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66人考前预测冲刺卷一含答案带详解(3套合壹)_第1页
2022年08月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66人考前预测冲刺卷一含答案带详解(3套合壹)_第2页
2022年08月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66人考前预测冲刺卷一含答案带详解(3套合壹)_第3页
2022年08月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66人考前预测冲刺卷一含答案带详解(3套合壹)_第4页
2022年08月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66人考前预测冲刺卷一含答案带详解(3套合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08月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66人考前预测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3套合壹)(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全考点综合押题(共125题)1.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表现格外抢眼。截至12月,2019年国内累计电影票房已达613亿元,如果以2018年中国总人口13.95亿计算,平均每人看电影花费了44元,这意味着每人至少购买了一张电影票。这一年,无论电影产业上中下游的从业者还是普通观众,都在朝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规范市场、回归创作、内容为王,已成为行业共识。在此基础上,国产电影佳作不断,无论市场表现还是艺术探索都有所突破,这表明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居民的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B.中国电影正在驶入“健康快车道”

C.居民对电影需求越来越高

D.电影行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横线出现在尾句,且横线前出现指代词“这”,往往需要总结前文。文段首先引入背景“中国电影市场表现格外抢眼”,随后指出“电影产业朝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国产电影佳作不断,无论市场表现还是艺术探索都有所突破”,全面概括文段,说明中国电影无论市场还是电影作品本身都在健康且迅速地发展,对应B项。

A项,“我国居民的经济水平”偏离文段重点,排除;

C项,“居民对电影需求越来越高”是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具体解释,非重点,排除;

D项,“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地步,文段并未提及电影发展到了鼎盛阶段,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今年国内票房累计613亿

中国电影驶入“健康快车道”》2.一种打印机,如果按销售价打九折出售,可盈利215元,如果按八折出售,就要亏损125元,则这种打印机的进货价为(

)。

A.3400元

B.3060元

C.2845元

D.2720元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利润率折扣类。

第二步,利润=售价-进价;设打印机的进货价为x,售价为y,根据题意可以列出:0.9y-x=215①,0.8y-x=-125②,①-②可得0.1y=340,解得y=3400,进而可以算出x=0.9×3400-215=2845。

因此,选择C选项。

3.金庸是现代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代名家,下列属于其作品的是:

A.《笑傲江湖》

B.《越女剑》

C.《鸳鸯刀》

D.《七剑下天山》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

第二步,金庸,本名查良镛。一生创作十五部作品,分别是《书剑恩仇录》(1955年)、《碧血剑》(1956年)、《射雕英雄传》(1957年)、《雪山飞狐》(1959年)、《神雕侠侣》(1959年)、《飞狐外传》(1960年)、《白马啸西风》(1961年)、《倚天屠龙记》(1961年)、《鸳鸯刀》(1961年)、《连城诀》(1963年)、《天龙八部》(1963年)、《侠客行》(1965年)、《笑傲江湖》(1967年)、《鹿鼎记》(1969年)、《越女剑》(短篇小说)(1970年)。

因此,选择ABC选项。

《七剑下天山》作者是梁羽生。金庸曾给自己十四部中、长篇小说写过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横批“越女剑”。

4.下列不属于有毒有害的垃圾是:

A.废弃水银温度计

B.废油漆桶

C.过期日用化妆品

D.泡沫塑料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人造合成材料包装等,与这些材质有关的如:报纸、杂志、广告单及其它干净的纸类等皆可回收。另外包装上有绿色标章是属于要付费的双系统,属于可回收垃圾。D项泡沫塑料属于可回收垃圾。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B项和C项:有害垃圾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常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灯泡、废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有害有毒垃圾需特殊正确的方法安全处理。ABC三项均属于有毒有害垃圾,故不选。

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02-2004,

5.衣服:衣领:衣袖

A.鱼:鱼头:鱼尾

B.警察:刑警:交警

C.音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

D.人民币:美元:韩币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一件“衣服”包含“衣领”和“衣袖”,“衣服”与“衣领”、“衣袖”之间为整体与部分的组成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中“鱼”包含“鱼头”和“鱼尾”,“鱼”与“鱼头”“鱼尾”之间为组成关系,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B项中“警察”包含“刑警”与“交警”,但“警察”与“刑警”“交警”之间为种属关系,“刑警”与“交警”同为“警察”的一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符,排除;

C项中“音乐”与“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同样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符,排除;

D项中“人民币”“美元”“韩币”三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6.关税壁垒的存在主要是为了:

A.抵制进口,保护民族工业

B.抬高物价,抑制人民消费

C.鼓励出口,增进世界贸易

D.保证产品质量,防止假冒伪劣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际经济知识。

第二步,关税壁垒是指为阻止外国某些商品输入而采取的对其征收高额关税的措施。通过征收各种高额进口税,形成对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阻碍,这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起到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关税壁垒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抵制进口,保护民族工业。

因此,选择A选项。

7.历史学家的工作对象是史料,这些史料主要是各种文献、遗存,它们可以归为广义上的文本,而且最终它们都要以语言形式进入史家的研究。就此而论,历史学家永远无法真正直接接触到过去本身,而只能借助于各种历史文本而对过去有所言说,因而,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本性就是历史学家的全部工作所无法脱离的樊篱

B.无法接触完整的史料对历史学家来说是一种遗憾

C.对史料本身的收集和考证就成了史学客观性的保证

D.重建和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成了历史学的根本目的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前后文语句的衔接呼应。由设空位置和“因而”可知,填入句子可能是文段的总结句。解题关键在于理清行文结构,归纳主旨观点。由“因而”可知,横线处所填内容是对文段内容的总结。文段说的是历史学家永远无法接触到过去本身,而只能借助于各种历史文本而对过去有所言说,因此A项符合题意,最为恰当。B项“遗憾”在文段中没有体现,C、D两项不能从文段中得出,不是对文段的总结。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由横线前的“因而”可知,横线起总结前文的作用。文段首先指出历史学家的工作对象是史料,而史料最终都要以语言形式进入史家的研究。随后以“就此而论”引出文段重点,即历史学家研究史料只能借助历史文本言说过去。因此,横线处应与文段表述重点一致,即与历史学家研究史料及文本有关。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文本性就是历史学家的全部工作所无法脱离的樊篱”中“无法脱离的樊篱”对应“只能借助历史文本”,“历史学家的工作”对应“历史学家研究史料”,“文本性”对应“历史文本”,A项表述正是对前文的总结,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最后一句“因而”,即通过上文总结出结论,文段指出历史学家只能借助于文本对历史进行研究,只能通过历史文本对历史进行言说,故文段的最后一句话也应该围绕“文本”与“历史学家的工作”进行阐述,强调“历史研究是被文本限制了”这种状态。A项“文本性”、“樊篱”体现出了这种意思;B项“无法接触完整的史料”在文中并没有表述,文段强调遗憾的是“无法接触到过去本身”,而不是“无法接触史料”,排除;C、D两项没有提到“文本”这一概念,与前文意思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8.研究结果显示,只要手机在视线范围或_________的范围之内,就会导致人们的注意力下降。这并不是手机的推送或通知分散了人的注意力,而是人们下意识地不去“_________”手机,但发布这个指令的过程本身就会耗费有限的认知资源,造成脑力流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触手可及惦记

B.唾手可得惦念

C.近在咫尺牵挂

D.一步之遥想念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所填词语应表明距离很近之意,且能修饰“范围”,排除不符合文意的B和不能修饰“范围”的C、D。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由“或”可知,所填词语应与“视线范围”语义相近,表示距离很近,且能修饰“范围”。“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其填入不符合文意,排除B。“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通常说某物、某地近在咫尺;“一步之遥”指一步的距离,比喻很近,通常表述为“距……一步之遥”。两词均不能修饰“范围”,排除C、D。

验证第二空,“惦记”指(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填入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手机在视线范围”可知,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与手机的距离近。A项“近在咫尺”指距离非常近,符合文意。B项“唾手可得”比喻极容易得到,未能体现“距离近”的意思,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触手可及”指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符合文意。D项“一步之遥”指一步的距离,比喻很近,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并不是……而是……”可知,反向并列前后语义相反,因文中出现否定词“不去”,故文中要表达的意思与“分散了人的注意力”语义相近。A项“牵挂”指因放心不下而想念,不符合上述语境,排除A项。C项“惦记”指(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符合语境。D项“想念”指思念,怀念,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横线前“手机在视线范围”可知,所填词语表达距离手机很近之意。A项“近在咫尺”形容离得特别近,C项“触手可及”指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形容距离极近,D项“一步之遥”指一步的距离,比喻距离很近,三项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文意可知,下意识地不去“想”手机的过程本身就会耗费有限的认知资源,故所填词语应体现“总想着、记着”之意。C项“惦记”指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置于此处形容人心里一直想着手机,符合文意,当选。A项“牵挂”指挂念,因放心不下而想念,D项“想念”指对离别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希望见到,两者均有主观上关心之意,形容“手机”不恰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科普:手机在身边会影响大脑认知功能》9.金刚石与石墨同由碳元素构成,性质相差极远,金刚石坚硬无比,石墨却比较柔软,研究发现,其性能差异的根源在于碳原子的排列结构不同。

这说明:

A.排列顺序和结构的不同可能引起事物质的飞跃

B.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排列比较紧密

C.可以用石墨来制造金刚石

D.金刚石比石墨更有价值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指出金刚石和石墨均有碳元素构成,但碳原子排列结构不同,而出现了性质相差极远的情况,能够体现“排列顺序和结构的不同可能引起事物质的飞跃”,可以推出;

B项:题干只是指出了二者碳原子排列结构不同,并未提到哪一种排列紧密,排除;

C项:题干未提及石墨可否作为原料来制造金刚石,排除;

D项:题干只是指出了二者碳原子排列结构不同,并未涉及哪一个价值更高,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10.物理原理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例如杠杆原理。下列工具中,利用到杠杆原理的有:

A.筷子

B.扳手

C.撬棍

D.指甲刀

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

第二步,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很久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说的正是杠杆原理。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

A项:筷子利用的是费力杠杆,支点是你握筷子的地方。A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

B项:扳手属于省力杠杆。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B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

C项:撬棍是利用杠杆原理让重物克服地心引力,将重物从地面掀起并发生位移的作法。C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

D项:指甲刀都是以金属,同时利用杠杆原理操作,使用者只需施力按压钳的末端,便可轻易透过锋利的前端剪断指甲。D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ABCD选项。

11.庐山:鄱阳湖:江西

A.泰山:洪泽湖:山东

B.武当山:洞庭湖:湖北

C.黄山:巢湖:安徽

D.会稽山:太湖:浙江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庐山和鄱阳湖都位于江西省,前两词与第三词是山脉湖泊与所在省份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泰山位于山东省,但洪泽湖位于江苏省,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武当山位于湖北省,但洞庭湖位于湖南省,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黄山和巢湖都位于安徽省,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会稽山位于浙江省,但是太湖位于江苏省,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12.尽管目前科学家对暗物质还了解不多,不过,一直在进行着探索,或许将成为人类解开宏大谜题的________。在未来的某天,我们不仅有望弄清楚暗物质本身的神秘,还能借此机会________到宇宙大爆炸那一刻,解开万物起源之谜。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前奏

回溯

B.钥匙

追溯

C.关键

重回

D.线索

返回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前文的“一直在进行着探索”“或许”和后文的“有望弄清楚”,可知,该空表示“暗物质帮助人类解开宏大谜题”这件事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以后可能会实现。A项“前奏”指在一个主要或更重要的事情之前介绍性的表演、行动、事件或其他事情,符合语境。B项“钥匙”有三层意思,其一指开锁的器具,其二指赖以管理事务者,其三指打开门径的方法﹑手段;C项“关键”意思是对事物最紧要的部分,在一段时间内,对事物起决定性作用。两者表示确定的意思,与原文表示的“可能性”不符,排除B项和C项。D项“线索”比喻事情的头绪或发展脉络,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表示借助“暗物质”追本溯源,解开谜题的意思。A项“回溯”解释是上溯,向上推导,符合语境。D项“返回”指回到一个地方或状况或从一个地方或状况回来的行动,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回顾过去的人和事。重回:重新回到原来。

13.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多种以上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的物质,无固定化学式,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混合物可以用物理的方法将所含的物质分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同时具有以上三类物质的是:

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B.食盐水、盐酸、氨水、蒸馏水

C.氢气、氖气、水蒸气、汞蒸气

D.二氧化碳、水蒸气、矿泉水、天然气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1)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

(3)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以上不用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的物质。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氮气”只由N元素组成,“氧气”只由O元素组成,都属于单质,“二氧化碳”由C、O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组成的混合物,符合要求;

B项:“食盐水”“盐酸”和“氨水”分别是氯化钠、氯化氢和氨气的水溶液,均属于混合物,“蒸馏水”由H、O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符合要求,排除;

C项:“氢气”只由H元素组成,“氖气”只由Ne元素组成,“汞蒸气”只由Hg元素组成,都属于单质,“水蒸气”属于化合物,不符合要求,排除;

D项:“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属于化合物,“矿泉水”和“天然气”都属于混合物,不符合要求,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单质、化合物、混合物三个定义,要求选择选项中同时具有三类物质的一项,需要对三个定义都理解到位。分析发现,单质定义的关键点为“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定义的关键点为“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定义的关键点为“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的物质”,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关键点分析选项。

单质定义的关键信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的物质。

A项,食盐水是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的水溶液,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氨水是氨的水溶液,三者均属于混合物;蒸馏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该项中没有单质,排除。

B项,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二者均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属于化合物;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属于混合物。该项中同时具有三类物质,当选。

C项,水蒸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与二氧化碳均属于化合物;矿泉水是由水和多种矿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天然气是由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混合而成的物质,二者均属于混合物。该项中没有单质,排除。

D项,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氖气是由氖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汞蒸气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三者均属于单质;水蒸气属于化合物。该项中没有混合物,排除。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以上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无固定化学式”。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符合“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单质的定义;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符合“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化合物的定义;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符合“由两种或多种以上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无固定化学式”,符合混合物的定义。选项同时具有三类物质,符合题干要求,当选;

B项:食盐水是由氯化钠和水等组成的溶液,盐酸是氯化氢和水组成的溶液,氨水是氨和水组成的溶液,均符合“由两种或多种以上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无固定化学式”,符合混合物的定义;蒸馏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符合“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化合物的定义。选项缺少单质,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C项: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氖气是由氖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汞蒸气是汞蒸发而成的纯净物,均符合“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单质的定义;水蒸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符合“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化合物的定义。选项缺少混合物,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D项: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水蒸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符合“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化合物的定义;矿泉水由水、矿物盐、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天然气由烃类和非烃类气体混合而成,均符合“由两种或多种以上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无固定化学式”,符合混合物的定义。选项缺少单质,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14.某公司举办迎新晚会,参加者每人都领取一个按入场顺序编号的号牌,晚会结束时宣布:从1号开始向后每隔6个号的号码可获得纪念品A,从最后一个号码开始向前每隔8个号的号码可获得纪念品B。最后发现没有人同时获得纪念品A和B,则参加迎新晚会的人数最多有:

A.46人

B.48人

C.52人

D.54人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根据“从1号开始向后每隔6个号的号码可获得纪念品A”可知,从前往后,A获奖号码成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1、8、15、22、29、36、43、50、57······;同理,从后往前,B获奖号码成公差为9的等差数列,题目求人数最多,考虑从大到小进行代入验证。

代入D项:若人数最多为54人,则可获得纪念品B的号码分别为54、45、36号······,此时36号同时获得纪念品A和B,不符合条件,排除;

代入C项:若人数最多为52人,则可获得纪念品B的号码分别为52、43号······,此时43号同时获得纪念品A和B,不符合条件,排除;

代入B项:若人数最多为48人,则可获得纪念品B的号码分别为48、39、30、21、12、3号,没有人同时获得纪念品A和B,符合条件,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条件先列出获得纪念品A的号码,因为题目要求参加迎新晚会的人数最多,故从最大的选项开始代入,从而列出获得纪念品B的号码。对比两组号码即可得到答案。

已知从1号开始向后每隔6个号的号码可获得纪念品A,即从前往后,获得纪念品A的号码构成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1,8,15,22,29,36,43,50,57……;同理,从后往前,获得纪念品B的号码构成公差为9的等差数列。题目要求参加晚会的人数最多,故从最大的选项开始代入。

代入D项,则获得纪念品B的编号为54,45,36……,36号同时获得纪念品A和B,不符合题意,排除;代入C项,则获得纪念品B的编号为52,43,……,43号同时获得纪念品A和B,不符合题意,排除;代入B项,则获得纪念品B的编号为48,39,30,21,12,3,没有人同时获得纪念品A和B,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5.菠菜不仅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也是维生素B6、叶酸、铁和钾的极佳来源。但是菠菜不能直接烹调,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在烹调前用沸水烫菠菜的主要原因是:

A.清除生菠菜含有的红血球凝集素

B.改变生菠菜内龙葵素的化学成分

C.防止菠菜内的草酸成分阻碍人体对钙的吸收

D.清除菠菜种植过程中残留的农药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了解生活常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背后的原理和知识,是常考内容,这要求考生做一个有心人。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在人体内如果遇上钙和锌便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不易被人体吸收而直接排出体外,从而影响钙与锌的摄取量。因此我们在食用菠菜时需用开水烫一下,以降低菠菜中的草酸含量。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菠菜富含草酸,草酸根离子在体内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不仅会影响钙的吸收,还会导致结石的形成。高温烫煮可使菠菜中的草酸升华,从而降低菠菜中的草酸含量。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在人体内如果遇上钙和锌便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不易吸收而排出体外,影响钙与锌的吸收。因此我们在食用菠菜时需用开水烫一下,以降低菠菜中的草酸含量。

故正确答案为C。16.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少数民族苗族的传统节日有(

)。

A.开斋节

B.吃新节

C.龙舟节

D.赶秋节参考答案: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开斋节是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成年男女穆斯林在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俗称“斋月”)封斋1个月,每日自黎明前至日落,禁绝饮食、房事和一切非礼行为,以省察己躬,洗涤罪过。每年斋月始于伊斯兰教历9月初新月出现,结束于教历10月初见到新月时为止。

B项正确,尝新节,俗称“吃新节”,是湘、黔、桂等省区仡佬族和苗族、布依族、白族、壮族、侗族的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尝新节要放土炮、鞭炮进行扫寨、演傩戏、唱山歌等,仡佬人还要举行放生活动。

C项正确,苗族龙舟节是中国贵州黔东南地区清水江施秉台江流域苗族人每年在端午节后农历五月二十五的传统民俗活动,当地苗族人会在这天划独木龙舟。除赛龙舟外,还有跳踩鼓舞、对唱山歌等其他活动。

D项正确,赶秋节,又称秋社节、交秋节,是湘西花垣、凤凰、吉首、泸溪等地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为庆祝丰收,感恩神明,反映着苗族人民对五谷丰收、六畜兴旺与幸福的追求。

故正确答案为BCD。17.管理效率综合化特征主要表现在(

)上。

A.效率责任

B.效能

C.效率关系

D.有效性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管理效率综合化特征主要表现在效率责任、效率关系和效能上。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必须把各种效率关系综合起来加以考虑。效率责任、效率关系的综合化最终要体现在管理的效能上,即管理者从事管理活动及其相应管理劳动的行为水平和能力、工作状态和效果上,包括用人效能、办事效能、组织效能、决策效能、支配时间的效能等方面,这种管理效能的综合化已成为提高管理效率的根本。

故正确答案为ABC。18.下列属于无效合同的是:

A.合同订立过程中发生重大误解

B.因遭受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

C.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显失公平的合同

D.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法律行为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B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C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所以A、B、C项均为可撤销的合同,不符合题干,错误。

19.某区政府在整顿市容环境时对辖区内的一个菜市场作出了关闭的决定,该行政行为属于:

A.行政确认

B.行政征收

C.具体行政行为

D.抽象行政行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行为知识。

第二步,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做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题干中某区政府属于行政机关,对辖区内的一个菜市场作出了关闭的决定,这属于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做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因此,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定、证明(或证伪)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例如公安机关进行户口登记,公证机关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的公证行为,交通警察部门对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技术监督部门对于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认定等,都属于行政确认。不符合题意,A项不当选。

B项: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性征集一定数额金钱和实物的行政行为。行政征收主要由税和费组成。税是国家税收机关(包括税务机关和海关)依法强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费,即各种行政收费,是行政主体为行政相对人一定的公益服务,或者授于国家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权而收取的代价。不符合题意,B项不当选。

D项: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管理对象实施的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其行为形式体现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规范文件和非规范文件。不符合题意,D项不当选。

20.23,24,22,25,21,26,(

),(

A.19

28

B.20

27

C.26

21

D.32

39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数列项数较多,且空缺项有两个,优先考虑组合数列。

数列项数较多,且空缺项有两个,优先考虑组合数列。奇数项23,22,21,(20)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偶数项24,25,26,(27)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原数列所填应为20,27。故本题选B。

21.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应用得当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应用不当会危害社会、危害人民。当前,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增加,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安全就谈不上让信息化更好地造福人民。信息时代,人们享受着数字化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但网络黑客、互联网诈骗、侵犯个人隐私等又让很多人“中招”。可见,信息化应用越深入,就越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降低信息化应用成本,增进人民福祉、造福社会

B.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提高数字化生活的安全系数

C.必须完善法律法规,为数字化生活提供法治保障

D.提高数字化生活质量,就必须加强信息技术手段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归纳。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以“可见”得出结论,强调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正确选项应与此相符。文段首先指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然后指出当前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从反面强调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接着介绍了信息时代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以“可见”得出结论,即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综合分析可知,文段为分总结构,强调的是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A项的“降低信息化应用成本”文段未提及,排除。

B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准确理解,当选。

C项强调“完善法律法规”,未提及文段的重点“信息安全”,排除。

D项强调“加强信息技术手段”,未提及文段的重点“信息安全”,排除。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技术是双刃剑。接着指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最后强调“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为解决问题的对策,应选择对策的同义替换项。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中对策的同义替换,且为解决问题的合理对策,符合作者意图。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先指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交代了当前的背景。随后重点描述目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关乎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接下来通过正反论证分析问题,指出信息时代人们享受着数字化生活的便利,但又面临网络安全的威胁。最后,由结论词“可见”总结前文,并提出对策“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故文段为分总结构,意在指出当下需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对应B项。

A项,“完善法律法规”无中生有,排除;

C项,“降低信息化应用成本”无中生有,排除;

D项,文段讨论的核心并非是提高数字化生活质量的问题,而是信息安全问题,且提出的对策是“重视信息安全”,而非“加强信息技术手段”,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创造更好的数字化生活》22.我国西气东输投产3年累计输气量突破700亿立方米,成为国内天然气供应和能源配置的重要动脉,(

)是中亚天然气进入中国的龙头站。

A.乌鲁木齐压气站

B.霍尔果斯压气站

C.喀什气站

D.张掖压气站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投产3年累计输气量突破700亿立方米,成为国内天然气供应和能源配罝的重要“动脉”。霍尔果斯压气首站是中亚天然气进入中国的“龙头站”。这个压气站向下游日供气量达6900万立方米左右,投产3年以来累计输气量已突破700亿立方米,其中2013年输气量为279亿立方米。

故正确答案为B。23.根据《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

)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因此,选择B选项。

24.为了统一工资总额的计算方法,保证国家对工资进行统一的_______,有利于编制、检查计划和进行工资管理,国家统计局颁布了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估算

B.测算

C.核算

D.运算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

“工资”常与“核算”搭配,“核算工资”为固定搭配,C项当选。

A项“估算”指大致推算;B项“测算”指推测计算;D项“运算”在数学上,运算是一种行为,通过已知量的可能的组合,获得新的量,三项均与“工资”搭配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25.“中国民间可能隐藏着7000个梅西”,有外媒如此形容足改方案激发的人才潜能。但仅以发掘球星、培养职业球员为标尺,反倒背离了校园足球的真谛。让足球真正扎根,取决于孩子们的“获得感”,快乐足球比精英足球更有生命力。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剥离足球功利性,潜移默化植入兴趣,校园足球才有发展后劲

B.校园足球可以打破部门壁垒,理顺管理体制,为“体教结合”注入动力

C.让足球进校园,可以迅速撬动学校体育改革,夯实足球人才根基

D.校园足球的成败决定着中国足球的未来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剥离足球功利性”对应“仅以发掘球星、培养职业球员为标尺,反倒背离了校园足球的真谛”,符合文意;选项其余部分对应“让足球真正扎根,取决于孩子们的“获得感”,快乐足球比精英足球更有生命力”,符合文意。B项的“打破部门壁垒,理顺管理体制”,C项的“校园足球可以迅速撬动学校体育改革,夯实足球人才根基”以及D项的“决定着中国足球的未来”,文段均未涉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B项、C项和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引用外媒观点说明中国有足球人才可挖,接着用“但”引出转折,指出单纯以发掘球星、培养职业球员为标尺背离了校园足球的真谛,提出要让足球扎根才能让足球更有生命力,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文段中并未提及到校园足球的好处,“打破部门壁垒,理顺管理体制”均为无中生有;C选项“迅速撬动学校体育改革,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文段中也未提及,错误;D选项“校园足球的成败决定着中国足球的未来”并未提及,且“决定”一词过于绝对。

故正确答案为A。

来源:《扎实有为,推动落实足改方案》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应抓住“但”这个文段重点提示词,其后内容常是文段的观点句。文段首先阐述外媒对足改方案的评论,然后以“但”转折,反驳了外媒的观点,并引出“快乐足球比精英足球更有生命力”的观点。A项为文段重点的概括,符合文意。B项的“打破部门壁垒,理顺管理体制”、C项的“撬动学校体育改革”在文段中均没有提及,属无中生有;D项的“决定”表述过于绝对。故本题选A。26.(

)是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

A.蛋白质

B.核酸

C.DNA

D.RNA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知识。

第二步,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细胞内携带有合成RNA和蛋白质所必需的遗传信息的一种核酸,是生物体发育和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DNA中的核苷酸中碱基的排列顺序构成了遗传信息,该遗传信息可以通过转录过程形成RNA,然后其中的mRNA通过翻译产生多肽,形成蛋白质。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不符合题意,A项不当选。

B项:核酸是一类生物聚合物,是所有已知生命形式必不可少的组成物质。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总称。核酸由核苷酸组成,而核苷酸单体由5-碳糖、磷酸基和含氮碱基组成。不符合题意,B项不当选。

D项:核糖核酸(RNA),存在于生物细胞以及部分病毒、类病毒中的遗传信息载体。RNA由核糖核苷酸经磷酸二酯键缩合而成长链状分子。一个核糖核苷酸分子由磷酸,核糖和碱基构成。不符合题意,D项不当选。

27.在火腿的形成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发酵,因此肉中的肌肉纤维会有一定程度的分解,从而变软。从“适口好嚼”这个目标来说,好的火腿不需要进一步烹饪就可以满足。

因此,上述推论要满足的前提条件是:

A.发酵通常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的过程

B.大多数人都更喜欢吃“适口好嚼”的食物

C.凡是含有瘦肉的食物中都含有肌肉纤维

D.火腿中大量的肌肉纤维是火腿硬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条件”,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从“适口好嚼”这个目标来说,好的火腿不需要进一步烹饪就可以满足。

论据:在火腿的形成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发酵,因此肉中的肌肉纤维会有一定程度的分解,从而变软。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发酵的条件,论点说的是好的火腿是否需要进一步烹饪,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大多数人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论点说的是好的火腿是否需要进一步烹饪,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所有含瘦肉的食物中都含有肌肉纤维,论点说的是好的火腿是否需要进一步烹饪,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补充前提。该项说明火腿中大量的肌肉纤维是火腿硬的主要原因,因此若肉中的肌肉纤维有一定程度的分解,那么火腿则会变的“适口好嚼”,也就不需要进一步的烹饪,该项是论点成立的前提,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28.磷存在于我们的DNA中,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但它早期是如何到达地球的仍是一个谜。近日,科学家通过观测恒星形成区域,追踪到了含磷分子从宇宙到达地球的“旅程”。观测结果表明,含磷分子是在大质量恒星形成时产生的,刚形成的恒星会释放气流,在星际云中打造出一条通道,随着恒星震动和释放辐射,含磷分子在这些通道壁上沉积并产生大量一氧化磷粒子,这些粒子逐渐汇聚、融合,从一块小石头变成了彗星。而这些彗星,就成为了生命的“信使”,携带着生命分子来到了地球。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早期的彗星撞击事件为地球带来每年10万亿千克的有机物质,它们进入地球环境后开启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历程

B.科学家已经在陨石中找到了证据,研究发现为数不多的一些陨石携带有包含了一氧化二磷等含磷分子的有机物

C.彗星撞击地球表面时,可产生36万个大气压,温度可达2500℃,会引发彗星晶体中的磷元素发生未知化学变化

D.仅仅是拥有DNA的所需物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上千万甚至是上亿万分之一的概率才能满足生命形成所需的条件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彗星成为了生命的“信使”,携带着生命分子来到了地球。

论据:含磷分子是在大质量恒星形成时产生的,刚形成的恒星会释放气流,在星际云中打造出一条通道,随着恒星震动和释放辐射,含磷分子在这些通道壁上沉积并产生大量一氧化磷粒子,这些粒子逐渐汇聚、融合,从一块小石头变成了彗星。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彗星撞击地球后为地球带来了大量有机物质,但是并不确定其中是否含有磷,不具有削弱作用。

B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一些陨石会携带含磷分子的有机物,但并不确定这些陨石是否是由彗星形成的,不具有削弱作用。

C项:切断联系。该项指出即使彗星原本含有磷元素,但撞击地球后会发生未知的变化,说明不能根据彗星含有磷元素,就得出彗星会把磷分子带到地球的结论,切断了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形成生命所需的条件,与彗星是否是生命的“信使”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题干结论的一项,解答本题需明确题干的结论。本题的结论为“观测结果表明”后面的内容,要削弱该结论,可以说明彗星携带的磷不会到达地球。题干结论:含磷分子是在大质量恒星形成时产生的,刚形成的恒星会释放气流,在星际云中打造出一条通道。随着恒星震动和释放辐射,含磷分子在这些通道壁上沉积并产生大量一氧化磷粒子。这些粒子逐渐汇聚、融合,从一块小石头变成了彗星。而这些彗星,就成为了生命的“信使”,携带着生命分子来到了地球。

A项,指出彗星撞击事件为地球带来了大量的有机物质,并开启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历程,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结论。

B项,指出科学家发现一些陨石中携带了某些含磷分子的有机物,但这些陨石是否是彗星形成的无法得知,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C项,指出彗星撞击地球时,会引发彗星晶体中的磷元素发生未知化学变化,说明彗星中的磷元素可能并不能到达地球,质疑了题干结论。

D项,指出仅仅拥有DNA的所需物质并不足以满足生命形成所需的条件,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磷如何到达地球?含磷分子是在大质量恒星形成时产生的,刚形成的恒星会释放气流,在星际云中打造出一条通道。随着恒星震动和释放辐射,含磷分子在这些通道壁上沉积并产生大量一氧化磷粒子,这些粒子逐渐汇聚、融合,从一块小石头变成了彗星,而这些彗星,就成为了生命的“信使”,携带着生命分子来到了地球。

论据:无。

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优先考虑否论点。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讨论的是陨石携带包含了一氧化二磷等含磷分子的有机物,题干讨论的是彗星携带一氧化磷粒子,讨论主体不一致,不能削弱,排除;

B项:该项表明彗星携带的磷元素在撞击地球表面时,会发生未知的化学变化,那么磷可能到达不了地球,无法成为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可以削弱,当选;

C项:该项表明彗星撞击事件为地球带来了很多有机物质,开启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历程,肯定了彗星携带着生命分子来到了地球,可以加强,排除;

D项:该项讨论的是生命形成所需的条件,与磷如何到达地球无关,无关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9.剪刀∶布料

A.弓箭∶战争

B.水缸∶盛水

C.秤砣∶钉子

D.鸬鹚∶鱼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剪刀”裁剪“布料”,二者属于主宾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弓箭”可以用于“战争”,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B项:“水缸”与“盛水”属于主谓关系,排除;

C项:“秤砣”与“钉子”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鸬鹚”捕“鱼”,二者属于主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30.根据政府职能的需要,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主要体现在:

A.政府责任范围的调整

B.政府责任重点的转移

C.政府职能实现方式的转变

D.政府机构的改革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政府职能转变,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职能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

D项错误,D选项与题意无关。

故正确答案为A、B、C。

本题相关知识点:

政府职能方式的转变主要包括

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

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间接管理

3.由注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变为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政府职能转变。

第二步,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包括调整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转变职能重心、职能方式、职能关系等内容。

因此,选择ABC选项。31.含羞草是很奇妙的:你碰它一下,它的叶子会合拢起来,又垂下去,像害羞似的。这其中,因为“害羞”的程度不一样,预示的天气也不一样:如果被触动的含羞草,叶子很快合拢、下垂,之后需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原态,则说明天气将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反之,叶子受触后收缩缓慢、下垂迟缓,或叶子稍一闭后即张开,则预示着风雨即将来临。

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A.含羞草的生长习性

B.含羞草能预测天气

C.含羞草的奇妙之处

D.天气会影响含羞草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文段为总分结构,引出话题—提出观点—具体论证,选择与观点句表意一致的一项。文段首先描述了含羞草被触碰合拢的奇妙景象,引出含羞草含羞程度预示着天气的差别,然后具体介绍了不同天气与含羞草害羞的关系。

A、C两项明显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排除。文段着重说明了含羞草叶子合拢、下垂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含羞草的变化是先于天气变化的,故“含羞草能预测天气”比“天气会影响含羞草”更加符合文意。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含羞草是很奇妙的,然后通过“这其中”引出文段重点,即因为“害羞”的程度不一样,预示的天气也不一样,最后具体论述含羞草不同的状态预示着不同的天气。主旨句为“因为‘害羞’的程度不一样,预示的天气也不一样”。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句以介绍含羞草的奇妙机理作为铺垫,随后引出重点“因为‘含羞’的程度不一样,预示的天气也不一样”。冒号后面通过两种形态对这一中心句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可见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含羞草预示天气的能力,B项当选。

A项:“生长习性”是指生物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湿度、水分、土壤等因素,反推文段中并未提及,排除。

C项:“奇妙之处”为文段第一句话意思的表述,非重点,且表述不明确,排除。

D项:表述错误,文段强调的重点为“含羞草能够预示天气”,并非“天气会影响含羞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出处】《植物预测天气拾趣》32.4.5,8,10.5,(

A.11

B.14

C.14.5

D.16.5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小数数列。

第二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和,做和如图所示:

猜测和数列是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18.5+6=24.5,所求项为24.5-10.5=14,验证选项,满足规律。

因此,选择B选项。33.劳动力的流动是社会大生产的要求。(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

第二步,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者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从一种专业转移到另一种专业,从一个职位转移到另一个职位,从而引起劳动力和劳动资料结合状态的改变。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商品化的结果,是劳动力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直接表现。社会化大生产又称生产的社会化,是指同小生产相对立的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它表现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中在企业中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生产。所以,社会大生产要求劳动力的流动,从而形成“集聚效应”,实现劳动力价值最大化。题干表述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

34.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人际交往之中,一个人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别人;任何人也只信赖充分了解他的人,包括他自己。试想,如果一个人根本不了解你,他如何值得你信赖呢?由此可以推出(

)。

A.只有信赖自己,才能信赖别人

B.不了解自己,就不会被任何人信赖

C.他充分了解你,所以他值得你信赖

D.充分了解自己,就可以获得许多人的信赖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

第二句:了解别人→了解自己①;被别人信赖→了解别人②,第三句:别人不了解你→不信赖别人,这是对②的逆否命题。将①②式推导关系连起来即是④被别人信赖→了解别人→了解自己。

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判断选项的正误。

A项,信赖别人→信赖自己,由题干条件无法推出。该项错误。

B项,不了解自己→不被别人信赖,是对④的否后推否前,该项正确。

C项,别人了解你→信赖别人,“别人了解你”属于否定前件,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该项错误。

D项,了解自己→被别人信赖,“了解自己”属于肯定后件,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该项错误。

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B。35.明星丁某在赈灾晚会上公开承诺给灾区捐款80万元,但事后只捐了30万元,对余款50万元的捐赠,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丁某只是口头承诺,可以撤销捐赠

B.赠与是实践合同,因丁某尚未给付,可以撤销捐赠

C.丁某不可以撤销这一捐赠,因为这是救灾

D.丁某不可以撤销这一捐赠,因为他是公众人物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明星丁某的承诺捐款是具有救灾性质的社会公益性赠与合同,不可随意撤销。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BD。36.(

对于

幸灾乐祸

相当于

怨天尤人

对于

A.得意忘形;呼天号地

B.乐极生悲;饮恨吞声

C.兔死狐悲;乐天知命

D.睚眦必报;破涕为笑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

A项:得意忘形指因心意得到满足而高兴得失去常态,幸灾乐祸指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二者无关;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呼天号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二者无关,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乐极生悲指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与幸灾乐祸无关;饮恨吞声形容忍恨含悲,不敢表露,与怨天尤人无关,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兔死狐悲指对同盟的死亡或不幸而伤心,与幸灾乐祸构成反义关系;乐天知命指认为自己的一切都由命运支配,安于现状,与怨天尤人构成反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睚眦必报指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其狭窄,与幸灾乐祸无关;破涕为笑形容转悲为喜,一下子从哭变为了笑,与怨天尤人无关,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37.在经过一段急速的发展后,三维动画技术在最近两年进入一个________期。不是因为技术本身无法再________,而是技术前进的脚步太快,人们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应该如何________这些技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平台革新应用

B.瓶颈创新驾驭

C.停滞突破消化

D.平稳发展适应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分析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与后文的“人们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相对应,由此排除不恰当的选项。第三步,第二空根据句意较难排除,可从第三空继续辨析。第三空,此处所填词语应与“脚步太快”对应,结合选项词语的含义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一空,由“经过一段急速的发展”“停下来思考一下”可知,最近两年三维动画技术的发展停下来了。“平台”“平稳”与此不符,排除A、D。

第三空,与“脚步太快”相对应,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消化不良”。因此选“消化”比“适应”更贴切。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人们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可知,应体现停下来的含义且后接“期”,指停下来的时期。A项“平台期”一般指减肥过程中停滞的时期;D项“平稳期”指稳定的时期。二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急速的发展”“技术本身无法再”可知,横线处应体现无法超越自己的含义。B项“创新”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文段并未体现“抛开旧的”之意,排除B项。C项“突破”指打破困难,“无法突破”能够体现“无法超越自己”的含义,符合语境。锁定答案为C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消化”有理解、吸收所学的知识的意思,因为技术发展快,所以停下来“消化”技术,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实词的最佳语境搭配。

第一空,根据语境,空格处表达的语意应和前文“急速的发展”的意思相对,“平台”和“平稳”不合文意,排除A、D两项。

第二空,主语是“技术”,后面又加了一个“本身”作同位语,故用“突破”比较合适,表示无法突破自身。

第三空,根据语境可知,是因为技术前进脚步太快,人们跟不上这个变化的速度,所以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该怎么样去运用这些技术,“消化”一词用于此处最合适。且文段最后一句话是说人们需要“停下来”,故C项第一个词“停滞”也与之呼应。

故正确答案为C。38.R医院连续5年在C市举办的“我最满意的医院”调查中高居榜首,该医院负责人表示,这是由于该医院提供了比其他医院更加优质的导诊服务。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该医院负责人的观点?

A.C市各大医院都在导诊服务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力图提高导诊服务质量

B.C市“我最满意的医院”调查已开展20年,高居榜首的均是公立医院

C.C市共有200多家医院,并非所有的医院都参与了此次调查

D.与R医院医疗水平相当,但导诊服务不佳的排名均不如R医院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该医院负责人观点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观点,即由于该医院提供了比其他医院更优质的导诊服务,所以在调查中高居榜首。要支持该观点,可以通过排除他因、反向加强等方法。题干的结论是R医院高居榜首是由于该医院提供了比其他医院更加优质的导诊服务。A项表明各大医院均在导诊服务中投入大量精力,并不能说明R医院的导诊服务更优质,不能加强题干观点;B、C两项为无关项;D项为真,则从反面说明优质的导诊服务是排名靠前的原因,有力地加强了题干观点。故答案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R医院连续5年在C市举办的“我最满意的医院”调查中高居榜首。

论据:该医院提供了比其他医院更加优质的导诊服务。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各大医院投入了精力,导诊服务质量是否得到提高不确定,也未谈到质量与排名的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高居榜首的均是公立医院,但未提及公立医院与R医院的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增加反向论据。并非所有医院都参与了此次调查,调查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论据。导诊服务不好医院的排名不高,R医院导诊服务好排名高,通过对比得出导诊服务与排名之间有联系,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R医院连续5年在“我最满意的医院”调查中高居榜首的原因是该医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导诊服务。

论据:无明显论据。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本题没有论据,故可以考虑补充新论据加强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说的是各大医院都投入精力,没说明结果如何,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B项涉及的是公立医院,与R医院之间关系未知,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C项说明了并非是所有医院都参加调查,所以,R医院的高居榜首不能代表所有医院,故削弱了论点,排除;

D项说明了医疗水平相当的排名不如R医院,所以,优质的导诊服务有可能是高居榜首的原因,加强了论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39.本题暂缺,我们正在全力收集,将在收集成功后第一时间更新。

A.A

B.B

C.C

D.D参考答案:

解题思路:本题题目暂缺,答案与解析将在收集到题目后第一时间更新。40.将一颗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先后抛掷2次,两次点数之和为10的概率是:

A.

B.

C.

D.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概率问题,属于分类分步型,用枚举法解题。

第二步,满足两次点数之和为10的情况有:4、6,5、5,6、4,则两次点数之和为10的概率为

×

×

×

因此,选择B选项。

41.2016年9月,代表海南省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大型原创歌舞诗(

)荣获“剧目金奖”。

A.黎族家园

B.黎族故事

C.槟榔谷

D.黎家风情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2016年9月14日晚,“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颁奖仪式暨闭幕式文艺晚会”的现场,代表海南参加本次会演的大型原创歌舞诗《黎族家园》获得会演“剧目金奖”和“最佳舞台美术奖”单项奖。

因此,选择A选项。

42.泥石流的________依赖于三个危险因素:沉积物中的黏土、大量的水快速涌入以及山区的地势差异。发生泥石流时,地上的各种大小石头和泥,小到直径只有零点几微米的黏土,大到数十厘米乃至更大的巨型漂砾,都有可能________在泥石流中“泥沙俱下”。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诱发

裹挟

B.成因

汇集

C.出现

夹杂

D.引发

聚集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大量的水快速涌入”“小到……都有可能________到泥石流中‘泥沙俱下’”可知,所填的词语含有“卷入”的意思。B项“汇集”指聚集;C项“夹杂”指掺杂,混杂;D项“聚集”指凑在一起。三者都没有卷入的意思,排除B项、C项和D项。A项“裹挟”指风、流水等把别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符合语境。答案锁定A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诱发”有致使发生的意思,填入横线处是说明泥石流发生的因素,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从第一空入手分析选项,A、C、D三项意思相近,B项差异较大,可根据句意排除不合适的选项。第二步,辨析第二空其余三项词语的意义,选择最恰当的一项。第一空,“成因”已含有原因之意,填入与“依赖于……因素”语义重复,排除B。

第二空,“裹挟”指(风、流水等)把别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夹杂”指掺杂;“聚集”指集合,凑在一起。此处形容“大小石头和泥”,且与“泥沙俱下”对应,“裹挟”更恰当,排除C、D。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横线处表达泥石流的产生形成依赖三个因素,A项“诱发”、C项“出现”、D项“引发”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成因”指原因,与后文“因素”语义重复,排除。

第二空,横线表达石头和泥等卷入泥石流中,而且石头和泥本身是静止的,受到了泥石流的冲击才被动的跟随泥石流移动,所以第二空应体现“被动”的意思。C项“夹杂”指掺杂,D项“聚集”指集合、凑在一起,均无“被动”之意,排除;A项“裹挟”指人或物被迫卷入其中,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别忘了还有泥石流》43.在人类社会的规范体系中,道德与法律是两种最重要的规范。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

B.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为法律所制裁的行为

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

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知识。

第二步,道德与法律都属于上层建筑,是调整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两种重要手段,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其中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所以,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道德是法律形成的基础,能够为法律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法律是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实践。所以A项“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的说法是错误的。A项错误。

B项: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法律是最低的道德,但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不一定受法律的调整。B项错误。

C项:法律与道德所调整和适用的范围,有相互重合的部分,也有相互矛盾的部分,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遵守这些法律规定,是道德的起码义务。但是法律不干预或是无法干预的领域,道德却可以干预。如个人操守品质或是人际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适用的范围比法律广,所以并不是法律调节的更为广泛。C项错误。

44.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飞将”指的是:

A.霍去病

B.李广

C.张飞

D.岳飞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李广,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北击匈奴,被称为飞将军。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飞将”指的是飞将军李广。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霍去病,西汉中期名将、军事家、外戚,两次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A项错误。

C项:张飞,字翼德,幽州涿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勇武过人,与其兄关羽并称为“万人敌”。C项错误。

D项: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中兴四将是指宋室南渡之后,朝中将领以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战功最为卓著,他们在抵抗金兵、保证南宋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被誉为“中兴四将”。D项错误。

45.学术评价中,往往交织着主客观的各种复杂因素。由于学术评价常受到评价主体学术观点、情感倾向、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人们倾向于依靠量化数据进行评价。事实上,这类数据所包含的评价意义是由点击者、下载者、引用者体现出的,过度倚重这类数据就是把量化数据的制作者当成了评价主体。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以量化指标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备受争议

B.在进行学术评价时不能过多依赖量化数据

C.正确的学术评价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过程

D.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学术评价才是可靠的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指出学术评价中往往会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接着以“由于……所以……”指出人们倾向于依靠量化数据进行评价,随后以转折词“事实上”强调“过度倚重这类数据会适得其反”。文段主旨句在“事实上”之后,主要讲的是“过度倚重量化数据是不好的”。文段的意图是“不应该过多依赖量化数据”。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备受争议”无从体现,且“评价体系”扩大概念。C项:“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过程”无法推出。D项:“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