯矩区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程序:0初应力100%con(持荷2min)con(锚固)con为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包括预应力损失在内);10%con为张拉初应力;两端同时张拉时,两端千斤顶降压、划线、测伸长、插垫等工作应基本一致。2) 负弯矩区预应力钢绞线伸长值计算

6、与要求:要求:预应力筋以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量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再继续进行张拉。计算:A、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的计算PP=P(1-e-(kL+)/(kL+)式中:PP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L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注:当预应力筋为直线时P= PPB、后张法理论伸长量L的计算计算公式: L=PL/ApEp 即:L=PL(1-e

7、-(kL+))/ApEp(kL+)式中:Ep 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Mpa; Ap 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mm2其他符号意义同上平均张拉力计算中符号所代表的意义。1当预应力筋和孔道为直线时(=0):计算公式:L=P(1-e-kL)/kApEp2对由多曲线段或直线段与曲线段组成的曲线筋张拉伸长量应分段计算,然后叠加,在计算时应将每段两端扣除孔道的摩阻损失后的拉力求出,然后再按精确法或简化法计算每段的张拉伸长值。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Ep)取值是否正确,对理论伸长值的影响较大,据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拉伸性能检测报告,取Ep=1.98×105Mpa。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宜超过

8、最大张拉能力要求。C、伸长量的测量及计算预应力筋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0,取控制应力的10%,再开始张拉。预应力筋张拉时的实际伸长值L应在建立初应力后方可开始量测。量得的伸长值还应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对后张法,混凝土在张拉过程中的弹性压缩一般可省略):L=L1+L2L1 从初应力到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量;L2 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量计算时应以实际伸长值与实测应力之间的关系为依据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方可进行预应力筋的锚固。3) 液压千斤顶a、保养工作液压千斤顶用油和预应力用电动油泵处于同一油路中,对油品、杂质要求相同,油液应注意清洁,经常精细过滤,防止在安装油管时把污垢、泥

9、砂、棉丝带入油缸,造成缸体拉毛,摩阻增加,甚至损坏油缸。工作保养措施:通常在半年或使用500h后更换一次油液;尽量减少拆装次数;新油管第一次使用时切勿直接和各有千斤顶油嘴连接,应预先清洗并经油泵输出的油液冲洗干净后方可使用;卸下油管后,千斤顶及油泵的油嘴应加防尘螺帽,防止污泥混入;使用聚氨酯制造的防尘圈和密封圈时,应注意防水、防潮;闲置不用的油管也应用防尘堵头封住接头;千斤顶使用前和使用中应该进行标定。b、注意事项1油管在使用前应检查有无裂纹,接头是否牢靠,接头螺纹的规格是否一致,以防止在使用中发生意外事故; 2新的或久置的千斤顶,因油缸内存有较多空气,开始使用时活塞可能出现微小的突跳现象,可

10、将千斤顶空载往复运行二、三次,以排除内腔的空气; 3千斤顶在工程过程中,加、卸荷应力求平稳,避免冲击; 4千斤顶带压工作或试验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两侧,端面方向禁止站人,危险地段应设防护装置。千斤顶带有压力时,严禁拆卸液压系统中的任何零部件; 5千斤顶的外露工作表面经常擦拭,保持清洁,工作完毕后应将活塞回程到底,闲置时应加罩防尘放于室内,室外临时放置时,应做到防尘、防雨、防晒。搬动过程中,应小心轻放,防止碰撞; 6定期进行维修、清洗等保养工作。在使用中如发现有漏油、活塞表面划伤等现象时,应停止使用,分析原因,必要进应进行拆检和更换零部件。c、压力表压力表选用国家定型标准产品。压力表上的读数反映出

11、张拉油缸工作活塞上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压力表读数与张拉力关系按下式计算:Pn=Ny/An式中:Pn 压力表读数,Mpa; Ny 预应力筋的张拉力,N; An 张拉油缸活塞受力面积,mm2。为了保证压力表的安全,压力表的最大是量程应为Pn的1.52.0倍,精度不低于1.6级。d、设备检校在进行本桥墩顶负弯矩钢束张拉前,我部使用的张拉设备以及锚具、钢绞线、波纹管等都经过有关部门了有关部门的标定。其性能均符合规范设计要求。根据施工中所需的材料,我部在工程开工前已对其配合比、原材料及其外加剂检验进行了相关的试验。4) 安全操作注意张拉现场应有明显标志,与该工作无关的人员严禁入内。张拉或退楔时,千斤顶后

12、面不得站人,以防预应力筋拉断或锚具、楔块弹出伤人。油泵运转有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停车检查。在油压情况下,不得随意拧动油泵或千斤顶各部位的螺丝。作业应由专人负责指挥,操作时严禁摸踩及碰撞力筋,在测量伸长及拧螺母时,应停止开动千斤顶。冷拉或张拉时,螺丝端杆、套筒螺丝及螺母必须有足够长度,夹具有足够的夹紧能力,防止锚具夹具不牢而滑出。千斤顶支架必须与梁端垫板接触良好,位置正直对称,严禁多加垫板,以防支架不稳或受力不均倾倒伤人。在高压油管的接头应加防护套,以防喷油伤人。已张拉完而尚未压浆的梁,严禁剧烈震动,以防预应力筋断而酿成重大事故。、孔道压浆孔道压浆采用真空灌浆技术。采用高转速灰浆机拌制水泥浆,采

13、用可跳式螺杆灌浆机进行孔道压浆。浆体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称量配料,同时搅拌机在拌制灌注浆体前,应加水空转数分钟,浆积水排净,并使其内壁充分湿润,在全部浆体用完之前再投入原材料,不能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搅拌好的水泥浆须一次用完。在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完成后,切除外露的钢绞线,用无收缩水泥砂浆封锚,并将锚板、夹片、外露钢绞线钱部包裹,覆盖层大于15mm,封锚后3648小时内进行灌浆。在压浆前,孔道和两端必须采用气密锚帽密封,且孔道内无石、砂及其他杂物,确保孔道畅通、清洁、干爽;同时清理锚垫板上的灌浆孔,保证灌浆孔与孔道畅通连接;确定抽出真空端与灌浆端,安装引出管、球阀和接头,并检查其功能,确保施

14、工安全、顺利。灌浆 首先启动真空泵抽真空,使孔道真空达到-0.06-0.1Mpa且保持稳定,同时对拌制好存储罐中浆体采用1.2mm的筛网过滤后加入灌浆泵中,当灌浆泵输出的浆体稠度达到要求稠度时,灌浆泵上的输送管接到锚垫板上引出管上,开始灌浆。灌浆过程中保持真空泵连续工作,待抽真空端的空气滤清器中有浆体经过时,关闭空气滤清器前端的阀门,稍后打开排气阀,当浆体从排气阀顺畅流出且稠度与灌入的浆体同时,关闭抽真空端的所有阀门。灌浆泵继续工作,并沿着管道的由高到低将排气孔打开,待排气孔流出的浆体稠度与灌入的浆体稠度相同时,由低到高关闭排气孔,在0.7Mpa1Mpa的压力下,持压12分钟,然后关闭灌浆及灌

15、浆端所有阀门,完成灌浆。拆除外接管及各种附件,清洗空气滤清器及阀门等。压力和速度 在真空灌浆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压力控制在0.50.7Mpa。灌浆时速度一般控制在515m/min。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包括灌浆孔数和位置)应做好记录,以防漏灌。同时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试件,并进行标准养护,以便检查真空灌浆质量。二、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目标1)本工程总体质量目标,确保优质工程。2)本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时,质量达到以下目标:工序、分部、单位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工程质量达到合格等级 2、质量保证体系:认真贯彻质量方针和目标,搞好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制定项目经理、总工、质控员

16、、安全员、施工员、技术员、材料员及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项目部根据质量目标,编制创优活动计划,职责落实到人。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创优活动,同时制定奖罚办法,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使质量目标得以实现。施工中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从项目经理、项目总工、质控人员、测量、试验人员、施工操作人员均持证上岗。项目部设置具有临时资质的试验室,负责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对重要轴线、水准点进行重点复核检验,同时对各种进场材料进行复试及材料检验工作。工程实行专业化施工,配备张拉专业施工队。施工期间,设专人按要求认真做好各工序原始记录的填写、收集、整理工作,做到准确、及时、齐全。3.技术保证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标

17、准,实施质量目标管理,使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岗位和个人。严格执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人员严格按有效的图纸、设计文件、技术交底及有关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施工。认真执行隐检、预检制度,加强“三检”制度的落实,未按规定进行检验的工序,不许转入下道工序。坚决执行原材的进货验证和检验制度,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场,未经检验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保证各种试验、计量等器具的精度符合施工生产的需要。2、文明施工措施(1)为全面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文明施工和综合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做好现场的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施工氛围。在项目部文明安全施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结合本工程特点

18、和实际情况,明确职责分工,认真落实项目管理处、总监办及项目部有关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各项规章制度。(2)在施工前,组织对作业人员进行文明行为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文明施工意识。(3)在施工过程中,与当地政府、居民搞好关系,共建文明施工窗口。 (4)施工现场规划布置合理美观,做到场地清洁、道路平顺、排水通畅、标志醒目。(5) 对施工区域实行围挡作业,现场围挡做到牢固、严密、美观、整洁。(6)做好各工序间的密切配合,减小不协调和矛盾产生。(7)最大限度节约水电能源,施工现场杜绝长流水长明灯现象。(8)现场作业人员着装整洁,现场管理人员佩戴胸卡上岗,严禁袒胸露背穿拖鞋上岗。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9)工程材料、制品构件分门别类、有条理地堆放整齐;机具设备停放有序,并保持运行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