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练习题(含答案)+教案_第1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练习题(含答案)+教案_第2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练习题(含答案)+教案_第3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练习题(含答案)+教案_第4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练习题(含答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上学期(人教版)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地等某地的五个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读“该等高线与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1-2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其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是( )A甲聚落B乙聚落C丙聚落D丁聚落2据调查,在五个古聚落中丁聚落保存得最为完好,其原因是丁聚落( )A气候湿热B地形平坦C交通闭塞D经济发展快2018年7月,某考察团从图中M地出发,按图路线不跨越任何大洋到达N地,结合沿途考察的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3-5小题。3考察团所经四地与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对应正

2、确的是( )A比尔马B亚历山大C拉萨D上海一4考察团在比尔马可能看到的传统民居是( )ABCD5考察团沿此线考察过程中( )A到比尔马附近频繁遭遇暴风雨天气B到亚历山大附近看到居民以黑色人种为主C到拉萨附近看到远处雪山连绵D到上海附近看到大面积落叶阔叶林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5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陡崖M顶部的海拔高度最可能为( )A25米B35米C45米D50米7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该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福建土楼依山就势,是中国特色鲜明的大型土居建筑。图1、图2分别示意福建土楼分布及景观,读图完成下面

3、8-10小题。8土楼主要分布地是( )A宁德、福州B南平、三明C漳州、龙岩D莆田、泉州9关于图中聚落与民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建筑高大且道路密集B居民多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C因夏季多雨,建筑屋顶坡度大D因终年寒冷,建筑墙体厚窗小10对土楼的保护,最符合文化遗产保护要求的是( )A修旧如旧B整旧如新C拆旧建新D建新如旧读下图“世界古老文明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古老文明区的共同特征是( )A全部位于亚洲B气候湿润,降水丰富C终年高温炎热D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12黄河流域与其它三个文明区来往最短的海上航线经过下列哪个交通要道( )A直布罗陀海峡B白令海峡C马六甲海峡D麦哲伦海峡二、综合题

4、(本大题共3小题)13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到2处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2)适合攀岩运动的地形部位是_。(3)甲村的炊烟飘向乙村,可判断此地的风向为_风。(4)甲村成为大型聚落的自然条件是_。(5)1处的海拔约是_米以上。14“十一”假期某校开展了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同学们沿等高线地形图中虚线所示线路进行考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同学们出发前,测得李庄、赵庄两村落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6厘米,则两村之间的实地距离是_千米。(2)同学们首先对李庄、赵庄两村落进行考察,发现两村落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是_(1点即可),并发现两村落民居的房顶坡度较大,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_的自

5、然环境。(3)从聚落的发展条件看,一般来说赵庄规模要比李庄_(大或小),原因是赵庄处在河流的交汇处,交通更为便利;河流流经李庄时大致的流向是_。(4)同学们从B点到A点经过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A、B两点的温差是_。15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村位于乙村的_方向。甲村附近河流的流向是_。(2)如A点温度为21.5,则图中最高处温度为_。(3)等高线在B处重合,则B处的地形是_。a、b两条线中,位于山谷的是_线。丁村所在地形部位是_。(4)该地区有一处传统聚落,它最有可能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_地,判断理由是_、_。(写两点)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6、答案】1A 2C【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甲地等高线最为稀疏,地形平坦,位于两河交汇处,水源充足,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A正确;乙、丙、丁位于山间小盆地内,城市发展空间相对较小,规模较小,BCD错。故选A。第2题,结合图例可看出,只有丁处没有通公路,说明丁处交通闭塞,聚落保存好,C正确;结合图中的比例尺可看出,图示区域较小,气候、地形差异较小,AB错;丁不通公路,说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D错。故选C。【答案】3B 4C 5C【解析】第3题,结合图例可看出,比尔马位于沙漠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对应,A错;亚历山大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对应,B正确

7、;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对应,C错;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对应,D错。故选B。第4题,结合图例可看出,比尔马位于沙漠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对应的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为图C,C正确;图A为植被丰富,说明该地降水丰富;图B屋顶坡度较大,说明降水丰富;图D为北极地区的冰屋,气候寒冷,ABD错。故选C。第5题,比尔马是热带沙漠气候,不可能频繁遭遇暴风雨天气,A错;亚历山大位于北非的埃及,以白色人种为主,B错;拉萨位于青藏高原,雪山连绵,C正确;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错。故选C。【答案】6B 7B【解析】第6题,

8、根据图示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等高距为15米,沿海地区海拔为0米,所以崖顶的高度为大于30米,小于45米,B选项35米符合题意,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7题,根据图示,乙地地势较高,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位于河流上游,无水患洪灾,取水方便,是该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8C 9C 10A【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福建省的土楼主要分布在龙岩市的东部地区和漳州市的西部地区。故根据题意选C。第9题,读图可知,福建土楼建筑在农村地区,道路较为稀疏,居民多从事农业劳动,福建属于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夏季多雨,建筑屋顶坡度大,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

9、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所以C正确,ABD叙述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第10题,传统聚落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对典型聚落加以保护,对保存历史文明的遗存、保护人类多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保护地域特色、保护地方乡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对其进行不破坏原有风貌的修复,即修旧如旧,故答案选A。【答案】11D 12C【解析】第11题,由图可知,世界四大古老文明区有三个分布在亚洲, 一个分布在非洲,A错误;除黄河流域较湿润以外,其他三个都是干旱的沙漠气候,B错误;黄河流域四季分明,C错误;四大文明古国都是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D正确。故选D。第12题,其他三个文明区分布在南亚、西亚和

10、北非,黄河流域与其他三个文明区来往的最短航线需要经过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其他三个海峡不需要经过。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答案】13(1)山脊 (2)陡崖 (3)南 (4)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5)700【解析】(1)由图可知,1到2处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表明该处是山脊。(2)陡崖的地形特征近似于垂直的山坡,攀岩运动适合在陡崖处进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3)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甲村的炊烟飘向乙村,说明此时的风向为南风。(4)从地形看,甲村海拔在200米以下,且和乙村相比,地形更为开阔平坦;从水源看,甲村位于乙村河流下游,河流水量更大,水

11、源更为充足。(5)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据此可推知,1处的海拔在700米以上。【答案】14(1)3.6 (2)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降水多 (3)大 自西北流向东南 (4) 山脊 9 【解析】(1)量得李庄和赵庄的图上距离是3.6厘米,李庄和赵庄的实地距离为3.6厘米100000360000厘米3.6千米。(2)同学们首先对两村落进行考查,发现两村落选址的共同自然条件是地势平坦,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两村落民居的房顶坡度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当地降水多,屋顶坡度大,是为排水。(3)从聚落的发展条件看,赵庄处于河流交汇处,交通更为便利,一般来说赵庄规模要比李庄大。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看,河流

12、由高向低流,河流流经李庄时大致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4)从B到A经过的地形部位为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图中的等高距是300米, A点的海拔为1600米,B点海拔为100米,AB海拔相差150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AB温差应为15001000.69。【答案】15(1)正北 自西南流向东北 (2)20 (3)陡崖 a 鞍部 (4) 甲 地形平坦、接近水源 海拔较低等 【解析】(1)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

13、西方向”来确定方向,据指向标图可知:甲村位于乙村的正北方向,甲村附近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2)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可知:A点的海拔为600米,由于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图中最高处海拔为850米,则与A点高差为250米,温差为1.5,如A点温度为215,则图中最高处温度为20。(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据图可知:等高线在B处重合,则B处的地形是陡崖;a线等高线向海拔高处

14、凸为谷线;丁村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所在地形是鞍部。(4)聚落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一般来说:地形平坦、接近水源、海拔较低等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往往形成聚落,所以传统聚落可能位于甲地。人教版地理七上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述聚落的形态、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演变过程中与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关系。并通过对聚落的发展演变引发学生对人类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从而培养尊重自然、人地协调的理念。教材简单介绍聚落的概念及形态,并对聚落的两种形态进行比较分析,从中了解各自的基本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影响聚落特征的自然和人

15、文因素,借此阐明人地协调的理念及保护人类文化遗址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的地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以及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举例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培养学生保护和珍惜传统聚落的意识。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图文资料、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保护传统聚落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保护和珍惜传统聚落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教学方

16、法启发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课件出示图片:提出问题:说一说:你居住的环境与下面哪幅景观图更相似?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探究我们生活的聚落。对比交流,说出自己家乡的生活环境利用身边的现象引入,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动一:探知聚落与环境1. 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住在乡村,有些人住在城市。我们把人们的这些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聚落。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而乡村又可以分为农村、渔村、牧村、林场等类型。2.引导学生感知乡村和城市的差异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场所。3.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面进行展示:城市和乡村

17、的景观差异。(1)建筑物的差异:(2) 道路建设(3)基础设施:(4)人民生产活动也不同:4.引导学生归纳整理:5.引导学生探秘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如果让你选择居住地,你认为具备怎样自然条件的地方才够理想?(1)互动探究选择一:什么地形是人类建设家园的理想地?补充: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农业发达,人口密集,聚落分布多;反之,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土地贫瘠,不适合耕作,人口稀少,聚落分布少;在那些终年被冰雪覆盖的高山高原地区则无聚落分布。(2)互动探究选择二:什么气候适合人类建设家园?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人口稠密,聚落多;反之,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

18、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聚落少。(3)互动探究选择三: 自然资源新疆北部有一座城市,曾经是一片戈壁,如今却成为北疆工业带上的重要基地,是什么原因让克拉玛依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补充:同等条件发展起来的还有大庆。(4)互动探究交通运输。补充:交通:因为修建铁路而迅速发展的新兴城市火车拉来的城市。(5)补充:有人说,黄山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名山之一,它曾得到这样的赞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因而有众多人前去,只为一睹那传说中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那么,由此可以看出,影响黄山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6)出示图片对比,提出问题:从南粤边陲默

19、默无闻的“小渔村”,到快速发展为现代化的国际都市,你知道深圳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吗?6.实践应用:思考:三个乡村聚落中,哪个更有可能演变为城市?为什么?7.图示引导学生清晰的认识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8.自然环境不仅影响聚落的分布,也会影响聚落的 9. 引导学生探究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观察图中两点(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尼西亚),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区别?民居有什么特点?(1)材料展示:(2)材料展示:(3)你还知道哪些特色民居?它们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4)寒带地区终年严寒,居民就地取材搭建冰屋。冰屋很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可以抵挡极地寒风。1.认识聚落的定义,对比分析出聚落的类

20、型。2.对比分析乡村和城市:(1)建筑物、人口密度、交通网密度、自然环境(2)生活在城市或乡村中的人们3.展示交流:(1)城市:建筑密度大,高度大;乡村:建筑密度小,高度小。(2)城市:宽阔,交通便利;乡村:道路较窄,交通不便。(3)乡村:规模小,数量少;城市:规模大,数量多。(4)农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例如插秧、放牧等;城市主要从事工业生产。4.归纳整理:5.小组合作学习:会选择气候适宜、地形平坦、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家园(1)互动交流:很多学生能选出平原地形,并简单说出理由。(2)互动交流:学生选择:全年温和而湿润和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的地区。(3)思考交流:因为克拉玛依有丰富的石

21、油资源(4)互动交流:(5)说一说:黄山市的发展是因为旅游资源。(6)想一想说一说:是国家开放政策的支持。6.观察发现:处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大城市,因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条件更充足。7.归纳整理:有地形、气候、水源、资源、旅游、交通、政策等因素。8.观图总结:形态。在一些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人口众多,房屋密集,呈团块状。在山区,有的聚落沿山麓、谷地延伸成条带状;在一些平原地区,为了靠近水源,沿河流发展成带状聚落。9.小组合作学习:思考与交流:得出自然环境影响民居。(1) 在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厚墙可以减少传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吹进的热风。当地的房屋厚墙加小窗

22、,防晒又凉快。(2)热带雨林地区的人住高脚屋、树屋或竹楼,因为这里全年炎热多雨,上层住人,可以通风防潮,下层潮湿就放杂物,养牲畜。(3)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土层深厚,土质十分坚固,黄土的直立性很强,可随意挖凿而不会坍塌,可就地取材,住窑洞冬暖夏凉。(4)认识雪屋。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形象与抽象文字结合分组进行展示,锻炼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和表达的能力利用表格的形式整理乡村和城市的差异,清晰明了出示清晰明了的问题引导学生互动探究,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学习意识内容设置成层层递进的形式,降低难度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知获得更多的

23、资料,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尽可能多的展示、补充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活动二: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美丽家园1. 阅读教材,思考:什么是文化遗产?2.寻找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明珠(1)著名水城威尼斯(2)巴黎(3)西递和宏村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4)还有:3.新闻引入:克林顿对城市文化属性的评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北京如果变成纽约,100年就可以,但想要把纽约变成北京,1000年也做不到。”我国“建筑学之父”梁思成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4.案例分析:阅

24、读资料,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资料一:丽江是我国云南西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1997年丽江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为丽江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2)资料二:近年来,丽江旅游业发展很快,在给当地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古城原有的宁静与古朴被打破,当地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特有的生活习俗受到冲击,自然环境受到一定程度干扰。5.聚落发展带来的问题:(1)在乡村,昔日特色鲜明的民居正逐步消失。(2)在城市,有

25、文化特色的传统民族民居越来越少。6. 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保护传统民居要做到以下几点:(1) 要确定保护的标准。即确定哪些是值得我们保护的传统聚落,不能把所有的旧建筑看成是传统民居。(2) 要在保护中注重开发,否则就失去了对传统聚落保护的意义。(3) 要加强保护传统聚落的教育,使保护传统聚落的观念深入人心。1.文化遗产是人类经历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遗留下来的古镇、古村落、宫殿、神庙、园林、陵墓等。2.互动交流:(1)威尼斯是浪漫的水城,河多,桥也多,一百多条运河纵横全市。运河两侧多棕红色屋顶的矮楼。(2)巴黎许多著名的建筑就分布在塞纳河两岸,岸上的座座建筑色彩分明,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协和广场、市政厅等名胜都可以尽收眼底。连接两岸的风格各异的桥梁也一座座迎面扑来,使人目不暇接。(3)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4)列举:3.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4.案例分析:(1)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主要特色?你怎样理解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丽江的评语?(2)思考交流:A丽江在发展旅游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