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性能02_第1页
材料力学性能02_第2页
材料力学性能02_第3页
材料力学性能02_第4页
材料力学性能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力学性能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朱景川第一章材料静载力学性能试验S1-1

拉伸试验与拉伸曲线1.拉伸试验条件:光滑试样、轴向(准)静载拉伸试样1)圆形截面2)矩形截面l0=10d0l0=5d0l0tb或2.拉伸曲线:P-L或-不同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示意图2.拉伸曲线:P-L或-L或P或低碳钢拉伸曲线线弹性阶段冷作硬化颈缩阶段强化阶段屈服阶段3.典型材料拉伸曲线:无明显屈服的塑性材料拉伸曲线晶态聚合物材料拉伸曲线1-脆性材料;2-明显屈服塑性材料;3-无明显屈服塑性材料;4-强应变硬化材料;5-结晶聚合物典型工程材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对比S1-2

拉伸性能指标1.弹性模量:E第一章材料静载力学性能试验(1)比例极限比例极限σp是保证材料的弹性变形按正比关系变化的最大应力,即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开始偏离直线时的应力值,其表达式为:式中:FP为比例极限对应的试验力,A0为试棒的原始截面面积。2.强度:p、e、s、b(2)弹性极限弹性极限σe是材料由弹性变形过渡到弹—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应力超过弹性极限以后,材料便开始产生塑性变形。其表达式为:式中:Fe为弹性极限时对应的试验力,Ao为试棒的原始截面面积。(3)比例极限与弹性极限的意义理论上,σp、σe是不同的,且各自唯一存在;工程上,σp、σe均难于准确测定,为什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统一定义为“规定延伸强度”,

p——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规定残余延伸强度t——规定总延伸强度例如:p0.01表示塑性延伸率为0.01%时的应力;r0.2表示残余延伸率为0.2%时的应力;比例极限、弹性极限与屈服强度的工程定义是统一的,都表示材料对微量塑性变形的抗力规定延伸强度的定义p或Rpt或Rtr或Rrσp、σe的工程意义是:对于要求服役时其应力应变关系严格遵守线性关系的机件,如测力计弹簧,是依靠弹性变形的应力正比于应变的关系显示载荷大小的,则应以比例极限作为选择材料的依据。对于服役条件不允许产生微量塑性变形的机件,设计时应按弹性极限来选择材料。因此弹簧称有称量范围的限制(4)屈服强度s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用名义屈服极限Rr0.2来表示。塑性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21屈强比(s/b)两个塑性指标: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为塑性材料为脆性材料3.塑性:k、k不同临界点对应的延伸率A——断后伸长率Ag

——最大力塑性延伸率Agt

——最大力总延伸率At

——断裂总延伸率Ae

——屈服点延伸率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力学性能比较:塑性材料断裂前有很大塑性变形抗压能力与抗拉能力相近延伸率δ

>5%可承受冲击载荷,适合于锻压和冷加工脆性材料断裂前变形很小抗压能力远大于抗拉能力延伸率δ

<5%适合于做基础构件或外壳拉伸性能指标新旧国标对比

GB/T228.1-2010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最大力塑性延伸率断裂总延伸率注意1:新、旧标准断后伸长率符号表示的差异为避免混乱,建议加注旧标准符号:注意2:试验结果数据的修约

试验测定的性能结果数值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进行修约。如未规定具体要求,应按照如下要求进行修约:强度性能值修约至1MPa

屈服点延伸率修约至0.1%,其它延伸率和断后伸长率修约至0.5%;断面收缩率修约至1%S1-3

拉伸真实应力-应变曲线1.真实应力与真实应变应力工程真实应变真实应力应变与工程应力应变之关系(%)(%)(%)3.002.952.917.006.756.5410.009.539.0920.0018.2316.66均匀变形阶段真实应变与工程应变之间的差别

工程应力-应变曲线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2.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necking(考慮橫向收缩及颈缩

所致多向應力)典型金属真应力-真应变曲线3.加工硬化现象Hollomon关系式

加工硬化指数n加工硬化率ds/d材料状态nK(MPa)Cu退火0.443448.3Al退火0.250157.5Fe退火0.237575.340钢正火0.2211043.540钢调质0.229920.7T8钢退火0.204996.4T8钢调质0.2091018T12钢退火0.1701103.360钢淬火+500℃回火0.101570几种金属材料室温下的K、n值4.颈缩与断裂dP=sbdF

+Fbds=0

颈缩条件

在颈缩开始点

n=b

静力韧度与材料的强韧性配合A:高强度、低塑性、低韧性B:低强度、高塑性、低韧性C:中强度、中塑性、高韧性5.静力韧度思考题(5)强度指标中哪些易测量?哪些难测量?(8)加工硬化指数的工程意义?(7)低碳钢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有何令人困惑之处?(2)塑性变形开始后是否存在弹性变形?为什么?(3)拉伸力学状态参量与材料拉伸性能指标之间有何关系?(1)拉伸试验前哪一步准备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