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骨干校”建设知识宣传手册最新版_第1页
“国家骨干校”建设知识宣传手册最新版_第2页
“国家骨干校”建设知识宣传手册最新版_第3页
“国家骨干校”建设知识宣传手册最新版_第4页
“国家骨干校”建设知识宣传手册最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校”建设知识宣传手册一、学院概况1、基本情况学院占地1269亩,总建筑面积近28万多平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学院设有5个二级学院、3个系、2个教学部,开设45个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610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426人,专任专业教师中双师比例达91.09%;学院校外兼职教师496人,承担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19%。2、学院办学思路 以服务求生存,以质量为核心,以合作促发展,以特色创名校。3、学院办学定位 立足区域,面向行业,为食品、药品行业及相关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4、学院总体发展目标 特色鲜明,国内一流5、学院发展战略 合作办学、开放办学、特色

2、办学、智慧办学、惠民务实6、学院校训 立德尚能7、学院办学理念 立德尚能,以人为本。8、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多元融合,学做一体。9、学院办学特色 围绕食品产业链,做强优势专业群。 10、校风:严谨、求实、和谐、创新; 教风:笃学、敬业、爱生; 学风:明理、求知、践行。二、国家骨干校建设基本情况1、什么是国家骨干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在原有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基础上,再建设100所骨干高职建设院校,以实现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

3、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等目标。2、学院国家骨干校建设时间表?2010年11月30日,学院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第三批立项建设单位;2012年12月25日,教育部、财政部正式批复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建设时间为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省级验收时间10月上旬。3、经费投入根据骨干校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我院项目建设经费总预算71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700万元,江苏省财政投入2000万元,企业投入300万元,

4、淮安市财政和学院自筹3150万元;到2015年8月末,我院项目建设实际支出9455万元。4、学院国家骨干校建设一级项目 (1)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2)四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食品加工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烹饪工艺与营养、市场营销);(3)“双师型”教学团队与“发展型”管理团队建设;(4)社会服务能力建设。5、学院骨干校建设期间,取得了哪些标志性成果?(1)发起成立中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联盟,推动了食品药品类专业高职教育的共同发展;(2)成功更名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拓展了办学空间;(3)当选全国食品工业、轻工等5个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单位;(4)主持建成食

5、品加工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5)新增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地方产业能力项目2个、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江苏省品牌专业1个、综合性实训基地1个;(6)获得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入选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果改革创新案例7个,获得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项;(7)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8)建成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研发中心1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6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个,国家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科研竞争力排名第21位;(9)

6、连续6次(12年)获得“江苏省就业先进集体”,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三、国家骨干校建设目标与任务 1、学院骨干校建设总体目标是什么?紧紧围绕淮安及广大苏北区域现代高效农业、食品生物技术和服务业等产业转型和倍增计划,通过实施“校政行企、四位一体”的“深度融合工程”、“对接产业、打造品牌”的“专业建设工程”、“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优秀团队建设工程”和“立足区域、面向行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把学院建成推动我国食品高职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排头兵”,培养食品行业及相关产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资源库”和服

7、务区域食品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云平台”,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食品文化,全面完成“体制新、机制活、多平台、开放化”的高水平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各项建设任务,努力实现“规模适度,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发展目标,学院办学特色更加鲜明,骨干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学院骨干院校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包括哪些?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财政投入、江苏省财政专项资金配套、企业投入、淮安市财政和学院自筹等。3、学院国家骨干校建设进程2012年为骨干校建设“启动年”、2013年为“攻坚年”、2014年为“冲刺年”。四、国家骨干校项目建设成效 1、项目建设总体成效是什么?(1)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协同育人,共同发展

8、”新局面(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多元融合,学做一体”培养模式(3)推进特色课程建设,构建“德技相融,递进贯通”课程体系(4)实施“四并、四提升”计划,打造优秀教学和管理团队(5)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建成“多能合一,教产相融”实训基地(6)搭建多元合作平台,拓展“立足区域,面向行业”社会服务功能(7)坚持开放办学,提升“项目载体,资源融通”国际化办学水平(8)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知行合一,德技双馨”技术技能人才2、项目建设总体成效中有关表述的具体涵义“协同育人,共同发展”:成立合作办学理事会,实现党委领导与理事会指导有机融合;深化职教集团内涵建设,实现集团化办学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健全制度

9、体系,形成校企合作长效运行保障机制“多元融合,学做一体”:对接产业建专业,重点专业特色优势更加显现;适应企业建模式,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更加鲜明“德技相融,递进贯通”:对接职业岗位需求,重构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推进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建成一批优质核心课程。“四并、四提升”:实施“四并”计划,“双师型”教学团队素质结构显著优化;落实“四提升”计划,“发展型”管理团队能力显著增强。“多能合一,教产相融”:突出教产相融,显著提升校内实训基地产学研用水平;坚持多能合一,提升校外实习基地育人功能;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水平。“立足区域,面向行业”:搭建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平台,助推区域食品产业转型升

10、级;搭建现代食品职业教育与培训平台,服务行业和区域职业培训;搭建区域食品安全文化宣教平台,提升民众食品安全意识;搭建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平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项目载体,资源融通”:拓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引进移植国际优质教学资源;举办中外职业教育论坛或讲座,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理念经验;接受国(境)外学生来院学习交流,扩大校际间合作交流;选派骨干赴海外进修学习,提升国际视野和能力。 “知行合一,德技双馨”:实施“五项计划”,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践行“立德尚能”,人才质量整体提升。五、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及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成效1、学院办学体制机制有哪些创新?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形成“四位一体、三层联动”

11、合作新格局。理事会科学指导,“一体化”办学实现新突破;集团联盟组织协调,“双主体”育人凸显新优势;专门机构具体实施,“发展型”项目聚焦新常态。2、学院在校企合作中总结出的“产教对接,校企互融”的内涵是什么?(1)健全评估与反馈制度,形成产教对接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2)完善校企合作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共育机制;(3)探索“教学工厂”建设制度,构建校企一体的基地共建共享机制;(4)创新科技开发与培训管理制度,形成校企协同的科技服务机制;(5)改革人事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形成教师服务行业企业激励机制3、学院成立了职业教育联盟,实现了校际“四互一共”的内涵是什么? 2012年12月牵

12、头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台湾元培科技大学、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加拿大康奈斯图加学院等海内外17所职业院校成立了首个跨区域、跨境的职业教育联合体中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联盟,实现了跨域跨境校际合作。联盟构建了“骨干互兼、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资源共享”的“四互一共”合作交流机制。4、职业教育联盟成立以来开展了哪些工作?联盟成立以来,成员院校开展骨干互兼33人,教师互派112人,学生互换397人;学院牵头联盟院校共同制定和实施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设置规范;学院主持、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联盟院校参与的国家级“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高水平通过教育部验收,并已在食

13、品类中高职院校及食品行业企业广泛应用。2014年4月,依托联盟,学院成功举办了“中外高职教育校长论坛”,成员数量由17家增加到27家。5、学院在校企合作中,共建校地站班,强化“四共育人”机制的内涵是什么?学院与企业共建“厂中校”、“校中厂”、“企业专家工作站”、“教师工作站”、“订单班”等,显著提升了学院的校企合作层次和水平,形成了“四共育人”:(1)推校入企,企校共建“厂(店)中校”;(2)引企入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3)柔性流动,校企共建专家工作站;(4)高端定制,校企共建“订单班”。六、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及专业群主要建设成效1、建立了校企“四双”合作运行新机制;2、优化了“全程融合、模块

14、分向、项目载体、双轮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3、基于认识论,构建了“学期项目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4、打造了“双兼互聘、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5、建成了“教产一体、研训结合、文化互融、互利多赢”的实训基地;6、创建了三平台、一团队、五服务的“315”社会服务模式;7、带动了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8、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七、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主要建设成效1、创新了“厂校互融”的合作运行机制;2、优化了“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的人才培养模式;3、实施了“宽平台、多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4、形成了“专家领衔,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5、建成了“产学研一体、多功能并举”的实训实习基地

15、;6、提升了“三个走进”社会服务能力;7、带动了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8、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八、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主要建设成效1、建立了“四方共建、联动育人”的新机制;2、优化了“课堂厨房一体、理论技艺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3、构建了“一轴两翼”的专业课程体系;4、打造了“大师汇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5、共建了优势互补的“教产相融”实习实训基地;6、增强了“五面向”的社会服务功能;7、带动了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8、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九、市场营销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主要建设成效1、建立了“校企共建、协同育人”的合作机制;2、优化了“工学五融入”的人才培养模式;3、构建了“三进三

16、销”的专业课程体系;4、形成了“专家引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5、建成了“功能多样、共享开放”的校内外实训基地;6、提升了“教师领衔、学生参与”的社会服务能力;7、带动了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8、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十、“双师型”教学团队与“发展型”管理队伍建设成效1、学院师资结构基本情况是什么?学院现有教职工610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426人、校内兼课教师43人、教授等正高职称34人、副高以上职称174人、博士学位36人、硕士以上学位329人。建设期内,新增专业带头(负责)人41人、骨干教师129人、双师教师195人,专任专业教师双师比例达91.09%。学院聘任校外兼职教师496人,其中

17、兼职特聘教授11名、兼职专业带头人37人,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19%。 2、学院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发展?落实“四并”计划(“师德”与“师风”并举、“双师”与“骨干”并重、“带头”与“领军”并进、“兼职”与“专任”并行)3、学院采哪些些措施促进“发展型”管理团队的发展?落实“四提升”计划(思想素质提升、学历层次提升、管理能力提升、机制创新提升)十一、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主要建设成效1、充分发挥学院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特色优势,重点建设科技创新与应用技术服务、现代食品职业教育与培训、国际与校际合作交流拓展、区域食品安全文化宣教等4个服务平台,不断拓展社会服务功能;2

18、、面向行业企业、农村、社区和学校,提供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累计培训和教育各类人员8.31万人次以上;3、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完成市厅级以上科技研究项目63项,横向合作研究项目334项,申请专利129项,授权专利126项,技术服务到账经费3689.87万元以上;4、充分发挥江苏食品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作用,对口支援9所西部及省内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对口交流教学和管理骨干33名,培训对口支援中职院校以及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教师112人次以上,联合培养学生397名,接受国(境)外交流学生78人以上,新增国际合作项目8项;5

19、、充分发挥学院食品科技馆、食品安全教育网服务功能,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普及食品安全文化,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积极参与全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十二、学校改革发展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1、学院改革发展取得哪些成效?(1)全面实施现代大学制度,优化了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2)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构建食品药品现代职教体系;(3)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2、学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贡献有哪些?(1)围绕产业设专业,为区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开展技术研究和“四技”服务,助推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3)开展立体

20、化科普宣传,增强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十三、示范与辐射1、示范与辐射主要成效(1)发挥带动作用,促进学院所有专业改革发展;(2)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全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3)积极推广运用,共享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显性成果。2、主要示范点有哪些?示 范 点示范建设的主要成效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牵头20所院校、16家企业共建国家级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成8个子库、25000多条资源,学习使用人数1.8万人。 示范建设对区域高职改革发展的影响构建衔接培养体系:开展招生制度改革,2个专业开展“3+3”中高职衔接培养试点,5个专业开展“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试点。示范建设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1、的影响项目载体的平台共建:牵头87家单位成立淮安市食品安全协会,构建食品安全宣教体系;与淮安市科技局、淮安市农委共建淮安市食品技术研究院。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主要成效跨域联动的校际合作模式:联合新加坡、台湾及中国大陆12个省(区)的17所院校成立国内第一个跨境跨区域的职业教育合作组织中国食品药品职教联盟,探索实践“骨干互兼、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资源共享”合作机制。重点专业建设主要成效“平台+方向”的“专业+”改革:围绕食品产业链,做强优势专业群,建立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机制,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培养模式: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将人才需求融入培养方案、企业文化融入培养过程、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行企评价融入考核体系,实施课程、知识、技能、素质递进培养,推动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校内与校外的交互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实施“15行动”计划:每位院领导、二级院系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均兼职一个企业,联系5名行企人员,提高实践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管理(包含促进校企合作的校内制度建设)“双站双驻”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在“厂中校”建立教师工作站,驻企教师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