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其他致病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件_第1页
第二十章-其他致病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件_第2页
第二十章-其他致病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件_第3页
第二十章-其他致病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件_第4页
第二十章-其他致病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章其他病原性细菌【学习目标】1.描述布鲁菌、炭疽杆菌、鼠疫耶尔森菌、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染色性、培养特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及特异性防治原则。2.比较其它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案例20-1:患者,男,40岁,农民。主因发热20余天前来就诊。自述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达40.3℃,发热时伴畏寒,无寒战,无咽痛,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在当地以“发热待查”给予抗感染和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并于来诊前1周出现会阴部胀痛。患者发热时饮食、睡眠差,体温正常时精神好,饮食、睡眠好。右侧睾丸肿大,有触痛。住院1周后,血培养结果回报:发现革兰阴性杆菌,检验医师建议做布鲁杆菌凝集试验,结果显示:++++。追问病史,患者自述非从事畜牧业工作,但在约发病前1周曾进食生乳。案例20-2:患者,男,7岁,有发热,轻度咽痛,扁桃体上出现灰白色假膜,假膜已覆盖咽后壁,假膜不易擦去。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咽拭子直接涂片镜检可见革兰阳性棒状杆菌,并有异染颗粒。生物学性状

一、白喉棒状杆菌含有凝固血清的吕氏培养基细小、灰白色湿润、圆形突起的菌落。含有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黑色菌落。白喉棒状杆菌对湿热的抵抗力不强,但对干燥、寒冷和日光的抵抗力较强。1.致病物质白喉毒素是一种毒性强、具有高度抗原性的蛋白质.2.所致疾病

传染源:患者或带菌者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粘膜分泌物,以气溶胶方式播散引起白喉

致病性

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1.标本采集2.检查方法(1)直接涂片(2)分离培养

注射白喉类毒素是主要的预防措施。治疗白喉,应尽早注射足量白喉抗毒素。注射抗毒素前应作皮肤过敏试验,阳性者进行脱敏治疗。

二、炭疽芽胞杆菌炭疽杆菌芽孢(复红、美蓝染色×400)炭疽芽孢杆菌×1000(荚膜)生物学性状

需氧菌普通琼脂平板:形成大而扁平、灰白色的粗糙型菌落,低倍镜下可见卷发状边缘芽胞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强在室温干燥环境中能存活20余年,在皮革中能生存数年。牧场一旦被污染,传染性可维持20~30年致病性人类炭疽病有3种临床类型:①皮肤炭疽:由直接接触患病动物或受染毛皮所致。②肺炭疽:由吸入芽胞所致。③肠炭疽:由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类、奶或被芽胞污染的食物所致。3型均可并发败血症,偶可引起炭疽性脑膜炎,死亡率极高。感染炭疽后获得持久性免疫力。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1.标本采集根据病情采集水疱、脓疱、粪便、胸腔渗出液、血液等。2.检查方法(1)标本直接涂片:(2)分离培养与鉴定:

病畜应严格隔离,死畜焚毁或深埋,严禁食用;易感家畜接种疫苗;患者严密隔离至痊愈。感人群皮上划痕接种炭疽杆菌减毒活疫苗。病原治疗首选青霉素G,青霉素过敏者可采用环丙沙星及红霉素等。第二节革兰阴性杆菌一、布鲁杆菌属生物学性状

G-小球杆菌或短杆菌。需氧菌,营养要求较高抵抗力较强:在土壤、毛皮、病畜的脏器和分泌物、肉和乳制品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致病性1.致病物质内毒素荚膜与侵袭性酶2.感染途径人主要通过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或接触被污染的畜产品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3.所致疾病人类——波浪热1~6周的潜伏期胞内寄生菌反复形成菌血症及内毒素血症发热呈波浪型慢性病变:肝脾肿大家畜——母畜流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血液是最常用的标本根据菌落特征、生化反应及玻片凝集试验鉴定。试管凝集试验、乳胶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均可作为辅助诊断的方法。

控制和消灭家畜布鲁菌病,切断传播途径和免疫接种是三项主要的预防措施。

鼠疫耶氏菌----鼠疫小肠结肠炎耶氏菌----人类严重小肠结肠炎。

假结核耶氏菌----食用患病动物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多为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结肉芽肿、回肠末端炎等。二、鼠疫耶尔森菌

俗称鼠疫杆菌,是鼠疫的病原菌。鼠疫是在野生啮齿类动物间传播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世界性大流行。通过鼠蚤叮咬而传染人,引起严重疾病,死亡率极高。

二、鼠疫耶尔森菌生物学性状

培养特性:浑浊沉淀菌膜(呈“钟乳石”状下沉)本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G-短杆菌、两端浓染、有荚膜,可呈多形性致病性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传播方式:鼠鼠蚤鼠。

临床类型:腺鼠疫:剧烈的出血坏死性淋巴结炎,多在腹股沟。肺鼠疫:吸入染菌尘埃,易暴发流行,死亡率高。败血症型鼠疫:最严重,死亡率可高达100%。死者皮肤常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称。

侵及的淋巴结多在腹股沟,一般为单侧,并引起肿胀、出血和坏死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在专用生物安全实验室检测。不同症状或体征,可采取淋巴结穿刺液、痰、血液、咽喉分泌物等。灭鼠、灭蚤;尽快隔离患者,阻断人间鼠疫进一步流行。早期应用抗生素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三、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学性状

G-杆状,微弯曲,单端有1~3根鞭毛,运动活泼。需氧。在血琼脂平板上产生透明溶血环。产生带荧光的水溶性色素而使培养基呈亮绿色。铜绿假单胞菌抵抗力较其他G-菌强。耐许多抗生素和消毒剂。致病性1.内毒素是该菌的主要致病物质。2.铜绿假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多见于皮肤黏膜受损部位与机体免疫力下降病人,表现为局部化脓性炎症引起中耳炎、角膜炎、尿道炎、胃肠炎、心内膜炎、脓胸,也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及引起婴儿严重的流行性腹泻医源性感染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将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培养后根据菌落特征,色素及生化反应等鉴定。

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防止医院感染。注意预防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四、百日咳鲍特菌生物学形状

G-短小杆菌,有毒株有荚膜和菌毛

初次分离时营养要求较高的鲍-金培养基抵抗力较弱

致病性百日咳毒素是主要毒力因子传染源主要是早期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易感人群:儿童临床表现潜伏期:7~14天临床三期:卡他期痉咳期(阵发性剧咳)恢复期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我国使用“白百破”(DPT)三联疫苗进行主动免疫,效果较好。治疗首选红霉素,也可选用其他广谱抗生素。第三节弧菌和弯曲菌一、霍乱弧菌

19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次世界性大流行。1817~1923年的百余年间,在亚、非、欧、美、澳等发生的六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皆由古典生物型引起。1961年开始的第七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至今已波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报告病例数在400万以上,目前尚无停息的迹象。它们由埃尔托生物型引起。生物学性状G-,弧型或逗点状,单鞭毛;液体中,运动非常活泼,呈穿梭样;涂片中,排列整齐,呈鱼群状。营养要求不高,耐碱不耐酸霍乱弧菌对热,干燥,日光,化学消毒剂和酸均很敏感,耐低温,耐碱

致病性1.致病物质鞭毛、菌毛和霍乱肠毒素2.所致疾病霍乱:烈性肠道传染病,为我国的甲类法定传染病。传染源: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途径:粪-口途径,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临床表现:剧烈的腹泻和呕吐(米泔水样腹泻),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引起低容量性休克和肾衰竭(死亡率高达60%)。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1.标本污染的水样、食物和粪便,病人肛试子2.直接镜检悬滴法观察细菌呈穿梭样运动;涂片可见G-弧菌,鱼群状排列。3.分离培养碱性蛋白胨水或选择培养基增菌。4.血清学鉴定玻片凝集反应。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改善社区环境,加强水源管理提高易感者免疫力:疫苗预防接种治疗关键: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预防大量失水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和酸中毒。二、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存在于近海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类、贝壳等海产品中,主要引起食物中毒。生物学特性菌体一端有单鞭毛,革兰阴性嗜盐:在培养基中以含3.5%的NaCl最为适宜。不耐热,不耐酸。致病性

食物中毒该菌经烹饪不当的海产品或盐腌制品传播。潜伏期5~72小时,可从自限性腹泻至中度霍乱样病症。*

广泛分布于动物的肠道内

*主要引起人类的胃肠炎和败血症,为动物源性疾病

*对人类致病最常见的是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