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总则一、为保证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进程中的安全,防止其关于人身和环境造成危害,促保企业不断发展,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标准规则,接合本厂生产、储存,使用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二、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使全厂干部员工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三、各车间、科室要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贯彻落实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制度,搞好安全技术和安全教育工作,防止事故发生。四、为了防止突发性化学事故发生,并且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五、本制度适用于金鸿饲料有限公司各车间、科室、班组。第一条危险化学品进出库管理1、危险化学药品进出库必需由计划使用单位专职人员和保管共通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认真登记,验收囊括:数量、包装、危险标志。2、验收合格后进入库内,应严格依照“五双”管理执行。3、当硫酸、磷酸、盐酸、液碱进入库区时,保管员应现场指挥,严禁运酸驾驶员及其他非工作人员单独卸酸。4、保管员或驾驶员放酸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戴好耐酸手套,严禁赤手放酸等违章作业行为。5、放酸现场应配置合适的防护用品,如石灰、清水、水池等。6、酸库液位需留一定的空间,不准装满库。7、搬运、装卸氧、乙炔瓶时要轻装、轻卸,防止摩擦和撞击。第二条危险化学品的贮存管理1、危化品的贮存契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2、贮存的危化品应有鲜明的标志,同一区域贮存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化品时,应按最高等级危化物品的性能标志。3、贮存方式:(分为三种)a、隔离贮存b、隔开贮存c、分离贮存4、贮存场所的要求:=1\*GB3①、贮存场所输配电、线路、灯具、火灾事故报警和疏散指示,标志,都应契合安全要求。=2\*GB3②、贮存场所通风设备和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等安全防护设施。第三条试验化学危险药品的贮存1、化验室只适宜存放少量期内需用的化学药品(一个月),贮放时需按其化学性质分类进行,严禁混堆存放,以免发生危险。2、易燃、易爆药品应与热源隔绝,严禁在化验室存放,大于20L的瓶装易燃液体,易燃、易爆药品不得放于冰箱内。3、相互混合或接触后可能产生激烈反映,燃烧、爆炸放出有毒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品不得混放,如酸或碱,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4、侵蚀性试剂应直放于塑料或搪瓷的盘或捅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5、关于剧毒药品如:坤化物、氰化物等应在安全主管经理审批后,由专职人员领用,并且严格按“五双〈双人管理、双锁、双人收发、双人使用、双帐本〉的管理规则执行。6、药品柜和药品均应避免阳光直晒和靠近暖气等热源,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中或用黑布包好,存于暗柜中。7、危化品管理人员随时保持药品标签完好,发现试剂瓶上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好,无标签或无法辩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品重新签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放,以免引起事故发生。8、实验剩余的危险药品均应按属性回收,不得擅自处理或挪作他用。第四条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1、使用危化品的车间、科室应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及安全劳动保护规则,并且监督实施,保证安全生产正常进行。2、应随时检查使用进程中的容器、储罐、阀门、管道,契合规则要求,能保证正常生产使用顺利进行,严禁跑、冒、滴、漏现象出现。3、在使用危化品进程中应关于用量、流向,储量和用途作详细记录,建全台帐。4、关于危化品(剧毒物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被盗、丢失或者误用,若被盗应立即报告公安部门,防止事态扩大。5、使用危化品的车间、科室要确保现场设备各系统良好运行和各种器皿正常使用,若发生故障应即时采取应急办法,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处理。6、生产〈试验〉使用危化品时应根据危化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提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措施。第五条废弃物处理1、禁止在危险化学品贮存区域内堆积可燃废弃物品。2、泄漏或渗漏危险品质包装容器,应迅速移至安全区域。3、按危险化学品特性,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处理废弃物品,不得任意抛弃,污染环境。第二章: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机构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是搞好化学危险品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根据我公司实际,现建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挥部。2、应急救援预案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指挥部成员:3、指挥部机构职责:=1\*GB3①负责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完备、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敦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2\*GB3②在发生重大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3\*GB3③指挥部人员分工: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厂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及生产系统开、停车工作。=4\*GB3④指挥部成员分工:安全专职员: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治工作。保卫科长: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调度长:负责事故处治时现场通讯联络和关于外联系。设备科长: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卫生员: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总务科长: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供应科长:负责抢险救援物质的供应和运输工作。环保科长: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关于外发布有关信息。第二条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一、危险化学品目标的确定本厂储存、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硫酸、盐酸、磷酸、液碱、氟化物(气体)一氧化碳、氧气、乙炔等以及化验分析所用的化学物品。二、建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队伍1、根据本厂实际需要,建立各种不脱产的专业救援队伍,囊括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义务消防队,通讯保证队,治安队等,救援队伍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本厂各类重大化学事故的处治任务和中毒伤员抢救治疗任务(护送医院)。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1\*GB3①控制危险源=2\*GB3②抢救受害人员=3\*GB3③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4\*GB3④做好现场清理,消除危害后果四、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与实施1、事故报警与接警事故报警的即时与准确是能否即时控制事故的关键环节,当发生化学品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需根据本厂制定的事故预案采取克制措施,尽快减少事故的蔓延,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2、出动应急救援队伍各主管部门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迅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施救援,控制事故发展,并且将伤员救出危险区域和组织群众撤离疏散,做好危险化学品的清除工作。3、紧急疏散建立警戒区域,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4、现场急救4.1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一般应设在事故地点上风向开阔处)4.2作好自身和伤病员的个体防护4.3防止继发性损害4.4实施救援时应至少2-3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4.5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5、泄漏处理5.1、关闭阀门,停滞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5.2、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5.3、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关于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损坏燃烧条件,关于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克制其蒸发。5.4、关于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罐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5.5、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载废物处理场所处治,用消防水冲洗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含油污水系统处理。6、火灾控制6.1危险化学品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学品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治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6.2发生化学品火灾时,灭火人员不应个人单独灭火出口通道应始终清洁和畅通,要选用正确的灭火剂,灭火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6.3扑救液化气体类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和切断气源,措施的情况下,必需保持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6.4关于于爆炸物品火灾,切忌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时的威力,另外扑救爆炸物品堆垛火灾时,水流应采用吊射,避免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6.5关于于遇湿易燃物品火灾,绝关于禁止用水,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6.6扑救毒害品和侵蚀品火灾时,应尽快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侵蚀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或碱类侵蚀品泄漏,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6.7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灭火比较复杂,应针关于具体物质具体分析。6.8易燃固体,自燃物品火灾一般都可用水和泡沫扑救,只要控制住燃烧范围,逐步扑灭即可。7、工程抢险有效的工程抢险抢修是控制事故,消灭事故的关键,抢险人员应根据事先拟定的方案,在做好个体防护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即时堵漏排险,消灭事故。8、现场医疗救护即时有效的现场医疗救护是减少伤亡的重要一环8.1各车间必需建立义务抢救小组,每个职工都应学会心肺复苏术,一旦发生事故,出现伤员,首先要做好自救互救,发生化学的灼伤,要立即在现场用清水进行足够时间的冲洗。8.2关于发生中毒的病人,应在注射解毒剂或进行必要的医学处理后才能根据中毒和受伤程度转送各类医院。9、社会支援本厂一旦发生重大化学事故,在抢险抢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指挥部立即向上级市应急救援指挥部以及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部门和公安、环境保护、质检部门和友邻单位通报,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援助,社会援助队伍进入厂区时,指挥部应责成专人联络,导致并且告之安全注意事项。附1:硫酸的使用及事故预防处理硫酸的特性遇水爆溅;遇H(氢)发泡剂会引起燃烧;遇易燃物、有机物会引起燃烧;遇氰化物会产生剧毒气体;有强侵蚀性;有毒或其蒸气有毒;有吸湿性或易潮解;有强氧化性。硫酸的性质2.1硫酸是SO3、和H2O化合而成的,化学上一般把一个分子的SO3与一个分子的水相接合物质称为无水H2SO4。2.2纯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凝固点为105℃,沸点为338℃,浓硫酸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能强烈夺取有机物里水分子组成相当的氢和氧,使炭游离出来。硫酸危害特点:3.1人体一接触到硫酸,便即刻遭到烧伤,如果进入眼内会合眼睛失明,喝入硫酸会造成内部器官严重损害或死亡。如果吸如大量硫酸蒸气或发烟硫酸放出的浓蒸气,就要损害上呼吸道以至肺部组织严重时会失去知觉。人体关于这种蒸气的敏感性因人而异,经常处于浓硫酸蒸气下的操作人员,关于此种刺激的敏感会逐渐减退。3.2硫酸与皮肤、粘膜接触后,使蛋白质凝固,细胞脱水,经常接触会引起皮肤炎症,吸入硫酸蒸气或酸雾会引起慢性呼吸道或支气管炎。长期吸入硫酸蒸气会引起牙齿的酸蚀症,先是失去珐琅质的光泽,既而露出象牙质而造成缺损,表面变黑,所以在工作场所,一般工厂规则硫酸蒸汽的最高浓度不得超过1Mg/m3。3.3硫酸烧伤部位显黑棕色,烧伤的深度与酸的浓度和接触时间有关,一般为二度烧伤,如果是浓硫酸烧伤,接触时间又较长时,亦可造成三度烧伤。3.4浓硫酸稀释时要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激烈升高,因此,稀释硫酸时,必需慢慢将硫酸注入水中,切不可将水注入硫酸中,否则将会喷溅出酸液,灼伤人体,当吸入硫酸蒸汽或烟雾时,呼吸道将受到强烈的刺激和侵蚀作用。轻者呛呵、口腔、鼻腔、咽部粘膜充血,水肿,声带嘶哑,重者喉痉挛,呼吸困难,气管及支气管发炎,甚至出现肺水肿危及生命。硫酸安全预防措施4.1从思想上应该充分认识到从事硫酸的生产、储存,使用、运输工作是危险有毒的,在卫生预防和保健方面应给予必要的安全保证。4.2关于新职工要进行体格检查,患有慢性皮肤病,上呼吸道慢性炎症或肺部慢性疾病,高度视力障碍(如近视超过800度,严重白内障及青光眼等),不宜从事与硫酸有关的工作。关于老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查出症状要立即给予治疗。4.3要经常给从事硫酸的工作人员发放食品和糖,以提高人体抵御硫酸侵害的能力,保护身体健康.4.4从事硫酸操作和检修人员应配备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安全帽,耐酸衣,耐酸靴,耐酸手套,围裙及平常工作时穿戴的耐酸工作服、鞋帽等,工作现场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4.5要经常进行教育,要往往预想到危险,并且做好充分准备,关于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要经常检查,使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经常处于完好状态。4.6在工作场地要在便于使用的地方,设置安全沐浴设施或可将全身侵入的水池,洗眼器,棉毯,喷水管及水龙头,胶管等,并且须有鲜明标志,而且要经常使设备保持良好状态。4.7进入槽、酸罐内工作时,除上述各项外,还须配有耐酸安全带和防毒面具,如:长管毒面具,通风防毒面具,贮存氧气或空气的隔离或呼吸器,以及用化学方法生产氧气的自发型呼吸器具等,如果工作时间短也可以使用酸性气体吸收罐式的防毒面具,无论使用何种防毒面具和呼吸器,必需把整个脸部严密地蒙起来,使用要防止漏气,并且要防止卡死或压死呼气软管,外边要有专人监护.4.8在检修或焊接贮罐、槽、管道时,必需先将酸排净,焊接前要将槽上人孔盖打开、排空一段时间后再焊接,(防止罐槽、管内积存的硫酸吸水变稀后与铁作用放出氢气,而生成具有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造成人身事故或设备事故)。事故处理5.1、小容器漏酸多为裂纹处流出的,一般不要动它,要将不漏酸容器和可燃物立即移开,用虹吸等办法将硫酸从漏酸容器中移到其它容器中,大容器漏酸,如槽罐等,若漏洞不大,应用石棉绳或用铅条先将漏洞堵塞起来,然后再把酸转移到其它容器中去,酸管漏酸时,要把进酸阀门立即关死,然后再把管内酸全部放掉。5.2、漏出来的酸可先用沙土挡,防止到处溢流,积酸可用砂土等吸附之后的砂土必需进行中和,并且在规则的地方埋掉,或用纯碱、石灰等进行中和再用大量水稀释冲洗。5.3在贮罐、酸槽内硫酸排净后,应用大量的水地充分冲洗干净,还应取样分析,当内部气体含氧量达20%时,才可进行检修作业,当人员进入罐内进行修理时,外边必需有人监护配合,单人不能冒险作业,罐内照明一般采用携带式电灯,电压不超过36V,大容器漏酸一般采用焊补法,酸管线漏酸一般需进行更换或用管夹包扎,小容器漏酸如酸坛子等,一般在关于内部残酸进行中和处理的弃之。如大容器已使用多年,不能修复使用,需报废者,应将内部酸性进行处理达到安全要求后,方可处治。5.4、进行以上作业时,必需穿戴好防护用具,在检修进程中如发生火情,可用喷射雾状的水,泡沫、蒸发性液体,不燃性气体和干粉灭火的办法灭火,担要注意硫酸飞溅烫人,务必小心使用,灭火时要穿防护外衣,戴防护面罩和安全帽。5.5、若被浓硫酸烧伤时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伤面,一般不需要用中和剂,严重时可用2—5%碳酸氢钠溶液或淡石灰水,肥皂水冲洗,中和后仍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洗去剩余的中和废物,烧伤面积大或伤及重要部位应在冲洗后立即送医院治疗。5.6、吸入硫酸蒸气或烟雾造成危害时,应立即用2—3%碳酸氢钠溶液关于口腔,鼻腔进行清洗,如有呼吸困难,喉头水肿或肺水肿现象,应立即送医院抢救。5.7、浓硫酸进入眼睛时,必需迅速先用清水冲洗,再用1%—2%小苏打溶液洗眼睛和0.5—2%地卡因滴眼睛止痛,然后用蒸馏水洗眼睛,再送医院治疗。5.8、稀硫酸虽然能立即烧焦棉麻织物,但当其中水份逐渐蒸发变浓时,就会产生侵蚀,接触过硫酸的绳子,不管稀硫酸或浓硫酸,立即用水洗过,往往强度已变低,不能再用来荷重,以免发生意外,一般橡胶制品不耐酸,即使耐酸橡胶制品接触过浓硫酸后,也应用清水洗净。5.9、硫酸漏到地面时,应用磷矿粉或石灰粉中和酸液,前者可回收生产磷肥,后者中和变为无用的硫酸钙。附2:含氟气体的安全知识含氟气体的生产及毒害作用:1.1萃取磷酸进程是用硫酸从磷矿中萃取出磷酸,由于磷矿石中含有氟化物,从而使萃取槽上空气的废气主要以有害的含氟气体为主,氟化氢气体溶于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成氢氟酸雾,氢氟酸是一种有侵蚀性有毒的酸。1.2含氟气体关于人体和动植物会产生严重伤害,吸入含氟气体,轻微者身体不适,稍重者则感到闷郁,四肢无力,严重者中毒死亡。1.3氟化物关于人体粘膜和皮肤有刺激,侵蚀作用,氟浓度47mg/m3度增至78mg/m3,人则不能忍受,长期吸入含氟气体能引起肺水肿,肺出血,喉部和支气管痉挛及上呼吸道火症,氟在体内可干扰多种酶的活性,影响糖的代谢和细胞呼吸功能,同时它可以与骨质的羟基磷灰石产羟基交换,经过克制骨磷化酶与全液中的钙离子接合生成难溶的氟化钙,从而导致钙磷代谢的紊乱,引起低血钙症,氟斑牙及氟骨症等一系列病变,氟的慢性中毒标记是牙上出斑点,体检时有骨质增浓和韧带骨化症状。4氟化物关于动物的危害,也是由氟在动物组织中的积淀所致。1.5含氟气体关于植物的伤害,其表现也是积淀性毒害作用,它先经过气孔进入叶子,转移到叶的尖端和边缘,使组织坏死,变焦。安全预防措施:2.1在生产进程中尽快避免含氟气体逸出,如萃取槽,脱硫槽以及尾气处理系统应保持微负压操作,过滤时逸出的含氟气体,亦应收集处理,车间各部产生的含氟液应收集处理,不得任意排放,应加强设备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并且采取有力措施,保持厂房内空气畅通,工作中应穿戴劳动保护用品。2.2、关于生产工人要定期进行预防性体检,早期发现病变,关于症治疗,凡有鼻炎、喉炎、肺部疾病及骨骼病者不宜从事此项工作。事故的处理:3.1、在生产进程中或检修现场,由于突发事故的出现造成设备损坏严重泄露,致使大量氟气物外逸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救护人员在进行抢救之前,首先应做好个人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佩戴好防毒面具和防护服,若抢救贮罐,槽内的中毒者,尚需穿好橡皮防护服系上安全带,然后进行抢救。3.2、抢救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后,除关于中毒者进行抢救外,还应侦查毒物来源,采取有效措施,如关闭泄露管道阀门,堵加盲板,堵塞泄露设备或关闭加料阀门等。切断毒物来源,防止毒物继续外溢,关于已扩散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立即通风排毒,打开门窗或排风设施,以降低氟气体或其它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为抢救工作制造案件。3.3、将中毒者迅速移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并且立即松开患者颈、胸部的纽扣和腰带,以保持呼吸畅通,同时注意保暖和安静,以及患者的神志,呼吸状态和循环系统的功能,病情严重者应即时送医院抢救。3.4、急性中毒者应立即脱离现场,即时关于症处理,可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或3%的氯化钙,20毫升静脉注射,每日1—2次,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可给予2—4%碳酸氢钠雾化吸入,严重者应即时送入医院治疗。3.5、误服氟化物者先用0.5%石灰或1%氯化钙罐胃,然后口服牛奶100—200毫升,严重者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