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整本书阅读的新策略_第1页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整本书阅读的新策略_第2页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整本书阅读的新策略_第3页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整本书阅读的新策略_第4页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整本书阅读的新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整本书阅读的新策略新课标里,有很多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文字,也就是说接下来的语文课程必须有整本书,必须在课堂上讲整本书,当然学业质量也不能少了整本书。那整本书阅读要不要进入期末试卷、中考试卷呢?我反复阅读新课标,一个字都放不过。我想在这里找考整本书的理由,考整本书的方法,即寻找从哪些方面考,怎么命题等。为什么要这么做?简单地说,决定着我们老师怎么教整本书。我们用统编版语文教材有几年了,这套小学语文教材,每册都有两页纸的“快乐读书吧”,教材也配套出版了44本书。那老师又是怎么教快乐读书吧里的书?根据我的调查研究,全国绝大多数的小学语文老师只教课本中的那两页

2、纸,绝大多数的学生与老师手中连书都没有。一学期要读的那三四本书,的确都是经典,但大多数不是今天学生喜欢的类型,由于老师也没有读过,也就只能大概讲一讲,即使热爱阅读的优秀教师也没有哪位把一个学期那三四本书全部讲了,能用一两节课讲一本书,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因为我们手中的语文教材,课文量太大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太多了,根本没有时间详细讲一本书(讲好一本书,特别是四五六年级的那些厚书,没有两三个星期的教学,连皮毛都没有碰着)。这一教学现状能否面对试卷中的整本书考核?教育主管部门的命题人也知道这一事实,他们如果命整本书的题,也就从这两页纸的文字来命题,在一张试卷里,其分值也不高。不少地方,索性就不考了。一

3、年不考,两年不考,老师看得清清楚楚,接下来的快乐读书吧,也就继续轻松快乐地教那两页纸了。新课标理念下的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老师还会这样教吗?如果还这样考,其教肯定会相当简单的。如果不考,很有可能是新形式的不教。思考至此,也许是杞人忧天。那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的评价又有怎样的建议呢?在过程性评价原则,可以发现这样的原则:收集和整理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性表现,如学生日常写字、读书等方面的材料,记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典型表现。应重视增值评价,避免用评价结果的简单衡量学生的学业表现。在课堂教学评价建议中,没有关于“读书”的建议,只是要求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

4、学习积极性。在作业评价建议中,也没有明确的“整本书阅读”作业评价。但,阶段性评价建议中非常详细地写了“整本书阅读”的阶段性评价:一是明确了读书交流是非纸笔测试,与诵读、演讲、书写展示、戏剧表演、调查访谈等一样,都属于非纸笔测试;二是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采用“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会、读书分享会等方式引导学生高质量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有了这些评价,可以勾画出整本书阅读大概的引导框架了。那“学业水平考试”会不会考整本书呢?读新课标第49-51页“学业水平考试”,1587个字,没有提到考整本书,因为学业水平考试谈的是纸笔测试。虽然“整本书阅读”属于“阅读与鉴赏”学段要求,“阅读与鉴赏”也是学业水平考试的

5、主体部分,但课标制定者没有说要考整本书。关于试卷编制,还有综合型题目或任务的题目,其要求是充分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整合,在命题材料和社会生活实际之间找到结合点仍然没有提到在相关整本书里找结合点。面对这些文字,我得出了“纸笔考试不考整本书的结论”,相信所有的一线老师会与我一样。我是一线老师,我不是试卷的命题者。命题者们又怎么理解?假如命题者与我们一线有这个发现,纸笔考试不出现整本书,一个危险的信号肯定冒出来了未来整本书阅读,很有可能又流于形式。这真是两难问题。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绝对不教。这一真实的教学现状,怎么改?谁来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一个语

6、文老师不知道这两句名言的,所有的语文老师在一届届学生面前,不知道把这两句名言说过多少遍了。说是说,做是做。分数第一,只能光说不做。大量阅读整本书,能不能考好的分数?当然能了!但这不是立竿见影的事。而反反复复地做题,成绩变化明显啊!网上有个清华学生说自己怎么考上的,平时吊儿郎当,在最后三个月,发疯式地做题,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结果成功了。无法考证其真实性,也无法验证此法是否对所有人有效,但可以说,疯狂读三个月的书,成绩不会有什么变化。大凡知道并阅读、研究PISA测试有关资讯的,应该知道下面的成果:2000年,第一次PISA测试之后,PISA研发专家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发现,家庭环境对学生成绩有极大

7、的影响。他想更深入了解研究被测试者的家庭如何对教育产生影响,因此试图让所有参与PISA测试的国家进行对考生父母的调查,一直到2009年他才成功说服13个国家、地区,那一年有5000位学生家长参加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1)孩子在小的时候,这些父母每天或几乎每天都陪着孩子阅读,于是等到15岁时,他们的阅读能力普遍要高出同龄人,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如此。(2)在新西兰和德国,在小学时有家长定期陪伴阅读的学生,要比那些没有家长陪伴阅读的学生,在学习进度上领先至少一年半左右。(3)当孩子年幼时,如果父母每周或每天能读书给孩子听,所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到15岁时,其PISA得分普遍比同龄孩子要高出25分左右。

8、(4)在经济同样的情况下,陪孩子阅读的父母所培育出的孩子在PISA上得分往往高出大约14分。(5)在经合组织成员国,来自家庭社会经济背景更优越(收入最顶端的七分之一)的学生成绩,比普通家庭的学生阅读平均成绩高38分;而在新西兰、法国,富裕与贫困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高达50分。这一成果给予我们什么?0-12岁的大量阅读,中学才能看到变化。这几年,应邀为不少学校讲整本书阅读。我一直从写作、创意写作的视角讲整本书。比如安徒生童话(我用的书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曹文轩、陈先云编的,书中编了11个童话),我带着学生读完之后,给他们上了一节怎么写童话呢?安徒生教我们写童话的课,按照常规,回忆11个故事,讨论

9、几个问题后,我把我的阅读收获呈现在学生面前:人人都能写童话读安徒生童话有感高子阳只要你能把它们变成“他们”让鸭鸡狗猫野天鹅等所有动物爱说爱笑让雏菊郁金香等所有的花会问会想让枞树玫瑰树桦树等所有的树善思善辩让锡兵等所有玩具有情有爱把它们变成“他们”你就是童话作家 弗林奇给安徒生寄三张画片让他选一张创作故事安徒生看了看火柴 女孩 圣诞世界就有了一篇童话名篇 你的家中肯定有好多照片选一张 看一看 想一想肯定会发现三个词用它们创作一篇童话你肯定没有问题 安徒生特别喜欢好朋友的女儿意达他让小意达与大学生对话太美了,太有诗意了! 亲爱的同学们你肯定有最喜欢的人别小气赶紧把他写进你的童话故事里 安徒生有个性评论家批评他的作品连最好的朋友都说他不适宜写童话安徒生说:“就写,就写,越批评我越写!”丑小鸭一写完,心情好了! 批评他的人继续批评怎么办?那就把他们写进故事里让他们变成只会乱想什么都不能做的“蜗牛”安徒生说自己就是那棵不停止开花的玫瑰树 安徒生最喜欢创造“幸福”丑小鸭变成了天鹅幸福不?幸福!亚麻变成纸、纸上被人写了故事幸福不?幸福!老头子总是对的幸福不?幸福!拇指姑娘嫁给了王子幸福不?幸福!十一只野天鹅哥哥恢复了人形幸福不?幸福!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个个都幸福把幸福的事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样教,学生会有哪些变化?会接着把安徒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