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群文练习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1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群文练习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2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群文练习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3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群文练习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4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群文练习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群文练习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8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 基础巩固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失向来之烟霞向来:原来 B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他乡 C弦弦掩抑声声思掩抑:低沉抑郁 D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于是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万里悲秋常作客 C老大嫁作商人妇 D门前冷落鞍马稀 3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_,_。 _,_。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孤月浪中翻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薄云岩际宿 AB

2、 CD 4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不同的一项是() A.云霞明灭或可睹B.万里悲秋常作客 C.百年多病独登台D.青冥浩荡不见底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吟,古诗的一种体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与之相似的有“歌”“行”。 B杜甫,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形成了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后世称之为“诗史”。 C李白,素有“诗仙”之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常借助奇妙的幻想来表达感情。 D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的是有联系的,如杜甫,字子美,“甫”与“子美”

3、的意思十分相近;而有的却毫无联系,如白居易,字乐天。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体现海日东升、浮光跃金、天鸡破晓的壮美晨光的诗句是“_,_”。 (2)杜甫在登高中表明自己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又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的名句是“_,_”。 (3)琵琶行并序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连贯。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时,大多是因感情需要选择词牌,按照词牌决定韵脚。_,对词的情感基调影响较大。一般来说,_,越容易表现昂扬之情;韵字的开口度小,音阻越大者,则易

4、与凄婉之情吻合。平声韵合于慷慨之意,_。我们在朗读、吟诵时,要充分尊重词的音韵搭配规律,注意字音所蕴含的感情色彩。 8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综合其内涵,揭示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这杯水立即变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一片大海里,这片大海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 不熟的麦穗总是直撅撅地向上挺着,一副不甘居下的模样;成熟的麦穗总是低垂着头,一副甘居人下的模样。 二、拓展阅读训练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李白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注】王历阳:指历阳姓王的县丞。当时李白在

5、历阳访问。语出陶渊明诗“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陶渊明曾用头巾滤酒,滤后又戴上。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县丞设宴招待李白,正值大雪纷飞之时,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 B王县丞不喝酒,简直要笑死陶渊明:李白对王县丞的讥笑很是风趣。 C颈联意在说陶渊明如果不喝酒,那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虚栽了五株翠柳。 D尾联两句既是通过用典来嘲笑王县丞,也是以激将的方法劝他痛快饮酒。 (2)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有着李白极为鲜明的个性特色,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四) 杜甫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

6、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注】严郑公,杜甫的朋友严武。严武再次成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后,曾写信邀请杜甫,杜甫决定重还成都。黄阁老,指严武。紫金丹,指烧炼的丹药,传说可以延年益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实写沙岸崩塌损坏药栏,已连同江槛落到湍急的水流中,也写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焦虑。 B颈联提到诗人的生计和身体状况,是强调生活有了依靠,疗养有了条件,写出对朋友的信赖。 C尾联诗人回顾过去三年,人瘦得皮包骨头,行路难典故,包含着诗人历经艰难后的感慨。 D本诗是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之作,将瞻望与回顾

7、一同叙述,更显示出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厚。 (2)颔联为本诗名句,请分析其丰富意蕴。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本诗为白居易给元稹的赠答诗,时元稹在东川任职,曾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开门见山地点出元白二人所处的地点,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相距遥远。故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伤别之情顿生。 B“两地阴晴远不知”从人的离合联想到月的阴晴圆缺:人在两地,距

8、离遥远,景象有别,以此晴彼阴的想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担忧之情。 C“一宵光景潜相忆”一句中,“一宵”表现“相忆”时间之长;“潜”写出了深思的神态。诗人思念友人,以至夜不能寐,情感表达朴实真挚。 D这首诗别具一格,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表现了双方的思念之情;且情景高度融合,语言真率自然,不事雕饰而情致曲尽。 (2)请从虚实角度赏析第三联“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阅读提升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赠郭将军 李白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注】此诗当是唐玄宗天宝三载

9、(744年)出翰林后在长安作。紫微,紫微星又叫北极星,古人认为北极星是帝星,此处用于比喻皇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郭将军从武威发迹,又晋升到银台门担任护卫皇帝的重任。 B颔联写对郭将军的赞美,由此可以联想到李白奉诏翰林受到礼遇时的满足。 C颈联通过郭将军对家中爱子吹笛、美人起舞景象的回忆,寄托其对归家的渴望。 D全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直爽的性格以及其诗歌中蕴含的浪漫主义色彩。 (2)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郭将军形象?使用了何种手法?请结合整首诗具体分析。 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江夏别宋之悌 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

10、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注】宋之悌:初唐时著名诗人宋之问之弟,李白友人。此诗是开元二十年(734年)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与贬赴交趾(今越南河内)的宋之悌分别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地点,写楚地之水清澈见底似若空无,与远处的大海相连,想象丰富,境界阔大,奠定了豪迈的基调。 B颔联点题,并巧妙运用数量词“千里”与“一杯”,将丰富深厚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颇耐咀嚼。 C颈联写景,由“晴日”到“晚风”,暗示时间推移;“谷鸟吟”“江猿啸”,皆以乐景写哀情,更令人感动。 D整首诗意象鲜明,艺术构思巧妙,跳跃性很大。前

11、三联写景叙事,尾联直抒胸臆,给读者留下极大的遐想空间。 (2)诗人为什么会“于此泣无穷”?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李白 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 中夜忽惊觉,起立明灯前。 开轩聊直望,晓雪河冰壮。 哀哀歌苦寒,郁郁独惆怅。 傅说版筑臣,李斯鹰犬人。 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而我胡为者?叹息龙门下。 富贵未可期,殷忧向谁写? 去去泪满襟,举声梁甫吟。 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注】傅说:殷商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奴隶出身,因在傅岩(今山西平陆东)地方从事版筑,被武丁起用,故以傅为姓。欻(x):忽然,迅疾。梁甫吟:古代用作葬歌的一种民间曲

12、调,音调悲切凄苦。也是李白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后的作品。此诗借用乐府古题,袭用诸葛亮梁父吟立意,通过姜子牙、郦食其等人的故事和一些神话传说,表达遭受挫折的愤懑以及期盼明君知己的愿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心理变化为线索呈现出诗人的理想追求与艰难现实之间的矛盾。 B“开轩”四句,诗人借助视觉与听觉描写了诗人惊醒后悲凉的状态。 C“何必求知音”一句直接表达了被现实击败的诗人缺少友人关怀的孤独。 D本诗一反李白诗歌意象新奇、诗风豪放的特点,借用朴实话语表情达意。 (2)本诗意蕴丰富,发人深省。请谈谈本诗给你的人生感悟。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13、 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节选) 杜甫 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乱后故人双别泪,春深逐客一浮萍。 酒酣懒舞谁相拽,诗罢能吟不复听。 第五桥东流恨水,皇陂岸北结愁亭。 【注】郑十八:即郑虔,家族同辈中排行十八,年长杜甫27岁,是杜甫的忘年之交,杜甫尊称其为“丈”。至德二年十二月,郑虔因“陷贼之官”,被贬为台州司户参军。次年三月,杜甫踏春来到郑虔故居,见人去园空,有感而发,写下这篇诗作。第五桥、皇陂岸:郑虔家附近的景点,诗人和郑虔曾共同游玩的地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写台州虽地势偏远,海天茫茫,但云水与青青的岛屿相伴,令人心旷神怡。 B当年,酒酣时郑

14、虔会把懒动的诗人硬拽起来起舞,诗人有诗写成就会吟给他听。 C诗的七、八句融情于景,将压抑在诗人心中的愁和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D本诗写景虚实结合,既有遥想的台州之地的虚景,又有眼前桥、亭之实景。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此诗写于杜甫早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越、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大宛(yun):西域国名,产良马。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面四句正面写马,对马的形象作刻画,交代良马的

15、产地和独特的外形,是实写。 B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实结合手法,由咏物转入抒情,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 C尾联总挽上文,既写马驰骋万里,也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志向抱负的写照。 D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杜甫喜欢写崇高、壮美品质的事物,这种倾向从他青少年时就有。 (2)杜甫曾写诗批评当时的画马名家韩干:“干唯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说说杜甫笔下的马有何特点?请结合全诗赏析。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赠别贺兰铦 杜甫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 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 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 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 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 我

16、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 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注】此诗作于广德二年(764)春,当时杜甫在阆州。贺兰铦是杜甫的朋友,此时欲离开阆州到湘吴去。杜甫此时写诗相赠。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用老骥、苍鹰的桀骜不驯来比喻贺兰铦不屈的气节和自傲的性格。 B“悲歌”二句,凸显了贺兰铦年老体弱,悲歌慷慨,远赴吴湘的悲壮。 C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作者想到与友人分别后再难相见,内心悲伤。 D全诗运用比喻、对比、夸张等手法,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和关怀的心情。 (2)“今君抱何恨”中的“恨”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诗概括。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吊白居易 李忱 缀玉联珠六十

17、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注】李忱(810859),唐宣宗,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宣宗即位五个月后,七十六岁高龄的白居易不幸溘然长逝,唐宣宗不胜悲悼,写下了这首吊白居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运用夸张手法,巧妙概括了白居易一生的艺术成就,表达了由衷的赞美之情。 B“谁教”一句以问句形式紧承上句,以责怪的口吻传达了诗人悲痛的心情。 C颔联巧妙地嵌入逝者的名与字,赞扬了白居易不计名利乐观豁达的品格。 D最后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去世的悲怆以及难以割舍的情怀。 (2)从颈联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白居易的诗歌成就有怎样的评价?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