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西安西北堡乡相家巷村出土西汉本始五年钱范的调查_第1页
西汉时期西安西北堡乡相家巷村出土西汉本始五年钱范的调查_第2页
西汉时期西安西北堡乡相家巷村出土西汉本始五年钱范的调查_第3页
西汉时期西安西北堡乡相家巷村出土西汉本始五年钱范的调查_第4页
西汉时期西安西北堡乡相家巷村出土西汉本始五年钱范的调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汉时期西安西北堡乡相家巷村出土西汉本始五年钱范的调查

中国古代的年表使用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然后是历代皇帝和皇帝的遵循。众所周知,西汉宣帝在位24年,共使用过7个年号,除元康、黄龙两个年号,其余皆为4年更换一个年号。但是,2003年春,在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相家巷村出土的一批五铢陶母范中,发现了五块带有铭文“本始五年十一月壬申造”。这些“本始五年”钱范的出土,对我国现行的《中国历史纪年表》划上了一个小小的问号。笔者通过对这些新出土的钱范实物进行研究分析,在翻阅大量史料、典籍的基础上,对西汉宣帝“本始五年”的存在进行了探索,并对现行年表提出了一些看法。一山土钱范的发现2003年春,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相家巷村东修建公路(生产路),整修路基时,挖出了大量西汉“五铢”钱陶母范。一些残块流向了市场,西安钱币学会、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金泉钱币博物馆等进行了抢救性征集,并从中发现了这些“本始五年”钱范。(图1—5)随后,我参加了西安钱币学会组织的调查组,亲赴出土地进行实地调查,虽然新公路早已建成,但路的两旁、田间地沟,依然可见到大量散布的带有阳纹钱模的“五铢”钱范,和带有阴纹钱形的背范残块,还有当年冶炼铸钱用的坩锅和铜渣。从当时村里农民建房开挖的地基剖面来看,该地区汉代钱范的堆积层厚约2—3米。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弄清了此次山土钱范的确切地点和概况,为我们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相家巷村,位于今西安市西北郊,在汉长安城西市遗址区东北部(图6)“本始五年”钱范的实际出土地为今相家巷村东北到村东这一带区域,这里是已探明的西汉时期铸钱遗址群。据村民讲,相家巷村的农田里经常会出现一些“五铢”钱的残陶范,尤其是每逢村民盖房、修路等必大量出土钱范。这次修公路出土的残钱范数以万计,其中大部分是铸钱时用的陶背范,现在公路已修完,大量的残范或被填埋于路基之下,或被任意堆弃一旁,到底还有多少“本始五年”纪年钱范,目前已不得而知,我们仅从征集和收藏到的钱范中,发现了这五工乘山块带有“本始五年”铭文的残钱范,这几块钱范的发现非常珍贵,尤其对我国西汉历史纪年的研究意义重大。神爵四年五月C:纪监造官署,仅见“巧”字铭文D:范首无铭文和任何标记从这些钱范的出土地来看,出自汉长安城遗址区,又是已探明的西汉上林三官铸钱工场区,故“本始五年”钱范的出土真实可靠。但令人废解的是《汉书·宣帝纪》、《二十四史朔闰表》等典籍里均无“本始五年”的记载。汉宣帝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等年号皆为四年,现行的《中国历史纪年表》也如此。三“本始五年”钱范中的祖范惊奇的发现,激发了人们对其研究的热情,在西安先后有多位学者对“本始五年”钱范进行过研究,发表了一些看法,但终难求同。我通过研读史籍,并结合实物分析比较,提出自己的一点认识,以求能解“本始五年”之迷。1、“本始五年”钱范之考查。我们知道,秦汉钱范是由人工刻制祖范(阴纹)——翻制母范(阳纹)——再翻制子范(阴纹)等工序,最终用子范浇铸金属货币的。此陶母范的出土,说明刻制祖范时,就已将所刻范的要求、标准定出。从本始元年——本始五年钱范的出土来看,印证了“本始五年十一月壬申造”至少可说明本始五年自1月起至10月已在铸五铢钱。11月壬申后,可用此范的标准铸钱。这实际已反映了“本始五年”存在的事实。再则,此次大量出土的钱范,地处西汉长安城内的官方铸钱工场,刻范工匠不可能,也不敢将皇历刻错。试想,一个近在天子眼皮底下的国家铸钱工场,竟不知皇帝更改年号已10月之久,还在沿用旧年号,这更是有悖情理。宣帝时期实行铸钱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将官方铸钱工场置长安城内,更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铸钱工业的严格管理,以及对铸钱业关键环节的直接控制。所以,我认为此范铭文的记载没有记错,更不可能工匠刻错范“本始五年”应该是存在的,而且在大量铸钱。在已发现的五块“本始五年”钱范中,我发现至少有两块不同的祖范在翻制陶母范,这在西汉制作钱范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目前从对已出土的宣帝时期的钱范研究来看,同年同月铭文的西汉“五铢”陶范母,皆出自同一祖范,我们把同一铭文的不同陶母范收集比较,可看出它们的文字、钱模完全一致。但今见五块“本始五年十一月壬申造”陶母范中,我将它们的拓片铭文相重叠后,发现两范铭文字体大小不同,而不能重合。这样就说明,“本始五年十一月壬申造”铭文的祖范中至少存在有两块。同一个时期存在两块祖范,说明当时翻制母范的速度在提高,铸钱的量也在扩大。即然本始五年是客观存在的,那为何又在历史典籍中消失了?2、“本始五年十一月壬申”日探寻翻开《汉书》我们可以了解两千年前,西汉宣帝本始年间的社会状况:(本始元年)“夏四月庚午,地震。诏内郡国举文学高第各一人”(《汉书·宣帝记》)。(本始元年至黄龙元年)“河南界中又有蝗虫,府丞义出行蝗”(《汉书·严延年传》)。(本始二年)“其冬,单于自将万骑击乌孙,颇得老弱,欲还。会天大雨雪,一日深丈余,人民畜产冻死,还者不能什一”(《汉书·匈奴传》)。(本始三年)“夏五月……大旱。郡国伤旱甚者,民毋出租赋。三辅民就贱者,且毋收事,尽四年”(《汉书·宣帝记》)。“夏大旱,东西数千里”(《汉书·五行志》)。(本始四年)“夏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或山崩水出”。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汉书·宣帝记》)应劭注曰:“先者地震,山崩水出,于是改年号曰地节,欲令地得其节”。“夏关东四十九郡同日地动,或山崩,环城郭室屋,杀六千余人”(《汉书·夏侯胜传》)。从这些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宣帝时期尤其是本始四年(前70年)前后,国家深受天灾地祸的困绕,依当时的国力和生产力水平,与山崩水出殃及四十九郡的大地震相抗衡是何等艰难。皇帝只能祈求上苍降福保平安,并更改年号“地节”,以求大地节制,不要再震,不要祸国殃民,并大量铸钱赈灾。这种因灾异而临时改元的做法,在两汉时并不少见,据《汉书》诸本记统计,在改元的76次中,改元的原因除获瑞嘉物、日食、封禅祭祀、祈天赐祥瑞外,有35次改元是因有自然灾害,几乎占两汉建、改元总数的一半。可见“地节”年号的推出是封建君主在灾害的影响下,为了附合与满足人们心理的特殊要求和愿望的需要,同时也是统治者在灾害历史背景下的一种特殊的政治措施。那么,“地节”年号始于何年何月,史籍都无具体记载。我拿已出土的“本始元年五月壬子造”、“本始二年十月丁未造”、“本始三年七月甲子造”、“本始四年四月乙酉造”等陶范,经对照《西周(共和)至西汉历谱》,四范的年月日均与此书相吻合无误,这也充分证明了此书的正确和权威性。再查此书,在本始四年十一月没有壬申日,而紧接的地节元年十一月有壬申日。可以认为所有史籍记载的“地节”元年,实际就是“本始五年”。既然当时汉宣帝“本始”年号实际是五年,那么“地节”年号的开始应在“本始”五年的年末,具体说应该为“本始五年十一月壬申日”(公元前69年12月24日)之后,或者说,地节元年其实只有十一月癸酉(公元前69年12月25日)至十二月癸亥(公元前68年2月13日)短短的50天而已,次年正月即为地节二年。如果此推断不谬。那么,在当年人们将仅仅行用了几十天的新年号来替代了已使用了十余月的年号,这也说明当时皇帝在天灾地祸面前的恐惧、无奈和迫切的心情。用地节元年代替“本始五年”,反映出封建君主们每当灾异出现,他们都承受着无形的精神压力,而渴望以某种方式来消弥灾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精神上和信仰上的影响。自清人收集钱范至今,人们未曾见到过“地节元年”铭文的钱范,而地节二、三年的纪年范均有出土,其实地节元年仅存的50天是不可能刻制新祖范来铸钱的。这一点也可支持“本始五年末改元说”。总之,中国古代帝王在位时常因故改元,每改元并改年号,一般改元是从下诏逾年年初起算,也有一些是从本年年中开始的,地节元年即是年中改元,年初起算的。四本始五年的发现和研究由于自然和人的作用,古代纪年的资讯,变得模糊不清。年代记录中的矛盾,时有所见。人们有理由怀疑史书中少数年、月、日的记录。因为它是后人所修,传抄有时有误,或有改动的动机。“本始五年”钱范的出土,对我国汉史的研究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1、“本始五年”钱范的出土,可印证和补充历史文献,纠正历史上的遗误记载,是研究我国西汉历史的极为珍贵的文物资料。2、“本始五年”钱范的发现,为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些信息,即“地节”元年起讫的具体时间、汉宣帝改元“地节”的背后原因。从而为我们划定了历史年表中“本始”到“地节”年号的具体年、月、日。现行年表:本始前73——前70戊申4地节前69——前66壬子4实际应为:本始前73——前69十一月戊申5文物款识一般是当时所记,它的年号、月朔是真实可信的,故我们在学习和研究历史中,特别要重视出土文物的时间记录。3、“本始五年”钱范的发现及相关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在考古新资料的不断发现中,在学科理论的不断创新中,在学科自身不断的自我完善中发展的。4、“本始五年”钱范的发现及研究,不是为了改变历史,而是想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历史研究离不开出土实物和前人的成果,我们今天的研究是要尊重历史事实,充分利用好这些实物资料,广泛及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纠正各种不全面、不准确的东西,还历史以原貌。二铢钱模的出土从已见到的“本始五年”纪年钱范来看,材质一样,都是陶质,黄土夹细沙,范面有极薄的细泥层,经过焙烧后,范体质硬,呈灰青色。以西安钱币学会藏品为例(图7)范面有阳文的“五铢”钱模15枚,范的残体为20×20cm,厚2.5——3.5cm,范头主浇道左侧有隶书“本始五年十一月壬申造”的阳文清晰可见。从15枚五铢钱模来看,分布均匀、整齐排列在主浇道两侧各3例,钱模清晰、文字清秀,“五”字交笔曲缓匀称,钱模直径25mm,穿10mm,穿上有一横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