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深度解读及答案详解(精校版)_第1页
2022年辽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深度解读及答案详解(精校版)_第2页
2022年辽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深度解读及答案详解(精校版)_第3页
2022年辽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深度解读及答案详解(精校版)_第4页
2022年辽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深度解读及答案详解(精校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高考化学真题深度解读(辽宁卷)2022年辽宁省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考虑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化学学科内容逻辑、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积极衔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助力“双减”工作。试题命制注重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合理选取情境,增强与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能源材料等方面的联系,突出学科主干内容,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科学思维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一、立意高远选材考究考点明确试题素材情境取材广泛,围绕与化学关系密切的材料、生命、环境、能源与信息等领域,通过对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中化学原理的考查,充分体现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如:第1题以冬奥会为主题,考查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常见合金的组成;第17题H2O2氢醌法制备绿色氧化剂H2O2原理,考查常见无机物的制备、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氧化还原原理滴定;第18题以已有三位科学家因其获得诺贝尔奖工业合成氨为切入点,考查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晶胞的有关计算等。二、重视基础体现创新难度适中高中化学基础内容包括物质结构理论、典型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设计思想。从Ⅰ卷选择题的选项设置来看,仍然注重考查化学的主干知识,如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与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影响因素、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关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pH、有机化合物的知识及应用等,其他的主干知识,如阿伏加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则分散在其他选择题的各个选项中。强调知识的覆盖面,突出体现在每个选择题的四个选项都力求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考查;同时,对知识的考查更多的停留在了解的层次上,有效地鉴别学生的基础是否扎实,从而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严格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如:第2题考查原子、离子、原子团及其电子式的书写与判断,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元素周期表结构分析,利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第3题结合物质结构基础知识与NA相关推算,依据物质的量浓度公式的基础计算,共价键的形成及主要类型;第7题的类比或推理,考查溶度积常数于溶解度的关系、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理解及应用、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第13题简单实验设计与评价,考查中和热的测定与误差分析、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淀粉、纤维素的水解、常见阳离子的检验等三、核心素养引领教学跳出题海化学试题设计聚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试题明显加大了对《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考查力度。试题创新信息呈现方式,设问角度独特,要求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地认识化学基本规律,在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中考查学科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培育核心素养。如:第2、6、7、12、13、14、15、18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基础知识;第2、3、5、7、8、18题考查物质结构知识。且第18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涉及反应自发性、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速率图像分析、反应条件的控制、晶胞的相关计算,把反应原理与物质结构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对试题创新进行了有益尝试。四、全面设点重视主干突出实验课程及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对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试题坚持将课程标准作为命题的主要依据,以陌生的情境考查学生熟悉的知识内容,既满足高等学校选拔要求,又有利于学生实际水平的发挥。试题新颖、灵活,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推断和计算相结合,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知识迁移和类比推理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如:第13题简单实验设计与评价,从多个角度考查实验基础知识,中和热、化学反应速率、多糖水解、阳离子的检验;第16题为联合焙烧法制备BiOCl和MnSO4的工艺流程,考查物质分离、提纯,实验设计与评价综合应用;第17题氢醌法制备H2O2原理,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氧化还原原理滴定原理及计算等。知识模块题号化学与STSE1认识化学科学2、3、8、11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1、4、13、19物质结构与性质2、3、5、7、8、18有机化学基础1、4、10、13、19化学反应原理2、6、7、9、12、13、14、15、18化学实验基础13、16、17题号分值难易度分析详细知识点13分容易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常见合金的组成;冬奥会。23分中原子、离子、原子团及其电子式的书写与判断;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元素周期表结构分析;利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33分中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求算;结合物质结构基础知识与NA相关推算;依据物质的量浓度公式的基础计算;共价键的形成及主要类型。43分中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及结构;常见官能团名称、组成及结构;有机分子中原子共面的判断。53分中电子排布式;电离能变化规律;元素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63分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73分中溶度积常数于溶解度的关系;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理解及应用;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83分较难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共价键的实质与形成;杂化轨道理论理解;利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93分中电解原理运用;盐桥。103分中有机反应机理分析。113分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123分中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化学平衡题中基于图表数据的相关计算。133分中中和热的测定与误差分析;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淀粉、纤维素的水解;常见阳离子的检验。143分中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原电池、电解池综合考查;原电池有关计算。153分较难盐类水解规律理解及应用;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1614分中有关铁及其化合物转化的流程题型;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1714分中常见无机物的制备;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氧化还原原理滴定。1813分较难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晶胞的有关计算。1914分较难有机合成综合考查;有机推断综合考查。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北京冬奥会备受世界瞩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冰壶主材料花岗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火炬“飞扬”使用的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冬奥会“同心”金属奖牌属于合金材料D.短道速滑服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B【解析】A项,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石英、云母、长石等矿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B项,碳纤维指的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C项,金属奖牌属于合金材料,C正确;D项,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正确;故选B。2.下列符号表征或说法正确的是()A.H2S电离:H2S2H++S2- B.Na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C.CO32-空间结构:平面三角形 D.KOH电子式:【答案】C【解析】A项,H2S是二元弱酸,电离分步进行,其一级电离方程式为H2SH++HS-,A错误;B项,基态Na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3s1,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在s能级,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B错误;C项,CO32-中心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故其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C正确;D项,KOH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D错误;故选C。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18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B.28gC2H4分子中含有的键数目为4NAC.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中H+数目为NAD.pH=12的Na2CO3溶液中数目为0.01NA【答案】A【解析】A项,1个18O原子中含有10个中子,1.8g18O的物质的量为,故1.8g18O中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中子数为NA,故A正确;B项,乙烯分子的结构式为,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5个键,28gC2H4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28gC2H4分子中含有的键数目为5NA,B错误;C项,HCl是共价化合物,HCl分子中不存在H+,故C错误;D项,没有给出Na2CO3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pH=12的Na2CO3溶液中OH-的数目,故D错误;故选A。4.下列关于苯乙炔()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分子中最多有5个原子共直线C.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可溶于水【答案】C【解析】根据苯环的性质判断可以发生氧化、加成、取代反应;根据碳碳叁键的特点判断可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钾氧化,对于共线可根据有机碳原子的杂化及官能团的空间结构进行判断。A项,苯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错误;B项,如图所示,,苯乙炔分子中最多有6个原子共直线,B错误;C项,苯乙炔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碳碳三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能被取代,可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D项,苯乙炔属于烃,难溶于水,D错误;故选C;5.短周期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Z、Q原子均有两个单电子,W简单离子在同周期离子中半径最小,Q与Z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能与多种元素形成共价键 B.简单氢化物沸点:C.第一电离能: D.电负性:【答案】B【解析】短周期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简单离子在同周期离子中半径最小,说明W为第三周期元素Al。短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有两个单电子,可分类讨论:①为第二周期元素时,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2或2s22p4,即C或O;②为第三周期元素时,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2或3s23p4,即Si或S。Q与Z同主族,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关系可知,则X、Z、Q分别为C、O和S,则Y为N。A项,X为C,能与多种元素(H、O、N、P、S等)形成共价键,A正确;B项,Z和Q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为H2O和H2S,由于H2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H2O沸点高于H2S,B错误;C项,Y为N,Z为O,N的最外层p轨道电子为半充满结构,比较稳定,故其第一电离能比O大,C正确;D项,W为Al,Z为O,O的电负性更大,D正确;故选B。6.镀锌铁钉放入棕色的碘水中,溶液褪色;取出铁钉后加入少量漂白粉,溶液恢复棕色;加入CCl4,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褪色原因为I2被Fe还原 B.液体分层后,上层呈紫红色C.镀锌铁钉比镀锡铁钉更易生锈 D.溶液恢复棕色的原因为被氧化【答案】D【解析】A项,Zn比Fe活泼,更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更强,先与I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溶液褪色原因为I2被>还原,A项错误;B项,液体分层后,I2在CCl4层,CCl4的密度比水大,则下层呈紫红色,B项错误;C项,若镀层金属活泼性大于Fe,则Fe不易生锈,反之,若Fe活泼性大于镀层金属,则Fe更易生锈,由于活泼性:Zn>Fe>Sn,则镀锡铁钉更易生锈,C项错误;D项,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其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D项正确;答案选D。7.下列类比或推理合理的是()已知方法结论A沸点:Cl2Br2类比沸点:H2B酸性:HClO4类比酸性:HClC金属性:FeCu推理氧化性:Fe3+Cu2+DKsp:Ag2CrO4AgCl推理溶解度:Ag2CrO4AgCl【答案】A【解析】A项,Cl2Br2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沸点逐渐升高,可推知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由于相对分子质量:H2,所以沸点:H2,故A正确;B项,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与非金属性有关,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HClO4,酸性:HCl,故B错误;C项,由金属性:FeCu,可推出氧化性Fe2+Cu2+;由离子方程式2Fe3+Cu=2Fe2+Cu2+可得,氧化性:Fe3+Cu2+,故C错误;D项,Ag2CrO4和AgCl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同,不能通过Ksp大小来比较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故D错误;故选A。8.理论化学模拟得到一种N13+离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 B.N原子的杂化方式有2种C.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 D.常温下不稳定【答案】B【解析】A项,由N13+的结构式可知,所有N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A正确;B项,中心N原子为sp3杂化,与中心N原子直接相连的N原子为sp2杂化,与端位N原子直接相连的N原子为sp杂化,端位N原子为sp2杂化,则N原子的杂化方式有3种,B错误;C项,中心N原子为sp3杂化,则其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C正确;D项,N13+中含叠氨结构(),常温下不稳定,D正确;故选B。9.暂缺(考查电解原理)10.暂缺(考查有机反应历程)11.H2O(l)、NH3(l)均可自耦电离:2H2O(l)H3O++OH-、2NH3(l)NH4++NH2-。下列反应与CH3CH2OH+HBr原理不同的是()A.Mg3N2+6H2O=3Mg(OH)2+2NH3 B.SiCl4+8NH3(l)=Si(NH2)4+4NH4ClC.3Cl2+8NH3=6NH4Cl+N2 D.PCl3+3H2O=H3PO3+3HCl【答案】C【解析】A项,根据题目信息可知,CH3CH2Br和H2O互相交换成分生成CH3CH2OH和HBr。由2H2O(l)H3O++OH-可得,Mg3N2与H2O互相交换成分生成Mg(OH)2和NH3,与题述反应原理相同,A正确;B项,由于NH3(l)可自电离,2NH3可写为,与交换成分生成Si(NH2)4和NH4Cl与题述反应原理相同,故B正确;C项,Cl2与NH3反应生成了单质N2,反应物没有互相交换成分,与题述反应原理不同,故C错误;D项,和PCl3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了H3PO3和HCl,与题述反应原理相同,故D正确;故案选C。12.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s)Y(g)+2Z(g),有关数据如下:时间段/min产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mol·L-1·min-10~20.200~40.150~60.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min时,Z的浓度大于B.2min时,加入,此时C.3min时,Y的体积分数约为33.3%D.5min时,X的物质的量为【答案】B【解析】A项,反应开始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产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逐渐减小,则0~1min内Z的平均生成速率大于0~2min内的,故1min时,Z的浓度大于0.20mol·L-1,A正确;B项,4min时生成的Z的物质的量为,6min时生成的Z的物质的量为,故反应在4min时已达到平衡,设达到平衡时生了,列三段式:根据,得,则Y的平衡浓度为0.3mol·L-1,Z的平衡浓度为0.6mol·L-1,平衡常数,2min时Y的浓度为0.2mol·L-1,Z的浓度为0.4mol·L-1,加入后Z的浓度变为0.6mol·L-1,,反应正向进行,故,B错误;C项,反应生成的Y与Z的物质的量之比恒等于1∶2,反应体系中只有Y和Z为气体,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Y的体积分数始终约为33.3%,C正确;D项,由B项分析可知5min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生成Z为0.6mol,则X的转化量为0.6mol,初始X的物质的量为2mol,剩余X的物质的量为1.4mol,D正确;故选B。13.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或操作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酸碱中和滴定的同时,用温度传感器采集锥形瓶内溶液的温度B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量取同体积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2SO3溶液,对比现象C判断反应后是否沉淀完全将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再加1滴Na2CO3溶液D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碘水【答案】C【解析】A项,酸碱中和滴定操作中没有很好的保温措施,热量损失较多,不能用于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A错误;B项,NaClO和Na2SO3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根据现象进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B错误;C项,将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1滴Na2CO3溶液,若有浑浊产生,则说明Ba2+没有沉淀完全,反之,则沉淀完全,C正确;D项,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应检验是否有淀粉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存在,可选用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碘水是用来检验淀粉的试剂,可用于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D错误。故选C。14.某储能电池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Na3Ti2(PO4)3-2e-=NaTi2(PO4)3+2Na+B.放电时Cl-透过多孔活性炭电极向CCl4中迁移C.放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理论上CCl4吸收0.5molCl2D.充电过程中,NaCl溶液浓度增大【答案】A【解析】放电时负极反应:Na3Ti2(PO4)3-2e-=NaTi2(PO4)3+2Na+,正极反应:Cl2+2e-=2Cl-,消耗氯气,放电时,阴离子移向负极,充电时阳极:2Cl--2e-=Cl2,由此解析。A项,放电时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Na3Ti2(PO4)3-2e-=NaTi2(PO4)3+2Na+,故A正确;B项,放电时,阴离子移向负极,放电时Cl-透过多孔活性炭电极向NaCl中迁移,故B错误;C项,放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正极:Cl2+2e-=2Cl-,理论上CCl4释放0.5molCl2,故C错误;D项,充电过程中,阳极:2Cl--2e-=Cl2,消耗氯离子,NaCl溶液浓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A。15.甘氨酸(NH2CH2COOH)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在时,NH3+CH2COOH、NH3+CH2COO-和NH2CH2COO-的分布分数【如】与溶液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甘氨酸具有两性B.曲线c代表NH2CH2COO-C.NH3+CH2COO-+H2ONH3+CH2COOH+OH-的平衡常数K=10-11.65D.c2(NH3+CH2COO-)c(NH3+CH2COOH)·c(NH2CH2COO-)【答案】D【解析】A项,NH2CH2COOH中存在-NH2和-COOH,所以溶液既有酸性又有碱性,故A正确;B项,氨基具有碱性,在酸性较强时会结合氢离子,羧基具有酸性,在碱性较强时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故曲线a表示NH3+CH2COOH的分布分数随溶液pH的变化,曲b表示NH3+CH2COO-的分布分数随溶液pH的变化,曲线c表示NH2CH2COO-的分布分数随溶液pH的变化,故B正确;C项,NH3+CH2COO-+H2ONH3+CH2COOH+OH-的平衡常数,时,根据a,b曲线交点坐标(2.35,0.50)可知,pH=2.35时,c(NH3+CH2COO-)=c(NH3+CH2COOH),则,故C正确;D项,由C项分析可知,,根据b,c曲线交点坐标坐标(9.78,0.50)分析可得电离平衡NH3+CH2COO-NH2CH2COO-+H+的电离常数为K1=10-9.78,,则,即c2(NH3+CH2COO-)c(NH3+CH2COOH)·c(NH2CH2COO-),故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4分)某工厂采用辉铋矿(主要成分为Bi2S3,含有FeS2、SiO2杂质)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联合焙烧法制备BiOCl和MnSO4,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焙烧时过量的MnO2分解为Mn2O3,FeS2转变为Fe2O3;②金属活动性:;③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的范围如下:开始沉淀pH完全沉淀pHFe2+6.58.3Fe3+1.62.8Mn2+8.110.1回答下列问题:(1)为提高焙烧效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a.进一步粉碎矿石b.鼓入适当过量的空气c.降低焙烧温度(2)Bi2S3在空气中单独焙烧生成Bi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酸浸”中过量浓盐酸的作用为:①充分浸出Bi3+和Mn2+;②___________。(4)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5)生成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6)加入金属的目的是___________。【答案】(1)ab(2)2Bi2S3+9O22Bi2O3+6SO2(3)抑制金属离子水解(4)SiO2(5)Mn2O3+6H++2Cl-=2Mn2++Cl2↑+3H2O(6)将Fe3+转化为Fe2+【解析】联合焙烧:由已知信息①和第(2)问题干可知,发生转化:Bi2S3→Bi2O3+SO2、FeS2→Fe2O3+SO2、MnO2→Mn2O3+MnSO4,故联合焙烧后得到Bi2O3、Fe2O3、Mn2O3、MnSO4和SiO2;水浸:MnSO4进入滤液,滤渣为Bi2O3、Fe2O3、Mn2O3和SiO2;酸浸:加入过量浓盐酸后,Bi2O3和Fe2O3发生转化:Bi2O3→Bi3+、Fe2O3→Fe3+,因MnSO4有氧化性,会与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2O3+6H++2Cl-=2Mn2++Cl2↑+3H2O,气体A为Cl2,滤渣主要为不溶于浓盐酸的SiO2,滤液中金属离子为Bi3+、Fe3+、Mn2+;第(4)(5)问转化:由已知信息②知,Fe的金属活动性强于Bi,且调pH=2.6时Mn2+和Fe2+进入滤液,可知加入金属Bi的目的是将Fe3+还原为Fe2+。(1)a项,联合焙烧时,进一步粉碎矿石,可以增大矿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焙烧效率,选项a符合题意;b项,鼓入适当过量的空气有利于矿石充分反应,选项b符合题意;c项,降低焙烧温度,反应速率减慢,不利于提高焙烧效率,选项c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b;(2)Bi2S3在空气中单独焙烧生成Bi2O3,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还应生成SO2,结合得失电子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i2S3+9O22Bi2O3+6SO2;(3)加入浓盐酸后,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主要为Bi3+、Fe3+、Mn2+、H+、Cl-,而酸浸后取滤液进行转化,故要防止金属离子水解生成沉淀,进入滤渣,造成制得的BiOCl产率偏低;(4)滤渣主要为不溶于浓盐酸的SiO2;(5)因Mn2O3有氧化性,会与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2O3+6H++2Cl-=2Mn2++Cl2↑+3H2O;(6)由已知信息③知,调pH=2.6时,Fe3+会水解生成Fe(OH)3沉淀,但Fe2+还没开始沉淀,故要将Fe3+转化为Fe2+,在调pH后获得含FeCl2的滤液,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加入Bi作还原剂。17.(14分)H2O2作为绿色氧化剂应用广泛,氢醌法制备H2O2原理及装置如下:已知:H2O、HX等杂质易使催化剂中毒。回答下列问题:(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2)装置B应为___________(填序号)。(3)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药品,所有活塞处于关闭状态。开始制备时,打开活塞___________,控温45℃。一段时间后,仅保持活塞b打开,抽出残留气体。随后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___________,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关闭电源和活塞,过滤三颈烧瓶中混合物,加水萃取,分液,减压蒸馏,得产品。(4)装置F的作用为___________。(5)反应过程中,控温45℃的原因为___________。(6)氢醌法制备H2O2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7)取产品,加蒸馏水定容至摇匀,取于锥形瓶中,用0.0500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平行滴定三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分别为19.98mL、20.90mL、20.02mL。假设其他杂质不干扰结果,产品中H2O2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答案】(1)Zn+2H+=Zn+H2↑(2)③①(3)

a、b

c、d(4)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C中使催化剂中毒(5)适当升温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防止温度过高H2O2分解(6)H2+O2H2O2(7)17%【解析】从H2O2的制备原理图可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H2在Ni催化作用下与乙基葱醌反应生成乙基蒽醇,第二步为O2与乙基蒽醇反应生成H2O2和乙基蒽醌。启普发生器A为制取H2的装置,产生的H2中混有HCl和H2O,需分别除去后进入C中发生第一步反应。随后氧气源释放的氧气经D干燥后进入C中发生反应生成H2O2和乙基蒽醌,F中装有浓H2SO4,与C相连,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C中,使催化剂Ni中毒。(1)A中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H2↑;(2)H2O、HX等杂质易使Ni催化剂中毒,需分别通过装有饱和食盐水和浓H2SO4的洗气瓶除去,所以装置B应该选③①;(3)开始制备时,打开活塞a、b,A中产生的H2进入C中,在Ni催化作用下与乙基蒽醌反应生成乙基蒽醇,一段时间后,关闭a,仅保持活塞b打开,将残留H2抽出,随后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c、d,将O2通入C中与乙基蒽醇反应生成H2O2和乙基蒽醌。(4)H2O容易使Ni催化剂中毒,实验中需要保持C装置为无水环境,F的作用为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C中。(5)适当升温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防止温度过高H2O2分解,所以反应过程中控温45℃;(6)第一步为H2在Ni催化作用下与乙基葱醌反应生成乙基蒽醇,第二步为O2与乙基蒽醇反应生成H2O2和乙基蒽醌,总反应为H2+O2H2O2。(7)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O2+6H+=2Mn2++5O2↑+8H2O,可得关系式:2KMnO4~5H2O2。三组数据中20.90mL偏差较大,舍去,故消耗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mL,H2O2的质量分数。18.(13分)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目前已有三位科学家因其获得诺贝尔奖,其反应为:回答下列问题:(1)合成氨反应在常温下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2)___________温(填“高”或“低”,下同)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___________温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综合考虑催化剂(铁触媒)活性等因素,工业常采用400-500℃。针对反应速率与平衡产率的矛盾,我国科学家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3)方案二:复合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300℃时,复合催化剂比单一催化剂效率更高b.同温同压下,复合催化剂有利于提高氨的平衡产率c.温度越高,复合催化剂活性一定越高(4)某合成氨速率方程为:,根据表中数据,___________;实验1mnpq2np3mn4mp在合成氨过程中,需要不断分离出氨的原因为___________。a.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b.防止催化剂中毒

c.提高正反应速率(5)某种新型储氢材料的晶胞如图,八面体中心为M金属离子,顶点均为NH3配体;四面体中心为硼原子,顶点均为氢原子。若其摩尔质量为188g·molˉ1,则M元素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在该化合物中,M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答案】(1)能(2)高

低(3)a(4)

-1

a(5)Fe

3d6【解析】(1)氨的分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从反应速率方程可以推知,当c(NH3)降低时,v增大。注意由于反应速率方程通常由实验测定,其中v应指净反应速率,即,因此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分离氨气是通过降低逆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净反应速率。(2)Fe(NH3)6·(BH4)2中,氢元素化合价的判断:由于电负性NHB,因此NH3中H显+1价,BH4-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3)中根据图像进行判断,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4)利用实验对比,注意选择对比实验室,选择控制变量,找变量;(5)利用晶胞密度计算公式计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判断元素;(1)对于合成氨反应,常温下,ΔG=ΔHΔS==-32.8kJ·mol−10,故合成氨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2)其他条件一定时,升高温度,可以提供更高的能量,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要提高平衡转化率,即使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应降低温度;(3)由题图可知,300℃时,复合催化剂催化时合成氨反应的反应速率比单-催化剂催化时大很多,说明300℃时复合催化剂比单-催化剂效率更高,a正确;同温同压下,复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故不能提高氨的平衡产率,b错误;温度过高,复合催化剂可能会失去活性,催化效率反而降低,c错误;故选a;(4)将实验1、3中数据分别代入合成氨的速率方程可得:①,③,可得。合成氨过程中,不断分离出氨,即降低体系中c(NH3),生成物浓度下降,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不会提高正反应速率,a正确,c错误;反应主产物即氨不能使催化剂中毒,b错误。(5)由图可知,“”代表M(NH3)6,“”代表BH4,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晶胞中,“”处于8个顶角和6个面心,则每个晶胞中含“”的个数为,8个“”均处于晶胞内部,则“”和“”的个数之比为4:8=1:2,故该晶体的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