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评价报告范例_第1页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范例_第2页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范例_第3页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范例_第4页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范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范例

**煤矿是**集团(原**矿务局)所属的一对设计能力600万t/a的大型矿井。**煤矿开采

的主采煤层是6上、6下煤层,(平均8.65m),倾角平缓,瓦斯低,顶底板条件较好。综合

机械化一次采全高技术开采,实现了高产高效并使矿井安全工作得到了保证,杜绝了重大恶

性事故的发生,保持了较高的安全水平。

根据国家煤炭安全监察局的决定,对全国现有煤矿的安全状况进行审查,对条件合格矿

井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要求条件欠缺的矿井进行配套,然后发证。根据国家局的这•要求,

**煤矿委托****安全技术检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对**矿进行“矿井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我

们按照《安全评价导则》规定的内容、方法和步骤进行工作,评价人员和参评专家即按照评

价内容到各矿搜集有关文件、资料、数据;评价人员和参评专家集中整理分析资料,疑问随

时讨论,欠缺随时补充;评价初稿交矿征求意见;现场检查,验证评价结论;

本次评价得到了**矿领导和各部门有关人员的大力主持和帮助,全体参评人员在此表示

衷心地感谢!

1概述

1.1安全现状综合评价的对象及范围

通过对**集团公司**煤矿设施、设备、装置实际情况和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定性、定

量分析其生产过程中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度,对其安全管理状况给予客观的评

价,对存在地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具体范围包括:

1).评价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对确保安全生产的适应性,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

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制度等安全管理相关的内容是否满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

技术标准的要求及其落实执行情况,说明现行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是否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2).评价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系统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明确其是否满足煤矿实现

安全生产的要求;

6).评价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施、设备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

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4).识别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度;

5).评价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明确是否形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系统,对可能的危险、

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1.2安全现状综合评价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7.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6.29);

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1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8.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4.29);

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11.1);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8.15.26);

8)《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6.10.11):

9)《煤矿安全监察条例》(2000.11.7);

10)《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安监管办字[2001169号〉》;

11)《煤矿安全评价导则》(煤安监技装字[2006]114号);

15)《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16)《煤矿局、矿长安全培训考核发证的规定》;

14)《煤矿安全规程》(2000);

1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44);

16)《防洪标准》(GB5020144);

17)《煤矿安全装备基本要求(试行)》;

18)《煤矿(井工、露天)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标准》;

19)《煤矿安全程度评价办法》(鲁煤安发(2002)66号);

20)《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2004.5.17);

21)《**煤矿矿井安全综合评价委托书》(2004.7)。

1.6**煤矿概况

1.6.1矿井一般情况

1)位置:

**煤矿位于**县**镇和**市**镇交界处,北距**市城区15km,南距**县城6km,与**湖

仅有5km之遥。

2)交通:

铁路以井筒位置为中心,东至**铁路**车站16km,由**车站南至**车站82km,北至**

车站19km。从**车站接跪至**煤矿的专用铁路线全长17km,于1965年建成通车。**-**铁路

专用线穿越**井田中部,距井筒位置仅110m。

6)气象:

本井田气象属华北类黄河南区,多季风型过渡性气候。据**市气象局近20年的资料,结

合以往的气象资料叙述如下:

4)风向和风速:

春夏两季多东及东南风,冬季多东北风及西北风,全年则以东南风为最多,春夏是多风

季节。历年平均风速2飞.5m/s,最大风速可达20m/s,多偏北风,常出现在春季。

5)气温:

近20年平均14.0℃,一、二月份最冷,最低75.2℃(1990年2月1日),七月最热,最

高68.9℃(1988年7月7日)。历年最高温度40.9℃(1955年7月),最低-21.8℃(1957年1

月18日)。

6)降雨量:

据**、**县气象站和二级坝水文站资料,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为:851.2mm(1954—1964

年),791.6mm(1959~1962年),751.6mm(1962年);虫1545.8mm(1964笫;励、426.5mm(1968

第。据**矿气象观测资料,建井以来年平均降雨量为:542.6mm(1987^2000^,最大942.8mm

(1998年);最小257.7mm(1988年)。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日最大降雨量289mm(1974

年8月1日)。

7)蒸发量:

近20年年平均蒸发量1554.0mm,年最大蒸发量1761.2mm(1988年),最小蒸发量1688.0mm

(1991年)。

8)气压:

近20年年平均气压1009.7毫巴,最高气压1066.6毫!1(1996年15月17日),最低气压984.8

毫巴(1996年4月26日)、

9)相对湿度:

近20年年平均相对湿度69%,最小相对湿度4%(1988年1月22日)。历年最小相对湿度1%

(1962年6月26日)。平均相对湿度与降雨量成正比关系。

10)积雪:

一般在10月下旬出现初霜,H月中旬初雪。近20年年平均积雪2.5cm,最大积雪6.0cm

(1990年1月61日),最小积雪1cm(1988年10月)。历年最大积雪7.0cm(1974年15月18日)。

11)冻土:

近20年最大冻土深度14.0cm(1988年15月17日),最小冻土深度5cm(1992年)。历年最

大冻土深度60.0cm(1966年2月5日),最早冻结日期10月28日(1966年),最晚冻解日期6

月25日(1970年)。

15)地形、地貌:

滕南矿区地形平坦,地面标高+50、+2m,地形自然坡度为千分之一,为由东北向西南缓

慢下降的滨湖冲积平原,地势低洼,面临群湖。**井田地面标高+48.67~+66.67m,东北高西

南低,井田内没有较大的河流,仅有两条小溪横穿井田。这两条小溪常年有水,水面宽l-5m。

该小溪雨季流量大,雨季一过流量立刻减小。由于第四系隔水层厚度大,溪水对井下生产不

会造成影响。

近年来,经过农田基本建设,大力兴修水利,疏浚河道,沿湖和河流两岸均修筑了防洪

堤坝和排涝设施,本区基本免于洪水威胁。沿村际主要公路段都有排水沟,雨季有水流。由

于受采动影响,井田范围内出现有明显的塌陷区四个,位于南三采区上部,呈椭圆形,常年

积水,积水面积大于10宿,积水深度0-1.5m。由于第四系隔水层厚度大,塌陷区地表积水对

井下生产没有造成影响。

15)水文:

本区河流主要特点,上游宽阔,下游窄小,且分岔较多,雨季和旱季的流量差别甚大,

当雨季水位薄涨,流量突增,旱季水流在漫滩中成潜流方式流动,甚至干枯。区内河流主要

有:**河、**河、**河等。

16)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市、**市、**县地震烈度为7度。

1.6.2地质简况

出露地层与含煤地层:本区地层属华北型沉积,以石炭二叠系为含煤地层。地层系统自

老而新有前寒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置系、侏罗系、第四系。除奥陶系以前的

地层在煤田外围有零星露头外,余皆隐伏于第四系之下,现将石炭二叠系及其上覆、下伏地

层叙述如下:

①第四系(Q)厚61.55~76.40m,平均50.54m。井田内分布东北薄,西南厚。分上下两

组。

上组:顶部0.60~2.85m为覆盖土层,其下为黄色、黄褐色粘土、砂质粘土、砂姜结核砂

质粘土及6—4层砂砾层组成。

下组:由粘土、砂质粘土、含砂姜结核粘土、粘土质砂及砂砾层组成。

②上侏罗统蒙阴组(J6),本区最大残存厚度为656m,根据岩性可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部由灰、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互层、灰绿色细砂岩、青灰色细砂岩与灰色粉砂岩互

层、杂色粘土岩、红及紫灰色粉砂岩夹紫红色细砂岩组成。

下部一般为厚80~190m的砾岩,间夹数层紫红、紫灰色细砂岩、粉砂岩组成。砾岩为紫

红、紫灰、灰绿色,砾石成分以石英砾、灰岩砾为主,砾石磨圆度较好,分选较差,砾径一

般为5~20nlm,胶结物一般为钙质,部分为铁质、泥质胶结,一般是以砾岩覆盖于石盒子组之

匕但在部分块段亦有砂岩与石盒子组地层相接触的。

③二叠系(P)

自上而下有石盒子组和山西组现分述如下:

1

石盒子组(Pl5+P2):最大残存厚度229m。

本组以杂色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粉砂岩为主,间夹灰绿、灰色中粒砂岩及紫灰色中细

粒砂岩,属纯陆相沉积。由于受上侏罗统红色砂岩、砾岩的剥蚀,地层保留极不完整。底部

以一层分选差、矽质胶结、浅灰至灰绿色中粗粒砂岩或含砾砂岩与山西组分界。距底部含砾

砂岩66~72m,一般为60m左右处,含薄煤层厂4层(柴煤),煤厚一般为0.20m左右,位居柴

煤附近的粉砂岩和粘土岩颜色常变深,在粉砂岩内含大羽羊齿、翼羽木等植物化石,柴煤层

位较稳定,可作为含煤地层上部的对比标志。

山西组(Pi1):厚951rl40m,一般为110m左右。

本组与太原组为连续沉积,以第一层灰岩上部之海相泥岩顶面或其相当层位为界,其上

过渡相的砂质沉积物则划归山西组,本组下部为过度相沉积,上部为纯陆相沉积,是本区主

要含煤地层。本组底部以一层具浑浊层理和底栖动物通道的细砂岩与太原组分界。中下部以

浅灰、灰白色厚层状中粒砂岩为主,夹粉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共含煤三层(第

2、6上、6下煤层)。其中6上、6下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上部为杂色泥岩、粉砂质粘土岩,

粉砂岩夹灰色、灰绿色中粒砂岩。

④石炭系(C)石炭系上统自上而下为太原组,本溪组。

太原组(G.):厚149~191m,一般为170m左右,由海陆交互相的泥岩、砂岩、薄层石灰

岩和少量粘土岩组成。含腕足类、纺触虫等动物化石,共含薄煤16层,其中稳定可采者一层

(16煤),局部可采者一层(15下煤),在11层石灰岩中以第三,第十层石灰岩层位稳定,

厚度亦较大,为良好的标志层。

本溪组(Gb):厚68~42m,由杂色泥岩、粘土岩、2~4层石灰岩和少量砂岩组成;顶部

偶含薄煤一层:底部为灰绿色铝土泥岩;下部为青灰、灰绿、紫红等杂色泥岩,夹极不稳定

的第十五层灰岩,质不纯,含黄铁矿结核。中部为8.25~16.80m厚的石灰岩(十四灰)乳白~

灰色,致密质纯,常含灰绿色粘土薄层及粒状黄铁矿,十四灰全区分布普遍,层位稳定,为

本区主要标志之一。上部为杂色泥岩,夹土质粉砂岩及不稳定的第十三层石灰岩,顶部以第

十二层石灰岩与太原组分界,第十二层灰岩为灰色至深灰色,顶部含粘土,呈砾状。

煤层特征:(煤层厚度、结构、强度,倾角,煤质,瓦斯,发火倾向性,煤尘爆炸性等

等)

本井田可采煤层有6上、6下两层,15下、16上两层煤已归为资源量。因此仅对可采煤层

简要叙述如下:

①6上煤层:厚0-7m,一般厚度2.51m左右,倾角2T0°,仅个别部位由于构造影响超

过15°,一般无夹肝,结构较简单,属低灰、低硫-中硫分、低磷、高发热量的气煤。6上煤

为氮气带,CH,、CO2含量较低,为低瓦斯矿井。6上煤为二类自然,发火期6T1个月,最短发

火期46天,煤尘具有爆炸危险。

②6下煤层:厚0-10.01m,一般厚度6.66m左右,倾角2-10°,一般含0-5层夹砰,结构

较复杂,属低灰、低硫-中硫分、低磷、高发热量的气煤。6下煤为氮气带,CH,、CO2含量较

低,为低瓦斯矿井。6下煤为二类自然,发火期6T1个月,最短发火期64天,煤尘具有爆炸

危险。

顶底板岩层特征:(倾角,岩性,结构,胶结物,层理、节理和裂隙发育情况,岩石强

度等等)

①6上煤层:煤层顶板为泥岩、泥质粉砂岩,老顶常为中、细粒砂岩,砂岩抗压强度

干燥状态下平均为60.198Mpa,饱和吸水状态下平均为40.OIMpa:泥岩单向抗压强度干燥状

态下平均为45.449Mpa。属中等冒落-难冒落顶板。节理、裂隙发育,一般为泥质、钙质、硅

质胶结。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厚度2-4m。在第10勘探线以北和大

致以陈楼、**、刘仙庄连线以东范围,由于砂岩增厚导致煤层尖灭,而造成大片无煤区。

②6下煤层:直接顶为砂质泥岩、泥岩互层,厚0.06-5.25m,老顶为中粒砂岩。

有时夹砂、泥岩互层,厚度20-60m,当6上煤尖灭时,可增至50m左右或更大,

其顶板坚固性优于6上煤顶板砂岩。属中等冒落-极难冒落的顶板。底板为砂质

泥岩,向下渐变为粉砂岩,砂岩互层,一般6-5m。其岩石强度同顶板岩石。

1.6.6水文地质

①含水层

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为:6煤顶部砂岩、三灰、十灰;间接充水含水层为:第四系上组

和下组砂砾层、上侏罗统砾岩、二叠系石盒子顶部和底部砂岩、十四灰、奥灰。分述如下:

二叠系山西组6煤顶部砂岩(包括6上、6下煤层顶部砂岩简称6煤顶部),

以灰白色厚层状中粒砂岩为主,泥质胶结,厚7.0~80m,平均厚67m左右,9勘探线以北

厚度较大。

砂岩具裂隙,多为方解石充填,而在断层附近,张裂隙发育,并有小孔洞。据16个漏水

钻孔统计,有8个孔进断层带,有10个孔漏水标高在-250m水平以上,-600~-400m水平仅两孔

漏水,-400m水平以下无漏水孔。本层经抽水试验,控制含水层顶板标高-250m水平以上,单

位涌水量为0.210~0.6981/s.m;-250m水平以下,单位涌水量为0.06641/s.m,如此说明,

在浅部和断层带附近,裂隙发育,利于地下水活动,富水性强。6上煤与6下煤之间的中砂岩,

厚度20m左右,属孔隙、裂隙型含水层,裂隙宽度不均一,一般为610mm。正常地段涌水量

不大,初揭露时般小于GOm'/h;在构造破碎带附近和褶曲轴部往往形成富水带,如6上106

工作面和北翼的-288回风巷,实测涌水量达80m7h。以静储量为主,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

疏干。可以认为,随着矿井开采延伸,矿坑涌水量不仅不会增大,反而逐渐减小。

6煤顶砂是6煤层的顶板,是矿坑水主要水源,但由于该层补给条件不良,地下水循环不

畅,以静储量为主,动储量有限,故易于疏干。

石炭系太原组第三层石灰岩(简称三灰):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质纯,厚5.6~10.27m,

平均厚8m,上距6下煤层平均40m,富水性强,但不均一,属溶洞裂隙承压水。

据本区及邻近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相差很大,大者为4.1661/s.m,小者到几乎不含

水,为0.001791/s.m。**煤矿建井期间井下9个钻孔揭露三灰,有8个孔见水,水量大小不

—,最大者为NOm'/h,最小者为8m7h,相差近24倍。平均25mt7h。

三灰实见裂隙宽度一般为6mm,大者可达50mm,裂隙大都被方解石充填或半充填,裂隙

密度一般2'6条/m,线裂隙率小于1%,有效含水裂隙小于0.5%。该含水层含水不均一性是由

于裂隙溶洞发育不均所致,裂隙、溶洞的发育程度受埋深和构造因素控制。在断层带附近,

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是地下水聚集赋存的地方;一般来说,浅部比深部裂隙发育,富水性也

较强。据本井田与邻近抽水试验结果统计,钻孔平均单位涌水量T00m水平以上为1.06

1/s.m,TOOm水平以下为0.241/s.m,T50~-600m水平0.04191/s.m。含水不均一性是三灰

的主要特点,也是基建生产巷道造成局部突水根源,不可不防。

石炭系太原组第十层灰岩(简称十灰):浅'深灰色石灰岩,致密,厚度6.68、9.40m,

平均厚5.0m,含裂隙承压水。该层见少量裂隙,多充填方解石,基本无漏水现象。钻孔单位

涌水量0.000908'0.01451/s.nio64—19孔连续抽水21小时后,将水抽干。水质为硫酸盐一

一钠型,矿化度6.248~6.572g/l„本层为16煤层直接顶板,是开采16煤层矿坑充水主要水源,

但由于埋藏较深,补给条件不良,含水性弱,在正常情况下对开采影响不大。

②间接充水含水层

第四系(Q)砂砾层:第四系厚61.55~76.40m,平均厚50.54m,东北薄西南厚。据颜色、

岩性及含水性分为上、下组,分界深度26.06、67.40m。

上组(Q上):为黄褐色粘土、砂质粘土、砂砾层组成,平均厚28.89m,一般夹砂层或

砂砾层6层,局部分叉可达5层,平均共厚9.08m。各分层平均厚度自上而下为2.15m、6.09m、

6.82m,其中第6砂层厚度大、层位稳定,全区普遍分布,故作为第四系上、下组对比分界层。

本组砂砾层含粘量低(10~60%),富水性强,局部承压,经混合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1.449

1/s.m,水质类型为重碳酸盐一钙钠型,矿化度为0.615g/l,水质良好。

下组(Q下):为灰绿色,由砂砾质粘土、铁镒质结核粘土、粘土质砂及砂砾层组成。

平均厚21.65m。夹砂层2~6层,平均共厚7.16m。砂层厚度变化大,层位不稳定,相变频繁,

含粘量高,本组经混合抽水,单位涌水量0..006161/s.m,富水性较上组弱,水质为重碳酸、

硫酸盐一钙钠型,矿化度0.686g/l。

上侏罗统砾岩:

该组最大残存厚度656m。砾岩厚度一般80m左右,成分以石英岩、石灰岩砾为主、钙质、

泥质胶结,具溶洞和裂隙,TOOm水平以上发育。钻进中遇裂隙溶洞,冲洗液严重漏失,往

往一漏不返,直至终孔。在第四系直接覆盖于砾岩的地方,漏水普遍,漏水深度多在距其顶

界70m以上的层段。

本井田对砾岩未做抽水试验,但据简易水文资料利临近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2.245

1/s.m)。临近构造带和裂隙带发育的地方,地下水径流条件良好,动水量充沛,富水性强,

个别水位观测孔有吸风现象,水位下降较大,目前水位标高为-60m,属裂隙溶洞承压水。

井田内第四系直接覆盖于砾岩之上,第四系砂层是补给砾岩层水的主要对象。由于断层

作用,使砾岩在多处与煤系含水层直接接触或间距大大缩小,砾岩水是补给煤系含水层的主

要水源。在正常地段砾岩下距6上煤层101.1广614.05m,采煤后冒落裂隙带高度影响不到它,

故对开采没影响。但个别地段,因断层关系,使砾岩与煤层间距缩小,砾岩位于煤层采空区

顶板裂隙高度之内,因此,回采这些地段的煤层,矿坑涌水量可能增大。

二叠系石盒子组顶部砂岩:

该含水层下距6上煤层184m,厚度6.42m,岩性为中砂岩,风化严重,裂隙发育。1981

年5月16日主井筒井深166m处揭露涌水量116mt7h,造成淹井,后经工作面注浆堵水方才通过。

该含水层原地质报告及井筒检查孔均未做抽水试验,是一漏掉的含水层。该含水层与侏罗系

蒙阴组砾岩呈不整合接触,直接接受砾岩水的补给。

二叠系石盒子组底部砂岩:

该组共有三个含水层,岩性为中'中粗粒砂岩,厚度分别为ILOm,8.0m,6.5m,埋藏深

度付井为215.4~267.2m,下距6上煤层51.4m。具观测资料,属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裂隙

宽度一般在610mm,裂隙方位以近东西向为主,角度一般在70°左右,该含水层组钻孔揭露

最大涌水量为45.78m6/h。由于该组下距6上煤层较近,6上、6下煤层回采冒裂带高度一般不

能影响到该含水层,但在个别地段可能影响到该层,会使该层的水泄入回采工作面,应引起

重视。如现井下6下608工作面就是该含水层涌水点,该层涌水量大,持续时间长。该含水层

对矿井安全生产一般不能构成直接突水,但由于断层作用,使该含水层与煤层形成对口接触

或间距大大缩小,使该含水层的水进入工作面造成突水。

石炭系本溪组第十四层石灰岩(简称十四灰):

厚8.25ml6.80m,平均厚11.0m,质纯。含裂隙、岩溶承压水。据邻区抽水结果,单位

涌水量0.0000448~0.1161/s.m,水质为硫酸盐、氯化物一钙钠型,矿化度Q668~4.464g/1。

目前水位标高为-22~-24m。

奥陶系石灰岩(简称奥灰):

青灰、灰白色厚层状石灰岩,浅部裂隙溶洞发育,富水性强,为煤系含水层重要补给水

源。据临近区抽水结果,单位涌水量0.000155」.6151/s.m。水质为硫酸盐、氯化物——钙

钠型,矿化度6.828~4.9g/l。

③隔水层

第四系隔水层:

上组:顶部0.60、2.85m为覆盖土层,其下为黄色、黄褐色粘土、砂质粘土、砂姜结核砂

质粘土。

下组:由粘土、砂质粘土、含砂姜结核粘土组成。上下组粘土层总厚度平均64m。第四

系隔水层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即使受采动影响,地表水也无向下渗透现象。

太原组粘土岩:

三灰至十下灰之间主要由粘土岩与含水微弱的粉砂岩和薄层石灰岩组成,隔水性良好。

其中15下煤层上距三灰50.00m,下距十下灰45.00m,这些隔水层对于下组煤层的开采十分有

利。

本溪组粘土岩:

十二灰至十四灰之间以粘土岩为主,间夹细砂岩,十四灰与奥灰之间为杂色粘土岩、铁

质泥岩、粘土岩、G层粘土岩。对于阻隔奥陶系石灰岩水上升、减少奥灰水对矿井生产安全

的威胁起到重要作用。

④主要充水因素

开采6煤层时充水因素分析

开采6煤层时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6煤层顶板砂岩。因区内侏罗系砂砾岩距煤层间距较

大,砾岩下距6上煤层101.11〜614.05m,采后冒落裂隙带高度影响不到它,正常情况下影响

不大,三灰为主要间接充水含水层,三灰水以静水量为主,动水量有限,已采空区三灰水进

行了疏放,已基本疏干。虽然三灰至6煤层的间距大于底板导水裂隙带深度,但它是井巷工

程中突水主要水源。

开采6上、6下煤层时,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

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公式:

式中:——顶板裂隙带高度,m;

----累计采厚,fflo

开采6上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

6上煤层厚度为0~7m,平均6m,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为0~62.92m,平均44.64m。

开采6下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

6下煤层厚度为0~10.01m,平均4m,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为0、76.28m,平均50.00m。

开采6上、6下煤层时,煤层底板导水裂隙带深度:

h:底板导水裂隙带深度

L:工作面斜长,一般为170m

h为19.04m

由此可知,开采6上、6下煤层时,正常情况下上部间接含水层对煤矿安全生产威胁不大;

三灰水对煤矿安全生产威胁也不大。

开采15下煤层时充水因素分析

开采15下煤层的主要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薄层石灰岩,主要有五灰、八灰及九灰,井田

范围内没有进行专门水文地质工作,其富水性一般情况下较弱。

开采16煤层时充水因素分析

随着煤矿生产不断向深部进行,开采下组煤时,十下石灰岩是直接充水含水层,十四灰

和奥灰是间接充水含水层。十下灰和十四灰富水性弱至中等,奥灰富水性强。奥灰厚度大、

含水丰富、水头压力高,并且十四灰和奥灰间距小,井田内的断层、裂隙发育,两者易发生

水力联系,十四灰和奥灰水将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威胁,成为矿井的主要水害。据邻矿资料,

下组煤采掘遇到导水断层尤其是遇到切断十四灰的导水断层时,常发生底板突水,水势较猛、

峰值大,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威胁。一般情况下,十四灰对16煤层开采的影响,可利用

《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附录五的公式计算16煤层开采时的突水系数来进行评价。突

水系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突水系数,MPa/m;

——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

——底板隔水层厚度,m;

----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厚度,m,

本井田内十四灰含水层水位观测资料(孔),十四灰含水层水位为-26m;开采16煤层时

矿压对隔水底板的破坏深度=19.04m。**井田16煤层可采区底板标高为-656~-659m,在正常

情况下十四灰至16煤层67.4m。根据以上数据资料和公式,可以计算出开采16煤层时的底板

突水系数为0.180-0.646Mpa/m。

由计算结果可知,在正常情况下,16煤层开采时底板隔水层受到矿压破坏后,突水系数

都超过临界突水系数(0.15MPa/m),存在底板突水的危险,故在开采16煤层时,应修改现

有开采设计方案和做好底板水防治工作.

⑤矿井预计涌水量与矿井实际涌水量对比情况

根据《**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采用“大井”法预计,开采-620m水平,矿井总涌水

量626nl"h;开采-450m水平,矿井总涌水量659m"/h。目前矿井实际涌水量在600m,/h左右,

与预计涌水量基本一致。说明随着矿井生产的不断向深部推进,6上、6下煤顶板砂岩涌水量

逐渐趋于稳定,且浅部可能疏干。在正常情况下,-620水平其他采区和-450水平开采时矿井

涌水量不会很大。只有在较大断层附近,由于断层的落差较大,使得下部导水含水层与煤层

对口接触或大大缩小其间距,导致矿井涌水量增大。

⑥矿井涌水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程度

1981年5月21日,主井筒施工至162nl处,由于垂直裂隙发育,导通侏罗系砂砾岩及第四

系下组含水层,造成井筒突水,最大水量116m6/h,严重影响井筒正常施工,最后采取打钻注

浆的方法,控制了出水。

1990年5月9日,6下119回风巷掘进迎头遇到未查明的断层(后命名为F1断层),该断层

落差108米,断层导通了石盒子组底部粗砂岩含水层,造成掘进迎头突水,最大涌水170m'7h,

后该矿调整了开采布置方案。

2001年4月26日,6上608工作面回采期间出现突水,最大涌水量90nll7h,突水原因是工

作面切眼附近有一条落差75米的断层,该断层使石盒子组粗砂岩含水层与煤层间距缩小,工

作面回采后顶板冒落,导通了上覆石盒子组粗砂岩含水层,造成工作面突水,由于工作面为

俯采,工作面材料巷低洼处浮煤积聚,清理困难,回采速度降低,突水给工作面生产造成一

定影响。

1.6.4相邻矿井的开采对本井田的影响

1.6.5生产过程中对原地质资料的验证与修改情况

①1960年以前勘探施工的钻孔质量较差,测井、测斜、封孔资料不齐全,给生产造成一

定的影响;1962年以后施工的钻孔,测井、测斜、封孔资料齐全,按设计要求进行,质量较

好。

②二叠系石盒子组顶部砂岩含水层是井筒揭露的造成淹井的主要含水层,该含水层原地

质报告没有提到。

③矿井总涌水量二水平结果偏小,原地质报告-620m水平涌水量284me/h,-450m水平

涌水量15m'7h,建井时期实测-620m水平为626m/h,现矿井实际-620m水平涌水量600m7h»

-450m水平虽未被揭露,但整个水平仅15m7h,确实值得怀疑。

1.6.6矿井开拓

1)开拓方式。矿井采用中央立井多水平,运输大巷盘区开拓方式,矿井通风方式为中

央分列与一翼对角混合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副井进风,中央风井和南风井回风。

2)水平划分。矿井划分为两个水平:第一水平为-620m,通过水平大巷开拓6下和6上两

层煤。第二水平为-450m,尚未开拓方式待定。

6)主要大巷布置。主要轨道、皮带运输大卷,均布置在-620m水平的6下煤底板岩石中

贯穿井田南北。

4)采区划分。矿井一水平原设计划分11个采区,其中北翼六个,分别为北二、北四、

北六、北八、北十、北十二采区;南翼5个,分别为南一、南三、南五、南七、南九采区;

后来由于井田边界和采区重新划分,北四采区划归北八采区开采,北六采区保留部分块段,

一水平目前只有十个采区。

1.6.7矿井资源量

**煤矿2006年末矿井能利用储量尚剩余8755.1万吨。

1.6.8矿井生产发展情况

**煤矿设计能力600万t/a,**煤矿于1989年6月24日正式投产,截止到2006年底矿井共

生产原煤2474.9万吨,矿井2006年底核定生产能力为240万吨/年,是我国大型“现代化矿

井”之一。综合机械化中厚煤层一次采全高技术在**矿首次试验成功并推广应用,极大的提

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日趋完善,简化了综采工作面

上下两巷的超前支护和维修维护工作量,减少了采煤机在工作面上下两巷处的回头时间,提

高了开机率。以采煤技术工艺改革为主导,带动了煤炭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采煤技术的发

展走上了高产高效的轨道,使**矿达到部级“高产高效”矿井标准。2004年截止到7月底,

生产原煤166.8万吨。

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1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方法和过程

2.1.1危险、有害因素

1)危险、有害因素

确定系统内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分布及其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方式是

安全综合评价的重要环节和基础。

危险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其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

用。所有的危险因素,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有害

的后果,都可归结为存在能量、有害物质;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

用,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和有害物质的泄漏、挥发的结果。因此,存在能量、有物质和

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是危险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

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切产

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有害因素。因此能导致

火灾、爆炸发生的化学物质、运动的物体以及相应的载体等,都属于能量的范畴。例如燃

料油、甲烷是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锅炉、爆炸危险物质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温度和压

力,起吊的货物、高处作业时具有的势能,带电导体上的电能,行驶车辆及高温作业及

各类机械运动部件、工件等所具有的功能,噪声的声能,激光的光能,高温作业及剧烈

放热反应工艺装置的热能,各类辐射能等都是能量。

有害物质是指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物质等。有毒

物质、腐蚀性物质、有害粉尘和窒息性气体等都是有害物质。

2)能量、有害物质失控

能量、有害物质失控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含缺陷)、人员失误、管理缺陷等三个方

面。

(1)设备故障(含缺陷)

故障是指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

在生产过程中故障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故障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故障的发生是一

种随机事件,造成故障发生的原因很复杂(有设计、制造、安装、磨损、疲劳、老化、检

查和维修保养、人员失误、环境、其他系统的影响等);但故障发生的规律是可知的,通过

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可使多数故障在预定期间内得到控制(避免或减少)。

设备发生故障并处于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危害发生的物质条件)、可能的危

险、有害因素主要体现在防护、保险(包括避免发生故障、人员失误时出现事故或危害需

要)、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与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两方面。在煤矿

生产中的大量设备事故中,因设计和制造缺陷而导致的事故占有较大的比例,如自制设

备、擅自修改图纸、改造设备、材质选择不符合要求、铸造和焊接质量低劣,以及管件、

阀门质量不佳等,都会形成事故隐患。

例如,电气设备绝缘损坏造成漏电伤人,或短路引起火灾;短路保护装置失效又造成

变配电系统的破坏;控制系统失灵使操作不当;监测系统失灵便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失准,造

成人员中毒窒息,并引起瓦斯积聚,可能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巨大的伤亡和财产损

失;管道阀门破裂、通风装置故障,使有毒气体侵入作业人员呼吸系统,造成人员中毒;

超载限制或提升限位安全装置失效使钢丝绳断裂、重物坠落;围栏缺陷、安全带及安全网质

量低劣为高处坠落事故提供了条件。

(2)人员失误

人员失误泛指不安全行为(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箧操作程序和方法等

具有危险性的做法)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人员失误,它具有随机性和

偶然性,往往是不可预测的意外行丸影响人员失误的因素很多,但发生人员失误的规律

和失误率通过大量的预测、统计和分析是可以预测的。

不正确态度、技能或知识不足、健康或生理状态不佳和劳动条件(设施条件、工作环境、

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影响等都会造成不安全行为。

我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附录中将不安全行为归纳为操作失误

(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以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存

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

(修理、检查、调整、清扫等)、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忽视使用必须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或用

具、不安全装束、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等16类。

此外,温度、湿度、风雪、照明、视野、噪声、振动、通风换气、色彩等环境因素都

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这些都是发生失控的间接因素。

(6)管理缺陷

安全管理是为保证及时、有效地实现既定的安全目标,是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的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是预防故障和人员失误发生的有效手段。因此,管理

缺陷是影响失控发生的重要因素>管理缺陷通常表现为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

2.1.2系统和辅助系统

根据煤矿的开拓工艺、开采方式、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周边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等特

点,识别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本评价按生产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对危险、

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共分为:

1)采煤生产系统;

2)开拓掘进生产系统;

6)矿井“一通三防”系统;

4)防治水系统;

5)提升系统;

6)运输系统;

7)供电系统;

8)压气系统;

9)安全监测、监控与通讯系统;

10)爆破系统;

11)救护系统;

2.1.6辩识危险、有害因素的原则和方法

1)辩识危险、有害因素的原则

(1)科学性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是分辨、识别、分析确定系统内存在的危险,而并非研究防止

事故发生或控制事故发生的实际措施。它是预测安全状态和事故发生途径的一种手段,这

就要求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必须要有科学的安全理论作指导,使之能真正揭示系统安

全状况、危险及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与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并予以准

确描述,以定性、定量的概念清楚地显示出来,用严密的合乎逻辑的理论予以解释清楚。

(2)系统性

危险、有害因素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对系统进行全面、详细的剖析,

研究系统和系统及子系统之间的相关和约束关系;分清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相关的危

险、有害性。

(6)全面性

-辨识危险、有害因素时不要发生遗漏,以免留下隐患,要从厂址、自然条件、贮存

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特种设备、公用工程、安全管理系统、设

施、制度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辨识:不仅要分析系统正常生产运转、操作中存在的危险、

有害因素,还要分析、辨识系统停止运转、检修、装置受到破坏及操作失误情况下的危险、

有害后果。

(4)预测性

对于危险、有害因素,还要分析其触发事件,亦即危险、有害因素出现的条件或设想

的事故模式。

2)类比推断法

类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作业条件的经验以及安全的统计来类比推断评价对象

的危险因素。它也是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对那些相同的企业,它们在事故类别、伤害

方式、伤害部位、事故概率等方面极其相近,作业环境的监测数据、尘毒浓度等方面也具

有相似性,它们遵守相同的规律,这就说明其危险、有害因素和导致的后果是完全可以类

推的。

因此新建的工程项目可以考虑借鉴现有同类规模和装备水平的同类企业,依此辨识危

险有害因素,具有较高的置信度。

本安全评价采用专家评议法进行类比推断。专家评议法实质上集合了专家的经验、知识

和分析、推理能力,特别是对同类装置进行类比分析、辨识危险、有害因素,是一种较好

的方法。

2.2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安全评价时便于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与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本安全评价采用“参照事故类别”的方法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结合煤矿特点,综合考虑起因物、引

起事故发生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17类:

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

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创引起的夹

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害I、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

(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

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火灾;由内因或外因引起的各种火灾事故。

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

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

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冒顶片帮;顶板岩石(煤体)或岩(煤)壁张裂掉落导致的事故。

透水;充水层含的水或积水突然涌入井下作业地点空间导致的事故。

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事故;

瓦斯爆炸;井下有害气体在适当条件发生的爆炸事故。

煤尘爆炸;开采作业产生的煤尘在适当条件发生的爆炸事故。

锅炉爆炸:在锅炉工作中因质量或使用管理不当发生的爆炸事故。

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

其他伤害,指除上述以外的危险因素,如摔、扭、挫擦、刺、割伤和非机动车碰撞、

扎伤等。

2.6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从其表现形式又可分为固有危险和其他相关危险有害因素、贮运行业危险有害因素

等三大类。

2.6.1固有危险的辨识

固有危险是指物质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客观的要求)所衍生出来的危险性。它一般来

自三:个方面,一是使用、加工、生产出危险的物料;二是uJ■能采用具有危险性的工艺过程;

三是可能采用危险的装置、单元操作。

1)物质危险的辨识:

生产中的原料、材料、半成品、中间产品、副产品以及贮运中的物质分别以气、液、固

态存在。它们在不同的状态下分别具有相对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危险、危害特性,了解并

掌握这些物质固有的危险特性是进行危险辨识、分析、评价的基础。

物质危险的辨识应从其理化性质、稳定性、化学反应活性、燃烧及爆炸特性、毒性及健

康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辨识。

进行物质的危险、有害性辨识与分析时,应从以下6个方面考虑。

(1)危险物料。危险物料主要包括原料、中间产品、产品、废物、事故反应产品、燃

烧产品等,分析时应考虑以下问题:剧毒物质、慢性有毒物质、易燃物质、可燃物质、自燃

性物质等。

(2)物料的性质。物料的性质考虑以下问题:物理性质、剧毒物质的性质及暴露极限、

慢性有毒物质的性质及暴露极限、反应性质、燃烧及爆炸性质(如臼燃温度、爆炸极限等)

等。

(6)危险物料可能导致的危险性。危险物料可能导致的危险性有:急性中毒、火灾、

爆炸、化学性灼伤及腐蚀。

2.6.2生产过程的危险辨识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辨识,防止出现漏项,本安全

评价按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

业环境管理等几方面进行。辨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

1)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

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矿山救护等方面分析、辨识。

2)总平面布置。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

质设施、动力设施、道路、贮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辨识。

6)道路及运输。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

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辨识。

4)建(构)筑物,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

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辨识。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

结构、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进行分析、辨识。

(5)工艺过程

工艺设备、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①设备本身是否能满足工艺的要求:标准设备是否出具有生产资质的专业工厂所生产、

制造;特种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使用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或许可证。

②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附件或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压计、

阻火器、防爆膜等。

③是否具备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如超限报警、故障报警、状态异常报警等。

④是否具备紧急停车的装置。

⑤是否具备检修时不能自动投入,不能自动反向运转的安全装置。

(2)专业设备危险性辨识

专业设备主要看其是否满足煤矿行业或专业提出的安全要求。

(6)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电气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应紧密结合工艺的要求和生产环境的状况来进行,从以

下几方面进行辨识。

①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否属于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是否属于粉尘、潮湿或腐蚀环

境。在这些环境中工作时,对电气设备的相应要求是否满足。

②电气设备是否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特别是防爆电器的防爆等级。

③电气设备是否为国家颁布的淘汰产品。

④用电负荷等级对电力装置的要求。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如不间断电源、冗余装置

等。变配电站等是否符合要求。

⑤电气火花引燃源,电缆接头、电缆沟内电缆敷设(阻火)。

⑥触电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绝缘、电气隔离、屏护、电气安全距离

等是否可靠。

⑦是否根据作业环境和条件选择安全电压,安全电压值和设施是否符合规定。

⑧防静电、防雷击等电气连结措施是否可靠。

⑨管理制度方面的完善程度。

⑩事故状态下的照明,消防、疏散用电及应急措施用电的可靠性。

2.6.6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尘、毒、烟雾、噪声、振动、辐射、温度、湿度、

采光、照明以及光、热辐射等。

毒性物质危害的辨识。工业毒物的危害程度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44-1985)中分为:

I级极度危害;

II级——高度危害;

III级——中度危害;

IV级——轻度危害。

腐蚀性物质的危害辨识。腐蚀性危害包括两个方面:•是对人的化学灼伤。腐蚀性物质

作用于皮肤、眼睛或进入呼吸系统、食道而引起表皮组织破坏,甚至死亡;二是腐蚀性物质

作用于物质表面如设备、管道、容器等而造成腐蚀、损坏。

辐射危害辨识。电离辐射伤害则由a、B、X、Y粒子和中子极高剂量的放射性作用所

造成。

射频辐射危害主要表现为射频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两个方面。

生产性粉尘危害辨识

生产过程中,如果在粉尘作业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及入粉尘,就会引起肺部组织纤维

化、硬化,丧失呼吸功能,导致尘肺病。尘肺病是无法治愈的职业病:粉尘还会引起刺激

性疾病、急性中毒或癌症;爆炸性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爆炸下限浓度)时,遇火源

会发生爆炸。

工业噪声与震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工业噪声可以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功力性噪声和

电磁噪声等三类噪声危害的辨识主妄根据己掌握的机械设备或作业场所的噪声确定噪声源

和声级。

温度、湿度的危险、危害辨识。

温度、湿度危险、危害的辨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了解生产过程的热源、发热量、表明绝热层的有无,表明温度,与操作者的接触距离等

情况;

是否采区了防暑、防冻措施,是否采取了空调措施;

是否采区了通风(包括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换气措施,是否有作业环境温度、湿度的

自动调节、控制;

2.6.4相关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实际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危险往往不是单一的,而且常常有多项危险相关联。因此,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中,不能顾此失彼,遗漏隐患,而应确定不同危险的相关关

系、相关程度和危及的范围。

2.6.5贮运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包括以下方面:

1)爆炸品贮运危险因素辨识;

2)易燃液体与物品贮运危险因素辩识;

6)有毒害品贮运危险辩识。

6安全管理评价

6.1安全管理模式、制度的建立及其执行情况分析

6.1.1安全机构的设置

1)、矿设置安全监察处,负责全矿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安全监察处内部设置的采掘

科,通防科,机运科,安全信息中心,负责收集矿井的安全信息,并将收集的信息反馈到生

产一线。

矿安全监察处人员配备:安监处长1人,副处长3人,主任工程师1人,专职安监员8

6人。

2)、矿生产区队1。个,辅助区队5个,为加强区队管理,各区队都配备了区长,书

记,副区长,技术员,班长,组长,安全网员,哨兵,岗员,共同抓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

理工作。

3)、规范完善四个安全保障网络,各负其则,推进安全管理向深层次,高效能,高境

界转变。

(1)安全管理网络。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把手”工程,不断完善由主管矿长

负总责的安全决策和管理体系,从矿长到各线线长,到分管科塞,到区队,到班组,到岗位,

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切实形成决策、控制,执行三位一体,上下连动,高效运作

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安全压力的有效传递。

(2)安全宣教网络。全年坚持一安全宣教“十三法"活动和”五个一“安全教育工程

为主线,不断完善由矿党委书记负总责的安全宣教体系。从党委书记到分管矿领导。到政工

科室,到总支、支部,充分发挥安全宣教职能,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各类行之有效的安全宣教

活动,合力按照《关于安全质量教育“十三法”的实施意见》大力倡树“我要安全,安全为

我”核心安全理念,不断增强全员对安全理念的理解和认同,真正使之成为建设安全系统工

程强有力的信念支撑和行动指南,以安全理念的不断提升逐步引导和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

全力打造具有我矿特色的安全文化。不断强化全员业务技术素质培训,持续抓好“传、帮、

带”,“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提高安全操作技能。

(6)技术管理网络。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强化技术管理,不断完善由矿总工程师

负总责的技术管理体系,从矿总工程师到副总工程师,到安全生产科室,到区队技术员,到

技术工人,全面落实安全技术责任制和各项技术规范、规定,严格规程措施编制,审批和学

习关和制度,努力建立一支技术过硬,工作高效的高素质技术队伍,为我矿安全生产提供强

有力技术保障。

(4)安全检查网络。持续开展安监队伍整顿,不断完善由安监处长负总责的安全监察

体系,从安监处长到副处长,到分口检查科室,到安监员,严格落实绩效动态考核和淘汰调

离制度,强化安全监察职能转变,实行区域联责,挂钩考核和全员安全质量风险抵押,切实

增强工作责任心。确保安全生产过程监控到位,提高安全监督检查效能,真正树立安全监督

检查的权威形象。

4)、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图纸:

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井下运输系统

图,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排水、防尘、防水管路系统图。井下通风系统图。

5)、矿依法提取和使用煤矿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编制安全技术发展规划和安全技

术措施计划。2004年对所有从业和特殊工种从全部列入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

6)、矿井编制2004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7)、入井人员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井口设专人负责入井检身制度,严

禁违章人员入井。

8)、安全教育培训

矿设置了教育培训中心,负责全矿职工的安全培训工作,安监处负责对全矿的职工安全

培训工作进行全面监督。2004年初,教育培训中心对全矿职工在岗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根据调查摸底制定全年培训计划,以矿行政2004年8号文下发各单位。1—7月份矿举

办安全培训班六期,职工人数1176人,培训特殊工种366人,对新入矿工人培训15

0人,进行了上岗前的培训。

9)培训效果评价:通过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使受训职工掌握了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提高了技能,提高了职工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的自觉性,职工的业务素

质均有提高,增强职工自主保安的意识,使职工“三违”现象减少,机械故障降低,对全矿

的安全生产起到了保证作用,全矿实现安全生产400多天。

6.1.2安全生产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为了落实各岗位职工的安全生产行为和责任,**煤矿“双基”办组织编制了《**矿安全

生产岗位手册》,全书分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技术部门安全生产责任任制、党群部门

安全生产责任制、行政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井下生产辅助区队安全生产责任制、地面单位

安全生产责任制、非煤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通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涵盖了全矿各单

位、部门和各岗位,对各类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逐一做了明确的规定,形成了纵到底、

横到边的安全责任体系,规范了全矿职工的安全生产行为,并作为安全目标管理考核的依据。

其主要内容如下:

(1)领导干部安全责任制度:包括总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副职以上领导干部,对

上到矿长、矿党委书记的各级领导岗位的安全责任作了明确规定;

(2)部门安全责任制度:对安监、调度、生产技术、机电、综机管理、地测、企管等7

个主要生产科(室)的安全工作、安全责任作了明确规定;

(6)行政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对行政办公室、工资、财务、审计、市场办、非煤、

煤质运销、供应、物业、车队等的安全工作,安全责任作了明确规定;

此外,还有党群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井下生产辅助区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