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竹编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竹编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竹编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竹编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竹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竹编工艺竹编艺术是四川特有的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它源于明清时期,道光同治年间。竹编工艺的历史及其发展四川崇州府人张国正酷爱竹编,在学习总结丰富的崇州民间竹编艺术的基础上,张国正将竹篾越划越薄、竹丝越劈越细,器具编织得越来越精致。渐渐地,竹丝细得没有了骨力,难以自己成型,张国正就选用了瓷器、漆器来作为底胎,让竹编依附在底胎上。由此竹编技艺从无胎成型进入了有胎依附的阶段。瓷胎竹编的前身--有胎竹编诞生了。竹编工艺的历史及其发展木胎竹编瓷胎竹编以其"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丝"等技术特色在众多民间工艺中独树一帜。细竹编的出现,特别是有胎竹编的出现,使竹编从单纯的实用进入到实用与观赏相结合的新境界,步入了工艺美术的行列。进入民国,张国正的弟子相继在成都开店铺、搞竹编。抗战期间,由于美空军进驻成都,以及沿海地区大批人员内迁,竹编产品曾一度销势看好。但随着时局恶化,战乱频频,整个瓷胎竹编行业就只剩下林绍清一人还在苦苦挣扎。到了四十年代末,连林绍清也被迫放弃竹编,回乡务农去了。新中国建立后,政府重视民间艺人及其艺术,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年代,竹丝工艺厂被迫取消了建制,不过瓷胎竹编的生产一直没有停止,1971年后随着国家外交、外贸的发展,竹编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投资修建了新的生产大楼,重新组建了成都市竹编工艺厂。在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后,谭代明独创了“成都新派竹编”。艺术作品清秀、古朴典雅、图案精美、栩栩如生。精细的效果和艺术神韵,完全可与丝绸、刺绣相媲美,新派竹编工艺既保持了绘画艺术的神韵,又体现了传统竹编的风格。新派竹编艺术的出现新派竹编艺术创始者-谭代明老师简介谭代明是成都市民间艺术家,新派竹编创始人。2003年开发研制出的"瓷胎竹编画盘、茶、酒具",做工精细,风格独特,集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收藏性于一体。它是竹编工艺和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是竹编制品精品中的精品,艺术中的艺术。制作工艺瓷胎竹编对选竹有很高的要求,很多手艺人都会选用四川邛崃的竹丝。瓷胎竹编的主要步骤,先是刮去竹子外面的青皮,用刀剖开,使之成为一块一块的竹片。然后晾晒,再经过手工,把晒干的竹片加工成均匀的竹丝,染上需要的颜色,瓷胎竹编的原料就算准备好了。接下来,小心翼翼地用五彩竹丝一层层编织,按照起底、翻底、翻顶、琐口等工序编织下来,一件精美的竹编工艺品就算完成了。制作工艺传承发展谭老师的丈夫是一位出色的油画师,谭老师的竹编图案都是由他设计,再给谭老师编织,图案大多以熊猫为题材,消费者也倾向于买这种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销售至全国各地乃至国外。谭老师并不以竹编为唯一收入来源,只是非常喜爱这门艺术才一直坚持下来。

2013年春节前夕,北京的纪录片导演找到谭代明,想拍摄以竹编为题材的手艺纪录片,跟拍了整整一个月后,直到5月初,央视的纪录片的播出,谭代明的生意忽然开始好转起来。“播出的第二天就有人来买走两万元的瓷胎竹编茶具,我编织了两个半月,还有很多人前来询问瓷胎竹编的技艺技巧,他们都很感兴趣。”谭代明的语气中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