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这描述了()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2.在潍坊青州发现了一组战国时期齐国的刀币铸造模具(如图)。这为研究古代货币提供了()A.文献史料

B.图像史料

C.口述史料

D.实物史料

3.“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山田枯旱湖田涝,惟此丰凶岁岁均。”这些诗句描写的是()A. B.

C. D.4.南宋时期,江南地区一度出现了农民竞相种植春小麦的现象,种麦倍于种稻。其原因在于()A.土地开垦数量增加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稻北麦格局改变5.“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帮助皇帝处理文件)。”这反映了明朝()A.中央机构完善 B.皇权空间强化 C.文学日趋繁荣 D.文臣地位提高6.明清时期江南一带戏曲兴盛,许多人刊刻剧作“以娱民众”。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A.封建制度衰落 B.海外贸易繁荣 C.商品经济发展 D.印刷技术提高7.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留下了“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句。这体现了他()A.民贵君轻的主张 B.天下为公的胸襟 C.以和为贵的思想 D.关爱百姓的情怀8.近代以来,京师同文馆等机构翻译了近四百部欧洲书籍。其主要作用是()A.抵制了外来侵略 B.传播了西方文化 C.发展了资本主义 D.维护了清朝统治9.清帝溥仪退位时,仍保留皇帝尊号,每年坐收四百万元巨款,养尊处优于北京皇宫。这表明()A.君主专制仍存在 B.革命果实被窃取 C.辛亥革命不彻底 D.民主共和难实现10.《新青年》共刊登各类文章2521篇,其中提及“社会主义”1913次,提及“俄国革命”330余次。这说明它主要宣传了()A.民主科学 B.新民主主义 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11.孙中山认识到,民国虽成立十多年,但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为改变这一状况,他()A.开始实业救国 B.参加护国战争 C.发起护法运动 D.推动国共合作12.如图是学生摘抄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2.洛甫同志起草决议进行讨论。

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

4.取消“三人团”,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A.开始创建革命军队 B.由幼年走向了成熟

C.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D.实现了革命重心转移13.到194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A.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B.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D.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方向14.国民党败退台湾时,第一届中央研究院81位院士中,有60人选择留在了大陆。这表明()A.国民党政权失去民心 B.民主党派拥护新政权

C.新中国建设百废待兴 D.社会主义是人心所向15.创作于1963年的著名版画《初踏黄金路》,刻画了两位身着传统服饰的藏族妇女,一前一后沿着金色大道向我们走来。它创作的背景是()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C.西藏完成民主改革

D.实施西部开发战略

16.1972年2月的一天,北京市民目睹了一支由107辆车组成的车队驶过长安大街,他们见证了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是()A.周恩来出访印度 B.中日建交 C.尼克松访问中国 D.中美建交17.1978-1979年间,中国代表团密集考察了部分欧洲国家的基础设施、科技、能源、企业发展等。这些考察有利于()A.加快沿海城市开放 B.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深化全方位的外交18.“‘轻关易道,通商宽农。’这是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应有之义。”这一理念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是()A.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开展“脱贫攻坚”行动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如图是《1500年以来物种在各大陆之间移植的示意图》。它反映了()A.庄园经济开始兴起 B.近代科学技术进步 C.新航路开辟的作用 D.资产阶级统治扩大20.《拿破仑法典》颁布后,法国在其征服的欧洲国家强行推广。这一做法打击了()A.德国的对外扩张 B.俄国的农奴制度 C.法国的启蒙运动 D.欧洲的封建势力21.如图所示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加快学习西方进程 B.增加俄国财政收入 C.改变俄国臣民仪表 D.脱离亚洲融入欧洲22.建国后的前一百年,美国往往偷取别人的技术。到了1900年,美国开始输出“美式精巧发明”。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美国独立战争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美国南北战争 D.第三次科技革命23.1941年12月8日,日本人获悉本国“黎明前在西太平洋与美国和英国进入战争状态。”导致“战争状态”的是()A.德国突袭波兰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德国进攻苏联 D.盟军登陆诺曼底24.联合国的建立,“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这说明联合国的职责是()A.打击恐怖主义 B.维持冷战局面 C.维护世界和平 D.解决人口问题25.欧洲各国政府对欧洲钢铁制造商的补贴,会造成美国的钢铁工人失业,而美国的高利率政策也可能会限制他国的经济活动。这体现了()A.经济全球化 B.文化多样化 C.区域一体化 D.社会信息化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26.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选拔官吏,注重德行,而德行没有一定的客观标准,清议也缺乏确凿凭证,后来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现象。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选人不问才德,只看门第的高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实行科举制度,用考试办法审查应试举子的知识才能,比较客观全面。——摘编自《科举与中国古代政治文明》(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出现前人才选拔存在的弊端。

材料二自宋代规定三岁一贡以来,每历三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协调力。而边区远陬(角落),更易有观摩,有刺激,促进其文化学术追随向上之新活力。——摘编自《国史新论》(2)据材料二,概括“三岁一贡”对宋代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

材料三部分课程中关于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内容语文历史美术音乐《范进中举》里写到:到出榜那日,家里没有早饭的米,母亲吩咐范进道:“我有一只生蛋的母鸡,你快拿集上去卖了,买几升米来煮餐粥吃,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范进慌忙抱了鸡,走出门去。康有为认为:八股精通,楷法圆美。即可为巍科进士、翰苑清才;而竟有不知司马迁、范仲淹为何代人,汉祖、唐宗为何朝帝者。若问以亚非之舆地,欧美之政学,张口瞪目,不知何语矣。

《举子看榜图》

《儒林外传》

《孔乙己》道情•时文叹清•徐灵胎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是求才计,谁知道变作欺人计!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

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道情:曲艺的一种)——摘编自《科举与中国文化》等(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学习主题,并对其进行简要论述。(主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27.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四运动中部分爱国青年的主要活动姓名年龄城市主要活动邓中夏25北京任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务干事,参与火烧赵家楼等行动。王尽美21济南带领山东学生联合会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组织励新学会,主编《励新》刊物。毛泽东26长沙改组湖南学生联合会,创办《湘江评论》,发表《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周恩来21天津创办《天津学生联合公报》,成立觉悟社等。——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党史》(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中爱国青年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诗人何其芳描述:“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延安成为当时中国最革命、最进步的地方,它犹如一座灯塔,指引着千千万万追求进步的爱国青年前来寻找光明。——摘编自《为什么数万青年奔赴延安》(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原因。

材料三:1956年,胡耀邦在总结全国青年工作时说:“去冬今春,全国就有7000万农村青年参加了积肥运动,积肥8000多亿斤。在同一时期,全国还有十几万名男女青年到边疆去参加建设工作。在工厂矿山企业和交通运输部门有了9500个青年先进班组,在基本建设里有了7500个青年突击队,他们常常超过一般任务定额,有的甚至达到五六倍。”——摘编自《百年党史大事记》(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当时“青年工作”的认识。28.大国的兴衰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拉丁诗人维吉尔说:“记住罗马人,以法律的名义统治人民,建立通往和平之路。”历史学家塔西佗却说:“他们把抢劫、屠杀和掠夺称为‘帝国’。他们造出了一片沙漠,然后把它称之为‘和平’。”把“罗马的和平”描绘成一种实行残忍的军事征服和毁灭的政策。——摘编自《全球通史:从公元前500万年至今天》(1)据材料一,简要评价罗马帝国的统治。

材料二: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它一方面调整内部制度,一方面积极对外扩张,凭借一支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开始将商业触角伸向全世界。迄20世纪初叶,英国占有殖民地已达3350万平方公里,约为地球陆地面积的1/4,英国自诩其为“日不落帝国”。——摘编自《英国的殖民活动与日不落大帝国的崛起》(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材料三:美国已不可能重新获得它在50年代的主导地位,同样,再设想哪一个国家会在一场大规模战争之后取得像美国战后那样的特殊地位,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核时代的战争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战争,而且与之相比更具有毁灭性。如果我们要展开合作的话,就将肯定是没有霸权的合作。——摘编自《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3)据材料三概括其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尧因舜“孝”进行推荐,后来舜继尧位,反映了部落联盟时期的首领位子的传递方法禅让制,故A正确;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排除B;世袭制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国王或皇帝的位子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排除C,郡县制是在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使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禅让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禅让制,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禅让制。

2.【答案】D【解析】据题干“在潍坊青州发现了一组战国时期齐国的刀币铸造模具”图文并结合所学可知,刀币铸造模具属于实物史料,这为研究古代货币提供了实物史料,D项正确;文献史料主要是史书记载,排除A项;图像史料主要是照片资料,排除B项;口述史料是历史亲历者对历史史实的陈述,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史料的来源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实物史料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史料的来源的相关史实。

3.【答案】D【解析】据题干“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山田枯旱湖田涝,惟此丰凶岁岁均”可知,这是灌溉工具,而且不需要人力,结合所学可知,筒车是利用水力进行灌溉,故D符合题意;耧车是播种工具,排除A;秧马是插秧工具,排除B;翻车需要人力,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唐朝经济的繁荣,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唐朝经济的繁荣,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筒车。

4.【答案】C【解析】南宋初年,北方战乱频繁,北方中原地区被金军占据,大量人口南迁,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了小麦在南方的大量种植,故C正确;土地开垦数量增加与种植什么农作物无关,排除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唐朝中期,排除B;南稻北麦格局并未改变,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5.【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建立了内阁制度,阁权强大时负责票拟奏章,但内阁始终只是皇帝的内侍顾问机构,不是法定的国家机构,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都由皇帝决定,内阁制度的建立使皇权进一步强化,B是正确的选项;题目内容没有体现中央机构完善、文学日趋繁荣、文臣地位提高,排除ACD。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明朝皇权强化。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考查了明朝皇权强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6.【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世俗化气息浓厚,戏剧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正确;明清时期江南一带戏曲兴盛,这与封建制度的衰落、海外贸易的繁荣、印刷技术的提高,均无直接联系,排除ABD。

故选:C。

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明清的艺术成就,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明清的艺术成就,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

7.【答案】D【解析】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诗句的意思是在一个凄风冷雨的夜晚,我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金石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因此,诗句体现的是关注民本、仁爱思想,体现了郑板桥关爱百姓的情怀,D项正确;诗句体现了民本思想,但不能反映出民贵君轻,排除A项;天下为公的意思是天下是公众的,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关爱百姓的情怀,而不是以和为贵的思想,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郑板桥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郑板桥的相关史实。

8.【答案】B【解析】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京师同文馆是中国官方承办的第一个以西方语言文字、西方近代科学知识为教育内容和翻译内容的教育和翻译机构,京师同文馆等机构翻译了近四百部欧洲书籍,这反映了洋务运动推动了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抵制了外来侵略,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发展了资本主义,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维护了清朝统治,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京师同文馆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京师同文馆设立的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京师同文馆的相关史实。

9.【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的“清帝溥仪退位时,仍保留皇帝尊号,每年坐收四百万元巨款,养尊处优于北京皇宫”,结合所学可知,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帝制,1912年2月12,宣统帝下诏退位,但仍保留尊号和待遇,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妥协性,不彻底,所以C项正确;A项所述违背史实,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应排除;B项所述与题干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所述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基础薄弱所致,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知识,解题关键是联系所学分析史料、依据要求作出选择。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辛亥革命的理解,侧重考查学生对于史料的分析能力。

1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新青年》共刊登各类文章2521篇,其中提及“社会主义”1913次,提及“俄国革命”330余次”和所学可知,《新青年》中对“社会主义”一词的引用频率和使用次数越来越高,这说明当时的思想界对社会主义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更多关注,D项正确;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民主科学,排除A项;新民主主义是人民民主主义,新中国建国的政治基础,排除B项;三民主义是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洗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11.【答案】D【解析】据题干“民国虽成立十多年,但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的讲话。1924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故孙中山在革命晚期积极推动了国共合作,故D正确;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排除A;参加护国战争是1915年,排除B;发起护法运动在1917年,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国民党一大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国民党一大和第一次国共合作,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为改变题干现象,孙中山推动国共合作。

12.【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的“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2.洛甫同志起草决议进行讨论。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4.取消‘三人团’,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所以B项正确;A项是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意义,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是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的,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是秋收起义的影响,使得革命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了遵义会议的知识,解题关键是结合所学研读史料、抓住要点作出选择。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遵义会议的影响的理解,侧重考查学生史料的解析能力。

13.【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全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的确立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据题干信息“到194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次“飞跃”与毛泽东思想的确立有关,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方向,D项正确;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与题干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不符,排除A项;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与题干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不符,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与题干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不符,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史实。

14.【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的“国民党败退台湾时,第一届中央研究院81位院士中,有60人选择留在了大陆”,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胜利,解放军解放南京,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败退台湾,由于国民党统治腐败、国民党政权失去民心,才会出现大多数人留在了大陆,所以A项正确;B项所述没在题干材料中涉及,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所述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而题干材料是在新中国成立前,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与题干材料“国民党败退台湾时”不符,应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的知识,解题关键是联系所学分析史料、抓住关键词作出选择。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的理解,侧重考查学生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15.【答案】C【解析】据题干“创作于1963年的著名版画《初踏黄金路》,刻画了两位身着传统服饰的藏族妇女,一前一后沿着金色大道向我们走来。”结合所学可知,1959年3月28日,中央政府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领导西藏各族人民一边平叛一边进行民主改革,使百万农奴翻身获得了解放,C项正确;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排除A项;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在2006年,排除B项;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在2000年,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西藏民主改革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西藏民主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

16.【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72年2月的一天,北京市民目睹了一支由107辆车组成的车队驶过长安大街,他们见证了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可知,这件“大事”是尼克松访问中国,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C正确;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题干内容“1972年2月的一天”不符,排除A;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与题干内容“1972年2月的一天”不符,排除B;1979年,中美建交,与题干内容“1972年2月的一天”不符,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中美关系,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尼克松访华。

17.【答案】B【解析】由“1978-1979年间,中国代表团密集考察了部分欧洲国家的基础设施、科技、能源、企业发展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考察对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认识到自身经济发展的滞后,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故B项正确;加快沿海城市开放,是在改革开放初期,1984年,我国开放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与题干内容“欧洲国家考察之后的影响”不符,排除A项;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21世纪,我国深化全方位的外交,与题干内容“1978-1979年间,欧洲国家考察之后的影响”不符,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我国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的识记能力,掌握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历程及其作用。

18.【答案】A【解析】据题干“‘轻关易道,通商宽农。’这是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应有之义。”可知,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A项正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展“脱贫攻坚”行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均是国内发展,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无关,排除BC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梦与“一带一路”战略。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梦与“一带一路”战略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1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500年以来物种在各大陆之间移植的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1500

年”前后正是新航路开辟的时期,许多物种在各大陆之间得到更加广泛地交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对全球物种的交流起了巨大推动作用,C项正确;庄园经济是在中世纪欧洲逐渐形成的经济体系,起始于公元9至10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并且材料中也看不出与欧洲庄园经济相关的要素,排除A项;材料图片信息中没有涉及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内容,排除B项;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主要包括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独立战争等历史事件,这些国家也逐渐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从材料信息中,无法得出“资产阶级统治扩大”这一结论,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是识图能力,二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在日常学习中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专题、模块化梳理和记忆。

20.【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拿破仑法典》颁布后的对外战争过程中,拿破仑把这一法典的许多条文和原则推广到广大被征服地区,从而对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D项正确;《拿破仑法典》只是对封建势力的打击,没有打击德国的对外扩张,排除A项;拿破仑在进攻俄国中失败,排除B项;法国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的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没有受到《拿破仑法典》的打击,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法典》的影响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拿破仑法典》的相关史实。

21.【答案】A【解析】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据题干“彼得一世颁布胡须税牌”“彼得一世剪大臣的胡子”结合所学可知,图示场景表明了彼得大帝决心向西方学习,这加快了学习西方进程,A项正确;彼得大帝的目的是加速改革进程,而不是增加俄国财政收入,排除B项;改变俄国臣民仪表过于片面,排除C项;图示信息并不能说明脱俄国离亚洲融入欧洲,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重点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及影响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的相关史实。

22.【答案】B【解析】据题干“建国后的前一百年,美国往往偷取别人的技术。到了1900年,美国开始输出‘美式精巧发明’。”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结束于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密切结合,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美国是领先国家,在电力应用和交通工具方面等取得重大成就,B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发生于1775年至178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美国南北战争发生于1861年至186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发展历程这一史实的准确记忆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在日常学习中对大国史的基本内容有扎实的基础,同时需要全面准确地提取材料信息,进行问题转换和知识运用。

23.【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次日,美、英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据题干信息“1941年12月8日”“黎明前在西太平洋与美国和英国进入战争状态”可知,这与日本偷袭珍珠港相关,B项正确;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与“1941年12月8日”时间不符,排除A项;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1944年6月美英联军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相关史实,“1941年12月8日”“日本人获悉”“在西太平洋与美国和英国进入战争状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相关史实。

24.【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指的是为了避免以后人类再遭遇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意思是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1945年10月成立,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C项正确;打击恐怖主义,与题干内容“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没有联系,排除A项;冷战是指1947年—1991年之间,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联合国维持冷战局面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解决人口问题,与题干内容“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没有联系,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联合国的成立的相关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对联合国的相关内容的准确记忆,也考查了学生对史料的准确解读和信息提取能力。

25.【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欧洲各国政府对欧洲钢铁制造商的补贴,会造成美国的钢铁工人失业,而美国的高利率政策也可能会限制他国的经济活动”可知,各国家间的经济政策会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带来影响。正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因此A项正确;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与题干中的“补贴”“工人失业”“高利率政策”“经济活动”等经济领域的内容不符,排除B项;区域一体化,通常指在一定范围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这与题干“美国的高利率政策也可能会限制他国的经济活动”不符,排除C项;社会信息化,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传输手段的广泛应用为基础和标志的新技术革命,这与题干“欧洲各国政府对欧洲钢铁制造商的补贴,会造成美国的钢铁工人失业”“美国的高利率政策也可能会限制他国的经济活动”不符,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在日常学习中学生要注意提升全面准确把握史料信息的能力,也需要对易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