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结构教案导入_第1页
原子的结构教案导入_第2页
原子的结构教案导入_第3页
原子的结构教案导入_第4页
原子的结构教案导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子的结构教案导入【篇一:原子的结构教案】《原子的结构》讲课教案怀远荆涂学校贾义兵课题2原子的构成[设计思路]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利用科学探究的教学实施和评价办法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同时教师应特别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循循善诱,全面提升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物质世界的能力。[教材分析]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地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和为解决化学计算打下基础。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第二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还介绍了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教学重点1.原子的构成2.相对原子质量教学难点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学生分析]本课题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通过以下途径突破难点: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采取更为开放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为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一定的空间。[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与元素性质的关系。(3).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4).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2.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思维,逐步养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及未知领域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2).对学生进行物质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学生活动→问题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总结→拓展思维。[教学媒体](1)教师用具:多媒体、教材(2)学生用具:教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原子的构成情景设计(使用问题情景,利用已有的知识作为铺垫,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上节课我们学习过有关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关于分子和原子,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有新的问题吗?学生回答(学生兴趣被激发,进入状态)可能的问题有: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2.分子的特点;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③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大。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是不可分的,究竟原子能不能再分?4.原子是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5.原子有没有质量?它的质量有多大?6.如何去称量分子和原子的质量?7.原子到底有多大?【板书设计】课题2:原子的结构一、原子的构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2、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3、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三、离子【篇三: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案,人教版)】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学目标1.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2.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3.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4.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5.了解化学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的途径和特点。教学重点1.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量的概念2.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短片,然后教师简要结合国际形势“朝鲜核武器实验”,指出“核力量”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象征。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二、新课教学1.原子的体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图3-8,让学生了解原子的大小。明晰:原子的体积很小。如果将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相比,就相当于将一个乒乓球跟地球相比。原子之间能够结合成分子的奥秘,正是人们在研究这小小的原子的结构时被逐步揭示出来的。2.原子的构成19世纪以前,原子一直被认为是坚硬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此叩开了原子的大门,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之后卢瑟福通过实1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验证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的。设问: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③极少数粒子反弹回来。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较大的质量。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结论: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可参见教科书图3-9)提问: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分析: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爆炸正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这说明原子核还能再分。科学家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究,获得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结论。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种类氢碳氧钠氯质子数1681117中子数0681218核外电子数1681117相对原子质量112162335思考: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分析: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可见,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等于核内的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的数目。2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三、课堂小结本节学习了原子的构成,知道了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核电核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希望同学们事先预习。第2课时一、导入新课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上有一段话: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运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家伙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荷,质子带正电荷,正好把身带负电荷的我和我的同伴深深吸引。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二、新课教学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一电子围绕氢的原子核在核外的“巨大”空间里高速运动。在具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动画演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分析:核外电子的运动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我们把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电子层最多时有七层。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分层运动,也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思考: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目有什么规律?回答: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不超过2个)。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方便地表示原子的结构。有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知识,我们可以用形象、简洁的图示表示原子的内部构成情况。下面我们以氧元素为例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小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画圆圈标核电荷,正号写在前,弧线呈扇面,数字一条线。3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展示:教师指导学生观看教科书图3-12“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时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思考:(1)不同类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它们的结构是否稳定?(2)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原子总是力求使自身的结构趋于或达到稳定结构。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通过何种方式可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3)不同类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有怎样的关系?分析:(1)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这种结构被视为稳定结构,所以稀有气体具有“化学惰性”,一般情况下不易和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3)元素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三、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知道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第3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初步认识了部分原子的结构,那么,什么是离子?离子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二、新课教学图片展示na+、cl、nacl的形成。-分析:通过结构示意图我们可以知道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而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在这个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的作用结合成稳定的化合物氯化钠(nacl)。动画演示: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4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小结:像氯化钠这样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还有很多,一般地,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成的。例:氯化镁、氯化钾等。提问:那如何来表示离子的符号呢?分析:就像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一样,离子用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符号是用来表示离子的化学符号。离子符号表示式为xn+或xn-,x表示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化学式,x右上角的“+”或“-”表示离子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n”表示带n个单位的电荷。例如,al3+表示1个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3so2-4表示3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离子的写法:先写出元素符号,再在右上角标明该离子带的电荷数,注意“+、-”2+在数字后面。例:3个硫酸根离子:3so2-4;两个镁离子:2mg。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离子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用粒子的观点看物质与物质的变化,会使我们对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