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师大环境学习题集及答案_第1页
安师大环境学习题集及答案_第2页
安师大环境学习题集及答案_第3页
安师大环境学习题集及答案_第4页
安师大环境学习题集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学习题集

目录l、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环境保护?……………12、什么是聚落环境?…………13、城市化对环境有什么影响?………………14、什么是全球环境?……………25、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26、为什么说人口激增也是全球环境问题?……………………27、什么是环境要素?…………38、环境要素有哪些特点?………………………39、环境问题指的是什么?………………………3l0、什么是环境效应?…………4ll、为什么要重视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4l2、怎样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5l3、怎样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5l4、什么是土壤和土壤污染?…………………5l5、为什么说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616、怎样认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617、我国环境保护的工作方针是什么?……………………618、我国环境保护奋斗目标与战略方针是什么?……………6l9、哪一天是世界环境日,怎么来的?………720、环境质量标准与环境质量参数有何不同?………………72l、环境标准怎样分类?其制定依据是什么?………………72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怎样分级,环境空气质量区怎样划分?……………723、什么是总量排放标准?……………………824、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什么?…………825、一氧化碳有何毒性?………………………826、二氧化硫有什么危害?……………………827、二硫化碳对人体有害吗?…………………928、石油(包括煤油、汽油)类怎样污染环境?…………………929、苯有何毒性?………………930、甲苯有何致毒作用呢?……………………103l、甲醛是刺激性毒物吗?……………………1032、甲基汞对人体有何危害?…………………1033、光气是剧毒性气体吗?……………………1034、沥青和沥青烟怎样危害人体健康?………1135、放射性废物对人体有何危害?……………1136、为什么说3,4苯并芘是致癌物质?……………………1137、苯胺怎样危害人体的健康?………………1238、氟化物怎样引起人体中毒?………………1239、氨有什么危害?……………12

40、臭氧有何作用与危害?………………1341、氧化氮有什么危害?………………1342、砷化物对人体和环境有什么影响?………………1343、为什么说铅是累积性毒物?…………1444、铍的毒性是什么?……………………1445、酚有何毒害作用?……………………1446、铬对人体有何危害,对生物有何影响?……………1547、铜对动、植物有何危害?……………1548、萘胺是致癌物质吗?……………………1549、锌有何毒性?……………1650、硫化氢是刺激性毒物吗?………………1651、为什么说氰化物是剧毒物质?…………1652、氯气对人体有什么危害?………………1753、氯苯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1754、硝基苯是剧毒物质吗?……………………1755、镍有何毒性与危害?……………………1756、镉对人体和环境有何危害?………………1857、为什么说黄曲霉毒素是致癌物质?………1858、飘尘对人体和环境有何影响?……………1859、多环芳烃对人体和动植物有何危害?……………………1960、噪声会对建筑物有影响吗?………………1961、什么是水资源,地球上水资源是怎么样分布的?………1962、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什么?………………2063、什么是水污染,常见的污染物有哪些?…………………2064、水污染是怎样危害人体健康的?…………2065、水污染的主要途径是什么?………………2066、什么是海洋污染,它有哪些主要污染源?………………2167、海洋污染有何特点?……………………2168、什么是富营养化?什么是营养化废水?……………………2169、怎么样防止富营养化?……………………2170、什么是重金属污染,其特点是什么?……………………2l71、重金属废水来源及其处理原则是什么?…………………2272、防治水体污染的主要措施是什么?………2273、什么是正常的空气成分?…………………2274、什么叫大气污染?…………2275、大气污染物有哪些来源?…………………2276、大气污染源产生哪些颗粒状污染物,它们怎么样命名的?……………2377、什么是大气热污染?………………………2378、如何减少大气热污染?……………………2479、什么叫放射性污染?………………………2480、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481、什么是大气自净能力?……………………2582、怎么样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2583、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包括哪些内容?………2684、什么是固体废物?………………2685、固体废弃物对环境有哪些危害?………………2686、对固体废物有哪些基本处理方法?……………2787、固体废物可以再资源化吗?……………………2788、噪声对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2889、工业噪声主要有哪些?……………2890、什么是声屏障?……………………2891、阻尼减振是怎么回事?……………2892、什么是吸声处理?…………………2893、什么是吸声材料?…………………2994、什么是消声器?……………………2995、绿化植物有哪些净化空气的作用?………………2996、绿化植物为何能减弱噪声?………2997、绿化植物可以净化污水吗?………2998、绿化植物是怎么样起监测环境污染作用的?………3099、什么是清洁生产?……………………30l00、什么是绿色产品?………………30环境学习题集l、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环境保护?

广义地说,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和。通常,可以按照环境的主题、范围、对象等进行分类。按照环境主题来分,环境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其它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看作环境的对象。按照环境的范围来分,则可分为空间环境、车间环境、生活区环境、城市环境、乡村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等。

按照环境对象分,可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又分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地质环境等。社会环境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中,为了不断提高人类物质文化生活而创造出来的环境。

环境法规中指的环境,往往把应当保护的环境要素或对象称为环境。我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本法所指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称,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所谓环境保护,就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保质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健康地发展,使环境更好地适应人类的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生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2、什么是聚落环境?

聚落是人类聚居活动的场所,它是社会环境的一种类型。

聚落环境不是自然形成的环境。它是人类为了保护自己、征服自然,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的产物。人类为了把自己的活动范围从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扩展到条件较恶劣的地方,逐渐学会了修建房舍和其它保护措施,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聚落环境。随着聚落环境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越来越方便、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但与此同时,由于人口密集,人类活动频繁,也会造成局部环境的污染。

聚落环境根据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城市环境等。院落环境是由一些功能不同的建筑物和与其联系在一起的场院组成的基本环境单元,它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自己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因地制宜创造出来的环境。院落环境的主要污染来自生活的“三废”。

村落环境是农业人口聚居场所的环境。村落的类型既带有丰富的发展民族色彩,又受到自然条件不同以及农、林、牧、渔等农业活动的种类、规模和现代化程度不同的影响。因此,不论是从结构、形态、规模上,还是从功能上来看,都是多种多样的。村落环境的主要污染来源于农业污染及生活污染源。

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聚居场所环境。城市是随着私有制及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场所,它拥有工业、建筑、交通、通讯、文化娱乐设施和其它服务行业,为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创造了便利、舒适的条件。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来自工厂排污、交通噪声以及人口密集而造成的不利因素。3、城市化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人类聚落环境的城市化,会给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物环境等带来重大的影响。

(1)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改变了下垫面的组成和性质,用人工表面代替了土壤和草地等自然地面,从而改变了地面层的热交换和地面的粗糙度,导致大气的物理状况受到影响。

城市需要消耗大量的热源,并释放出很多热能,某些大城市的大气环境所接受的这种人为的热能,接近甚至超过所接受的太阳和天空辐射能,使城市的气温比周围农村高。城市排出的大量各种气体和颗粒物,会显著地改变城市的大气组成。这种排放不仅会使城市云量、雾量和降雨量也都增高。

(2)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增加了房屋和道路等不透水面积及排水设施,使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足够的补给,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循环。城市化还带来耗水量增加,导致水源枯竭,供水紧张。随着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多,生活排泄物和工业废水对水质的污染也日益严重。(3)城市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物环境的组成结构。昔日的绿地变成了街道和建筑物,各种动物在城市中绝迹或减少,从而使生态系统失调,影响到碳、氧等物质的循环。(4)城市化对环境的其他影响。城市化还会带来噪声与振动等物理污染以及交通阻塞、住房拥挤和供应紧张等一系列威胁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问题。

4、什么是全球环境?

全球环境也称地球环境,它是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的场所,同时,也是不断受到人类改造的空间。全球环境范围包括大气圈中的对流层的全部和平流层的下部,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和岩石圈的表层。人类和各种生物在地球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繁衍生息的。近年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急剧增大,致使地球的某些圈层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使人类和生物界都遭到危害或受到潜在的威胁。这种状况,迫使人类不得不从整个地球去考虑和解决这些全球都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环境的概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在环境科学中,全球的含义包括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具有全球性的某些环境要素和环境结构的改变状况,以及这种状况以及对全球生命系统的危害和影响趋势。目前,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里巳出现了不少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臭氧层的削弱、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海洋的污染、生态系统失调和人口的激增等。

5、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目前,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臭氧层的削弱和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因而使大气环境受到影响。(1)臭氧层的削弱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地球表面包围着的大气圈,不断地向人类以及植物提供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氧。同时,这个大气圈还是地球上生命物质的保护层。在大气圈的对流层顶部和平流层中形成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有害于生命机体的紫外辐射,从而可以保护地球上生命物质的生存和发展。但是,近年来,由于在平流层中飞行的超音速飞机数量大大增加,飞机排出的硝酸盐和硫酸盐能同臭氧化合,消耗了大气中含量不多的臭氧,从而减弱了臭氧层对地球上生物的保护作用。

(2)

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流层中二氧化碳,可以阻止地面是长波辐射的散失,对大气起着增热和保温作用。目前,全世界燃烧存在物燃料的数量急剧增加,使赶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随之激增。而大气圈的能量平衡比较脆弱,气温的微量变化,就有可能造成全球性巨大变化。例如,全球平均气温降低2度以上,就有可能形成一个新的冰川时期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度以上,则将会使地球上现有的冰川全部融化,汇入大海,使海平面上升,大片陆地被海水吞噬。

6、为什么说人口激增也是全球环境问题?

世界人口在1650年时大约为5亿,当时虽然人口的出生率高,但死亡率也很高,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岁。因此,人口的年增长率不到0.3%,人口增长一倍的时间为250年。但是到了1970年,世界人口就增加到了36亿,人的平均寿命上升到53岁,人口增长率达到2.1%,人口增长一倍的时间缩短了,只用了34年。到2000年,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0亿,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可达到89亿。近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也在大幅度提高,从而使每个人需要和消耗的能源、资源以及产生的废物和这些废物对环境的污染都在急剧地增加。在这种状况下,人口的激增,必然会引起的能源和资源的更大幅度的猛增,并使环境污染也更加严重,这就造成了一个要求全人类必须共同采取措施来妥善解决的全球环境问题。

7、什么是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因素。人们一般把环境要素分为自然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两大类。通常指的环境要素是自然环境要素。环境要素包括水、大气、岩石、生物、阳光和土壤等。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的结构单元,环境的结构单元又组成环境整体或环境系统。如水组成水体,全部水体总称为水圈。大气组成大气层,全部大气层总称大气圈;由土壤构成农田、草地和林地等,由岩石构成岩体,全部岩石和土壤构成的固体壳层称为岩石圈;由生物体组成生物群落,全部生物群落集称为生物圈。阳光提供辐射能为其他要素所吸收。各个环境要素之间可以相互利用,并因此而发生演变,其动力主要是依靠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所产生的内生能,以及太阳辐射能为主的外来能。

8、环境要素有哪些特点?环境要素具有一些重要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制约着各个环境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基本关系,而且还是认识环境、评价环境、改造环境的基本依据。这些特点主要有:

(1)最小限制律。这个规律是19世纪德国化学家李比希(Liebig)提出的,并为20世纪初英国科学家布莱克曼(Blackman)进一步发展而使之完善的。最小限制律认为整个环境的质量,不能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况去决定,而是受环境诸要素中处于最劣状态的那个环境要素所控制。根据这个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进环境质量时,就应该首先对环境诸要素的优劣状态进行数值分类,按照由劣到优的顺序,依次改造每个要素,从而使整个环境的质量得到显著的改善。(2)等值性。等值性同最小限制律有着密切的联系。各个环境要素对于环境质量的限制作用,无论任何一个要素本身在规模上或数量上有什么差异,只要它们是处于最劣状态时就具有等值性。(3)环境整体性在于环境诸要素的个体之和。即一个环境的性质并不等于组成这个环境的各个要素性质的叠加之和,这是因为环境诸要素组成一个环境时,必然会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质的变化。(4)环境诸要素具有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和互相制约的特点。虽然在地球演化史上,各个环境要素还是同时出现的,但是,每一个新的要素的产生,都会给环境整体带来很大的影响,体现出环境诸要素的上述特点。而这些特点是通过能量流在各个要素之间的传递,或以能量形式在各个要素之间的转换来实现的。

9、环境问题指的是什么?所谓环境问题,一般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而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又对人类活动和健康产生的影响问题。人类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要受到环境的反作用,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体系。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改造与反作用的协调发展中不断取得进步的。但是,人类在改造环境时,也会产生一些相应的消极作用,即不同程度地污染和破坏环境,这时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就是一种“报复”行为,由此造成人为的环境问题。这种环境问题会长期存在的,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必将大规模地深入地去改造环境,还会引起更复杂的新的环境问题。因此,人类必须认真对待并且妥善地解决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是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为了有效地实现这种调节,应该具备下列条件:

(1)掌握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研究探索环境变化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预测人类社会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尽可能避免因污染和破坏环境而遭到环境的报复。

(2)要以环境制约生产,运用自然规律来改造环境:

(3)社会主义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经济规律,是实现这种调节的有利前提,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有计划地安排社会生产力,能够使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协调起来;

(4)要提高人类对环境价值的认识,使千百万人协调动作,为实现这种调节进行系统的自觉的努力。

l0、什么是环境效应?环境效应是在环境诸要素综合影响下,物质之间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所产生的环境效果。环境效应一般可以分为自然效应和人为效应。环境效应按其产生的机理还可分为环境生物效应,环境化学效应和环境物理效应。自然环境效应是以地能和太阳能为主要动力来源,环境中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环境效果;人为环境效应则是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和生态变异的效果。这两种环境效应都伴随有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效应。环境生物效应是环境诸要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化的效果。这种效应的许多例子是大家所熟悉的,如现代大型水利工程,使鱼、虾、蟹等水生生物的繁殖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泊和海洋,也会使鱼贝类水生生物受到严重危害。还有,对森林的滥砍滥伐,不仅会造成水土流失、增加干旱、风沙等灾害,从而使农业减产、城市受害,而且还会使鸟类的栖息地缩减,影响鸟类繁衍,增多害虫等。环境化学效应是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环境效果。环境化学效应也有大家比较了解的例子。如环境的酸化和环境的盐碱化等。环境酸化主要是酸雨造成的地面的水体和土壤的酸度增大,使农业和渔业减产。环境盐碱化主要是由于大量的可溶性盐、碱类物质在水体和土壤中每项积累而造成的,这种效应能使农作物因生长受阻而造成减产,还会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的质量降低。环境物理效应是物理作用引起的环境效果,如噪声、振动、地面下沉等。噪声与振动主要是由于工矿企业的机器和交通道路的车辆造成的。噪声与振动不仅会干扰人的思维活动和工作效率,而且还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另外,地处平原的大城市,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就会引起地面下沉。环境效应与人和生物的生存及发展关系密切。因此,人类应该高度重视研究这些效应的机理及其过程。

1l、为什么要重视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土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的根本生产资料,是矿物质的储存所,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场所以及野生动物和家畜等的栖息所。总之,土地是陆地上一切可更新的资源都赖以存在或繁衍的场所,因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成为各种可更新的资源的保护中心。在农业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是核心,中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离开了土地资源,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有了土地资源,不能合理利用或保护不好,农业生产也不能很好地进行。例如,一片土地,由于没有予以合理的利用和必要的保护,在人类生产活动作用下,加速和扩大了自然因素作用所引起的土壤侵蚀,从而破坏了土壤肥力,危害农业生产。土壤侵蚀还会使大量泥沙流入河川,造成水库淤积、河道阻塞。由此而引起下游沿岸泛滥成灾,冲毁大片耕地,使土地资源受到严重损失。又如,人类的灌溉活动对干旱和半干旱的土地,可以达到改良盐碱土的作用,但是,如果用灌水量大或水质不好等不合理的方法进行灌溉,就可能导致潜水位提高,引起土壤盐碱化。这类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农业措施而发生的盐碱化,称为次生盐碱化。次生盐碱化问题是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应该予以重视。12、怎样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是一种可更新资源,在利用生物资源时,应该注意保护它,使其能够增殖、繁衍,以满足人类对它继续利用的要求。对于生物资源的和保护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地球上有1/5以上的地面为森林所覆盖,森林是由于乔木或灌木组成的绿色植物群体,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质水土、防风固沙,保障农牧业的发展;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阻滞粉尘、吸收有毒气体,防止空气污染,对于保护和美化环境,增强人民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合理利用和注意保护森林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2)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野生动植物是指非人工驯养、种植的动植物。野生动植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上十分需要的宝贵资源,几乎所有的野生动植物都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所利用。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不利,野生动植物的灭绝速度越来越快。目前,全世界已约有110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灭绝,约有25000多种植物和1000多种脊椎动物濒临灭绝的危险。因此,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是保护生物资源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3)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而特意划出来的一定的区域。自然保护区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是动植物种的天然存库,它对于保护、恢复、发展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13、怎样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指能够从中提取有用元素或金属的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某处聚集起来,并具有开采价值的资源。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这种资源是一种不可更新的资源,由于地质过程进行得缓慢,因此,消耗掉的矿产资源是无法补偿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地向前发展,人类正在迅速地消耗着各地质年代逐渐储藏起来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必然会使人类面临资源逐渐减少以致枯竭的威胁。因此,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问题就日益显得更加重要。

矿产资源按照用途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金属矿产。金属矿产是指经过冶炼、加工可以从中提取金属元素的矿产。

(2)非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是指经过中以人中提取非金属原料的矿产。

(3)燃料矿产。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以及核燃料铀、钍等都属于燃料矿产。

人类每年开发的矿产资源的数量是非常大的。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与加工,对环境和人体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如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对大气的污染以及辐射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造成与开采、加工有关的职业病等等。因此,在开发矿产资源时应该注意保护环境和工人,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现在,人类已经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根据某一资源的分布以及其用量或消耗速度来预告它的耗竭时间。因此,人类对矿产资源应该努力做到有效地利用,并不断提高物质的再循环利用率,从而达到延缓矿产资源耗竭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因减少采矿、冶炼和加工过程而减少对环境及人体的破坏与危害。

14、什么是土壤和土壤污染?

土壤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地球上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随着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土壤也相应形成。土壤由矿物质、有机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和土壤微生物)、水分和空气组成。所以,土壤组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土壤是物质的分解者(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的栖息场所,是物质循环的主要环节。从环境污染的观点看,土壤既是污染的场所,也是缓和减少污染的场所。从环境工程角度看,防治土壤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超出土壤自净能力,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发生改变。土壤污染危害农作物生长,使农产品有毒物质含量增高,影响人体健康。

l5、为什么说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国策是立国、治国之策。只有那些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决定性影响的策略,都能上升为国策。保护环境就具有这样的性质,国家把环境保护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1)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大气、水、土地、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等自然环境,缺少哪一方面,人类将难以生存,并对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环境保护又是带有长期性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面积较大。但耕地较少,草地、森林也较少。如果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将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所以,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对工业生产来说也很重要,如果水体破坏、污染严重,工业也难以得到迅速发展。环境好坏还直接影响到当代和健康子孙后代的健康,制约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

(3)环境保护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一个带决定性影响的问题。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的目的在于造福人民。因此,我们要把环境保护事业同两个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同奋斗目标联系起来,做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既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使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使全国环境状况同社会发展相适应。

16、怎样认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依存关系。发展经济难免带来环境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需要付出一定的财力和物力,这是相互制约的一面。另一方面,保护环境本质上就是保护资源,保护生产力,促进能源和资源的节约,这都是有助于经济的增长和效益的提高;反过来,经济的发展又为环境保护提供物质条件和技术基础,这是相辅相成的一面。由此可见,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处理得好,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处理不当,则会相互影响,彼此阻碍。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保障广大人民利益的。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根本目的教师为人民造福。所以,在现代建设中,必须处理好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把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解决在生产建设的过程之中,使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

17、我国环境保护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这条方针是1972年中国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在1973年举行的中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得到了确认,并写入了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这条方针指明了环境保护是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国家的、地方的和部门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做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安排工业、农业、城乡经济建设时,必须充分注意对环境的影响,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注意预防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对工业、农业、人民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要开展利用,做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依靠人民群众保护环境,组织与发动各部门、各企业治理污染,把环境保护事业作为全国人民的事业,以达到“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之目的。

18、我国环境保护奋斗目标与战略方针是什么?我国环境保护到本世纪末的奋斗目标是“力争全国环境污染基本得到解决,自然生态基本达到良性循环,城乡生产生活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全国环境状况基本上能够同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相适应”。

我国环境保护的战略方针是:

(1)实行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既要经济效益,又要环境效益。

(2)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避免重蹈一些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一条积极的,也是花钱少、收效大的途径。

(3)开展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营业排放物的资源化,实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4)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控制污染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这是防治污染、改善环境的重要方面。

(5)注意全面规划和合理布局。通过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充分利用自然净化能力的合理布局来控制污染和破坏。

19、哪一天是世界环境日,怎么来的?

世界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并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关注。为此,联合国于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共商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对策。会议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

”。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一个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其中包括109项具体建设,还通过了一个《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规定了关于人类对全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的共同原则。我国派代表参加了斯德哥尔摩会议,并参与了《宣言》的起草工作,还在会上阐明了中国政府关于环境问题的观点,提出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32字方针,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1972年10月,联合国大会第27届会议审议通过了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建议,决定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每年的6月5日这一天世界各地将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这就是“世界环境日”的来历。

20、环境质量标准与环境质量参数有何不同?环境质量标准是国家为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存环境,对污染物容许含量所做的规定。环境质量参数是环境中污染物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等所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环境质量基准和环境质量标准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环境质量基准是由污染物同特定对象(人和其他生物等)之间的剂量与反应关系确定的,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人为的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环境质量标准是以环境质量为基准,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经过综合分析制定的,由国家管理机关颁布,一般具有法律强制性。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污染物容许剂量或浓度原则上应小于或等于相应的基准值。环境质量标准体现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是环境规划、环境管理和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

2l、环境标准怎样分类?其制定依据是什么?目前环境标准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可按标准用途、适用范围等分类。按标准用途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方法标准按标准的适用范围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按污染介质和被污染对象分为水质控制标准、大气控制标准、噪声控制标准、废渣控制标准及土壤控制标准等。制定环境标准主要依据是:(1)以环境质量基准、环境容量和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所获得的资料为依据;(2)以区域的环境特点和不同地区污染源的构成及其分布、密度等因素为依据;(3)以能够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效果为依据。

2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怎样分级,环境空气质量区怎样划分?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一级标准是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二级标准是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三级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全国各地区,要根据地理、气候、生态、政治、经济和大气污染程度,划分成环境空气质量区。环境空气质量区分为三类。一类区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二类区为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等。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一类区由国家确定,二、三类区以及适用区域的地带范围由当地人民政府划定。一类区一般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一般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一般执行三级标准。三级标准为任何环境空气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

23、什么是总量排放标准?总量排放标准也叫总量控制标准,是国外最近实行的一种环境标准。由于污染物排放只规定了各种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容许浓度标准,而没有规定环境中污染物数量,也没有考虑环境净化和容纳的能力,这样在污染源集中的城市和工矿区,尽管各个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但由于污染物排放总量过大,仍然会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因此,采用总量控制法,即把各个污染源某一环境的污染物总量限制在一定的数量之内,如果一个地区的污染源很多,而允许排放量以不能改变,那么每个企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数量就得减少,这就必须提高原来的排放标准。总量排放标准可以保证在工业企业很多的地区仍能控制环境污染。

24、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什么?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本原则是:(1)尽量满足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2)必须考虑所规定的允许排放量在控制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3)必须考虑污染源所在地区的环境条件和区域范围内污染源的分布和特点等。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方法有:(1)按照污染物扩散规律来制定,推算污染源排出口的容许排放量:(2)按照生产水平和技术、经济上可达到的污染物控制能力来制定;(3)按照环境质量标准要求,计算区域范围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确定各个污染源分摊率,从而确定它们的容许排放量。

25、一氧化碳有何毒性?一氧化碳是大气中觉的污染物之一,俗称煤气,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气体,有剧毒,气体密度为0.967公斤/立方米,熔点-199度,沸点-191度,微溶于水,不易被液化和固化。

一氧化碳主要来源是含碳物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空气中一氧化碳量达3亿6千万吨以上,占总毒气量1/3以上。工业炉窑、炉灶以及内燃机、汽车废气等是一氧化碳的主要污染源。其中汽车排出的一氧化碳占55%。

一氧化碳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的。一氧化碳在12.5mg/m3时对人可引起慢性中毒;在3705mg/m3时人在4—6小时内中毒:125mg/m3时人立即头痛、恶心;在150mg/m3时人1小时内中毒;12500mg/m3时人立即死亡。浓度低于125mg/m3时对农作物影响不大。

一氧化碳轻度中毒,有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甚至会出现短暂的昏厥。中度中毒除轻度中毒症状加重外,并有昏迷或虚脱的现象发生,皮肤和粘膜呈樱桃红色。严重中毒可发生突然昏倒,昏迷或持续数小时,甚至几昼夜。常并发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紊乱或传导阻滞、高热或惊厥,以至死亡。急性中毒幸免于死亡者,尚有患者留有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26、二氧化硫有什么危害?二氧化硫又名亚硫酸酐,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为1.4337kg/m3,熔点-76.2℃,沸点为-10℃,易溶于水。在催化剂作用下,易被氧化为三氧化硫,遇水即可变成硫酸。大气中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金属矿的冶炼,含硫煤和石油的燃烧所排放的废气。据估算,全世界每年排放二氧化硫量已达到1.5亿吨,占总毒气量的1/4。二氧化硫是大气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英国伦敦、比利时的缪斯河谷和美国多诺拉等城镇大气污染中毒事件,皆与二氧化硫污染有关。一般来说,当大气中二氧化硫质量浓度达到1.4mg/m3时,对人体已有潜在的危害;质量浓度在0.3mg/m3时,可损坏农作物,二氧化硫对人的呼吸器官和眼膜上具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可发生喉头水肿和支气管炎。长期吸入二氧化硫会发生慢性中毒,不仅使呼吸道疾病加重,而且对肝、肾、心脏都有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硫对植物、动物和建筑物都有危害,特别是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经阳光照射以及某些金属粉尘(如工业烟尘中氧化铁)的催化作用,很容易氧化成三氧化硫,与空气中水蒸汽结合即成硫酸雾,严重腐蚀金属缺口及建筑物,并使土壤和江河湖泊日趋酸化。防治二氧化硫的主要措施是从烟道气中脱硫,原煤和石油脱硫。

27、二硫化碳对人体有害吗?二硫化碳纯品为无色、有折光、易燃、无异味。戒严为黄色,且有极难闻的气味,液态密度为1.26g/cm3,沸点为46.3℃,熔点为-108.6℃,具有极易挥发性,其蒸汽比空气重1.6倍,易燃有毒,在空气中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几乎不溶于水,但可溶于苛性钠及硫化碱的溶液,能与醇、醚、苯、氯仿、四氯化碳及油脂等混溶。二硫化碳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工业是用途很广,对金属及木材均有腐蚀作用,帮在制造与使用过程中常因设备腐蚀而造成跑、冒、滴、漏,导致环境的污染与中毒事故。二硫化碳可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侵入人体,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毒物,能抑制酶的活性,影响脂蛋白代谢,造成心血管疾病。长期接触低浓度的二硫化碳可引起慢性中毒,产生迟钝、失眠、记忆力衰退、多发性神经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短时间接触高浓度的二硫化碳蒸汽可引起急性中毒。轻者出现意识丧失,瞳孔反映消失,甚至死亡。据报导,车间二硫化碳质量浓度在54mg/m3时,慢性吸入6年后中枢神经系统变化,质量浓度在300—900mg/m3时,吸入数日至数周即可中毒,质量浓度在1000—2000mg/m3时,吸入数小时即可引起头痛,反应迟钝:在2500mg/m3时,立即发生头痛;在3500mg/m3时,半小时内就引起严重症状,并有意识丧失。

28、石油(包括煤油、汽油)类怎样污染环境?是一种深褐色的天然油状可燃性液体,是多种烃类(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复杂混合物,其中还有少量有机硫、氧、氮的化合物。平均含碳量为80%一86%,含氢量为10%一14%,密度为0.75—1mg/m3。原油经过蒸馏和裂解等加工过程,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渣油、液化石油气、石蜡及沥青等产品。石油污染来源主要是石油开采、运输、装卸、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漏泄和排放造成的,对水体(江、河、海洋)能造成普遍的污染,漂浮在水面上形成一层薄膜,阻止大气中氧气溶于水中,从而影响水体自净作用,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如一旦被海洋生物吸收,在食物链循环中不再被分解,因而起到富集作用,最终可把石油成分中长效毒物(如致癌物质)带入人体,危及人类健康。石油及其产品属低毒物质,对人可引起不同的危害。吸入高浓度的汽油蒸汽,可立即出现头痛、精神错乱、肌肉震颤、抽风等急性中毒症状。刺激呼吸道可引起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刺激消化道可出现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甚至迅速致死。许多石油产品都可引起神经系统、呼吸系统、造血系统、皮肤和粘膜的各种中毒症状。

29、苯有何毒性?苯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分子式C6H6,有特殊的芳香气味,易挥发,易燃,密度0.88g/cm3,熔点5.5℃,沸点80.1℃,难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冰醋酸等溶剂。苯蒸汽比空气重2.7倍,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5%一8.0%(体积)。苯是基本化工原料之一,大量用于各种有机合成和有机溶剂。其污染环境主要来源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和各种化学工业生产过程。苯对人的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毒性,对造血机能有抑制作用,如白血球、贫血等。苯的急性中毒主要发生于清洗贮苯设备或大量使用苯时而且防护不周所致。分发中毒可产生麻醉作用,轻者类似酒醉、嗜睡、头昏等;中度中毒出现恶心、呕吐、昏迷:剧烈的急性中毒可很快失去知觉,处于昏迷状态,停止呼吸而死亡。据国外报导,苯蒸汽质量浓度达到25000mg/m3时,接触30分钟就有生命危险。长期接触液态苯,可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干燥、发红、疱症,重者可出现湿疹样皮疹或脱脂性皮炎。

30、甲苯有何致毒作用呢?甲苯是无色易挥发液体,有芳香气味,密度0.866g/crn3,熔点一95℃,沸点110.8℃,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化学性质与苯相似。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2%一7.0%(体积)。甲苯主要用作溶剂和制造糖精、染料、药物及炸药等。甲苯致毒作用与苯相似,对中枢神经作用较苯强,对造血系统作用较苯低,高浓度的甲苯对中枢神经作用有麻醉作用。慢性中毒主要表现在造血系统的功能障碍,出现贫血和白细胞减少。据报道,空气中甲苯质量浓度在640—2280mg/m3时,可致急性中毒:质量浓度在188—375mg/m3时,如长期接触,有明显的上述症状,但无后遗症状。

3l、甲醛是刺激性毒物吗?

甲醛又名蚁醛,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气体密度为1.067kg/m3,易溶于水和乙醇。40%的水溶液通常称为福尔马林。甲醛用途合成树脂及其他化工原料,在医学上用和防腐剂,在农业上用于种子消毒和杀灭真菌。甲醛在空气中的质量浓度达到1.2mg/m3时,即能嗅出。2.4—3.6mg/m3时,开始出现刺激症状。

甲醛刺激毒物,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使蛋白质凝固。接触甲醛蒸汽可致皮肤过敏,急性中毒时能引起鼻炎、肺炎并损害肾脏,致使排尿完全停止。福尔马林液体污染皮肤或溅入眼内,可造成溃损,必须立即冲洗处理。慢性中毒时可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视力障碍。

32、甲基汞对人体有何危害?甲基汞是一种最简单的烷基汞,是甲基(CH3-)与汞结合的有机化合物,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易积累,是环境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环境中的甲基汞主要来源于乙醛、氯乙烯等生产过程,以及进入环境中的无机汞的生物甲基化作用的结果。无机汞转化为甲基汞,增加了侵入人体的机会和数量,增加了环境中无机汞的危害性。甲基汞经口侵入人体后,在胃内与胃酸作用形成氯化甲基汞,经肠道吸收,吸取率达100%。甲基汞具有脂溶性,能透过生物膜,在血液中易透过红细胞膜而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巯基结合,通过血一脑屏障而侵入细胞组织。甲基汞是剧毒物质,对中枢神经的亲和性很强,能长时间滞留,在大脑皮质后叶的蓄积量最高,造成中毒患者出现严重的视觉障碍。日本“水俣病”患者死后尸检,肝和脑中汞含量比正常人高出200倍。慢性接触者脑中汞含量约占全身总含量的10%,是导致“水俣病”的主要原因。

33、光气是剧毒性气体吗?

光气又称碳酰氯,无色气体,有腐草臭味,气体密度3.4kg/m3,熔点-118℃,沸点8.3℃,剧毒,微溶于水,较易溶于苯、甲苯等。用于有机合成,也曾用作军用毒气。由一氧化碳和氯的混合物通过活性碳制得。环境中的光气主要来自染料、农药、制药等生产工艺。光气是剧烈窒息性毒气,高浓度吸入可致肺水肿。毒气比氯气约大10倍,但在体内无蓄积作用。在生产条件下以急性中毒为主,主要表现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吸入光气后,发生典型的刺激症状,初为干咳、数小时后加重,轻者出现咳嗽、胸闷、气促、眼睛结膜刺激和头痛、恶心等:重者可发展为肺水肿、呼吸困难,甚至出现休克。国外资料报导,动物在光气的质量浓度为2mg/m3时,吸入1小时,有肺功能下降:2小时,肺泡有病理改变:4小时出现肺炎症状:吸入6小时死亡。人在光气质量浓度为20—100mg/m3时,吸入30分钟可致命,4mg/m3时,质量浓度时出现明显症状。据报道,中毒后可用碱性溶液解毒。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质量浓度为0.5mg/m3。

34、沥青和沥青烟怎样危害人体健康?

沥青是一种棕黑色有机胶凝状物质,包括天然沥青、石油沥青、页岩沥青和煤焦油沥青等四种。主要成分是沥青质和树脂,其次有高沸点矿物油和少量的氧、硫和氮的化合物。有光泽,呈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状态,低温时质脆,粘结性和防腐性能良好。四种沥青中以煤焦油沥青危害最大在。在电极焙烧炉、耐火材料浸渍和油毛毡制作中要排出大量的沥青烟。由于沥青中含有荧光物质,其中含致癌物质3,4苯并芘高达2.5%一3.5%,高温处理时随烟气一起挥发出来。沥青烟气是黄色的气体,其中大部分是0.1—1微克的焦油雾粒。经测定电极焙烧炉排出的沥青烟气中含3,4苯并芘为1.3—2mg/m3。沥青烟和粉尘可经呼吸道和污染皮肤而引起中毒,发生皮炎、视力模糊、眼结膜炎、胸闷、腹痛、心悸、头痛等症状。经科学试验证明,沥青和沥青烟中所含的3,4苯并芘是引起皮肤癌、肺癌、胃癌和食道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35、放射性废物对人体有何危害?

放射性废物是指放射性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随着原子能工业发展和放射性同位素日趋广泛应用,放射性废物日趋增多,如果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而外排,会使环境遭到放射性污染,不仅影响动植物的生长,恶化水源,而且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对后代产生不良影响。放射性物质具有裂变性质,在衰变过程中可辐射出α、β、γ射线。直接来自地球和建筑物的γ射线约占整个辐射剂量的一半,食物和饮水中含有微量镭,空气中还有氡和宇宙线放出的辐射,另外,人们还从医疗、生产和核爆炸落下的灰尘中,接受一些人为的放射性元素的照射。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原子能工业排放的各种放射性废物,核武器试验所产生的放射性沉降物,铀、钍矿开采与冶炼所排放的放射性废物,以及医疗、科研排出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等。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对人体组织和器官有损伤作用,既可在人体内造成外照射损伤,也可通过饮食或呼吸进入人体造成内照射损伤。因此人、畜吸入大气中放射性微尘或误食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水生生物、农作物等,会引起放射性疾病。据介绍,放射性物质对人的半致死剂量约为400rad:照射650rad;100%死亡;照射150rad以下,死亡率下降为零。但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是没有损伤作用,据国外报道,往往20年后都能表现出来一些症状,主要表现为癌症,包括白血病、骨癌、肺癌及甲状腺癌,还可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寿命缩短,能导致头昏,疲乏无力、脱发、红斑、白血球减少或增多、血小板减少等病症。且放射性物质的慢性作用,会遗传给子孙后代。

36、为什么说3,4苯并芘是致癌物质?3,4苯并芘是由5个苯环构成多环芳烃,是1933年第一次由沥青中分离出来的—种致癌烃。常温下为浅黄色晶状固体,熔点179℃,沸点312℃,难溶于水,溶于苯、甲苯、丙酮、已烷等有机溶剂。碱性情况下稳定,遇酸易起化学变化。环境中3,4苯并芘的来源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煤碳、石油和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废气:机动车辆排出的废气:加工橡胶、熏制仪器以及纸烟与烟草的烟气等。据报道,一包香烟内含有0.32ug的3,4苯并芘;每烧1公斤煤,可产生0.21mg;l00g煤烟中含6.4mg;汽车排气中的碳黑,每1克中就有75.4ug,这种汽车每行驶小时,就排出大约300ug的3,4苯并芘。大气中致癌物质有3,4苯并芘,二苯并芘等十多种多环芳香烃。由于3,4苯并芘较为稳定,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且与其它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的含量有一定相关性,所以都把3,4苯并芘作为大气致癌物质的代表。随着城市大气污染的增加,呼吸道癌症发病率、肺癌死亡率显著增加。3,4苯并芘是一种强的环境致癌物,可诱发皮肤、肺和消化道癌症,是环境污染主要监测项目之一。

37、苯胺怎样危害人体的健康?

苯胺俗称阿尼林油,是无色油状液体。暴露于空气中或日光下变成棕色,有强烈的气味,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气体密度1.0216g/cm3,熔点一6.2℃,沸点184.4℃,室温下即可挥发,蒸汽比空气重3.2倍。苯胺是染料工业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制药、人造树脂、橡胶硫化促进剂以及彩色铅笔的生产。

环境中所含的苯胺类化合物主要来自制药工业和染料工业的废水中:含有硝基苯的矿山酸性废水,在有锌粉和铜盐存在下也可还原为苯胺;有色金属选矿厂废水中有时也含有少量苯胺类化合物。

-

苯胺毒性比较高,仅少量就能引起中毒。主要是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从而造成溶血性贫血,损害肝脏引起中毒性肝炎,甚至导致各种癌症。苯胺引起急性中毒时,轻者皮肤发生轻度青紫,尤其是口唇、指甲和外耳壳明显,头痛、眩晕、全身软弱;中度程度都作青紫外还有呕吐、脉跳加速、血压增高等症状:重者产生意识不清,伴有阵发性抽搐、瞳孔放大、体温下降等症状,很快死亡。苯胺慢性中毒时,对造血系统损害表现为红血球逐渐减少,不同程度的青紫;对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持续性头痛、智力减退或丧失,以及各种神经官能症状;对泌尿系统损害表现为排尿困难、血尿等现象,甚至发生尿道癌、前列腺癌或膀胱癌;对皮肤损害表现为皮肤红肿、疼痛、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因此,在环境中对苯胺类化合物应严格控制排放。

38、氟化物怎样引起人体中毒?

氟化物主要是氟化氢,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是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713,易溶于水。氟化氢的水溶液称为氢氟酸,是无色的液体,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工业上常用的氧化物有氟化钠、氟化钡、氟硅酸钠、氟化钙及冰晶石等。氟化物广泛存在于岩石、土壤、水和动物、植物体内。氟是一种生命元素,维持人体健康需要一定量的氟,但过量的氟可造成氟中毒。

环境中氟化物主要污染源是电解冰晶石生产铝:钢铁工业用荧石作助熔剂;磷酸盐矿石的烧结;磷肥的生产;水泥、陶瓷和砖瓦生产等。当地下水流经含磷灰石的岩层时,可使水中含氟量升高。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水,可造成地方性氟中毒。

氟化氢对人体的危害比二氧化硫约大20倍,空气中氟化物含量1mg/m3时,超过对人的眼睛、皮肤和呼吸器官产生直接危害;对植物的影响比二氧化硫大10—100倍,当大气中氟化物含量达到45—90mg/m3时,植物的叶组织就会坏死;牲畜饮用含氟量高的水和饲料,会引起慢性中毒。据报道,氟化氢质量0.03浓度一0.06mg/m3时,发现儿童氟斑牙、尿氟量较对照区高1—2倍;长期饮用含氟量超过1.5mg/L的水,可产生氟骨症。一般认为饮用水中含氟量以0.5—1mg/L为宜。

氟化物对人体危害,主要使骨骼受害,表现肢体活动障碍,重者骨质疏松或变形,易于自发性骨折。其次是牙齿脆弱,出现斑点、损害皮肤,出现疼痛、湿疹及各种皮炎。氟化氢对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引起鼻炎、气管炎、使肺部纤维组织增生。

39、氨有什么危害?

氨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气体密度0.59718/cm3,熔点-77.7℃,沸点-33.5℃,极易溶于水。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呈强碱性,容易挥发出氨。氨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氨水还用于制取硝酸冷冻剂、人造冰及金属渗氮剂等。

氨的污染源是制造化肥、硝酸、人造丝、合成橡胶、石油提炼、炼焦以及医药等工业。氨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引起中毒。氨的质量浓度在0.1mg/L时可感到刺激作用;质量浓度在0.7mg/L时可危及生命:对眼、喉、上呼吸道作用快,刺激性强,可引起充血水肿。高浓度的氨,对皮肤及粘膜有灼伤作用,呈组织溶解性坏死,使较深组织受损。浓氨水溅入眼内,可引起晶体混浊,严重可失明:长期接触低浓度氨水,可引起喉炎、声音嘶哑。吸入大量高浓度氨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发生喉头水肿、喉痉挛而引起窒息,也可出现呼吸抑制、肺水肿、昏迷和休克等。40、臭氧有何作用与危害?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型体,是一种不稳定的具有特殊“新鲜”气味的气体。在通常温度下,呈浅蓝色,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是一种良好的氧化剂。臭氧密度是氧的1.5倍,是空气的1.6倍,在水中溶解度比氧约高10倍,比空气高25倍。利用臭氧可消毒饮用水,杀菌作用快,效果好,而且有去色、臭、味的优点。在工业废水处理中,臭氧可用来降低水的生化需氧量和耗氧量,破坏有毒化合物。如酚、氰化物、硫化物和油类化合物等。

臭氧对眼和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的臭氧,可出现肺水肿、心脏活动减弱乃至死亡:长期吸入低浓度的臭氧,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炎症。据报道,长期吸入3.5mg/m3质量浓度臭氧,可引起动物心、肺、肝、肾出现充血和患支气管炎;质量浓度在12mg/m3左右时,连续工作1小时以上,可能出现中毒;在3.4mg/m3时,每日工作3—5小时,3—7年后约有60%一70%工人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等反应,25%工人有呼吸道刺激症状,40%工人有轻度慢性咽炎症。据国资料报道,动物半致死质量浓度为313.6—16.4mg/m3。

41、氧化氮有什么危害?

氧化氮是氮的氧化物的混合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其中二氧化氮的毒性最大,为一氧化氮的4—5倍。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037,微溶于水,在实验中易氧化为二氧化氮。大气中一氧化氮的来源,是在高温下或燃烧过程中,由空气中氮和氧化合而成;锅炉排出的烟气以及机动车辆、飞机、轮船排放的废气中,均含有大量的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为棕红色有恶臭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59,沸点21.2℃,能溶于水、碱和二硫化碳中。二氧化氮在阳光照射下,可产生新生态氧,对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起主要作用。二氧化氮对偶体危害较大,短时间接触大于9mg/m3质量浓度时,可致咳嗽,呼吸道刺激;较长时间接触时,可缓慢引起致命性肺水肿及肺出血,对心、肝、肾、造血组织等重要器官都有影响。

氧化氮主要通过呼吸道危害人体,可致急性和慢性中毒。中毒症状主要对粘膜组织的损害;呼吸道炎症,如咳嗽、咳血、支气管炎、肺炎等;神经症状有痉挛、神经炎等。吸入高浓度的氧化氮可迅速出现窒息、痉挛而很快死亡。另外,对于植物而言,当其质量浓度在3.5-5.2mg/m3时,即能引起植物产生急性受害症状,出现叶子变小,叶色增浓、落叶以及发育受阻等现象。

42、砷化物对人体和环境有什么影响?

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在自然界中存在很广,在矿物、食物、水、泥土、以及人体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砷,它有灰、黄、黑三种同素异性体。大多数砷酸盐易溶于水。砷在自然界中不单独存在,一般以雄黄、雌黄、砷黄铁矿等硫化物形式存在。有三价、四价和五价化合物,三价砷化合物的毒性比五价砷大。环境中砷化物的污染源有含砷矿石的开采和冶炼过程排出的三废;含砷农药的使用;含砷染料的生产和使用;皮毛、木材、玻璃、造纸等生产中排出的废水。

砷及砷化物的毒性,与其水溶性的大小有关,水溶性大,其毒性也大。元素砷呈元素,但极易氧化为毒性很强的三氧化二砷。人长期饮用含砷0.1—4.7mg/L的水会引起慢性中毒,口服三氧化二砷15—50mg即可中毒,致死量为60—200mg。

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砷化物,其中毒作用主要是砷与细胞酶蛋白的巯基结合,特别是与丙酮酸氧化酶的巯基相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砷进入血循环后,还可直接损害毛细血管,同时可使心、肝、肾等实质性器官发生脂肪性变。急性中毒症状初期为恶心、呕吐、腹泻继之出现中毒性神经炎和肾炎等症状。砷有致癌作用,接触砷的人常有肺癌和皮肤癌发生。

对鱼类生物来说,砷化物不仅有毒性作用,而且在其器官中有累积作用。当质量浓度为1-2mg/L时,鱼类即可产生中毒,质量浓度在0.43mg/L时,能使生物化学需氧量减少10%。此外,砷对水稻也有一定危害,其临界质量浓度为lmg/L。

43、为什么说铅是累积性毒物?

铅是灰白色金属,密度为11.3g/cm3,熔点327℃,沸点1470℃,加热至400—500℃时已有大量蒸汽逸出,并随温度升高而增多。铅和氧化铅不溶于水,多数铅盐溶于水。铅在工业、农业和国防上广泛应用。

环境中铅的主要污染源有铅矿的开采和冶炼;铅的化合物的生产和使用:含铅农药的制造和使用:汽车排出的废气等。

铅及其化合物均有毒性,它是累积性毒物,很容易被胃肠道吸收。血液中的铅,形成可溶性磷酸氢铅或甘油磷酸铅,能迅速被人体组织吸收而存在于肝、肾、肺、脑、胰中,其中以肝、,肾浓度较高。除部分铅可经尿和大便排出外,大部分铅很快离开软组织,以不溶性的磷酸铅在骨骼中沉积下来。因此长期饮用含铅水与呼吸含铅烟尘可引起慢性铅中毒。通常表现为贫血、肝炎和腹绞痛与便秘;神经系统上表现为头痛、软弱无力、记忆衰退、四肢疼痛等,严重者可发生铅性脑病。

铅质量浓度为0.1mg/L时,可抑制水体中生物自挣作用,对鱼类致死质量浓度为0.1mg/L,对农作物生长亦有抑制作用,农田灌溉最高容许质量浓度为0.1mg/L。

44、铍的毒性是什么?

铍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约为6×10-4,大部分呈分散状态存在。铍的主要矿物是绿柱石,其次为硅铍石、金绿宝石和日光榴石。铍是浅灰色有毒金属,密度为1.5g/cm3,熔点1280℃,沸点2471℃,质轻,性坚硬,耐磨,耐腐蚀,耐高温。在冶金工业中用于制造耐磨和抗腐蚀的合金,作为飞机、火箭和机械的材料。在原子能反应堆中减速剂和反射剂。大气中铍的含量很少,在大气平流层中,铍经宇宙线作用可变成放射性同位素。天然河水中铍的质量分数约为0.009—0.38μg/L。

环境中铍的污染源主要是有色金属采矿场、选矿厂、物种加工厂、机器制造厂、核动力工程等排出的废水。铍的化合物都有很大的毒性。铍侵入人体主要途径是呼吸道,也可以从消化道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贮存于肺、肝、肾、淋巴结等处,其排出缓慢,易在体内蓄积。吸入铍的粉尘或铍的酸烟后可引起咳嗽、气喘、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直接接触铍尘埃或蒸气可使皮肤产生各种皮炎或鸡眼状溃疡,有剧痛,难愈合,长期接触可引起贫血、白血球减少,吸入氧化铍的粉尘可引起“铍肺”,可使恶性肿瘤发病率升高。据报道,大鼠经口服硫酸铍,其半致死剂量为82mg/kg,家兔口服0.0001mg/kg,可引起骨髓造血机能障碍,淡水中铍的质量浓度为0.15mg/L时,可致使鱼类死亡;当质量浓度为0.5—1.0mg/L时,可使水体中生化作用和微生物繁殖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

45、酚有何毒害作用?

酚是芳香烃的羟基化合物。根据羟基的多少可分为单元酚和多元酚。在环境保护上比较重要的酚类有甲酚、萘酚、苯酚、氨基酚、二硝基邻甲酚等。环境中酚类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炼油、煤气、炼焦、制酚、枕木防腐、绝缘材料、制药、造纸等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水和废气。例如煤气厂废水挥发酚可达700—2000mg/L,苯酚车间废水可达1500mg/L以上。另外,喷洒五氯酚钠,杀灭钉螺或蝗虫,亦可污染水体与农作物。

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原型质毒物,主要使蛋白质凝固。酚的水溶液易被皮肤吸收,酚蒸气则由呼吸道吸入而中毒,对神经系统损害更大,也能引起肝、肾和心肌的损害。高浓度酚可引起急性中毒,甚至昏迷致死,低浓度酚可引起积累性慢性中毒。长期饮用酚污染的水可引起头晕、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病症,对泌尿、消化系统均有毒害作用。酚类对水的感官影响很大,水中苯酚和甲酚经氯消毒后产生氯酚,氯酚是水中恶臭物质。水体酚质量浓度为0.1—0.2mg/L时,鱼肉既有酚味,含酚1mg/L时,影响鱼类产卵,含酚5mg/L时,会造成鱼类死亡。酚类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用于农田灌溉废水中挥发性酚的含量,限制在0.5mg/L以内。

46、铬对人体有何危害,对生物有何影响?

铬是银白色的坚硬金属,密度为7.2g/cm3,熔点1900℃,

沸点2480℃。有二价、三价和六价化合物,其中三价和六价化合物较常见。环境中铬的污染主要来源于有铬矿的采矿场、选矿厂、冶炼厂、电镀工厂、机器制造厂、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染料厂、印刷厂、制药厂等工业部门排出的废水与烟尘。

所有铬的化合物都有毒性。六价铬的毒性最大,三价次之,二价毒性最小,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几乎大100倍。铬的化合物常以溶液、粉尘或蒸气的形式污染环境,危害人体的健康,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侵入人体。铬对人体毒害有全身中毒,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引起皮炎、湿疹、气管炎和鼻炎,引起变态反应并有致癌作用,如六价铬化合物可以诱发肺癌和鼻咽癌。对人的致死量为5g,空气中铬酸酐质量浓度为0.15—03mg/m3时可使鼻中隔穿孔,水中六价铬质量浓度为0.1mg/L时,可引起动物体明显的病理组织变化,0.45mg/L时,可造成机体中铬的积累。人体中尿铬正常值应小于0.01一0.05mg/L。

据报道,六价铬化合物质量浓度为0.01mg/L时,就能对水生生物造成致死作用;灌溉用水中六价铬化合物质量浓度为0.1mg/L时,对水稻种子萌芽有抑制作用。无论三价还是六价铬的化合物都会使水体自净作用受到抑制。

47、铜对动、植物有何危害?

在自然界中,铜矿物的种类很多,约有170种以上,但实际含铜较高的矿物只有几种。铜是淡红色有光泽的金属,密度为8.92g/cm3,熔点1083℃,沸点2595℃,不溶于水,在有二氧化碳的湿空气中,表面上易生成铜绿。铜化合物中氯化铜、硫酸铜和硝酸铜易溶于水。铜广泛用于冶金、机器制造、电镀和化学等工业中,硫酸铜在农业和林业上可防治病虫害,抑制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

铜是生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正常人体中含铜量约为100—150mg。人体中铜大都存在于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造血,细胞生长、某些酶的活动及内分泌腺功能有重要作用,但摄入过量,则会刺激消化系统,引起腹痛、呕吐。人的口服致死量约为10克。

铜对低等生物和农作物毒性较大,其质量浓度达0.1—0.2mg/L即可使鱼类致死,与锌共存时毒性可以增加,对贝类水生生物毒性更大,一般水产用水要求铜的质量浓度在0.0lmg/L以下。对于农作物,铜是重金属中毒性最高者,植物吸收铜离子后,固定于根部皮层,影响养分吸收。灌溉水中含铜较高时,即在土壤和作物中积累,可使农作物枯死。铜对水体自净作用有较严重的影响,当其质量浓度为0.001mg/L时,即有轻微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0.0lmg/L时,有明显抑制作用。

48、萘胺是致癌物质吗?

萘胺主要是1一萘胺和2一萘胺。1一萘胺又称甲萘胺,是无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