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韩愈训练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韩愈训练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韩愈训练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韩愈训练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韩愈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韩愈专题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

第。操行坚正,颐言无所忌。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既才

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执政览之,奇其才。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

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拜,腾沓系路。愈闻恶之,乃上表曰:“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始入

中国,上古未尝有也。若不即加禁遏,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J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

抵以死。裴度日:“愈言讦悟,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J帝曰:“愈

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天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

乃贬潮州刺史。愈至潮,问民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畜产且尽,民以是穷J数日,愈自往视之,

令其属秦济以一羊一豚投溪水而祝之。祝之夕,暴风震电起溪中,数日水尽涸,自是潮无鳄鱼患。袁人以

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人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归之父母七百余人。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

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惜J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至,廷

凑严兵迓之。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众曰:“弘正刻,故此军不

安J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廷凑虑众变,疾麾使去。因曰:“今欲廷凑何所

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愈曰:“若尔,则无事矣J

愈归奏其语,帝大悦。长庆四年卒谥日文愈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

树立成一家言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长庆四年卒/谥日文/愈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

一家言/

B.长庆四年卒/谥日文/愈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

一家言/

C.长庆四年卒/谥日文/愈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

一家言/

D.长庆四年卒/谥日文/愈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

一家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取一与本名意思相关联的别名以表其德。

B.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本道家尊奉的文化典籍。

C.宫市,本指宫中市场,此处指中唐时宦官在民间市场以宫市名义贱价强买的弊政。

D.佛骨,即佛舍利,佛教的高僧死后火化留下的遗骨,在佛教中受到尊敬和供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鳏言无忌,不信神佛。韩愈品行端正耿直,敢于进言,对皇帝迎接佛骨入宫一事,大胆提出

反对意见,旨在表现他一贯不迷信鬼怪的唯物主义思想。

B.韩愈关心民生,关爱百姓。韩愈被贬潮州后,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解除了潮州的鳄鱼之患;为

袁人七百多奴仆赎身,将他们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C.韩愈勇敢无畏,安抚叛军。韩愈冒着危险,奉命宣抚叛乱的王廷凑,震慑并说服王廷凑,解除了

其对神策六军将领牛元翼的围困,皇帝对此非常高兴。

D.韩愈文采卓著,成一家言。韩愈从小勤奋好学,才华出众,因写作《进学解》被执政视为奇才;

他深入探究文章写作的根本,成就卓著,独树一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2)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

5.唐宪宗派使者迎请佛骨一事,王公贵族和士大夫都奔走膜拜佛骨,歌颂佛的功德,而韩愈却很厌

恶这种行为,为什么?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1.C2.B3.A

4.(1)韩愈很有才干,却屡次遭贬黜,官职被降,就写了一篇《进学解》来表明心迹。

(2)韩愈说:"可是你们既杀害了田公,又杀死了他的家人,又有什么可说的?”

5.①韩愈认为佛教是外民族的一种宗教,是远古所从来没有的。②如果不立即加以禁止,恐怕会败坏风

俗。③盲目崇拜外民族的宗教,被四面八方的人耻笑。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是邓州南阳人。韩愈从开始读书,每天都能记诵几千几百字,等到长大,能够完全贯

通《六经》、诸子百家的学问。韩愈考中了进士。韩愈操行正直,直言无所顾忌。上疏竭力讨论宫市问题,

德宗震怒,贬官为阳山令。爱护百姓,百姓生的孩子大多用他的姓氏取名。韩愈才华横溢却多次被贬,官

职也下降了,于是就写了《进学解》来表明心迹。宰相看到这篇文章后,为他的才能感到惊奇。宪宗派使

者前往凤翔迎请佛骨进入皇宫禁苑,三天后,才送到佛寺中供养。王公士人奔走膜拜诵经,路上纷至沓来

人流不断。韩愈很厌恶这种行为,就上书朝廷说:“佛教,本是来自外民族的一种宗教。从东汉时才传入

中原,是远古所从来没有的。如果不立即加以禁止,恐怕会败坏风俗,被四面八方的人耻笑,这不是小事

情。”韩愈的奏章送上去,皇上大怒,拿着奏章给宰相裴度看,要将韩愈处死。裴度进谏说:“韩愈上书触

犯皇上,治他的罪确实应该。但是一个人如果不是心里怀有极大的忠诚,怎么能这样做呢?希望皇上稍微

宽恕他,以招引群臣进谏。”皇上说:“韩愈说我奉侍佛教过分了,还可以宽容。至于说自东汉信奉佛教以

来,天子都寿命短,这种话多么荒谬?韩愈,只是朝廷一个臣子,胆敢狂妄若是,坚决不可以赦免r于

是被贬为潮州刺史。当初韩愈到达潮州后,询问百姓的疾苦,都说:"恶溪中有鳄鱼,几乎吃光百姓的家

畜,百姓因此贫穷J几天后,韩愈亲自前往视察,命令他的属官秦济将一只羊一头猪投到溪水中,并向

神灵祷告。祷告的当晚,溪水中刮起了狂风,伴随着电闪雷鸣,几天后溪水完全干涸,从此潮州人再没有

遭受鳄鱼的祸害。袁州人为了借钱将儿女抵押给人作奴隶,过期无力赎回,就归债主所有.韩愈到任后,

计算出全部费用赎回已经归债主所有的人,还给他们父母的有七百多人。镇州动乱,士兵杀了田弘正,立

王廷凑做节度使,皇上下诏让韩愈前往招抚。韩愈出发后,大家都认为有危险。元稹说:“韩愈可惜了J

穆宗也后悔,让韩愈便宜行事,不要进入乱军中去。韩愈到了,王廷凑部署军队迎接他。韩愈大声喝道:

“天子认为你有将帅之才,所以赐予你节杖,哪里会料到你会与贼人一道造反呢?”众人说:“田弘正很

刻薄,所以,这里的兵士不能安身立命J韩愈说:“但是你们也害了田公,又残害了他的家人。还有什么

好说的?”王廷凑担心军心摇动,赶忙叫他们都出去。于是对韩愈说:“您想让我干什么呢?”韩愈说:“神

策六军的将领,像牛元翼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你长时间围困他们,为什么呢?”王廷凑说:“我马上就放

他出城J韩愈说:“如果是这样,那就没什么事了J韩愈回朝报告皇上,皇上很高兴。长庆四年韩愈去

世,享年57岁,谥号文。韩愈经常说文章自从汉代司马相如、司马迁以后,后世再没有这样的作者,因

此韩愈深入探究根源,卓然树立,自成一家之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愈生三岁而孤,嫂郑鞠([ju]抚养,养育)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

言,比(例句: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等到)长,尽能通《六经》(例句:遂通五

经,贯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

问和技能。)、百家学。擢(官职调动)进士第。调四门博士(学官名。北魏设立,隋代隶于国子监,唐

始合于太学。管教七品以上侯伯子男的子弟以及有才干的庶人子弟。元以后不设),迂监察御史。上疏极

论宫市(宫市本指宫中市场,此处指中唐时宦官在民间市场以宫市名义贱价强买的弊政。唐德宗贞元末年,

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德宗怒,贬阳山令。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

其姓字之(意动用法,以……为字)。华阴令柳润有罪,前刺史劾(审理,判决;揭发别人的罪状。常用的

类似的词:攻讦、搪)奏之,后刺史按(审查)其狱(案件),贬涧房州司马。愈过(路过)华以为刺史

阴(暗中)相党(勾结)上疏(奏章,亦指上奏章,例句:谏太宗十思疏)治(惩治)之既御史覆问(审

察讯问)得洞赃再贬封尉愈坐(定罪,由……而获罪,牵连)是复(再次)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降

职)乃作《进学解)以自谕(告诉;吩咐(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古又同“喻”)迂刑部侍郎O

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呗(边膜拜边

歌颂佛的功德),至(甚至)为夷法,灼体肤,委(施舍)珍贝,腾沓(tengta,意思是纷至沓来)系路(χ]

ICi,意思是相继于路,络绎不绝)。愈闻恶之,乃上表(奏章的一种,多用于陈请谢贺。例句:陈情表)。

帝大怒,持示(拿给……看)宰相,将抵(抵偿、抵罪)以死。裴度、崔群曰:“罪之诚宜(确实,实在。

例句: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稍微原谅他些。例句:少假

借之),以来(以:目的连词,用来招致)谋争J帝曰:“狂妄敢尔(尔,这样),固不可敏(通达聪慧。

常用成语: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于是中

外(朝廷内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介词,替,给)愈言,乃贬潮州剌史。既(副词,已经)至潮,

以表哀谢(上表哀痛谢罪)。帝得表,欲复用之,持示宰相。皇甫镇b6素(向来,一向,平日)忌愈直,

乃改袁州刺史(刺史是官名,起初为中央派往地方巡行郡县的监察官,后为州级最高行政长官)。袁人以

男女(拿儿女抵押)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悉:尽,全。计:计算。庸:古

同“佣”。得:获得。赎:用财物换回人或抵押品。没入:谓没收财物、人口等入官。),归之父母七百余

人。因(趁机。例句: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与约,禁其为隶。长庆四年卒(卒,在中国古代

指大夫去世,后为死亡的统称。其他表“死亡”的词语还有“崩”“薨”“不禄”等),年五十七,赠(赐

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礼部(礼部是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

等事。)尚书,谥日文(谥号是指人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始

于西周,曾广泛通行于汉字文化圈。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后来增加,另外还

有私谥。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

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愈性明锐,不诡随(妄随他人,曲意附和,假

意迎合)。与人交,始终不少(稍微)变。成就后进(后辈)士(读书人、年轻人的统称),往往知名(使

动用法)。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凡内外亲若交友无后者(定语后置),为嫁遣孤女而恤(使动,

使……恤)其家。嫂郑丧,为服期(期,满一年。服丧一年)以报。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

向、扬雄后,作者不世出(不是每代都有;世所稀有),故愈深探本元(源),卓然树立(建树),成一家言。

其《原道》《师说》等数十篇,皆奥衍(aoyan,汉语词语,谓文章内容精深博大。指地势深回广衍。)阂

深(意思是广博深远;博大精深)。自愈没,其言大行(广为流传),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润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

/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B.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润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

/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C.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润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

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D.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洞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

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参考答案:C(正确标点为: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

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宫市本指宫中市场,此处指中唐时宦官在民间市场以宫市名义贱价强买的弊政。

B.刺史是官名,起初为中央派往地方巡行郡县的监察官,后为州级最高行政长官。

C.卒,在中国古代指高官去世,其他表“死亡”的词语还有“崩”“薨““不禄”等。

D.礼部是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事。

参考答案:C(“卒”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而非只指“高官去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知恩图报,又能抚恤孤弱。他三岁丧父,由嫂郑氏抚养成人,后为嫂服丧报恩;凡亡故的内外

亲友,如果无后,他就资助嫁其孤女,救助其家人。

B.韩愈忠言直谏,屡次触怒皇帝。他曾因上疏论事被贬阳山令,又因反对迎取佛骨而激怒皇帝,惊动

朝廷内外,外戚权贵也说他的坏话,最终被贬潮州。

C.韩愈仁厚爱民,能解百姓疾苦。他任阳山令时,因爱民而受敬重;任袁州刺史时,替七百多沦为奴

隶的当地人赎身,并与当地人立约,禁止抵押儿女为奴。

D.韩愈崇文重教,终成文章泰斗。他幼时好学,及长通晓典籍,后广授弟子,影响甚大;他推崇汉代

文章,自成大家,其文博大精深,深受后世学者景仰。

参考答案:B(曲解文意。原文为“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意思是

外戚权贵也为韩愈说情,才使韩愈免于死罪,被贬为潮州刺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2)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始终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

参考答案:(1)治他罪确实是应该的,然而如果不是心怀最大的忠诚,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希望圣

上稍微宽容他,借此招来敢于直言进谏的人(答“使人们敢于进谏”也可)。[5分;“罪”(惩处,治罪,

判罪)、“安”(怎么)、“宽假”(宽容,宽恕)三处各1分,大意2分。]

(2)韩愈天性聪明敏锐,不曲意附和他人。与人交往,自始至终没有一点改变。成全后辈读书人,

使他们常常能够成名。[5分;“诡随”(妄随他人,曲意附和,假意迎合)、“少”(稍微,一点儿)、“后进”

(后辈)三处各1分,大意2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韩愈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嫂子郑氏抚育他长大。韩愈从小自己就知道

努力读书,每天能记诵几千几百字,等到长大,能够完全贯通《六经》、诸子百家的学问。韩愈考中了进

士。调任四门博士,升任监察御史。上书极力抨击宫市的弊端,德宗皇帝很生气,贬他做阳山令。他关爱

百姓,百姓生了孩子很多都用韩愈的姓做名字。华阴令柳涧有罪,前任刺史上奏弹劾他,后任刺史审查他

的案子,柳涧被贬为房州司马。韩愈路过华州,认为刺史暗中互相勾结,上疏请求惩治他们。御史复核后,

查出柳涧有贪赃罪,再次把他贬为封溪尉。韩愈因此受牵连重新担任国子博士。他才学杰出却屡遭贬黜,

官位又被降低,于是作《进学解》来自我宽解。后升任刑部侍郎。宪宗派遣使者前往凤翔迎接佛骨到宫中,

过了三天,才送回佛寺。王公士人奔走膜拜诵经,甚至采用夷人之法,烧灼身体,施舍奇珍异宝,纷至沓

来,人流不断。韩愈听说后很厌恶,于是上表进谏。皇帝大怒,拿着它给宰相看,准备处以死刑。裴度、

崔群说:“治他罪确实是应该的,然而如果不是心怀最大的忠诚,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希望圣上稍微宽容

他,借此招来敢于直言进谏的人(使人们敢于进谏)。”皇帝说:“竟敢这样狂妄,决不能赦免!”这时候

朝里朝外的人们惊骇恐惧,即使是外戚权贵也为韩愈说情,于是贬他为潮州刺史。韩愈到潮州后,上表哀

痛地谢罪。皇帝接到奏表,打算重新任用他,拿着奏章给宰相看。皇甫镇向来忌恨韩愈直率,于是朝廷改

任韩愈为袁州刺史。袁州人为了借钱将儿女抵押给人作奴隶,过期无力赎回,儿女就归债主所有。韩愈到

任后,计算出全部费用赎回已经归债主所有的人,把七百多人还给他们的父母。他趁机与当地人立约,禁

止抵押儿女为奴隶。长庆四年韩愈去世,享年五十七岁,朝廷追赠礼部尚书的头衔,赐谥号文。韩愈天性

聪明敏锐,不曲意附和他人。与人交往,自始至终没有一点改变。成全后辈读书人,使他们常常能够成名。

凡受过韩愈指教的人,都称“韩门弟子"。凡是亡故的内外亲友,如果无后,韩愈就资助嫁其孤女,救助

其家人。嫂子郑氏去世,韩愈为她服丧一年报答恩情。韩愈常常说自从汉代司马相如、太史公司马迁、刘

向、扬雄之后,杰出的文章作者不是每代都有,因此他深入探究文章的根源,取得了卓越的建树,成就一

家之言。他的《原道》《师说》等数十篇文章,都博大精深。自韩愈死后,他的言论广为流传,致力于学

问的人们像仰望泰山、北斗一样景仰他。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

不俟奖励。自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愈发言真率,

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

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愈自以才高,累被挨黜,

作《进学解》以自喻。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

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

吴元济,李想功第一,想不平之。想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

撰文勒石。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

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

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

谏之。上怒甚,贬为潮州刺史。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

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

赋诗,如平昔焉。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日文。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

B.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

C.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

D.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学位称呼,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历的学位,是最高级别的学位。

B.授,指授予官职。古文中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还有拜、征、辟、除等。

C.驿,本义指驿马,古代驿站专供传递公文或官员来往使用的马,后也指驿站。此处义指后者。

D.赠,基本义是把东西无条件地送给别人,在此处特指“死后追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从小就是孤儿,但学习非常刻苦,不需别人奖励。参加进士考期间,在公卿之间投递文章,

连前任宰相郑余庆都为他宣扬美名。

B.元和年间,韩愈随裴度平定淮西而获升迁。他奉诏撰写《平淮西碑文》,却被李想的妻子向皇帝诉

说碑文失实而遭磨掉。

C.《进学解》显示出韩愈才高八斗的文学素养,含蓄地引导那些遭受排挤贬官的友人。

D.韩愈品性通达,与人交往,不因对方地位变化而改变。他显贵之后每与好友张籍论文赋诗,依然

和往常一样。

4.韩愈为官敢于直谏,请简要概括文段中韩愈直谏的两件事。

1.B2.A3.C4.宫市的宦官到民间强买物品;迎佛骨劳民伤财。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孟郊'张籍二人胡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师间称赞推荐他们,结果张籍

终于考中进士科,仕宦之途顺利。

“名位未振”说的是“二人”,即孟郊、张籍二人;"不避寒暑”的人是“韩愈”,两句各有主语,

因此应在“愈”前断开,排除AC。

“终成科第”意即终于考中进士科,“科第”作“成”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不可断开,排除D。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A.“博士,学位称呼,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历的学位,是最高级别的学位”说

法错误。"博士''在文中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最高学官。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显示出韩愈才高八斗的文学素养,含蓄地引导那些遭受排挤贬官的友人“说法错误。文中“愈自

以才高,累被摭黜,作《进学解》以自喻”的意思是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作《进

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文中“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

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可知,韩愈敢于犯颜直谏,对“宫市的宦官到民间强买物品”的事情上奏章

评论。

从文中“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

人泰……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可知,韩愈对于皇帝迎奉佛骨劳民伤财一事上琉谏止。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没有什么名声地位。韩愈三岁时丧父,寄养在堂兄家中。

韩愈因自己是孤儿,所以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等到参考进士,文章投送到公

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他由此一时知名。不久韩愈考中进士。韩愈说话直率,无所

畏惧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长应付世务。后调任四门博士,转任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令出自多个部门,

宰相不能独立掌管机务。宫市的宦官到民间强买物品的弊端,谏官议论过而德宗不听。韩愈也曾递上数千

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不但不听从,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令。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

排挤贬官,作《进学解》来开导自己。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

他上奏请韩愈任行军司马。淮西和蔡州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朝廷,因立功授任刑部侍郎,宪

宗下诏命韩愈编写《平淮西碑文》,韩愈在碑文中较多记述了裴度的事迹,而就当时首先进入蔡州活捉吴

元济一事而言,李想功劳为第一,所以李恕对碑文不服。李恕的妻子经常出入宫中,借机向皇帝诉说碑文

失实,宪宗便下诏叫人磨掉韩愈写的碑文,并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碑文并刊刻碑上。凤翔法门寺

有座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的一节手指骨,寺里写有基本传布法:三十年开启一次,开时便年丰人

泰。元和十四年(819)正月,皇上命中使杜英奇带领宫女三十人,手持香料鲜花,前往临阜驿迎接佛骨。

从光顺门进入皇宫,留在宫中三日,然后送往各寺。王侯公卿士大夫及平民百姓,人人奔走迎送,施舍钱

财,唯恐落在他人之后。百姓中有人不惜耗尽家产、灼烧头顶和手臂以求供养佛骨。韩愈向来不喜欢敬佛

之事,便上疏劝谏。皇上看后,非常生气,贬韩愈为潮州刺史。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人

家荣辱沉浮他都不改变态度。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关系友好,孟郊、张籍名声和地位还不显

达时,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师间称赞推荐他们,结果张籍终于考中进士科,仕宦之途顺利。后来韩愈虽然

显贵,但每遇公事之暇,就和他们交谈会餐,论文赋诗,和昔日一样。长庆(穆宗年号)四年十二月韩愈

去世,死时五十七岁,朝廷追赠韩愈礼部尚书的官职,谥号为文。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本一: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

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蜀观察推官。晋卒,愈

丛丧出,不四日,汴军乱,乃去。愈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为作《进学解》以自谕。宪宗遣使

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

度、崔群曰:“愈言讦悟,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

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天促言何乖刺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J乃贬潮州

剌史。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惜J穆宗亦悔,诏

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至,廷凑严兵迓之,甲士陈廷。既坐,廷凑曰:“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J愈

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语未终,士前奋曰:“先太师为国击朱滔,

血衣犹在,此军何负乃以为贼乎?”愈曰:“以为尔不记先太师也,若犹记之,固善。天宝以来,安禄山、

史思明、李希烈等有子若孙在乎?亦有居官者乎?”众曰:“无J愈曰:“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官

中书令,父子受旗节;刘悟、李祐皆大镇。此尔军所共闻也。”众曰:“弘正刻,故此军不安。”愈曰:“然

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众欢曰:"善。"廷凑虑众变,疾麾使去。因曰:"今欲廷凑何所

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为不乏,但朝廷顾大体,不可弃之。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

出之J愈曰:“若尔,则无事矣J会元翼亦溃围出,延凑不追。愈归奏其语,帝大悦。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

文本二: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

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

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

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

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1.下列对文本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天促/言何乖刺邪/

B.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