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知识点梳理_第1页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知识点梳理_第2页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知识点梳理_第3页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知识点梳理_第4页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知识点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学习知识点梳理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学习知识点梳理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学习知识点梳理第二部分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知识点梳理高中考纲规定教材的19个实验可分为:1)显微镜察看类实验:一、三、四、六、十、十二;2)研究性实验:七、九、十三、十五、十七、十九;3)考证性实验:二、八;4)模拟实验:五、十一、十六;5)检查类实验:十四、十八。实验一察看DNA、RNA在细胞中的散布(必修一P26)1、原理、步骤、结论2、实验注意事项选材: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内表皮细胞(无色)【不能够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防备颜色的搅乱】缓水流冲刷目的:防备玻片上的细胞被冲走。几种试剂在实验中的作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②8%盐酸:a.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使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有利于染色。③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混淆使用且需现配现用。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复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1、实验原理及步骤2、实验注意事项(1)复原糖判断实验资料要求:需为白色或浅色,且复原糖含量高。【不能够用绿色叶片、西瓜、血液等资料,防备颜色的搅乱;不能够用马铃薯(含淀粉)、甘蔗、甜菜(含蔗糖)。】(2)唯一需要加热:复原糖判断,且必需水浴加热,不能够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积淀出现。(3)非复原糖(如蔗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判断,实验用50%酒精的作用——洗掉浮色。(5)斐林试剂:需混淆加入,且现配现用;双缩脲试剂:需分别加入(先加A液,后加B液)。实验三用显微镜察看多种多样的细胞(必修一P7)1、显微镜的使用2、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先低后高:先低倍镜后高倍镜。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的放大倍数。镜头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越短,物镜越长,物镜距离玻片越近,放大倍数越大。3、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1物像大小瞧到细胞数量视野亮度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视野范围高倍镜大少暗近小低倍镜小多亮远大实验四察看线粒体和叶绿体(必修一P47)1、实验原理①叶绿体呈绿色,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察看。②线粒体需用健那绿(专一性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染成蓝绿色后制片察看。2、实验资料:①察看叶绿体用藓类或菠菜叶片;②察看线粒体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3、注意问题①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向来保拥有水状态。②选鲜类、黑藻类叶:由于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小叶直接制片;实验五经过模拟实验研究膜的透性(必修一P60)1.浸透系统的组成(如图)及条件半透膜:能够是具选择透过性膜的生物膜,也能够是物理性的过滤膜。膜两侧的溶液具浓度差:是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2、注意事项①水分子的搬动方向:可双向搬动,但整体上水分子是从低浓度→高浓度。②达到浸透平衡后,只需存在液面差h,则S1溶液的浓度仍大于S2溶液的浓度。③若S1为10%蔗糖溶液,S2为10%葡萄糖溶液(若都不能够透过半透膜),则水分子由漏斗进烧杯使漏斗液面下降。实验六察看植物细胞的质壁分别和复原(必修一P61)1、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组成浸透系统。2、2、流程3、质壁分别发生的条件:活的植物细胞、大液泡、浓度差4、质壁分其余原因分析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且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的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渐渐分别。5、特别提示1)必定选择有大液泡并有颜色的植物细胞,便于在显微镜下察看。2)若用50%蔗糖溶液做实验,能发生质壁分别但不能够复原,由于细胞过分失水而死亡。3)若用尿素、KNO3等溶液会出现自动复原现象。实验七研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必修一P78)1、酶的高效性——比较过氧化氢在不相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过程分析2)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时必定用新鲜的肝脏作实验资料,若不新鲜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可能在细菌的作用失活。2、酶的专一性该实验研究中的自变量能够是反响物不相同,也但是酶种类不相同;因变量是反响物可否被分解。23、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实验过程分析2)实验注意事项①由于过氧化氢酶受热会分解,所以不能够用过氧化氢为底物。②由于斐林试剂在使用时需加热,所以应用碘液检测因变量。4、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思虑:为什么不能够用淀粉酶为底物研究pH的实验?答:由于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这关于判断淀粉酶可否使得淀粉水解出现搅乱。故不能够使用。实验八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别(必修一P97)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2、分别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相同,进而分别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3、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溶解并提取色素;层析液:分别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中和液泡损坏时释放的有机酸,防备色素分子被损坏。4、分别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黄ab”。【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有关】实验九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必修一P91)1、原理:有氧条件: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无氧条件:C6H12O6→2CH5OH+2CO2+少量能量2、检测:(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污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响,变成灰绿色。实验十察看细胞的有丝分裂(必修一P115)1、资料:洋葱根尖(或葱,蒜)2、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2)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解离液)→漂洗(清水洗3min)→染色(龙胆紫或醋酸洋红)→制片3、察看:(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亲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2)换高倍镜下察看: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量最多。注意问题:

(1)为什么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正确时间是何时?为什么?答:由于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午10时到下午2时;由于此时细胞分裂活跃。(2)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晌为什么要再加一块载玻片?答:解离和压片的目的都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别开来;再加一块载玻片是防备盖玻片被压破。(3)解离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答: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4)为什么要漂洗?答:洗去盐酸便于染色。(5)为什么要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答:由于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亲密。(6)所察看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答:不能够,由于察看时细胞已死亡,只停留在某一时期。(7)察看洋葱表皮细胞可否看到染色体?为什么?答:不能够,由于洋葱表皮细胞不能够再分裂。8)若察看时不能够看到染色体,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答: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没有找各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液过稀;染色时间很短等。实验十一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必修一P110)[模拟研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1、实验原理:用琼脂块模拟细胞,琼脂块中含有酚酞,与NaOH相遇,呈紫红色,可显示物质(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速度。2、结论: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实验十二察看细胞的减数分裂(必修二P21)1、方法步骤:低倍镜察看→高倍镜察看→画图2、讨论:(1)怎样判断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仍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答: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地址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细胞赤道板地址,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对照,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的不相同点是什么?末期呢?答: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细胞赤道板的两侧,末期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该细胞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量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每条染色3体均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全部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的地址。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实验十三低温引诱染色体加倍(必修二P88)1、原理:低温能够控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也不能够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致使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加倍。2、方法步骤:(1)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引诱培养36h。(2)取根尖约,用卡诺氏液中浸泡0.5-1h,固定细胞的形态,再用95%的酒精冲刷2次。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4)察看比较: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量发生改变的细胞。3、讨论: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引诱染色体数量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像之处?答: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引诱染色体数量加倍,其原理都是控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够移向细胞两极,而惹起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加倍。实验十四检查常有的人类遗传病(必修二P91)1、要求:检查的集体足够大;采用集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等】生病人数2、计算公式: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被检查人数×100%实验十五研究植物生长调治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必修三P51)1、常用的生长素近似物:α-萘乙酸(NAA),2,4-D,,苯乙酸(IPA),吲哚丁酸(IBA)2、方法: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办理。沾蘸法: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即可。3、预实验: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仔细的实验。4、控制没关变量:如办理的时间长短应当一致,所用到的植物质料尽可能做到条件相同样。实验十六模拟尿糖的检测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3、结果: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积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积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实验十七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向变化(必修三P68)1、实验原理(1)酵母菌能够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其增加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由于不能够划分活菌与死菌,会致使统计结果偏高】2、注意事项①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记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浸透,节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依据,估计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②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散布,减少误差;③若是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用怎样的举措?答:增加稀释倍数实验十八土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