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技术学院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页码13070011. 学术报告113070022. 机械系统动力学113070033. 信号分析与处理423070014. 现代测试技术723070025. 现代农业工程技术1023070036. 现代农业工程研究进展?23070047. 高等农业机械学1423070058. 试验优化技术1823070069. 农业物料物理特性21230700710. 机电一体化技术24230700811. 现代控制理论27230700912. 系统分析与建模31230701013. 有限元法及应用34230701214. 高等农业机械化管理学 41230701

2、315. 传热传质学45230701416. 干燥原理与设备48230701517. 计算机仿真51230701618. 人工神经网络55230701719. 生物质能转换技术专题581) 学术报告12) 机械系统动力学33) 信号分析与处理64) 现代测试技术115) 现代农业工程专题166) 现代农业工程研究进展197) 高等农业机械学218) 试验优化技术259) 农业物料物理特性3110) 机电一体化技术3411) 现代控制理论3912) 系统分析与建模4313) 有限元法及应用4614) 高等农业机械化管理学4915) 传热传质学5316) 干燥原理与设备5617) 计算机仿真591

3、8) 人工神经网络6519) 生物质能转换技术专题68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307001开课单位工程技术学院课程名称中文学术报告英文Seminar适用专业( )学科(专业)学位课( 农业工程 )学科(专业)选修课总 学 时32其中实验学时学 分1开课学期( )春季 ( )秋季 ( )暑假授课对象( )硕士 ( )博士考核方式成绩构成讲占60、听占40责任教师张衍林教学团队李小昱 宗力 廖庆喜先修课程相关课程课程性质与地位本课程是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和农业工程类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此课题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农业工程最新进展和该领域前沿的研究课题。课程

4、教学组织形式 硕士生以学科平台为主组织Seminar报告会,也可以参加其它平台的Seminar活动及其它各种学术研讨会。博士生由院统一组织Seminar报告会,可以参加各平台及其它国内外各种学术研讨会。课程内容简介与学时分配(或专题课、进展课的内容架构) 通过以下各专题的学习和研究,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农业工程的最新进展和学科前沿等问题。专题1、 农业机械化工程专题2、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信息化专题3、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专题4、 可再生能源与生物质工程专题5、 农产品加工工程专题6、 土地利用工程专题7、 农业水土工程学习要求(包括课后学习要求,课堂讨论要求,作业要求等)硕士生每人讲1次,听6次

5、;博士生每人讲2次,听6次。主要教学参考书(正式出版教材要求注明教材名称、作者姓名、出版社、出版年;自编教材要求注明是否成册、编写者姓名、编写者职称、字数等)1. 陶鼎来.农业工程学.农业出版社.20022. 汪懋华.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山东科技出版社.20003. 张百良.农村能源工程学.农业出版社.19994. 杨邦杰.中国现代科学全书(农业工程).农业出版社.20025. 马承惟.农业生物环境.农业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期刊和网站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水土保持学报自动化学报农产品加工课程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含教学条件、教师培训、教学用书建设等)需要自编该课程

6、的讲义。课程责任教师:张衍林 课程教学团队:李小昱 宗力 廖庆喜主 管 院 长:廖庆喜 学 院 盖 章: 2007年 5 月 31 日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307002开课单位工程技术学院课程名称中文机械系统动力学英文Dynamics of Mechanical System 适用专业( ) 学科(专业)学位课( 农业机械化工程 ) 学科(专业)选修课总 学 时16其中实验学时学 分1开课学期( )春季 ( )秋季 ( )暑假授课对象( )硕士 ( )博士考核方式平时考试成绩构成20+80责任教师程友联教学团队郑相周 倪爱清先修课程理论力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解

7、析几何相关课程课程性质与地位各种不同的应用要求,一方面使机械系统变得日益复杂,另一方面又要求机械系统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要求。通过学习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复杂机械系统和更深刻的认识机械系统的本质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是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选修课程之一,本校其它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均可选修该课程。课程教学组织形式课程教学由理论教学和学生使用仿真软件进行实例系统的仿真两部分组成。课程教学,主要讲授系统动力学的基础内容,掌握反馈和延迟在系统中的作用,并能够使用计算机仿真语言进行实例系统的仿真分析。课程内容简介与学时分配(或专题课、进展课的内容架构)本课程主要介绍基本构件和典型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

8、学分析方法和技术,包括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中能量法、Lagrange方程和Kane动力学方程等,并进行典型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第1章绪论(1学时)第2章理论基础(2学时):2.1 矢量代数2.2 张量基础2.3 矩阵2.4 坐标系变换2.5 惯性张量第3章Newton力学(2学时)3.1 虚功原理3.2 DAlembert原理3.3 实例分析第4章Lagrange力学和Kane方程(8学时)4.1约束4.2广义坐标4.3Lagrange标准形式4.4Kane方程4.5实例第5章机器人操作手分析(3学时)5.1运动学5.2静力平衡5.3动力学分析学习要求(包括课后学习要求,课堂讨论要求,

9、作业要求等)1. 阅读相关英文文献;2. 完成一定量的习题;3. 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机械系统仿真和分析;主要教学参考书(正式出版教材要求注明教材名称、作者姓名、出版社、出版年;自编教材要求注明是否成册、编写者姓名、编写者职称、字数等)1. 张策.机械动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陆佑方.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 毕学涛.高等动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主要参考期刊和网站1. 机械工程学报2. dynamics of multibody systems3. Mechanism and Machinery Theory4.5.课程建设需要

10、解决的问题(含教学条件、教师培训、教学用书建设等)课程责任教师:程友联 课程教学团队:郑相周 倪爱清主 管 院 长:廖庆喜 学 院 盖 章: 2007 年 5 月 31 日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307003开课单位工程技术学院课程名称中文信号分析与处理英文Signal Analysis and Processing适用专业( )学科(专业)学位课( 农业机械化工程 )学科(专业)选修课总 学 时32其中实验学时学 分2开课学期( )春季 ( )秋季 ( )暑假授课对象( )硕士 ( )博士考核方式考查成绩构成平时讨论成绩100%责任教师梁秀英教学团队李小昱 黄永俊

11、先修课程高等工程数学、现代测试技术相关课程课程性质与地位信号分析与处理理论严密、有广阔的工程背景,现在已经成为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等专业的必备基础。学习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信号分析与处理是博士生的一门专业基础选修课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采用教师主讲和学员讨论班相结合的方式。课程内容简介与学时分配(或专题课、进展课的内容架构) 连续信号、离散信号系统分析,滤波器设计,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参数模型功率谱估计,自适应滤波等。第1章连续信号与系统分析 (5学时)重点和难点: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

12、。 1.1连续信号的时域描述与分析 连续信号的时域描述 连续信号的时域基本运算 信号的时域分解1.2连续信号的频域分析与性质 连续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傅里叶级数 连续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傅里叶变换 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能量谱与功率谱1.3连续时间系统分析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1.4连续信号与系统分析的仿真 连续信号的时域运算及时域变换 用MATLAB分析时间信号 用MATLAB实现连续时间信号的卷积 用MATLAB实现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 利用MATLAB求LTI连续系统的响应第2章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 (6学时)重点和难点:离散信号的时域分析;离散信号频域分析

13、方法;离散信号的Z域分析。2.1信号的离散化与采样定理 信号的取样过程及其频谱分析 取样定理2.2离散信号的时域分析 常见的离散信号 离散信号的分类 离散时间信号的运算2.3离散信号的频域分析 离散傅里叶级数(DFS) 离散时间序列傅里叶变换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2.4离散信号的Z域分析 z变换 z变换的基本性质和定理 逆z变换的方法2.5离散时间系统分析 离散时间系统 离散时间系统的应用示例2.6 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的仿真 生成波形数据 数据存储 FFT的MATLAB实现 利用MATLAB求LTI离散系统的响应第3章滤波器的设计 (5学时)重点和难点:滤波器的幅

14、频特性;IIR滤波器和FIR滤波器的设计。3.1滤波器概述3.2数字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理想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实际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理想滤波器的频率响应 传递函数3.3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概述 无限冲激响应(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模拟滤波器设计IIR数字滤波器3.4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FIR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FIR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和相位响应 FIR数字滤波器的窗口设计法 频率取样法3.5滤波器设计的仿真 利用MATLAB设计IIR滤波器 利用MATLAB设计FIR滤波器第4章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 (5学时)重点和难点:随机信号的描述;随机信号的频域分析。4.1

15、随机信号的描述 随机信号的基本概念 随机信号的幅度分析 随机信号在时域的数字特征 平稳过程 遍历随机信号4.2典型随机信号 高斯信号 白噪声4.3随机信号的频域分析 功率谱密度函数 随机信号功率谱密度及自相关函数的关系4.4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分析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4.5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的仿真第5章参数模型功率谱估计 (5学时) 重点和难点:ARMA和AE模型;最大熵估计。5.1ARMA模型5.2AR模型的Yule-Walker方程及功率谱估计5.3基于线性预测理论的AR模型参数计算5.4最大熵估计5.4 谐波模型第6章自适应滤波 (6学时)重点和难点:各种滤波算法。6.1自适应最小均方

16、(LMS)横向滤波器 基本LMS算法 LMS算法性能分析6.2自适应RLS横向滤波器 最小二乘滤波器 递推最小二乘(RLS)算法6.3用矢量空间法探讨最小二乘滤波问题 前加窗法 投影矩阵和正交投影矩阵 时间更新6.4最小二乘格型(LSL)自适应算法 前向线性预测 后向线性预测 格型结构的预测误差滤波器 LSL自适应算法6.5快速横向滤波(FTF)自适应算法 6.5.1 4个横向滤波器 横向滤波算子的时间更新 FTF自适应算法 FTF算法的改进学习要求(包括课后学习要求,课堂讨论要求,作业要求等) 课堂讨论要求:学员就某个专题写出一份有理论有方法有应用并尽可能有计算有分析讨论的书面读书报告(附电

17、子版),并在讨论班上做口头报告(用ppt演示),回答教师与其他学员的问题。主要教学参考书(正式出版教材要求注明教材名称、作者姓名、出版社、出版年;自编教材要求注明是否成册、编写者姓名、编写者职称、字数等) 1. 华容等编著. 信号分析与处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祁才君编著.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算法分析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 陆传赉编著. 现代信号处理导论.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主要参考期刊和网站 课程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含教学条件、教师培训、教学用书建设等)课程责任教师:梁秀英 课程教学团队:李小昱 黄永俊主 管 院 长:廖庆喜 学 院 盖 章: 2007

18、年 5 月 31 日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307001开课单位工程技术学院课程名称中文现代测试技术英文Measurement and Test Technology适用专业( 农业工程 )学科(专业)学位课( )学科(专业)选修课总 学 时32其中实验学时4学 分2开课学期( )春季 ( )秋季 ( )暑假授课对象( )硕士 ( )博士考核方式根据课程基本要求,采取笔试和实验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成绩构成笔试60%实验20%平时20%责任教师李小昱教学团队倪开基、袁胜发、梁秀英先修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电传动控制、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相

19、关课程机电一体化、现代控制理论、虚拟样机技术课程性质与地位现代测试技术作为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一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完整学科,其研究内容是工程中动态物理量的测试与信息处理。本课程是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技术基础学位课程之一,本校其他专业硕士研究生也可选修该课程。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本课程理论部分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于课堂讨论、专题讲座等,实验部分以在老师指导下研究生自主动手实验为主。课程内容简介与学时分配(或专题课、进展课的内容架构)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测试信号的获取、测试信号的处理及虚拟仪器技术等。(一)、理论部分第1章 绪 论 (1学时)重点是测试

20、系统组成和特点,软测量技术的概念;难点是软测量技术的应用。1.1 测试系统的组成 现代测试系统的特点 测试系统的组成1.2 软测量技术简介 软测量技术的概念 软测量技术的分类第2章 测试信号的获取 (8学时)重点是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难点是传感器的选用。2.1 温度检测 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石英晶体测温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 薄膜热传感器 集成温度传感器2.2 压力检测 压力的概念及单位 应变式压力计 薄膜应变计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2.3 位移及速度检测 电感式传感器 差动变压器 电涡流位移计 磁电感应式速度传感器 光电效应及光电器件 电磁脉冲式转速计2.4 湿度和含水量检测

21、 湿敏传感器 水分传感器2.5 视觉检测 视觉检测技术概述 视觉传感器 数字图像处理基础2.6 智能传感器传感器信号的采集 数据处理功能第3章 测试信号处理 (7学时)重点是相关分析、功率谱分析等信号处理的方法;难点是信号处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3.1 工程测试信号处理的目的3.2 试验数据的表述方法 表格法和图解法 经验公式3.3 回归分析及其应用 一元线性回归 多元线性回归3.4 相关分析及其应用 随机信号的相关函数 信号相关函数的实现3.5 功率谱分析及其应用 功率谱分析的实现 功率谱的应用3.6 倒频谱技术 倒频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倒频谱技术的应用3.7 频谱细化分析 基于复调制的FFT方

22、法 应用第4章 虚拟仪器技术 (1学时)重点是虚拟仪器技术的概念、特点;难点是虚拟仪器的设计方法。4.1虚拟仪器概述4.1.1 虚拟仪器的基本概念4.1.2 虚拟仪器的构成及其分类4.1.3 虚拟仪器的设计方法4.2 虚拟仪器的发展及特点4.2.1 虚拟仪器的发展过程4.2.2 虚拟仪器的发展方向4.2.3 虚拟仪器的特点第5章 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 (6学时)重点是LabVIEW的基本知识;难点是LabVIEW模板的应用。5.1 LabVIEW简介5.1.1 LabVIEW软件的特点5.1.2 LabVIEW的主菜单5.2 LabVIEW模板简介5.2.1 工具模板5.2.2 控件模

23、板5.2.3 功能模板5.3 虚拟仪器设计示例虚拟温度显示仪5.3.1 虚拟温度显示仪功能5.3.2 实现原理5.3.3 设计步骤5.4 虚拟仪器设计步骤第6章 I/O接口设备的软件驱动 (2学时)重点是数据采集卡的组成及安装;难点是设计应用。6.1 数据采集卡6.1.1 数据采集卡的组成6.1.2 数据采集卡的安装6.2 设计示例6.2.1 设计示例1连续信号采集与显示仪6.2.2 设计示例2连续信号输出仪第7章 基于一般信号分析处理技术的虚拟仪器设计 (2学时)重点是各种子模板的应用;难点是设计应用。7.1 Signal Processing子模板简介7.2 Mathematic子模板7.

24、3 设计举例虚拟正弦波仿真信号发生器7.4 设计举例Chart和Graph的比较7.5 设计举例虚拟正弦波信号频谱分析仪第8章 LabVIEW与其他语言的接口方法 (1学时) 重点是接口方法及技术;难点是设计应用。8.1 LabVIEW与MATLAB的接口8.2 LabVIEW与C语言接口技术(二)、实验部分 实验1 信号的时域、幅值域、时差域及频域的分析 (2学时)内容包括 时域波形分析;数据统计特征值的计算方法;信号概率密度函数及应用;频谱的分析及应用。实验2 虚拟仪器设计 (2学时)内容包括 基于信号分析处理技术的虚拟仪器设计。 研究生可自由选择实验项目和课外时间,进行有一定深度的研究型

25、实验内容。学习要求(包括课后学习要求,课堂讨论要求,作业要求等)要求参加课堂讨论、专题讲座、实验等,实验部分以在老师指导下研究生自主动手实验为主,把研究性学习贯穿于培养的整个过程。主要教学参考书(正式出版教材要求注明教材名称、作者姓名、出版社、出版年;自编教材要求注明是否成册、编写者姓名、编写者职称、字数等)1. 曹玲芝现代测试技术及虚拟仪器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2. 宋文绪,扬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孔德仁,朱蕴璞,狄长安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4. 刘君华主编基于Lab VIEW的虚拟仪器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

26、035. 张凯Lab VIEW虚拟仪器工程设计与开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6. 邓炎,王磊Lab VIEW7.1测试技术与仪器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 张毅,周绍磊,杨秀霞虚拟仪器技术分析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期刊和网站主要参考期刊1. 传感技术学报2. 计量与测试技术3. 电测与仪表4. 传感器技术学习网站1. ni /china/lab view2.3.课程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含教学条件、教师培训、教学用书建设等)实验设备和仪器等实验条件建设。课程责任教师:李小昱 课程教学团队:倪开基 袁胜发 梁秀英主 管 院 长:廖庆喜 学 院 盖 章: 20

27、07 年 5 月 31 日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307002开课单位工程技术学院课程名称中文现代农业工程专题英文Subjec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适用专业( 农业工程 )学科(专业)学位课( )学科(专业)选修课总 学 时32其中实验学时学 分2开课学期( )春季 ( )秋季 ( )暑假授课对象( )硕士 ( )博士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取课程论文与结业时的笔试二种方式进行考核,成绩构成课程论文50%+笔试50%责任教师张衍林教学团队宗力、牛智有、廖庆喜、袁巧霞先修课程农业机械化生产学;高等农业

28、机械学;农业物料物理特性相关课程课程性质与地位现代农业工程技术是在现代物理科学、生物科学、工程科学、经济科学和农业生产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为满足农业生产和发展需要而形成的,并直接为现代农业服务的应用技术学科。是一门农业工程专业的学位课。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本课程以专题形式为主,在授课过程中围绕各专题中的热点开展课堂讨论。课程内容简介与学时分配(或专题课、进展课的内容架构)它通过专题形式,介绍农业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自动化电气化与信息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工程以及土地利用工程与农业水土工程等的先进技术与发展趋势。第1章 农业工程学科概述 2学时 1.1农业工程

29、学科的性质1.2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简史1.3农业工程分支学科的内涵与相互关系1.4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第2章 农业机械化工程 6学时2.1农业大田作物机械化工程2.2水田作物机械化工程2.3经济作物机械化工程第3章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6学时3.1农业生物环境工程3.2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3.3生物质加工工程第4章 农业电气化、自动化与信息化工程 6学时4.1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4.2农产品无损检测新技术4.3智能化农机的发展趋势第5章 农产品加工工程 6学时5.1饲料加工新技术5.2果蔬加工与禽蛋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5.3种子加工技术第6章 土地利用与农业水土工程 6学

30、时6.1农田灌溉技术6.2土壤保护与水土保持工程6.3土地利用工程学习要求(包括课后学习要求,课堂讨论要求,作业要求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农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组成与学科内涵,掌握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向以及各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同时掌握农业工程学科各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本课程考核采取课程论文与结业时的笔试二种方式进行考核,成绩分别占50%.主要教学参考书(正式出版教材要求注明教材名称、作者姓名、出版社、出版年;自编教材要求注明是否成册、编写者姓名、编写者职称、字数等)陶鼎来.中国农业工程.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主要参考期刊和网站1 张伟等.农业工程概论.北京:

31、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2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3 崔引安等.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4 刘心恕等.农产品加工工艺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5 饶应昌等.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6 农业工程学报相关论文7 农业机械学报相关论文课程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含教学条件、教师培训、教学用书建设等)课程责任教师:张衍林 课程教学团队:宗力、牛智有、廖庆喜、袁巧霞主 管 院 长:廖庆喜 学 院 盖 章: 2007 年 5 月 31 日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307003开课单位工程技术学

32、院课程名称中文现代农业工程研究进展英文Seminar适用专业( )学科(专业)学位课( 农业工程 )学科(专业)选修课总 学 时32其中实验学时学 分1开课学期( )春季 ( )秋季 ( )暑假授课对象( )硕士 ( )博士考核方式成绩构成讲占60、听占40责任教师张衍林教学团队李小昱 宗力 廖庆喜先修课程相关课程课程性质与地位本课程是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和农业工程类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此课题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农业工程最新进展和该领域前沿的研究课题。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硕士生以学科平台为主组织Seminar报告会,也可以参加其它平台的Seminar活动及其它各种学术研讨会。博士

33、生由院统一组织Seminar报告会,可以参加各平台及其它国内外各种学术研讨会。课程内容简介与学时分配(或专题课、进展课的内容架构) 通过以下各专题的学习和研究,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农业工程的最新进展和学科前沿等问题。专题8、 农业机械化工程专题9、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信息化专题10、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专题11、 可再生能源与生物质工程专题12、 农产品加工工程专题13、 土地利用工程专题14、 农业水土工程学习要求(包括课后学习要求,课堂讨论要求,作业要求等)硕士生每人讲1次,听6次;博士生每人讲2次,听6次。主要教学参考书(正式出版教材要求注明教材名称、作者姓名、出版社、出版年;自编教材要求注

34、明是否成册、编写者姓名、编写者职称、字数等)1. 陶鼎来.农业工程学.农业出版社.20022. 汪懋华.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山东科技出版社.20003. 张百良.农村能源工程学.农业出版社.19994. 杨邦杰.中国现代科学全书(农业工程).农业出版社.20025. 马承惟.农业生物环境.农业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期刊和网站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水土保持学报自动化学报农产品加工课程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含教学条件、教师培训、教学用书建设等)需要自编该课程的讲义。课程责任教师:张衍林 课程教学团队:李小昱 宗力 廖庆喜主 管 院 长:廖庆喜 学 院 盖 章: 2007

35、年 5 月 31 日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307004开课单位工程技术学院课程名称中文高等农业机械学英文Advanced agricultural mechanics适用专业( )学科(专业)学位课( 农业工程 )学科(专业)选修课总 学 时32其中实验学时学 分2开课学期( )春季 ( )秋季 ( )暑假授课对象( )硕士 ( )博士考核方式笔试成绩构成结业考试80、平时成绩20责任教师廖庆喜教学团队夏俊芳 廖庆喜 樊啟洲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基础、工程测试技术、农学概论、农业机械学相关课程农业工程概论课程性质与地位高等农业机械学是以现代农业装备、农业生物

36、物料、设施与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替代效应、土地产出率的增产效应、资源利用率的开发效应、资金回报率的增值效应、产业优化度的协调效应和农业持续性的生态效应。高等农业机械学是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一门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高等农业机械的基本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及在现代农业装备设计研究中的应用。课程教学组织形式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并开展相关专题讲座与学生参与讨论,每章节提供相关思考题,其中以多媒体形式、播放影像、现场演示等方式辅助教学,并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和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贯穿于教学中。课程内容简介与学时分配(或专题课、进展课的内容架

37、构)高等农业机械学主要研究现代农业生产系统中机械化生产工艺及其装备的性能设计,现代农业装备和农业生物信息化工程等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先进水稻插秧技术及其机具、谷物联合收获技术及其机具、精细农业、全球定位系统、智能化农业装备技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仿生学技术及其进展等内容及其研究进展。第1章 水稻插秧机设计(3学时)1.1 概述1.2 分插机构的选型与设计1.3 送秧机构的选型与计算1.4 机动插秧机的总体设计第2章 谷物联合收获机的设计(2学时)2.1 概述2.2 谷物联合收获机的总体设计2.3 谷物联合收获机主要部件的设计第3章 精细农业概述(3学时)3.1 精细农业的概念3.2 精

38、细农业的技术思想3.3 精细农业的技术支撑3.4 国内外精细农业的发展概况第4章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3学时)4.1 基础知识4.2 GPS的组成4.3 GPS的定位原理4.4 GPS定位误差分析4.5 GPS接收机工作原理第5章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3学时)5.1 地理信息系统(GIS)概述5.2 GIS的数据结构及编码5.3 GIS的基本功能5.4 GIS软件平台简介5.5 GIS的发展趋势5.6 GIS的应用实例第6章 遥感及其应用(3学时)6.1 光谱遥感技术6.2 遥感软件平台6.3 遥感的农业应用第7章 精确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3学时)7.1 决策支持系统7.2 专家系统及其

39、在农业上的应用7.3 作物模拟系统 SS7.4 决策支持系统 DSS第8章 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4学时)8.1 具有测产功能的谷物联合收获机8.2 变量处方农业机械8.3 农业机器人8.4 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发展前景第9章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4学时)9.1 绪论9.2 保护性耕作增产机理9.3 保护性耕作的生态环境保护机理9.4 保护性耕作主要作业环节与实施要点9.5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机具9.6 保护性耕作的效益第10章 仿生学与技术研究进展(4学时)10.1 仿生学与仿生技术的发展10.2 仿生学的前沿10.3 仿生学研究进展10.4 生物功能及仿生学若干实例 10.5 仿生学研

40、究的一些科学问题学习要求(包括课后学习要求,课堂讨论要求,作业要求等)本课程与大学本科农业机械学课程相衔接,内容体现精、深、新、专,并适度拓宽。既要有先进的工艺和结构,又要有理论或原理上的分析。 课后要求学生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分专题提出与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总结报告,结合报告分专题组织课堂讨论。主要教学参考书(正式出版教材要求注明教材名称、作者姓名、出版社、出版年;自编教材要求注明是否成册、编写者姓名、编写者职称、字数等)1. DEERE & Company. The Precision Farming Guide for Agriculturists. Moli

41、ne, USA, 19972. 邝朴生,蒋文科,刘刚等.精确农业基础.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3. 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 朱光,季晓燕,戎兵.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及应用.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5. 张波屏著.现代种植机械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96. 陈志主编. 农业机械化工程.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02.17. 中国农业大学主编.农业机械理论与设计.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6 8. 何勇.精细农业.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2. 9. 计算机在农业生物环境与管理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主

42、要参考期刊和网站1. 农业工程学报相关论文2. 农业机械学报相关论文3. 万方数据库4. 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5.6. :/ caae /课程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含教学条件、教师培训、教学用书建设等)目前尚无本课程的专用教材,须自行编印。课程责任教师:廖庆喜 课程教学团队:夏俊芳 樊啟洲主 管 院 长:廖庆喜 学 院 盖 章: 2007年 5 月 31 日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307005开课单位工程技术学院课程名称中文试验优化技术英文Optimum Design of Experiments适用专业( )学科(专业)学位课( 农业工程 )学科(专业)选修课总

43、学 时32其中实验学时学 分2开课学期( )春季 ( )秋季 ( )暑假授课对象( )硕士 ( )博士考核方式平时作业、课程论文与结业考试成绩构成平时作业占20,课程论文占20,结业考试占60%。责任教师谭鹤群教学团队牛智有、黄海东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相关课程多元统计课程性质与地位试验方案的设计优化与试验数据处理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必备技能,本课程主要讲述试验方案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包括试验设计的一般原理、简单试验设计、回归试验设计、析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回归正交设计等试验设计方法以及相应的数据处理技巧。因此,本课程是研究生在从事课题研究前的重要选修课。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要求能运用

44、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设计科学可行的试验方案,并能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客观正确的结论。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本课程理论部分采取研究性教学方法,即以研究生自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兼授部分前沿性的内容,实验部分在教师的指导下研究生自主动手完成。课程内容简介与学时分配(或专题课、进展课的内容架构)第1章 绪论(4学时)本章重点:试验数据的统计特征;试验误差分类;试验设计基本原则本章难点:试验误差的控制方法;缺失数据的弥补方法1.1 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1.1.1 试验及其模型1.1.2 试验设计的概念与分类1.2 试验数据的初步处理1.2.1 试验数据的图形描述1.2.2 试验数据常用统计特征值

45、1.2.3 常用统计分布1.3 试验误差与控制1.3.1 试验误差的分类与产生原因1.3.2 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1.3.3 缺失数据的弥补1.4 探索性数据分析简介1.4.1 探索性数据分析的概念1.4.2 探索性数据分析的四大主题1.4.3 探索性数据分析的常用统计量1.4.4 耐抗线性回归第2章 简单试验的设计与统计分析 (4学时)本章重点:随机对照试验的均值检验;试验数据的概率分布检验本章难点:配对试验的均值差检验;试验数据的概率分布检验2.1 对照试验的设计与数据处理2.1.1 对照试验的分类与设计2.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处理2.1.3 配对试验的均值差检验2.2 试验数据的非参

46、数检验2.2.1 试验数据的概率分布检验2.2.2 试验数据的符合性检验第3章 析因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6学时)本章重点: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双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最小显著极差法本章难点:平方和分解;多重比较及其结果处理3.1 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3.2.1 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的概念及其设计3.2.2 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的方差分析3.2.3 单因素试验的多重比较3.2 随机完全区组试验3.2.1 随机完全区组试验的概念及其设计3.2.2 随机完全区组试验的方差分析3.3 双因素试验3.3.1 双因素试验的概念及其设计3.3.2 双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3.3.3 双因素试验的多重比较第4章 回归与相关分析(6学时)本章重点:直线回归方程的计算;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回归方程的检验;试验数据的简单相关分析本章难点:回归方程与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偏相关分析的方法与用途4.1 回归分析4.1.1 回归试验的概念及其设计4.1.2 直线回归方程的计算与检验4.1.3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与检验4.2 相关分析4.2.1 简单相关分析与复相关分析4.2.2 偏相关分析第5章 正交试验设计(6学时)本章重点:正交试验的表头设计;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本章难点:考察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表头设计;不等水平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5.1 正交表与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