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能源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方法_第1页
电力能源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方法_第2页
电力能源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方法_第3页
电力能源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方法_第4页
电力能源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6-1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6-2起始次暂态电流和冲击电流的实用计算6-3短路电流计算曲线及其应用6-4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近似计算1概述1、短路实用计算的内容——短路电流的工程近似计算:(1)、起始次暂态电流、短路冲击电流的计算;(2)、任意(给定)时刻短路电流基频周期分量有效值、短路功率计算;(3)、系统短路电流、电压(周期分量有效值)的分布计算。2、短路实用计算的目的:(1)、规划、设计时的设备选择与校验、确定系统短路容量;(2)、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的动作参数整定;(3)、母线短路残压检验、确定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限流电抗器选择。3、短路实用计算的基本假设:(1)、ω*=1;不计机组间摇摆(各电源电势δ=const);或,进一步假定δij=0。(2)、忽略元件电阻、对地导纳,变压器kT*=1;不计磁路饱和(元件线性、恒参数)。(3)、系统本身三相对称。(4)、不计负荷影响、或视情况作近似处理。(5)、采用标么制、近似计算,且VB=Vav;变压器kT=kav。(6)、假定短路为金属性的;有专门说明时则计及过渡阻抗(电阻)影响。

上述假设——短路电流计算结果比实际短路电流偏大!26-1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一、实用短路计算的系统模型——节点电压方程1、节点导纳矩阵对G节点i,Yii=Y(N)ii+yGi

(yGi=1/jx’’d)对L节点k,Ykk=Y(N)kk+yLD.k

(yLD.k

由短路前正常负荷决定)注意:(1)YN与Y——阶数相同;Y含G、L对应的导纳,YN则不含;(2)Y对应的网络,仅发电机节点是有源节点;负荷的作用(影响)已由yLD描述,对应节点注入电流为0!(3)实际的短路电流实用计算时,Y为纯电抗网络YN→Y:YN——不含发电机内阻抗和负荷阻抗;36-1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一、实用短路计算的系统模型——节点电压方程2、节点电压方程YV=I→

ZI=VZ=Y-146-1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二、利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短路电流1、用戴维南定理求解短路电流注意:(1)If

确定后,即可求得

f点短路时,网络各节点电压和支路电流;(2)如果金属性短路

zf=0,边界条件Vf=0

!(3)ZfΣ——网络(Y)对f点的组合阻抗,或称f点的输入阻抗,等于Z矩阵中f

节点自阻抗——ZfΣ=Zff56-1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二、利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短路电流2、用叠加原理求解短路电流——(1)模型描述V=V[0]+VFV=V[0]+ZIF66-1——二、利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短路电流2、用叠加原理求解短路电流——(2)具体求解展开V=V[0]+ZIF

:Zf=0时:76-1——二、利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短路电流2、用叠加原理求解短路电流——(3)近似计算令任意节点Vi[0]=1(不计负荷影响),且变压器kT=1,故有:86-1——二、利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短路电流2、用叠加原理求解短路电流——(4)注意点(a)矩阵Z=Y-1包含了发电机支路和负荷支路阻抗;(b)应用叠加原理进行短路计算时,一般只需Z矩阵的第f列的元素,可由Y矩阵、根据Zij定义求取;(c)正常分量可由潮流计算求解,但要将计算扩展到电源支路、负荷支路;(d)近似计算时,忽略短路前负荷电流影响——正常运行状态为全网空载;——短路后电流故障分量即为短路全电流(基频周期分量有效值);各节点电压则为正常分量+故障分量;(e)不管采用何种假设,对于故障支路(短路点→地),电流故障分量即为短路电流;(f)如果短路发生在线路中间,形成Y时,应当增加1个节点!96-1——三、利用转移阻抗计算短路电流1、转移阻抗的定义106-1——三、利用转移阻抗计算短路电流2、求转移阻抗的方法——①用Z矩阵元素计算转移阻抗由V=ZI,在f点将产生电压:电源Ei

单独作用时,对应的注入电流:对应的f点三相短路电流:由转移阻抗定义:同理可得任意2电源之间的转移阻抗:注意:由互易原理116-1——三、利用转移阻抗计算短路电流2、求转移阻抗的方法——②用电流分布系数求转移阻抗(1)电流分布系数的定义(2)

ci

与zfi的关系关键:ci

的计算126-1——三、利用转移阻抗计算短路电流2、求转移阻抗的方法——②用电流分布系数求转移阻抗(3)电流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单位电流法

基本思路:令网络内所有电源为0,在短路支路注入

I=1→求得各电源支路的电流,即为相应的ci。应用:举例注意:(a)网络中任一支路都有其相应的cl.k,且与任一节点相连的各支路,cl.k满足KCL;(b)各有源支路的ci

满足:Σci=113电流分布系数的确定方法→单位电流法

146-1——三、利用转移阻抗计算短路电流2、求转移阻抗的方法——③网络变换化简法求转移阻抗实用计算15例题6-4(a)(b)(c)(d)例题6-5

网络的变换过程(a)(b)(c)(d)16网络的等值变换

17有源支路的并联

并联有源支路的化简

(a)(b)18有源支路的并联

19令

对于两条有源支路并联

令=0

由上图可得由戴维南定理定义计算206-1——三、利用转移阻抗计算短路电流3、转移阻抗与节点互阻抗的比较互阻抗

Zji

对任一对节点都有定义;转移阻抗zji只对电势源节点→短路点之间、或2个电势源节点之间才有实际意义(2)物理意义不同(1)定义不同216-1——三、利用转移阻抗计算短路电流4、利用转移阻抗计算短路电流5、计算转移阻抗应用举例6-6221、实用短路计算中的元件模型(1)同步发电机模型(同步电动机、调相机类似)注意:(a)隐极机(QF)、有阻尼绕组凸极机(SF):x’’=x’’d(b)通常按额定负载状态计算次暂态电势更近似,取E’’0=1.05~1.1;忽略负荷,取E’’0

=1.0(如QFx’’d=0.125,E’’0=1.066)6-2起始次暂态电流和冲击电流的实用计算231、实用短路计算中的元件模型(2)负荷模型——3种情形(a)恒定阻抗(b)异步电动机电势源次暂态电抗x’’=1/Ist,Ist一般为4~7IM直接接于短路点时,x’’=0.2;IM不直接接于短路点,x’’=0.35!(c)忽略负荷电流影响(空载短路):ZLD=∞(3)网络(线路、变压器)模型:不计元件电阻、对地导纳——纯电抗网络!6-2起始次暂态电流和冲击电流的实用计算注意:246-2起始次暂态电流和冲击电流的实用计算2、起始次暂态电流计算的基本概念:起始次暂态电流: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的起始(初始)值——I’’(2)I’’

的构成:I’’G

+I’’M

G:(a)E’’0(=E’’[0])、x’’d——按“1(1)”模型,由稳态条件确定;(b)近似,正常稳态取“额定”条件:——V=1、I=1、功率因数0.85,x’’d=0.13~0.20

E’’0=1.05~1.1;忽略负荷,取E’’0

=1.0

LD:一般负荷影响忽略;较大容量IM(IM群)考虑其馈给短路电流!

(a)

E’’M0(=E’’M[0])、x’’M——按“1(2)”模型,由稳态条件确定;

(b)

近似,正常稳态取“额定”条件——(V=1、I=1、功率因数0.85)

当IM在短路点,x’’=0.2,E’’M[0]近似为0.9;当IM不直接接于短路点,x’’=0.35,E’’M[0]近似为0.8。256-2起始次暂态电流和冲击电流的实用计算3、起始次暂态电流计算的基本方法与步骤①:计算元件参数,制定等值网络;

由稳态条件计算各电源

E’’[0];若f点有需要计及的IM负荷影响,计算E’’M[0];求各电源对f点的转移阻抗和对应的等值E’’Σ[0]

;计算各等值电源、所计及的附近IM向短路点提供的I’’;计算短路点总的起始次暂态电流——

I’’Σ

!依计算要求,计算对应的短路功率(短路容量)!起始次暂态电流计算应用举例——266-2起始次暂态电流和冲击电流的实用计算3、起始次暂态电流计算的基本方法与步骤②——起始次暂态电流计算应用举例V2[0]=10.2kV

276-2起始次暂态电流和冲击电流的实用计算3、起始次暂态电流计算的基本方法与步骤③:——起始次暂态电流计算应用举例步骤:选定基准,计算元件参数标幺值(30MVA,10.5kV)由短路前稳态负荷条件,计算电源次暂态电势网络简化,计算G、IM对f点的转移阻抗、对应组合次暂态电势计算G、IM的起始次暂态电流计算短路点起始次暂态电流注意:也可以运用叠加原理求解!286-2起始次暂态电流和冲击电流的实用计算4、短路冲击电流的计算:要点:(1)G、LD短路电流衰减速度不同,iim

必须分别计算!Kim.G——1.9,1.85,1.8Kim.LD——与IM容量有关SN

(kW)Kim.LD>10001.7~1.8500~10001.5~1.7200~5001.3~1.5200及以下1.0(2)G、IM(LD)

iim

叠加296-3短路电流计算曲线及其应用1、概述——基本概念(1)短路电流(基频)周期分量有效值Ipt的特点是变化规律复杂,影响因素多:G的参数(x、r、T)、AVR、t、短路电气距离(xe)——复杂函数关系!(2)工程上,需要计算短路后某时刻Ipt——十分麻烦!!(3)G的参数给定后,Ipt是

t、xe

的函数;若t亦给定,则仅是xe

的函数。定义:计算电抗短路电流计算曲线针对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典型(标准)机组,计算出一系列给定时刻在不同距离下短路时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得到一组曲线(表),供计算时使用——只要给定t,即可确定的不同短路距离下的Ip*!意义:306-3短路电流计算曲线及其应用2、计算曲线的制作条件及特点(1)典型的系统接线图:316-3短路电流计算曲线及其应用2、计算曲线的制作条件及特点(2)计算曲线的特点:(a)QF、SF各一套计算曲线,使用时要注意G的类型(b)t为有名值(s),x、I为G之额定容量、额定电压基准下的标幺值(c)xjs≥3.45时,按S∞处理——Ip*=1/xjs(d)曲线已计及综合负荷影响(SLD.1)使用时,一般综合负荷一律忽略;短路点(或其附近)的大型IM(群)单独考虑(e)由于AVR强励作用,不同时间对应的

计算曲线有交叉!326-3短路电流计算曲线及其应用3、计算曲线应用——计算给定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3.1同一变化法:不区分G类型(包括无限大电源)、短路点的距离之差别,所有电源短路电流变化规律、基频周期分量有效值衰减速度相同,当作1个等值机(GΣ)。基本步骤:(1)制定等值网络——选定SB(2)网络化简,求XfΣ(Xff)、SGΣ

=

Σ

SGNi→(3)由xjs、t,查曲线(表),得Ipt*

→注意:(1)IfXjs>=3.45,(2)Iff点或其附近有大型IM,Ip中要加上IpM

,从而(3)机组类型,由容量比例占优势的机组决定!(4)同一变化法存在的优点与不足:简单but很粗糙、近似!336-3短路电流计算曲线及其应用3、计算曲线应用——计算给定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1)制定等值网络——同3.1(2)网络化简(3)由Xjs.Gk、t

,查计算曲线得Geq.k

的电流标么值:Ipt*(Geq.k)电源分组合并→n个电源,等值为m个机组;其中Geq.k对f点的转移阻抗XfGk→等值机容量SGk、计算电抗Xjs.Gk分别为:3.2个别变化法:凡同类型机组,如其距f点距离接近,则短路电流衰减速度相同——依G类型、短路距离,等值成几个等值机组,无限大电源单独考虑基本步骤:346-3短路电流计算曲线及其应用3、计算曲线应用——计算给定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3.2个别变化法——基本步骤:(4)计算无限大电源短路电流标么制:、t

,查计算曲线得Geq.k

的电流标么值:

Ipt*.S

=1/

XfG如果必要,还需计算IM提供的短路电流标么值:

Ipt*.M(5)计算短路点总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的有名值:注意:电源合并原则各G离f点均较近时,QF、SF不宜合并;同类型G,离f点距离差异很大时,不宜合并;同类型G,容量差异很大、且均离f较近,不宜合并;等值系统(无限大电源)不能与其它G合并。均远离f点的不同类型G,可以合并。合并后的等值机组类型,由容量比例占优势者决定!356-3短路电流计算曲线及其应用3、计算曲线应用——计算给定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3.3计算曲线法应用时注意的其它问题(1)关于任意时刻IM提供的短路电流:(2)对任意时刻,求得Ipt.

后,即可求对应的短路功率(容量):(3)一般而言,通常只计算短路点的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Vav即对应短路点所在网络电压等级!(4)为提高结果的精确度,查表时可采用插值法!应用举例——366-4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近似计算概述:

本节所及为短路电流基频周期分量有效值的简化近似计算!总结前述,简化近似计算中,采用如下假设:各电源起始次暂态电势E’’[0]=1;基频周期分量有效值不衰减(起始次暂态电流);不计负荷影响,短路前空载,各处母线电压=1。从而——

Ip*=1/xf*

Ip=IB/xf*

Sf=SB/xf*

此外,当电源、或等值系统电抗(等值电源内电抗)未知时,可用给定的短路容量或断路器(额定)切断容量求出。应用举例:37近似计算的应用确定未知系统的电抗(已知短路电流或短路功率):未知系统38例6-10电力系统及其等值网络

39例6-11406-5复杂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机算法——起始次暂态电流的计算计算步骤:形成全系统Y——含yG、yLD;由YV=I求V[0](I=[IG,0]

);(3)由YV=I

→Zf;(4)求If、Vi、Iij

(i=1,2,…,f,…,n)4142《化妆品术语》起草情况汇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一、标准的立项和下达时间2006年卫生部政法司要求各标委会都要建立自己的术语标准。1ONE二、标准经费标准研制经费:3.8万三、标准的立项意义术语标准有利于行业间技术交流、提高标准一致性、消除贸易误差,作为标准体系中的基础标准,术语标准在各个领域的标准体系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加快,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在此情形下,化妆品术语标准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四、标准的制订原则1.合法性遵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中关于化妆品的定义。2.协调性直接引用或修改采用的方式,与相关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相协调。3.科学性对于没有国标或定义不统一的术语,在定义时体现科学性的原则。4.实用性在标准体系中出现频率较高,与行业联系较紧密的术语优先选用。五、标准的起草经过

第一阶段:资料搜集

搜集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文献并对国外文献如美国21CFR进行翻译。第二阶段:2007年末形成初稿

初稿内容包括一般术语、卫生化学术语、毒理学术语、微生物术语、产品术语、人体安全和功效评价术语,常用英文成份术语等7部分。第三阶段:专家统稿1.2007年12月第一次专家统稿会(修订情况:1.在结构上增加原料功能术语、相关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等内容;2.在内容上增加一般术语、产品术语的种类,将化妆品行业的新产品类别纳入本标准;3.对于毒理学、卫生化学、微生物学术语进行修改;4.删除与化妆品联系不紧密、无存在必要的常用英文成分术语。2.2009年1月第二次专家统稿会会议意见:1.修改能引用国家标准的尽量引用国家标准;对存在歧义的个别用词进行修改。2.删除由于本标准中的“产品术语”一章和香化协会所制定的某个标准存在重复,因此删除“产品术语”一章的内容;对“原料功能术语”的内容进行梳理,删除了20余条内容。3.增加专家建议增加“化妆品限用物质”等若干项术语。第四阶段:征求意见2009年2月面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第五阶段:征求意见的处理与形成送审稿。在征求意见的处理阶段再次征求了相关专家的意见。六、标准的内容依据1.《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2.《化妆品卫生规范》;3.美国21CFR;4.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如:GB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GB/T14666-2003分析化学术语等;5.国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