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_第1页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_第2页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_第3页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_第4页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关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

语文

参考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Ⅰ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典型传播”,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电影《焦裕禄》和电视剧《焦裕禄》这两部作品主题的内涵,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归纳。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重塑焦裕禄的媒介形象,应从哪方面加以借鉴,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归纳。

(1)A.“都产生了”错误,把未然当已然,原文中“如今……典型传播……恰好能契合这种需要”不能表明其已经产生巨大功绩。故选:A。

(2)A.“这种大众媒介又始终受制于……”错,原文是“大众媒介在进行媒介生产活动的同时,总会受制于……”,它的受制于某某是有条件限制的;B.正确。

C.“必然会滋生”错,于文无据;

D.这里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对应的是官与民之间的关系问题。

故选:B。

(3)C.“就不会出现侧重点的差异”错,于文无据。依据材料二“综上所述,从新闻报道到电影再到电视剧,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表征的不仅仅是时间流逝所带来的变化,抑或是传播形式的创新,在本质上它还是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一种镜像折射”,起决定作用的也不是媒介的不同。

故选:C。

(4)①依据材料二“再到上个世纪90年代电影《焦裕禄》上映,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已步入正轨,社会建设也已取得了一定的业绩。然而,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却是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滋生,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疏离。因此,电影着重建构了焦裕禄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正是意在通过这一集体记忆来重新拉近人民群众与党员干部之间的关系”,前者立足于“为官”,侧重在焦裕禄作为官员的严于律己和廉洁奉公,警醒的是当时的官僚和腐败现象。

②依据材料二“现在的电视剧《焦裕禄》所建构的焦裕禄形象及相应的集体记忆又是如何与当下的现实语境相契合的呢?细细究之,也不难发现其内在关联。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的浪潮如今正势不可挡地涌入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而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领地却多有荒芜。电视剧《焦裕禄》将另一种人生哲学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剧中,焦裕禄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着朴素的衣裳,奔波于泥土地中。可以说,他对信仰的坚持和对理想的执着正是当下物欲社会所最缺乏的一种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当时官与民之间关系疏离的现状却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善。电视剧《焦裕禄》通过诸多细节讲述了作为党员干部的焦裕禄对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他在寒冷的冬夜给偏远的公社送去棉衣,他亲力亲为给老百姓解决买煤的问题……通过对历史细节进行影像还原,焦裕禄形象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剧中得以凸显,而这种精神无疑是对当下党员干部的一次心灵洗礼”,后者立足于“为人”,侧重在他作为普通人的人生哲学:节俭、朴素、任劳任怨、心系百姓,警醒的是一些人无节制的物质享受。

(5)①依据材料一“从另一方面来讲,社会问题越多,结构越是复杂,转型速度越快,越是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与价值观念来引导,典型人物报道可以用新闻的手法在某一社会层面提供多种不同的典型形象,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参照,乃至情感诉求的渠道”,要传达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与价值观念,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参照和情感诉求的渠道。

②依据材料一“典型传播是媒体通过人物典型形象的塑造去反映、倡导某种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样式。在以往,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在榜样示范、政策宣传、凝聚社会等方面产生了巨大作用,历史功绩不可抹煞;如今,发生了巨大变迁的社会无疑仍然需要极具感召力、代表时代精神内核的精神楷模,而典型传播在现时的社会整合功能恰好能契合这种需要”,要有一个鲜明的精神主题,并与主流意识形态紧密结合。

③依据材料二“我们对过去的回忆总是受到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心态的影响,在每个时代,集体记忆的建构必然与当时的社会需求尤其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相呼应。对焦裕禄集体记忆的建构,事实上也是从现实社会语境出发,通过提炼过去的人物和事件来回应当下的一种表现”,要从现实社会语境出发,通过提炼人物过去的事件为解决当下问题做出回应。

(1)A(2)B(3)C

(4)①前者立足于“为官”,侧重在焦裕禄作为官员的严于律己和廉洁奉公,警醒的是当时的官僚和腐败现象。

②后者立足于“为人”,侧重在他作为普通人的人生哲学:节俭、朴素、任劳任怨、心系百姓,警醒的是一些人无节制的物质享受。

①要传达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与价值观念,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参照和情感诉求的渠道。

②要有一个鲜明的精神主题,并与主流意识形态紧密结合。

③要从现实社会语境出发,通过提炼人物过去的事件为解决当下问题做出回应。

现代文阅读Ⅱ

:(6)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首先要概括语段的内容,然后考虑和其它四要素的关系,从结构(情节)谈作用,尽量考虑突出人物性格和主题。

(8)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人物的情感变化的能力。这类题目属于对小说情节的把握,可以这样考虑:首先,给小说情节分层概括梳理;其次,找出文中表现人物情感变化的标志性词语,抓住关键句;然后,抓住文章中的情感的描写:直接描写、语言表现、动作暗示、神态表现、环境烘托、梦境描绘。仔细揣摩人物情感;最后,联系上下文,全面把握人物的情感变化。

(6)A.“他不读书”分析不当,根据原文“其实,小屋里的那些古典作品都被翻动过”可知。

C.“读完《福音书》,律师不加选择地读了很多书”时序错乱,原文是“读完《福音书》,他接着读宗教史和神学著作。在监禁的最后两年,囚徒不加选择,读了很多的书”。

D.“他睡着了,正梦见那将要到手的两百万”不合文意,这是银行家想的,不是事实。故选:B。

(7)“该诅咒的打赌”“绝望地抱住头”“这个人怎么不死呢?他还只有四十岁。不久他会拿走我最后的钱……我呢,变成了乞丐,只能嫉妒地看着他。不,这太过分了”,写出了银行家为打赌即将要支付两百万而后悔、恐慌的心理。“你们把谎言当成真理,把丑看作美。为了用行动向你们表明我蔑视你们赖以生活的一切,我放弃那两百万,虽说我曾经对它像对天堂一样梦寐以求,可是现在我蔑视它”,银行家的心理与后文律师的言行、心理形成了对比,人物形象在对比中更加鲜明。

“只要我抱起这个半死不活的人,把他扔到床上,用枕头闷住他的头,稍稍压一下,那么事后连最仔细的医检也找不出横死的迹象”,引出下文,写银行家偷偷摸入囚徒室想要置律师于死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不久他会拿走我最后的钱,然后结婚,享受生活的乐趣,搞证券投机。我呢,变成了乞丐,只能嫉妒地看着他”,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批判了当时社会金钱至上的现象。

(8)结合“这话不对!我用两百万打赌,您在囚室里坐不了五年”“如果这话当真”“那我也打赌,我不是坐五年,而是十五年”可知律师贪图钱财,愿意打赌,以十五年的光阴和自由换取两百万。

结合“在监禁的第一年,不论白天,还是夜晚,从他的小屋里经常传出钢琴的声音!他拒绝喝酒抽烟”“第二年……整整这一年他只顾吃饭,喝酒,躺在床上,哈欠连连,愤愤不平地自言自语……”可知在监禁的第一年,他还能坚持,过得轻松;后来的几年孤寂痛苦,愤愤不平。

结合“第六年的下半年,囚徒热衷于研究语言、哲学和历史,他如饥似渴地研究这些学问”“但愿您能知道,现在我的内心体验到多么巨大的非人间所有的幸福”可知在监禁的后十年,他大量阅读各种书籍,研究学问,内心充实而幸福。

结合“你们丧失理智,走上邪道。你们把谎言当成真理,把丑看作美。为了用行动向你们表明我蔑视你们赖以生活的一切,我放弃那两百万,虽说我曾经对它像对天堂一样梦寐以求,可是现在我蔑视它。为了放弃这一权利,我决定在规定期限之前五个小时离开这里,从而违反契约”可知他最终自愿放弃了两百万并蔑视它,追求精神的富足和心灵的幸福。

:(6)B

(7)①写出了银行家为打赌即将要支付两百万而后悔、恐慌的心理。银行家的心理与后文律师的言行、心理形成了对比,人物形象在对比中更加鲜明。

②引出下文,写银行家偷偷摸入囚徒室想要置律师于死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批判了当时社会金钱至上的现象。

①律师贪图钱财,愿意打赌,以十五年的光阴和自由换取两百万。

②在监禁的第一年,他还能坚持,过得轻松;后来的几年孤寂痛苦,愤愤不平。

③在监禁的后十年,他大量阅读各种书籍,研究学问,内心充实而幸福。

④他最终自愿放弃了两百万并蔑视它,追求精神的富足和心灵的幸福。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

(9).CEG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而当代君主听起话来又比孔子还要迷惑;因为喜欢他的言论,就去任用他这个人,这怎么能不出差错呢?“乎”相当于介词“于”,比的意思,“乎仲尼”是后置状语,所以中间不应断开,应在“尼”后面断开,即在C处断开;“悦”的宾语为“其言”,所以应在“言”后面断开,即在E处断开;“任”的宾语为“其身”,所以应在“身”后面断开,即在G处断开;并且“焉得……乎”为固定结构,中间不应断开。故选CEG。

(10).A本题考查理解、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及古代文化常识在文中的意思的能力。A项,错误,意义不同,“给予/和、同”。句意:给人家东西的人免不了会骄横。/和你一起排遣这无穷无尽的忧愁。B项,正确,都是使动用法,“使……保全/使……活命”。句意:曾参的话足以使他的名节保全了。/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C项,正确,“形体容貌/描述”。句意:如果只是打开马口看牙齿,以及观察外形。/喜悦的心情难以描述。D项,正确。故选A。

(11).B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孔子直接向颜回询问事情的原委”错,由原文“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可知,孔子并不是直接询问颜回,而是借用自己的梦境。故选B。

(12).(1)曾子穿着破旧的衣裳在鲁国耕种,鲁国的国君听说这件事后就请他到城邑里做官,曾子坚决推辞没有接受。

(2)可是在官职上试验他,用办事成效考核,就是庸人也不会对他是愚蠢还是聪明感到疑惑了。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弊”,破旧的;“耕于鲁”,介词结构后置句,在鲁国耕种;“固”,坚决。(2)“试之官职”,省略句,“试之(以)官职”,在官职上试验他;“课”,考核;“不疑于愚智”,介词结构后置句,对他是愚蠢还是聪明感到疑惑了。

(13).材料二写孔子识人之失,是为了证明认识事物或人,不能只看表面,要用实践来验证;进而提出选拔官员的见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实之声”“是以魏任孟卯之辩,而有华下之患;赵任马服之辩,而有长平之祸。此二者,任辩之失也。夫视锻锡而察青黄,区冶不能以必剑;水击鹄雁,陆断驹马,则臧获不疑钝利。发齿吻形容,伯乐不能以必马;授车就驾,而观其末涂,则臧获不疑驽良。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可知,材料二写孔子识人之失,是为了证明认识事物或人,不能只看表面,要用实践来验证。

由原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可知,进而提出选拔官员的见解。

参考译文:材料一: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裳在鲁国耕种,鲁国的国君听说这件事后就请他到城邑里做官,曾子坚决推辞没有接受。有人说:“先生不是有求于国君,完全是国君自己封赠给你的,为什么坚决推辞呢?”曾子说:“我听说过,接受了人家赠送的东西,就怕得罪人家,给人家东西的人免不了会骄横。即使鲁君主动赠送给我,又没有对我表现出骄横,我怎么能不害怕呢?”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后说:“曾参的话足以使他的名节保全了。”

孔子被困于陈、蔡之地,跟随的人七天吃不上饭。子贡拿着携带的货物,偷偷跑出包围,请求村民让他换些米,得到一石米。颜回、仲由在一间土屋下煮饭,有块烟灰掉到饭中,颜回把弄脏的饭取出来吃了。子贡在井边望见了,很不高兴,以为颜回在偷吃。他进屋问孔子:“仁人廉士在困穷时也会改变节操吗?”孔子说:“改变节操还称得上仁人廉士吗?”子贡问:“像颜回这样的人,他不会改变节操吧?”孔子说:“是的。”子贡把颜回偷吃饭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仁德之人已经很久了,虽然你这样说,我还是不怀疑他,这一定有原因吧。你待在这里,我来问问他。”孔子把颜回叫进来说:“前几天我梦见了祖先,这难道是祖先在启发我们保佑我们吗?你做好饭赶快端上来,我要进献给祖先。”颜回回答说:“刚才有烟灰掉入饭中,如果留在饭中则不干净;想要扔掉,又觉得很可惜。我就把那部分吃了,这饭不能用来祭祖了。”孔子说:“这样的话,我也会吃掉它。”颜回出去后,孔子看着弟子们说:“我相信颜回由来已久,不是等到今天啊!”弟子们由此叹服颜回。

材料二:

澹台子羽有着君子的仪表,孔子信以为真君子,就收他为徒;同他相处时间长了,却发现他的品行和他的容貌很不相称。宰予说起话来非常文雅,孔子相信他是真文雅,同他相处时间一长,却发现他的智力远不及他的口才。因此孔子说:“按照容貌取人吧,在子羽身上行不通;按照言谈取人吧,在宰予身上行不通。”看来,即使凭借孔子那样的聪明,也还有看人失实的结论。现在流行起来的巧辩大大超过了宰予,而当代君主听起话来又比孔子还要迷惑;因为喜欢他的言论,就去任用他这个人,这怎么能不出差错呢?因此,魏国听信孟卯的花言巧语,结果带来了华阳之战的惨败;赵国听信赵括的纸上谈兵,结果造成了长平之战的大祸。这两件事,都是任用能说会道的人而铸成了大错。如果炼铜造剑时只看所掺的锡和火色,就是区冶也不能判断剑的好坏;可是用这把剑到水上砍死鹄和雁,在陆上劈杀小马和大马,那么,就是奴婢也不会把剑的利钝搞错。如果只是打开马口看牙齿,以及观察外形,就是伯乐也不能判断马的好坏;可是让马套上车,看马究竟能跑多远,就是奴婢也不会把马的优劣搞错。如果只看一个人的相貌、服饰,只听他说话、议论,就是孔子也不能判断这个人能力怎样;可是在官职上试验他,用办事成效考核,就是庸人也不会对他是愚蠢还是聪明感到疑惑了。所以,明君手下的官吏,宰相一定是从地方官中选拔上来的,猛将一定是从士兵队伍中挑选出来的。有功劳的人必定给予奖赏,那么俸禄越优厚他们就越受鼓励;不断地升官晋级,那么官职越高他们就越能办事。高官厚禄,公务大治,是称王天下的正道。

(二)古代诗歌阅读

解答:(14)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地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15)本题考查对诗歌所使用的表现手法的分析。先准确地答出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为何是这样的手法,最后分析表述效果和传达的感情。

(14)C.“今日之盛非昔日能比”错。颈联,虚实结合,虚写昔日众多名士到梁园饮酒作诗的盛况,实写今日不时传来雁鹜哀鸣的梁园的衰败。应是追念昔日之盛,衬出今日之衰。

(15)“梁王旧馆枕潮沟,共引垂藤系小舟”与“池上时闻雁鹜愁”是古今对比,也是虚实结合,表现昔盛今衰之感,虚写往日名士饮酒赋诗的盛况,实写今日梁园的衰败;“门前不见邹枚醉”是用典;“池上时闻雁鹜愁”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雁鹜拟人化,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更加生动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解析:(14)C

(15)①对比。昔日众多名士到梁园饮酒作诗的盛况与今日不时传来雁鹜哀鸣的衰败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内心的愁思。

②用典。借当年名士邹阳、枚乘等到梁园饮酒作诗的典故,写出了当年梁园的盛况。

③拟人。“愁”字把雁鹜人格化,形象生动,便于抒发内心的愁思。

④虚实结合。虚写昔日众多名士到梁园饮酒作诗的盛况,实写今日不时传来雁鹜哀鸣的梁园的衰败,突出了内心的愁思。

译文:

梁王旧园坐落在运河之边,行行垂柳都拴着一条小船。

荒台之下枯木摇曳风淅淅,乱草丛中碎石歪斜雨潺潺。

门前冷落不见当年邹枚醉,池上肃杀时闻雁鹜哀声传。

又逢深秋满目凄凉心惆怅,今非昔比此园不宜多盘桓。

赏析:此诗是徐铉投宋后游梁园时所写。首句交代梁园的地理位置,梁园是在运河旁边,一个沿岸栽满垂柳的地方。二联、三联描写梁园的荒凉境况:枯树乱石,秋风秋雨;门前冷落,少有游人;池面凄凉,雁鹜哀鸣,一片衰败景象。尾联抒发感慨:园子如此荒凉,又逢深秋季节,让人情绪低落,结论是“不须频向此中游”。昔荣今衰让人伤心,今后少来为佳。徐铉是降宋的南朝旧臣,对当年的生活不免有些依恋,见到梁园的昔盛今衰又不免产生了今非昔比之感。此诗的末句,抒发的是同他的旧主子李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同样的情绪,但他的新主子宋太祖对他又不错,不能像李煜那样直露地表述对过去的怀念,所以采取了“不须频向此中游“委婉说法,表述他的亡国之思,这是逆子贰臣的典型心态。

此诗的特点与大多数宋诗相同,在章法上以中间两联为主、首尾两联为辅,中间两联又以写景为主而刻意求工。像此诗二联的写景选取了“树”与“草”加以描绘,“荒台”“欹石”已造成破败之感,又用“风淅淅““雨修修“加以渲染,悲凉气氛更加浓重,而且对偶工整、用词贴切。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1)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2)克己复礼为仁天下归仁焉

(3)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本题考查准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惟”“衰”。

17.①精美绝伦或精妙绝伦②身临其境③横行霸道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本处是说这一节目致力于用3D建模技术“活化”2D作品,让平面二维的美术作品变得生动立体,并且网友称赞其展现了“唯美中国风”,所以这一节目为观众带来的是一场非常美妙的体验,可填“精美绝伦”或“精妙绝伦”。“精美绝伦”,精致美妙,无与伦比。“精妙绝伦”,精美巧妙到了极点。

第二处,本处是说齐白石的名画《虾》在3D建模技术下活化了起来,游动的虾们恢复了现实世界里的生机活力,自如地穿梭在池塘中,让观众感觉亲身走进了水草青青的世界,可填“身临其境”。“身临其境”,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

第三处,本处是讽刺了侵略者的行为,可填“横行霸道”。“横行霸道”,仗势胡作非为,蛮不讲理。

18.首期节目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将画家齐白石的一生呈现在观众面前,在动人的生命故事中观众得以充分了解齐白石的绘画风格和人生追求。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本语句有三处语病:第一处,“通过情景再现”成分残缺,“通过”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词,可改为“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第二处,“将画家齐白石的一生展示在观众面前”搭配不当,“将画家齐白石的一生”和“展示”搭配不当,可改为“将画家齐白石的一生呈现在观众面前”;第三处,“基本充分了解”成分赘余,可改为“充分了解”。

19.这一句运用反复修辞,连用三个“为人民……”短语,强调了齐白石作品“为人民”的绘画风格和追求,突出了对齐白石作品“人民性”的肯定;具有再三咏叹的效果,增强了韵律感,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本题考查分析把握修辞手法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指出“反复”这一修辞的构成,再分析其效果。

从手法构成来看,“这种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艺术表述最终走进了人民心底”运用了三个“为人民……”的短语,构成反复。句中三次重复“为人民”,这是突出强调齐白石作品“为人民”的艺术风格和追求;同时用“走进了人民心底”表明对其作品“人民性”的特征的认可和赞扬。反复手法的运用能够表述强烈的情感,同时因词语或句子的反复运用可以增强句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具有再三咏叹的效果,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20.①人一旦进入熟睡期;②午睡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以内;③午睡的姿势也很重要

本题考查语言表述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前面把人的睡眠分为浅睡期和熟睡期,而结合后文“大脑各中枢的抑制过程明显加强,脑组织中许多毛细血管网暂时关闭,脑血流量减少”“如果人在熟睡时突然醒来,由于大脑皮层中较深的抑制过程不能马上解除,关闭的毛细血管网也不能立即开放”可知,此处应该是熟睡期的表现,因此可填:人一旦进入熟睡期;

②前面说“人在熟睡时突然醒来”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这里用“因此”总结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的做法,当然是控制午睡时间,不要进入熟睡期,而浅睡期的时间是15~30分钟,因此可填:午睡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以内;

③由“除了”可知此处用“也”之类搭配,空白内容是除午睡时长之外影响午睡效果的另一个原因,由后文“这很可能就是午睡姿势不对引起的”可知与午睡姿势有关,可填:午睡的姿势也很重要。

21.A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加点词“迷糊”的引号表强调。

A项,表示强调;B项,表示引用;C项,表示特定称谓;D项,表示特殊含义。故选A。

22.: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提到真正厉害的人将人生调成三种模式。一为“静音”模式。意味着低调行事、少说多做,致力于默默提升自己,以达到“一鸣惊人”的结果。二为“闯关”模式。将人的一生比喻成“打怪升级”的过程,“怪兽”与“关卡”就是我们人生中所要遭遇的困难和阻碍,而我们需要做的便是精力充沛地应对,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三为“飞行”模式。手机调成飞行模式就可以屏蔽一切外界消息,切断与外界的联系。人生调成“飞行”模式,则意味着我们要学会与自己独处,与自己进行心灵与精神上的对话,碰撞出灵魂的火花。

材料启示我们,青年一代面对未知的人生,应该选择正确的模式,明确目标,坚定自我选择,避免盲目跟从,随波逐流,方可成就成功人生。

写作时,考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与社会现象辩证分析三种人生模式的好处,分析我们青年为何要选择这三种人生模式,应如何正确践行这三者模式等。

行文过程中,可以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静音”模式的好处与不“静音”模式的弊端,形成正反对比论证,使文章论证得更为严密。在论据的选择上,可以选择更有现实性的论据,避免老生常谈。如写“躺平”“佛系”等社会现象,使文章立足于社会现实,更有深度。也可以选取典型人物素材、名人观点,使文章兼具权威性与文学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行文时不能脱离材料内容,不可片面选取其中一点。也不能局限于材料内容,需要合理发散思维,使文章立意更加高远。

立意提示:1.燃青春之火,立人生之业。

2.选择正确模式,何惧道阻且长。

3.沉淀以自修,拼搏以致远。

4.青春气贯长虹,不负人生使命。

范文:选择正确模式,何惧道阻且长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身处青春洪流之中,我辈青年理应选择正确的人生模式,以厚积薄发的深耕,中流击水的气魄,为理想和家国不断奋进,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中国。

世人皆知“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然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放眼当下社会,“躺平”与“摆烂”之风盛行,汲汲于富贵的浮躁之气不绝。我辈青年立身其中,又应如何自处?以我观之,唯有选对正确的模式与方向,方能不惧道阻且长,打开人生之局。

芳华待灼,砥砺深耕。我辈青年理应于众声喧哗中,默默沉淀自我,厚积薄发,走向强大。恰如尼采所言:“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静音,不是懦弱,而是成熟;沉默不是乏善可陈,而是厚积薄发。2022年北京冬奥会,00后小将苏翊鸣凭借自己精湛的滑雪动作一鸣惊人,成为冬奥会历史上最年轻的单板大跳台冠军,跻身世界顶级选手之列。回顾他的冠军成长经历,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成功奥秘:在同龄人还在安于玩乐时,他每天练习6个小时只为钻研一个新的动作。青年立于世间,也应以此为标杆,将人生调成静音模式,专注提升自我,成就辉煌人生。

奋楫笃行,履践致远。我辈青年理应咬定青山,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勤勉打怪升级,成就人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就是一场“打怪升级”的过程,每天都要坚定理想目标,保持精力充沛。“打怪”之路荆棘丛生,我们不能因一时的挫折而放弃,更不能因一次失败就一蹶不振。且看朱彦夫,没有屈服于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苦难低头,更没有因残躯而堕落不前。他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闯过了人生的种种难关,写就了极限人生。勇于进取者永远长生。在人生之路上我们也应锐意进取,实现人生价值。

大智不群,何惧孤步。我辈青年理应学会与自己独处,与灵魂沟通,碰撞出青春的底色。

村上春树每天留两个小时的时间,不与人交谈,只和自己相处,留下了惊世绝艳的智慧之句。钱锺书谢绝一切记者的访问,一心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徜徉,成就了有趣的灵魂与不朽的名篇。《菜根谭》中有这么一句话:世利纷华,不近者为洁。我们当开启人生的“飞行”模式,学会与自己独处,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

“凤凰鸣兮,在彼高冈,梧桐生兮,于彼朝阳。”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美好,人生因选对正确模式而更加灿烂。正值青春的我们,应当以沉潜修炼、提升自我为本,以“打怪升级”、砥砺前行为任,以自我独处、向内求索为基,让青年之光照亮山河,洒遍沃野。关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

语文

满分150分,测试时长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典型传播是媒体通过人物典型形象的塑造去反映、倡导某种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样式。在以往,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在榜样示范、政策宣传、凝聚社会等方面产生了巨大作用,历史功绩不可抹煞;如今,发生了巨大变迁的社会无疑仍然需要极具感召力、代表时代精神内核的精神楷模,而典型传播在现时的社会整合功能恰好能契合这种需要。

一方面,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现时社会还是一个同质化程度相当高的社会,“典型的认识与实践功能仍然是有效的”。从另一方面来讲,社会问题越多,结构越是复杂,转型速度越快,越是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与价值观念来引导,典型人物报道可以用新闻的手法在某一社会层面提供多种不同的典型形象,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参照,乃至情感诉求的渠道。

(摘编自麦尚文《中国典型人物报道创新研究》

材料二:

媒介形象的建构是一个历史演化的过程。从历史发展来看,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曾先后以报纸、电影、电视剧为载体,而在不同时期,不同媒介形式对于焦裕禄形象建构的侧重点有所差异。焦裕禄媒介形象建构的过程也就是大众媒介再现历史、建构历史的过程,而在信息社会中,大众媒介对历史的再现无疑是建构人们集体记忆的一种重要机制。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不同的媒介形象事实上在建构着不同的集体记忆。因此,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变迁实际上涉及到媒介建构和集体记忆两个方面。

一方面,媒介形象建构是由大众媒介来主导的生产性活动。我们知道,大众媒介在进行媒介生产活动的同时,总会受制于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力量。媒体作为政党和政府的喉舌,首先就承载着政治宣传、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功能。中国的焦裕禄是共产党员干部的模范代表,对焦裕禄这一模范人物形象的建构事实上正是中国政府宣传工作的一部分,因而,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必然要与主流意识形态紧密结合。另一方面,集体记忆是经由文化的、社会的因素联结起来的“想象的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记忆,它虽然是关于过去的概念,但并不仅仅只指涉过去,它是连接现在与过去的桥梁。我们对过去的回忆总是受到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心态的影响,在每个时代,集体记忆的建构必然与当时的社会需求尤其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相呼应。对焦裕禄集体记忆的建构,事实上也是从现实社会语境出发,通过提炼过去的人物和事件来回应当下的一种表现。

回到不同时期的具体社会背景,我们不难发现社会语境对焦裕禄媒介形象建构的制约作用。首先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典型报道。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一方面整个社会的阶级意识、革命色彩还很浓厚;另一方面,严重的自然灾害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以典型报道的形式将焦裕禄突出建构为“困境中的英雄”和“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者”。再到上个世纪90年代电影《焦裕禄》上映,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已步入正轨,社会建设也已取得了一定的业绩。然而,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却是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滋生,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疏离。因此,电影着重建构了焦裕禄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正是意在通过这一集体记忆来重新拉近人民群众与党员干部之间的关系。那么,现在的电视剧《焦裕禄》所建构的焦裕禄形象及相应的集体记忆又是如何与当下的现实语境相契合的呢?细细究之,也不难发现其内在关联。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的浪潮如今正势不可挡地涌入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而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领地却多有荒芜。电视剧《焦裕禄》将另一种人生哲学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剧中,焦裕禄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着朴素的衣裳,奔波于泥土地中。可以说,他对信仰的坚持和对理想的执着正是当下物欲社会所最缺乏的一种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当时官与民之间关系疏离的现状却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善。电视剧《焦裕禄》通过诸多细节讲述了作为党员干部的焦裕禄对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他在寒冷的冬夜给偏远的公社送去棉衣,他亲力亲为给老百姓解决买煤的问题……通过对历史细节进行影像还原,焦裕禄形象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剧中得以凸显,而这种精神无疑是对当下党员干部的一次心灵洗礼。

综上所述,从新闻报道到电影再到电视剧,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表征的不仅仅是时间流逝所带来的变化,抑或是传播形式的创新,在本质上它还是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一种镜像折射。透过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变迁,我们所观照的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脉络。就当下而言,和谐社会的建设迫切需要这方面精神力量的支撑,我们期盼,通过典型人物媒介形象的建构,能将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以集体记忆的形式转化为现实社会中强有力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蔡琪、曹慧丹《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与发展》)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有关“典型传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3分)

A.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作为一种媒体传播样式,典型传播都产生了巨大的不可抹煞的历史功绩。

B.目前,我国社会同质化程度高,结构复杂,转型速度快,因此,典型传播的存在是很必要的。

C.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过程,就是一次不断变化的典型传播,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迁。

D.这种典型人物媒介形象的塑造,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下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精神力量的支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3分)

A.媒介形象建构是由大众媒介来主导的,而这种大众媒介又始终受制于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力量。

B.集体记忆既指涉过去,把过去和现在相连接,它的建构一定会与当时的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相呼应。

C.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滋生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这成为电影《焦裕禄》重构焦裕禄形象的重要原因。

D.电视剧《焦裕禄》凸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抑制的是消费主义的无节制的物欲追求。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3分)

A.媒体塑造典型形象除了能够借以倡导主流价值,同时也为人们的情感诉求提供了渠道。

B.焦裕禄这一媒体形象的集体记忆关联着文化的、社会的因素,并将现在与过去相联结。

C.焦裕禄的媒介形象如果始终以某一种媒介为载体进行建构,就不会出现侧重点的差异。

D.在新的时代,如果重拍以焦裕禄为主角的电影,他的媒介形象应该还会有新变化。

(4)电影《焦裕禄》和电视剧《焦裕禄》都凸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题,但两部作品这一主题的内涵并不一样。请结合材料二进行简析。(5分)

如果将来再拍有关焦裕禄的影视作品,来重塑焦裕禄的媒介形象,应从哪方面加以借鉴?请结合材料进行归纳。(5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赌契诃夫

老银行家在他的书房里踱来踱去,回想起十五年前他举行过的一次晚会。在那次晚会上,来了许多有识之士,谈了不少有趣的话题。他们顺便谈起了死刑。大多数人对死刑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这种刑罚已经过时,不适用于信奉基督教的国家,而且不合乎道德,死刑应当一律改为无期徒刑。

“我不同意你们的观点,”晚会的主人银行家说,“我以为死刑比无期徒刑更合乎道德,更人道。死刑把人一下子处死,而无期徒刑却慢慢地把人处死。究竟哪一个刽子手更人道?是那个几分钟内处死您的人,还是在许多年间把您慢慢折磨死的人?”

客人中间有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律师。别人问他的看法时,他说:“不论死刑还是无期徒刑都是不道德的,不过如果要我在死刑和无期徒刑中做选择,那么我当然选择后者。活着总比死了好。”

这下热烈的争论开始了。银行家当时年轻气盛,一时兴起,对着年轻的律师嚷道:“这话不对!我用两百万打赌,您在囚室里坐不了五年!”

“如果这话当真,”律师回答说,“那我也打赌,我不是坐五年,而是十五年。”

“十五年?行!”银行家喊道,“诸位先生,我下两百万赌注。”

就这样,这个野蛮而荒唐的打赌算成立了!银行家当时到底有几百万家财,连他自己也说不清。吃晚饭的时候,他取笑律师说:“年轻人,清醒清醒吧,现在为时不晚。”

此刻银行家在书房里踱来踱去,不禁问自己:“何苦打这种赌呢?律师白白浪费了十五年光阴,我损失了两百万,这有什么好处呢?荒唐!在我这方面,完全是因为饱食终日,一时心血来潮;在律师方面,则纯粹是贪图钱财……”

随后银行家回想起上述晚会后的事。当时决定,律师必须搬到银行家后花园里的一间小屋里住,在最严格的监视下过完他的监禁生活。契约规定了种种条款和细节,保证监禁做到严格隔离,规定律师必须坐满十五年,即从一八七〇年十一月十四日十二时起至一八八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十二时止。律师一方任何违反契约的企图,哪怕在规定期限之前早走两分钟,即可解除银行家支付他两百万的义务。

在监禁的第一年,不论白天,还是夜晚,从他的小屋里经常传出钢琴的声音!他拒绝喝酒抽烟。第一年,律师索要的都是内容轻松的读物:情节复杂的爱情小说,侦探小说,神话故事,喜剧,等等。

第二年,小屋里不再有乐曲声,律师的纸条上只要求古典作品。那些从小窗口监视他的人说,整整这一年他只顾吃饭,喝酒,躺在床上,哈欠连连,愤愤不平地自言自语,没看到他读书;他有时夜里爬起来写东西,写得很久,一到清晨又把写好的东西统统撕碎。其实,小屋里的那些古典作品都被翻动过。

第六年的下半年,囚徒热衷于研究语言、哲学和历史,他如饥似渴地研究这些学问。在律师陶醉于阅读期间,银行家还收到他的这样一封信:

我用六种文字给您写信。请将信交给有关专家审阅。各国历代的天才尽管所操的语言不同,然而他们的心中都燃烧着同样热烈的激情。但愿您能知道,现在我的内心体验到多么巨大的非人间所有的幸福!

十年后,律师一动不动地坐在桌旁,只读一本《福音书》。银行家觉得奇怪,既然他在囚室里能读完六百本深奥的著作,这么一本好懂的、不厚的书怎么要读上一年工夫呢?读完《福音书》,他接着读宗教史和神学著作。在监禁的最后两年,囚徒不加选择,读了很多的书。

老银行家回忆这些事后想道:“明天十二点他就要获得自由。按契约我应当付他两百万。如果我付清款子,我就彻底破产,一切都完了……”

十五年前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个一百万,如今却害怕问自己:他的财产多还是债务多?交易所里全凭侥幸的赌博,冒险的投机买卖,直到老年都改不了的急躁脾气,渐渐地使他的事业一落千丈。这个无所畏惧的傲慢的富翁现在变成一个中产银行家,证券的一起一落总让他胆战心惊。

“该诅咒的打赌!”老人嘟哝着,绝望地抱住头,“这个人怎么不死呢?他还只有四十岁。不久他会拿走我最后的钱,然后结婚,享受生活的乐趣,搞证券投机。我呢,变成了乞丐,只能嫉妒地看着他。不,这太过分了!”

时钟敲了三下。银行家侧耳细听:房子里的人都睡了。他竭力不弄出响声,从保险柜里取出十五年来从未用过的房门钥匙,走出去。

花园里又黑又冷,下着雨,潮湿而刺骨的寒风呼啸着刮过花园。银行家摸到小屋附近,叫了两次看守人。没人回答。显然,看守人躲风雨去了。

“如果我有足够的勇气实现我的意图,”老人想,“那么嫌疑首先会落在看门人身上。”他在黑暗中摸索着台阶和门,划了一根火柴。这里一个人也没有。有一张床,但床上没有被子。囚徒房门上的封条完整无缺。火柴熄灭了,老人心慌得浑身发抖,摸到小窗口往里张望。

囚徒室内点着一支昏黄的蜡烛。他本人坐在桌前。从这里只能看到他的背、头发和两条胳膊。到处放着摊开的书。

五分钟过去了,囚徒始终没有动一下。十五年的监禁教会了他静坐不动。银行家弯起一个手指敲敲小窗,囚徒对此毫无反应。这时银行家才小心翼翼地撕去封条,把钥匙插进锁孔里。生锈的锁一声闷响,房门吱嘎一声开了。银行家预料会立即发出惊叫声和脚步声,可是过去了两三分钟,门里却像原先一样寂静。他决定走进房间里。

桌子后面一动不动坐着一个没有人样的人。这是一具皮包骨头的骷髅,他的脸呈土黄色,脸颊凹陷,背部狭长,胳膊又细又瘦,一只手托着长发蓬乱的头。谁也不会相信他只有四十岁。他入睡了……桌子上,在他垂下的头前有一张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

“可怜的人!”银行家想道,“他睡着了,大概正梦见那两百万呢!只要我抱起这个半死不活的人,把他扔到床上,用枕头闷住他的头,稍稍压一下,那么事后连最仔细的医检也找不出横死的迹象。不过,让我先来看看他写了什么……”

银行家拿起桌上的纸,读到下面的文字:明天十二点我将获得自由,不过,在我离开这个房间之前,我认为有必要对您说几句话……你们丧失理智,走上邪道。你们把谎言当成真理,把丑看作美。为了用行动向你们表明我蔑视你们赖以生活的一切,我放弃那两百万,虽说我曾经对它像对天堂一样梦寐以求,可是现在我蔑视它。为了放弃这一权利,我决定在规定期限之前五个小时离开这里,从而违反契约……

银行家读到这里,把纸放回桌上,在这个怪人头上亲了一下,含泪走出小屋。他一生中任何时候,哪怕在交易所输光之后,也不曾像现在这样深深地蔑视自己。回到家里,他倒在床上,然而激动的眼泪使他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天早晨,吓白了脸的看守人跑来告诉他,说他们看到住在小屋里的人爬出窗子,进了花园,往大门走去,后来就不知去向了。

(有删改)

(6)关于文中律师过监禁生活的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3分)

A.在监禁的第二年,律师只顾吃饭,喝酒,躺在床上,愤愤不平地自言自语,他不读书。

B.在第六年的下半年,律师热衷于研究语言、哲学和历史,他还给银行家写了一封信。

C.十年后,律师花了一年读《福音书》。读完《福音书》,律师不加选择地读了很多书。

D.十五年的监禁即将到期时,律师的身体瘦弱,他睡着了,正梦见那将要到手的两百万。

(7)画横线的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8)律师的内心世界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曾子弊衣而耕于鲁,鲁君闻之而致邑焉,曾子固辞不受。或曰:“非子之求,君自致之,奚固辞也?”曾子曰:“吾闻受人施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吾岂能勿畏乎?”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坏屋之下,有埃墨①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节选自《孔子家语·在厄》)

材料二:

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宰予之辞,雅而文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智不充其辩。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实之声。今之新辩滥乎宰予,而世主之听眩乎仲尼为悦其言因任其身则焉得无失乎?是以魏任孟卯之辩,而有华下之患;赵任马服之辩,而有长平之祸。此二者,任辩之失也。夫视锻锡②而察青黄③,区冶④不能以必⑤剑;水击鹄雁,陆断驹马,则臧获⑥不疑钝利。发齿吻形容,伯乐不能以必马;授车就驾,而观其末涂,则臧获不疑驽良。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节选自《韩非子·显学篇》)

①埃墨:烟灰。②锻锡:古人锻炼金属时掺的锡。③青黄:蓝黄色,冶炼金属时的火色。④区冶:区冶子,春秋时善于铸剑的人。⑤必:判断。⑥臧获:奴婢。

9.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而世主之听A眩乎B仲尼C为悦D其言E因任F其身G则焉得H无失乎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给予,与《将进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中的“与”意义相同。

B.全,使……保全,与《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字用法相同。

C.形容,指形体容貌,与现代汉语“喜悦之情难以形容”中的“形容”意义不同。

D.宰相,古代辅佐皇帝执政的最高行政长官,在文中泛指高级行政者。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子生活贫困,面对鲁君的赏赐做了出人意料的选择,孔子对其所言大加赞赏,认为他可以保全名节。

B.孔子信任颜回,子贡告诉孔子颜回偷吃米饭后,孔子直接向颜回询问事情的原委,证实了自己的判断。

C.材料二认为华阳之战的惨败、长平之战的大祸,是由魏、赵两国任用能言善辩的孟卯与马服造成的。

D.材料二运用类比手法,通过如何识别剑器的钝锈与锋利、马匹的低劣与优良,形象地阐释了识人之道。

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曾子弊衣而耕于鲁,鲁君闻之而致邑焉,曾子固辞不受。

(2)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

13.材料二写孔子识人之失有何用意(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答题。

题梁王旧园①

徐铉②

梁王旧馆枕潮沟,共引垂藤系小舟。

树倚荒台风淅淅,草埋欹石雨修修。

门前不见邹枚醉,池上时闻雁鹜愁。

节士逢秋多感激,不须频向此中游。

[注]①梁王:汉代的梁孝王刘武。旧园,即梁园,当时一些名士如邹阳、枚乘等经常到梁园饮酒作赋。②徐铉是南唐遗臣,随后主李煜降宋,很受宋太祖赵匡胤赏识,官至散骑常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3分)

A.首联从交代梁园地理形势写到乘舟来游,导入下两联写景,尾联以感慨此行作结,浑然一体。

B.颔联选用草树、荒台、欹石、风雨等意象,表现旧园荒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