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高一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6_第1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高一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6_第2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高一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6_第3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高一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6_第4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高一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程标准】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了解社会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通过对列宁主义内容的分析,认识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时空观念了解十月革命的基本过程,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历史解释归纳、梳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认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和挫折。家国情怀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曲折性,从而培养家国情怀。唯物史观素养目标主要内容单元课时主线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战争与革命国际秩序的演变影响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列宁主义的形成十月革命的胜利和意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拉美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发展的进程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亚历山大一世第六次建立了反法同盟,1813年秋天在莱比锡战役中再一次击败法军,战斗中这位俄国沙皇一直在最前沿指挥战斗,甚至曾经从望远镜里看到了气数将尽的对手拿破仑。1814年3月31日,俄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到来了。俄国军队开进了巴黎,这个曾经把融入欧洲视为最大理想的民族今天走在了香榭丽舍大街上,而领头的就是骑着白马的亚历山大一世。——《文史天地》思考:为什么俄国在不久后,会发生革命?亚历山大一世俄国特殊的国情(政治、经济、文化)和一战的刺激新课导入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经济基础: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形成条件/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材料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俄国的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4。

——王斯德主编《世界近代史》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经济基础:(2)政治基础: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形成条件/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沙皇专制统治强化,社会矛盾尖锐;材料2工厂的工人,在艰苦的条件下,为领取微薄的工资每天劳动在十一个小时以上。这种状况大约相当于1850年以前英国或法国工人的处境。工会是非法的,罢工也被禁止。……农民的负担仍然相当重。直到1906年,他们还要支付在1861年农奴解放时所欠的赎身钱,甚至过后还要支付其他繁多的款项。他们还要缴纳重税……种的是上等小麦,自己吃的却是黑面包。——摘编自R.R.帕尔默等《世界现代史》工人、农民阶级被残酷压迫(1)经济基础:(2)政治基础:(3)阶级基础: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形成条件/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沙皇专制统治强化,社会矛盾尖锐;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产生;材料3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工人力量也在逐渐壮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俄国工人总人数为1500万。不过他们大多数聚集在大城市的大企业中,彼得格勒和莫斯科两个地区产业工人约占全国工人总数的64%。

——《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工人阶级力量壮大且人员集中于大城市(1)经济基础:(2)政治基础:(3)阶级基础:(4)组织基础: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形成条件/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沙皇专制统治强化,社会矛盾尖锐;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产生;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展开有组织的工人运动。材料4统计资料表明,在1900~1902年,提出政治要求的罢工在总罢工数中占20%,到1903~1904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50%,工人们还普遍要求把5月1日宣布为自己的节日。——陈之骅《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工人阶级逐渐觉醒(1)经济基础:(2)政治基础:(3)阶级基础:(4)组织基础:(5)思想基础: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形成条件/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沙皇专制统治强化,社会矛盾尖锐;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产生;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展开有组织的工人运动。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材料5第一期《火星报》于1900年12月24日在莱比锡正式出版。报头上引用了俄国十二月党人话语:“试看星星之火,已战燎燃之焰。”……列宁实际上是《火星报》的主编和领导者。他在《火星报》上发表了有关党的建设和俄国无产阶级斗争各种根本问题的文章……为建党做准备(1)经济基础:(2)政治基础:(3)阶级基础:(4)组织基础:(5)思想基础: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形成条件/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沙皇专制统治强化,社会矛盾尖锐;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产生;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展开有组织的工人运动。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形成条件/背景2、确立标志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898年在俄国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成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同马尔托夫等机会主义者围绕党纲、党章问题展开激烈的斗争。在选举中央领导机关成员时,前者获得多数,得名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俄语意为多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革命派(左派)。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列宁主义。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形成条件/背景2、确立标志3、内容(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形成条件/背景2、确立标志3、内容4、意义列宁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列

宁(1870——1924)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1、十月革命的背景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经济基础: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材料二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恐吓、束缚和监视……

1861年获得解放之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更恶化了。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人类文明史图鉴·战乱中的世界》政治基础:俄国社会矛盾尖锐。二、十月革命的胜利1、十月革命的背景导火线: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俄国沙皇统治摇摇欲坠,加速革命到来。

材料三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9万多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支。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沙皇政府在战场上频吃败仗,国内危机四伏。——《大国崛起》

材料四“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1、十月革命的背景◆阶级条件:无产阶级壮大;

◆组织条件: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思想条件:成熟革命理论—马列主义;

◆群众条件:工农联盟。主观因素:

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毛泽东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二、十月革命的胜利2、十月革命的过程二月革命倒沙皇

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首都爆发起义。

3月12日,起义获得胜利,当晚工兵代表苏维埃成立。

3月15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组成。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时间: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彼得格勒地点: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临时政府……从一开始就拒绝考虑绝大多数俄国人所需要的两样东西——和平和土地,同样,政府也不愿结束战争。——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国内形势严峻人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苏维埃不要战争!要面包!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但惨败。???

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发表《四月提纲》

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和平转移四月提纲指方向指明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向。1917年7月17日,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

1917年7月,俄军在前线惨败,引发国内50万工人士兵示威游行。临时政府出动军队血腥镇压。武装起义不可避免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时间:领导者:政党:地点:结果:性质: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列宁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二、十月革命的胜利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革命性质打击对象革命力量结果两者联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参加,并起到积极作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二、十月革命的胜利3、十月革命的意义

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远比1789年更为深远……(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

——(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超过德、英、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过程,开创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开辟出一条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大国崛起》对俄国:开启了俄国的现代化强国进程。对人类:划时代事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3、十月革命的意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也帮助了全世界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从1918-1923年在欧洲一些国家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暴……在东方,促进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从1918年-1923年间,中国、朝鲜、蒙古、越南、印度、印尼、土耳其、伊朗等国都兴起了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赵曜《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对世界: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和竞争的局面,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十月革命产生了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新的思想意识”,还“深刻影响了战后数十年世界历史模式”。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18-1924)材料二: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极其困难,40%的工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也面临着断粮的危险。苏维埃政权经受着严峻考验。——《大国崛起》材料一: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国外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猖獗,他们不甘心失败,想尽一切办法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背景时间目的内容1918~1920年(三年卫国战争)⑴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⑵工业:中小企业国有化⑶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把有限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胜利。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农民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20世纪20年代苏联饥饿的人群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苏联红军凯旋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第四十一卷材料二: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1919年俄国1普特(16.38kg)粮食的价格国家征购价6卢布国家零售价30卢布黑市价格200卢布消极:损害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②

影响积极:保证前线的粮食供应,粉碎武装进攻,巩固了政权。材料

1920年的耕地面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相比,减少7%,谷物产量为战前的54%,棉花产量为6%,甜菜产量为8%。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1921年春,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2)新经济政策:1921年时间1921目的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内容(1)农业:固定的粮食税;(2)工业:允许私营企业发展,引入外国资本;(3)商业: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意义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工业贸易分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推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按劳分配恢复自由贸易区别对待大中小企业固定的粮食税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3)苏联的成立:1922年苏联地图(1940年)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共和国加盟时间共和国加盟时间俄罗斯联邦1922.12.30阿塞拜疆1936.12.05乌克兰1922.12.30亚美尼亚1936.12.05白俄罗斯1922.12.30哈萨克1936.12.05乌兹别克1924.10.27摩尔达维亚1940.08.02土库曼1924.10.27立陶宛1940.08.03塔吉克1929.10.16拉脱维亚1940.08.05吉尔吉斯1936.12.05爱沙尼亚1940.08.06格鲁吉亚1936.12.05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立,最初只有4个加盟共和国,到1940年最终形成了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领土面积世界第一的大国,1991年12月25日解体。1924年列宁逝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棒交到了斯大林手中。沙俄1547年—1917年苏俄苏联俄罗斯1917年—1922年1922年—1991年1991年以后列宁逝世后,代之而起的是一位“钢铁般的人”他是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却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丘吉尔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材料一此时的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完成。——《大国崛起》

材料二俄国是一个有370年沙皇专制统治传统的国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没有民主共和国的传统。文盲占总人数的80%,群众中有一种十分浓厚的、落后的小农思想,骨子里有着很深厚的尊君意识,这股庞大的力量足以营造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孙立国《新世纪以来中国对“斯大林模式”研究综述》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战争威胁;2、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1924-1937)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斯大林的个人因素等。(1)背景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世界历史》(1)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制形式。

——《世界历史》

(2)农业:农业集体化(集体农庄)(2)表现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就越优越。——《世界历史》(3)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人类社会自此有了两种现代化途径,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途径和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途径。前者走的是轻工业先行,通过市场调节经济生活的道路,……后者走的是重工业先行的道路,中央政府通过强有力的计划手段对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干预。

——沈宗武所著《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2、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3)评价积极作用:1、在较短时间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工业化,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大危机形成鲜明对比;重工业农业、轻工业

时间粮食人均产量(公斤)肉类人均产量(公斤)1928—1929470351930—193246020--251933—1937440--45015--201938—1940420--43025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

——徐天新《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

在列宁格勒生产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坡脚的巨人(3)评价消极作用1、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2、农业集体化中采取强制手段,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3、企业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体制日益僵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背景时间目的措施评价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联合进攻,形势危急内战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经济和政治危机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战争威胁,国内落后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1918年1921年1924年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解决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增强国防,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提高国际地位余粮征集制粮食税;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资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情境探究】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式的经济”是什么?给苏联发展带来的严重问题有哪些?(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苏联式的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问题: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限制生产竞争,妨碍了科学技术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这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俄罗斯经济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情境探究】史料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用什么方式夺权?原因是什么?(历史解释)

方式:和平夺权。原因: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①。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②。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列宁“四月提纲”【情境探究】列宁为什么认为社会主义“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对比两段史料,对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有何启示?(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列宁《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原因:资本主义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极不平衡。启示: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打破理论束缚,进行大胆创新。

材料一王斯德说:否认战时共产主义的历史作用,把它看成是造成当时种种灾难性后果的根源是离开了历史的分析。【合作学习】(1)材料主张用什么方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运用这一方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地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地评价)。评价:积极——集中了有限的力量,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战后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材料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